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浅析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养殖厂数量逐渐增加,其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悬浮物、致病菌、残留兽药等污染物,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分析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现状、水质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模式及处理工艺,分别就目前广泛应用的厌氧技术、好氧技术及厌氧-好氧组合处理技术对养殖废水处理效果及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为畜禽养殖业废水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及治理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出畜禽养殖产业,主要存在粪便污染、水污染及大气污染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养殖场选址不当、养殖人员环保意识淡薄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从而导致畜禽养殖环境受到污染。其次,积极引进新型技术,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及自然处理法,同时创新畜禽养殖模式;严格制定养殖标准,增强畜禽养殖环境治理的有效性,进一步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让畜牧业科学、健康的发展,减少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规模养殖场污水的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养殖污水由畜禽尿液、冲圈水、饮水滴漏、雨水以及流人的粪水组成.养殖污水使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土壤及作物,污染大气,造成微生物孳生,影响人畜健康.养殖污水的处理,按处理原理分为厌氧处理、好氧处理;按处理形式分还田利用、自然处理、工业化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各种处理方法各有所长,应因地制宜、灵活组合运用.干清粪、雨污分离、固液分离、减少滴漏、低碳饲养,从源头卜控制污水的数量和浓度是无害化处理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霞 《云南农业科技》2012,(Z1):163-166
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成为腾冲县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通过调查分析腾冲县畜禽粪便产生量、处理情况以及环境污染现状,提出腾冲县养殖业畜禽粪便污染治理的对策措施,即从源头控制,把畜禽粪便实现资源化,通过好氧发酵堆肥和厌氧消化等方法实现无害化。  相似文献   

5.
<正>沼气技术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利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沼渣、沼液利用是比较麻烦的难题。对于沼渣、沼液的处理和利用方式有很多,主要分为还田模式、自然处理模式和好氧处理模式。还田模式畜禽粪污或沼液还田作肥料是一种传统、经济的处置方法,可以在不产生污染的情况下,充分循环利用粪污中有用的营养物质,改善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适用于远离城市、经济比较落后、土地宽广的规模化养殖场。这种养殖场规模不大,一般年出栏规模在2万头以下,当地劳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猪场废水排放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介绍了猪场废水的产生、危害,并从自然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法等方面阐述了猪场废水的处理技术;并进行了沼气、人工湿地与氧化塘组合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水经组合处理后,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并能够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农业来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畜禽排泄物都是一种优质的肥源。加强对畜禽排泄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畜禽场清洁生产的重要内容。畜禽粪便营养成分丰富,利用价值很高.对于不同的畜禽粪便宜采用不同的综合利用方式.如鸡粪可加工饲料:猪粪喂牛、喂鱼、喂羊:采用微生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沼液和沼渣:建立生态养殖系统:采用先进畜禽粪便处理设备制取有机肥和加强沼液科学还田灌溉等。这些将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许多畜禽养殖场没有足够的配套场地及处理设施,消纳其产生的畜禽粪便,这些粪便露天放置会损失氮素,传播病害,污染环境,不利于畜禽的生长发育,影响畜禽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也影响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主要是收集养殖场畜禽粪便,利用高温、好氧或厌氧等技术杀灭畜禽粪便中的病菌、寄生虫和杂草种子等有害物质,其剩余物可作为资源再利用,不对环境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养殖排泄物通过污水达标化排放、沼液肥料化利用、沼气电力化使用、粪便商品化开发、臭气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建设,构建了畜禽养殖污水、沼液、沼气、粪便和臭气"五废共治"的生态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黄浦江流域漂浮死猪的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病死猪等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关注与担忧。目前,我国在处理病死畜禽过程中仍存在无害化处理池数量不足、技术单一、二次污染严重和补偿机制欠缺等问题。通过归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及我国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总结病死畜禽好氧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提出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推广病死畜禽好氧发酵技术,并进行病死畜禽好氧发酵工艺优化、有害气体控制等相关研究,探索好氧发酵处理规程及补偿机制。同时,建议应注重因地制宜及多种方式的综合,合理选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周艳伟  易莹  谢乔光  孔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701-10704
厌氧消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有机废弃物污染问题和实现资源化,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厌氧消化处理的残余物——沼液,含有大量的磷,如果直接排放会产生污染问题,而由于我国农业和城市的特点,许多厌氧消化工程的沼液并不适合采用土地利用的方式.处理后排放,沼液中磷的达标处理成为迭标处理的瓶颈.介绍了几种除磷和回收磷的方法,同时认为实现沼液的这标排放处理需要将低耗处理与附加利用技术相结合,在寻求低成本回收磷的同时,减轻沼液的后续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12.
厌氧发酵液后续处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气发展前景广阔,但其后续厌氧发酵液(沼液)的处理制约了其发展。重点介绍了养殖场及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液的常见后处理方法,如SBR工艺、组合工艺、膜生物反应器、浮游植物处理系统等,并就其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进行简要阐述。并简述了沼液的农业资源化利用状况,主要包括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并就工程法生化处理和农业资源化利用尚存问题提出部分意见。  相似文献   

13.
养殖废水主要由动物尿液、粪便和养殖管理用水组成,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还包括构成盐分的部分元素。为了比较清楚地了解迄今为止我国养殖废水技术关键突破口以及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在本领域组稿主题之外额外归纳总结了养殖废弃物在资源化利用与深度处理之间的纠结、当前备受关注的污染物内容,以及部分技术领域的进展。最后对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薯类淀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对薯类淀粉废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絮凝沉淀法、生物处理法及土地处理法在薯类淀粉废水处理方面的发展和运用,及薯类淀粉废水处理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指出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有效成分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有效降低废水污染负荷,减轻后续处理的压力。参48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设计水量、进出水水质、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关键处理单元设计等方面分析了猪场养殖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要点。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出水去向、能源利用是影响猪场养殖废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两大类养猪场分别给出了推荐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6.
宋凤敏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08-2913,2925
分析了皂素生产中废水的污染现状及污染特点,对皂素废水的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以及皂素的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几个方面的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皂素生产中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废水处理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彭立新  王永秀  雷志洪  成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05-11807
[目的]介绍了复合填料在观澜河清湖段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尾水深度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人工湿地复合填料,对废水中COD、BOD5、NH3-N和TP等指标进行连续18个月的监测分析,研究了该复合填料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的效果。[结果]废水中COD、BOD5、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3%、72.5%、84.7%和77.5%,湿地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计算得到COD、BOD5、NH3-N和TP的平均面积反应速率常数(KA)值分别为0.53、0.60、1.09和0.69 m/d。[结论]该复合填料在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工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程运行数据对影响山梨醇废水生物处理工程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废水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的因素主要有有机负荷冲击、高浓度硅藻土和Ni2+毒性负荷冲击.有机负荷冲击有间歇性冲击和连续性冲击两种形式,间歇性负荷冲击对系统处理效能没有不利影响,但连续性负荷冲击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明显下降,出水水质严重超标.高浓度硅藻土和Ni2+冲击对出水水质也有较大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加强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杜绝硅藻土和Ni2+泄漏进入工艺废水,是山梨醇废水工程长期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沼液深度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液产生量巨大,沼液还田无法广泛实施,而直接排放又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沼液处理的2种主要途径:①降解其中的污染物使其能够达标排放或安全回用,②浓缩并回收沼液中营养物,使沼液体积减量化。建议今后的研究应选择适合的工艺,克服技术难题,以沼液高效利用为目标,以防止环境污染为前提,探索低运行费用的沼液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土地处理技术研究了电厂废水无害化、资源化的利用途径。土地处理系统选取慢速渗滤和污水资源利用型参数,以实现污水处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结合。试验植物为乔木、灌木与牧草,分别选取新疆杨(PopulusalbaVar.PyramidalisBunge)、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与黄花草木樨(Melilotussuaveolens)。本试验设计了高(3000mm布水 降雨)、中(1500mm 降雨)、低(移栽时少量布水 降雨)3个水力负荷试验区,分别用H、M、L表示。运行结果表明,电厂废水经预处理后可用于沙地植被恢复灌溉,本地区具备推广土地处理技术的良好条件,污水资源的无害化利用有助于增加镶嵌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此类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土地处理技术对于加快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