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如何实现农业保险市场的三大参与者,即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之间的对话和协作,对于更好发挥农业保险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别对商业性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下,参与主体的博弈结果分析,提出政府提供农业保险补贴、保险公司愿意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和农民愿意投保是实现农业保险整个社会的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的3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农业保险市场的三大参与者,即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之间的对话和协作,对于更好发挥农业保险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别对商业性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下,参与主体的博弈结果分析,提出政府提供农业保险补贴、保险公司愿意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和农民愿意投保是实现农业保险整个社会的效用最大化必须满足的3 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险中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业保险的市场化经营和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不相适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不前、日益萎缩的局面.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对其原因进行探讨,并分析作为"经济人"的农业保险主体农民、政府、保险公司三者的行为选择,得出当前中国农业保险必须采用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必须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践中,由于保险公司与农户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获取的高成本,普遍遇到保险公司的展业成本过高和难以防控农户的道德风险等难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基于北京肉鸡产业化经营的特点,创新性地采用了"保险公司+协会+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保险运作模式,解决了以上难题。因此,分析了该模式的内容,指出了其优势与局限,从而为中国基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作为保险行业的一个分支,可以降低农民的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经营目标,可直接性的对农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对不同结构不同规模的农户存在需求量不一的局限性。政府对保险公司没有太多的期待,在农业保险方面没有完善的发法律法规。农业保险投保群体中绝大多数均为小规模种植,对此农业保险并没有太大的需求,建议政策上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参保农户获得强有力地获取赔偿保障,同时可普及更好的农户生产经营方式并提高农户参保意识,便可扩大参保群体,增加种养殖农户收入,确保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稳固,提高农民参与保险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对于提高农业恢复生产能力,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4年"三秋"期间,北京房山区种子管理站受理了良乡镇等3个乡镇的5个自然村的"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种子质量田间现场鉴定的申请,成为了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先例,实践表明,政府与保险结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一项惠民政策,可降低参保农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政策设计与现实的差距、经营主体间的冲突、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农户投保意愿及保险边界定位等5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农民受益主体、基层政府服务主体与保险公司行动主体的定位;以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相契合的特色农业保险、建立农业灾害预防与补偿的均衡机制、实现政策性险和商业性险良性互动为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构建与之配套的服务网络、专家库以及"智慧农险"平台。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农业保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保险,要在政府的力量之下来进行推广和覆盖,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共同参与。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中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思路的探讨,分析了加速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给出了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深入分析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显著因素,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激发农户潜在购买需求,发挥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作用,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利用黑龙江省6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66.7%的农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但仅有17.7%的农户非常关注农业信息,9.8%的农户认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54.2%的农户表示对保险公司不够了解,58.0%的农户认为当前农业保险品种不能满足需求,6.1%的农户完全不懂保单条款,同时,农户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公司服务、财政补贴力度及相关法规完善等方面满意度均不高。在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因素中,种植面积、农户对农业信息的关注度、对公司了解程度、险种能否满足需求、农户对保障水平评价、财政补贴力度、相关法规完善程度等7个指标作用显著,且除农户对保险公司了解程度外,其余6个指标均对农户购买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研究阐明了为提升政策性种植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应从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三个方面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农业保险数据库,降低信息成本;创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险种,提高保障水平,降低谈判成本;分档设计补贴比例,完善相关法规,降低执行成本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定西市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正确理解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健全农业保险工作机构,理顺农业保险工作程序,采取科学规范的查勘定损方式,建设规范理赔方式等几个方面,完善定西市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具有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的特性。本研究首先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1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农户实际是否投保影响均不显著,得出新疆农户在是否投保没有话语权的结论;其次应用博弈理论,对保险行为主体政府、保险公司两者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政府要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在农户所能承担保费的前提下,给予保险公司保费补贴,两者之和要达到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盈亏临界点,从而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业保险对中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外农业保险的共同特征是:国家重视农业保险立法、政府在推进农业保险中责无旁贷、其性质为强制性或准强制性、保险组织形式多样化。中国农业保险长期以来缺少国家财政支持,改变目前困境的重要突破口在于转变经营机制,由自主经营型农业保险体制转变为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体制,尽快建立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此外,还应积极探索保险证券化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农户模式合作困境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种重要的组织模式.在公司与农户的合作中,合同履约率低和履约成本高已成为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主要困境.从公司+农户合作模式产生的背景出发,借助博弈模型对公司与农户之间合作的两大困境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性合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凌湄  王卫国  王雪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24-6226,6229
分析了河北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的可行性:有政策与法律的支持;已经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农业产品和品牌;保险公司积累了开展农业保险的经验;农户的保险意识显著提高;农业保险需求旺盛。指出了开办特色农业保险面临的困难:目前河北省特色农业保险存在着农民投保意识薄弱、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政府扶持力度小以及法律法规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河北省应采取提高农民保险意识、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健全农业保险立法等措施发展特色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5.
“三农”视角下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表明陕西种植业保险的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分析了陕西农村种植业保险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种植业风险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大;二是商业保险公司种植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三是农户的有效需求受到制约;四是政府对种植业保险缺乏制度化支持。基于"三农"视角,提出了陕西种植业保险发展的策略选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介入种植业保险市场,建立完备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加强种植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大对种植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种植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89-22092
运用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和博奕模型解析广西农业保险"供求双冷"现状的成因,并提出应把农业保险定性为政策性保险业务来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期货公司和农业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保险+期货"的农业保险创新模式。以安徽省某县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试点为例,探究这种新型期货价格保险对于农户的生产资金投入是否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以普通保险模式为对照组,选用2014—2017年的保险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参加期货价格保险的农户会加大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结论。最后基于回归结果,对于目前该保险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为期货价格保险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旭东  孙要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38-12541
介绍了农业巨灾及其特征,对现有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行政救济机制效率最高但成本也最高;社会救助机制成本最低,但效率也最低且存在不稳定因素;市场机制即农业巨灾保险才是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理性选择。分析了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现状,表明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经营主体缺失,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农业巨灾保险缺乏其发展的外部环境,而我国农业保险法的缺失成为农业巨灾保险发展的最大障碍。从立法目的、基本原则、性质、法律关系主体、经营范围、政策扶持的主要方式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田爱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41-2743
厘清了农业保险的内涵,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困境出发,用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导致农业保险发展困难的原因,并对我国农业保险如何走出困境、恢复活力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于搏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81-2782
巨灾即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农业易受巨灾侵袭,而巨灾风险的集中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使得从事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难以独立分散巨灾风险.结合我国实情,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分散农业巨灾风险,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介绍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基本模式,探讨了巨灾保险基金相对其他巨灾风险分散手段的优势所在及中国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