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稻青立病对水稻产量具有较大影响,有效预防该病对保障水稻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应对水稻青立病提供依据,在四川省绵阳市水稻种植区青立病发病与未发病的田块内取样,对发病与未发病植株的干物质、重金属成分及土壤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探明水稻青立病发生对水稻植株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发病植株穗部相比,发病植株穗部铬增加158.80%,锌增加111.70%,砷增加2 000.00%,镉增加94.44%。未发病田块与发病田块的土壤细菌优势菌门组成无显著差异,但与未发病田块土壤相比,发病田块土壤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otae)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23.09%、29.75%、17.84%,变形菌门、粘球菌门、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减少5.08%、9.12%、15.89%,其他菌门的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由此推测水稻青立病发病与水稻植株穗部重金属砷、镉和铜的含量偏高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马铃薯不同品种物候期及晚疫病田间发病情况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与晚疫病发病程度关系密切,早熟品种发病早、易感病、发病重,晚熟品种发病相对较缓,病情指数低。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霜霉病与葡萄穗轴褐枯病发病条件、发病时间、果穗部位及发病症状相似,且两种病害常混合发生,极易混淆,都具有发病及蔓延快的特点,防治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诊断与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及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有效措施,回顾性分析了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某养殖场发生疫情的40例发病猪,以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药物治疗分析、实验室抗体快速检查、病理剖检等检测方式进行处理,以计算机表法对发病猪进行分组,第1组(14例)发病猪应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自家苗、黄芪多糖注射液,第2组(13例)发病猪应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抗猪多价免疫球蛋白、黄芪多糖注射液;第三组(13例)发病猪不应用药物注射治疗,探究三组发病猪治愈率。结果发现,第1组发病猪治愈率92.85%、第2组发病猪治愈76.92%,第3组发病猪治愈15.38%,第1组显著高于低2组与第3组。结论:在预防与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与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中应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自家苗、黄芪多糖注射液具有显著作用,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桃树缩叶病与黄叶病的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砂仁叶斑病田间发病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至2009年对西双版纳阳春砂仁叶斑病田间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叶斑病是云南阳春砂仁叶片上的主要炳害之一.其发病规律及特点:10月初发病,1月为发病高峰,8月发病较低;具有冬季发病重,夏季发病轻的特点.影响田间发病的因素有气温、降雨量、种植密度、环境、品种等,对3个砂仁基地进行月均温、月降雨量与田间病情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田间病情指数与月均温的相关性系数R2 =0.8413,与降雨量的相关性系数R2 =0.9358,即气温在10 ~30℃,降雨量在10~250 mm,气温越高降雨越多田间叶斑病发病指数越低,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烟草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对该病病原传播、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与发病原因以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草蛋鸡气囊炎呈多发趋势。此次发生与往年有很大区别,造成养殖户很大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叫声奇怪、发病急、死亡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不明显。一、此次发病与以往的区别1.发病急以往该类型疾病的发病情况比较缓和,一般从出现个别病鸡发病开始到大群发生需要4~5天时间。但今年发病情况比较急,从发现第一例到大群感染一般是1天,最多2天,最急性的在8小时大群感染80%。  相似文献   

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受害症状、发病规律与发病原因,并提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以为番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调查,研究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品种、树龄、苗源、气候、土壤、雌雄株等因子关系,结果表明,秦美猕猴桃感病较重;树龄大发病严重;用疫区苗木所建园发病严重;无霜期短的地区发病严重;栽植密度大发病重;雄株发病重于雌株;管理水平高的园子发病轻.根据发病规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林木种苗产业发展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现状,接着分析 了当前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特点,最后论述了林木种苗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以便可以更 好的推动林木种苗产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修复主要指用再生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建设中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 态环境境质量。绿地系统的修复是城市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未来“三农”政 策的核心。乡村发展是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财政政策的选择和施行贯 穿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文章首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随后简述国家对 于促进乡村发展实施的基本财政政策,对照国家的财政政策分析黑龙江省的特色财政政策,最 后根据近些年黑龙江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对未来黑龙江省财政政策的发展提出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护、规划、利用等工作不仅可 以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还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经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种子是植物生存的直接载体,因此种子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植株生存发育的好 坏,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种子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利用统计分析 的方法研究了微波处理对种子萌发特性及活力的影响。微波处理能够提高大豆种子自身含糖 量的差异,却对产量的影响不是很显著。本文通过以大豆为实验研究微波处理对种子萌发及产 量的影响,并进行田间试验,分析微波处理对农作物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世界性问题。我国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解 决就业问题是我党和政府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独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XH 学院)的 具体实际出发,充分利用SWOT 分析法来确定并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水平的两个重要因素:一、 内部因素(即“SW”,竞争优势和劣势);二、外部因素(即“OT”,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并 提出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的方法和对策,促进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达到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不断减少,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应用和新技术的开发迫 在眉睫,农业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活动的核心。采摘机器人作为农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蔬菜和水果采摘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和现状,指出采 摘机器人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蔬果采摘机器人未来主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该文结合生物科学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就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验内容多层次设计、课堂管理、考核办法等多方面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作了介绍和总结,并对今后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安徽省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及问题分析,从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发 展的角度给出了改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Recent insights into bacterial genome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 have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their ability to cause disease.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the bacterial chromosome constantly undergoes structural changes due to gene acquisition and loss, recombination, and mutational event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he pathogenic potential of the bacterium. Even though the bacterial genome includes additional genetic elements, the chromosome represents the most important entity in this context. Here, we will show that various processes of genomic instability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many manifestations of infectious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