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山论"在实现乡村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三产融合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基于山东省栖霞市乡村振兴与农村三产融合的可行性,从自然资源禀赋、市场资源要素、社会公众主体与政府作用保障机制等方面,深入探讨"两山论"在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创新农业发展新格局、振兴栖霞市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工厂化农业"十五"科技创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态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温室环境控制与配套工程设施、工厂化生产专用品种选育、高效和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以及产业化示范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外工厂化农业的技术发展态势和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3.
全面分析了"十五"前期国家攻关项目"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解决的关键技术,结合新形势对农业机械化提出的要求,研究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十五"后期农业机械化技术攻关重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加快推进100 km~2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和"百村百园"建设,新培育龙头企业40家,获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等国字号招牌。二是以城区到双江、崇龛、太安三镇为重点,抓好沿线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新村建设、田院经济,新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2月24-25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部署2016年工作。会议指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  相似文献   

6.
宋晓玲 《南方农业》2022,(6):109-111,148
基于"互联网+"模式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和战略目标作出了诸多改革和创新.其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核心,为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简要阐述"互联网+"战略对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效益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统一农作物标准、优化生产模式、完...  相似文献   

7.
苏荣芳 《南方农业》2022,(2):145-147
2014年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历经7年多的实践探索和检验,从地方实践逐步成为全国推广的改革模式.不仅9次写入中央文件,还获得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样"等殊荣,创造了全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贵州经验.从"三变"改革在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贡献入手,系统阐述六盘水市深化"三变"改革的创新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8.
《南方农业》2011,(6):38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目前,已发展休闲农业示范基地15个,建成了全市规模最大的万亩标准化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东温泉万亩五布柚基地等18个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二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今后五年内,区级财政按每年统筹安排1.5亿元特色小镇建设资金,重点打造15个特色小镇、支持15个区级示范村建设成为特色农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性"发展模式的理念逐渐在农业发展中得到推广与应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质量,为农业经济的稳定绿色发展提供助力。结合"嵌入性"发展模式概念、"嵌入性"发展模式优势及农业技术推广中"嵌入性"发展模式构建策略进行简单介绍,进一步助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丹  黄萍 《南方农业》2022,(7):18-21,25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需求逐渐从吃饱转变为吃好,同时"诗意田园"逐渐成为都市居民的内心追求,认养农业因此应运而生.对认养农业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国内较为成熟的认养农业运作模式,并总结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新思路、加强营销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认养农业监管制度和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强化产...  相似文献   

11.
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农业"三定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结果表明:农业"三定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普遍较高,但内部各维度有所差异;学生的职业认同易受到个体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三大块的影响.最后,提出提高农业"三定向"职业认同感的对策建议:加强学生专业认知,提升自身专...  相似文献   

12.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浙江省科学筹划,建设特色小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形成城乡互动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格局。特色小镇机巧灵活地统筹城乡发展,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福建省南靖县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发展休闲农业,助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南靖县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也存在行业管理不够规范、配套服务不够完善、服务功能拓展不够等休闲农业发展"短板"。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分析南靖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政府引导、规范行业管理、加强配套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在农业方面处于全球中相对落后的状况,农业发展急需转变、改革,急需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与技术,加快改革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基于此,就"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绿色"引领下东北地区秸秆产业发展长效机制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北地区秸秆产出总量大、积温低,是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推进东北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保护黑土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总结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秸秆利用现状、主要问题和发展需求,分析了"绿色"引领下秸秆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文献调研,研究了以美国等为主的直接还田肥料化利用方式、以韩国等为主的种养结合饲料化利用方式,以丹麦等为主的发电供热能源化利用方式,结合东北地区秸秆利用主要成效与典型做法,阐释了"绿色"引领下东北地区秸秆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联,绘制了秸秆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框架图,并从技术装备研发、法规政策创设、市场主体培育、公共服务与市场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基于产业发展长效机制的全要素、多维度秸秆利用模式构建原理,并示例说明了利用模式构造基本过程与方法。该研究可为推动东北地区秸秆高质高效利用提供基础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决策的城镇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协调布局优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科学划定城镇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的空间开发管制边界,是兼顾城市发展与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该文以鹰潭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GIS平台进行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和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基于2个评价结果开展城镇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协调优化布局研究.通过城市发展方向预测、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耕地国家利用等四方面修正,形成城市开发边界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初步方案.根据空间矛盾协调原则做出空间决策,优化协调城镇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研究结果为:中心城区建设开发适宜性分值由高到低呈现出以中心城区中心为圆心的“圈层”式的空间分布,中心城区耕地综合质量高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部;综合建设用地重心移动分析、凸壳原理分析城市扩张模式、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分析得出中心城区北部的夏埠乡、志光镇和鸿塘镇是中心城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引入耕地国家利用等指标,将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方案划分为可调区和不可调区,城市开发边界方案与耕地保护红线方案不可调区布局冲突的空间决策为调整城市开发边界,优先保障耕地.城市开发边界方案与耕地保护红线方案可调区布局冲突的空间决策为调整耕地保护红线,优先保障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耕地细碎化是当前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已经成为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必然路径。该研究基于实地农户调研数据和半结构访谈内容,对陕北榆林市榆阳区首创的"一户一田"和"一组一田"2种耕地细碎化整治模式进行系统剖析,并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 DID)模型定量分析2种模式的绩效差异。研究发现:1)"一户一田"模式是农民自发的产权重组和分散流转,并与政府支持的土地整治项目叠加与综合;"一组一田"模式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收放自如的双层经营体制"创新模式,也是产权改革、统分流转、土地整治与统分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2)"一户一田"和"一组一田"两种模式均能有效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显著增加耕地面积,实施后耕地面积增加率分别为6.02%和57.58%;同时也使得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作物产量,作物产量增加率分别为12.54%和19.87%,"一组一田"提升更为明显。3)2种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一户一田"主要是通过增加农业种植收入来提高总收入;"一组一田"对农户收入提升更加显著,除增加农业收入外,也通过产业转型增加了务工收入。与"一户一田"模式相比,"一组一田"模式更能够促进集中连片、规模扩大、设施完善、经营现代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挖掘村内能人价值,明晰合作社、分社和农民的责、权、利关系等,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8.
渝北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应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大担当、实现新作为,在"一区两群"中探索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笔者以重庆市渝北区古洛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对象,总结古洛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主要做法,提出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的建议: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样板;做强特色品牌,打造全国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创新治理手段,探索创建现代乡村治理先行示范区;狠抓环境整治,争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典范;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打造"双城经济"合作交流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探讨了循环经济思想的起源,总结了循环经济思想在农业上的具体实践。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两低一高",即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低、物质能量利用高。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资源节约和产业链条延伸。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及机理、层次构成、重点方向与技术路径、保障研究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地区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模式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前导性的作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分析重庆市大足区农业转型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应用区域经济理论,从农业发展转型实践路径中解析"做优做强原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条重要路径。全区通过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培育经营主体、提品质抓营销,解决了缺平台、缺规模、缺支柱、缺品牌的问题,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取得了"特色农业高效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农业基础较大提升"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