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叙述了大田条件下鲜食大豆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轮作与耕整地、种子精选与处理、播种、施肥、田间管理、采收、保鲜冷藏等技术要求。技术以优质、抗倒鲜食大豆品种为突破口,吸收了三垄栽培技术中的深松、分层侧深平衡施肥、中耕和化学除草新技术而形成的集良种、良法、良制、良田于一身的新型标准化种植技术,技术较传统鲜食大豆栽培技术增产明显。此外,阐述了庭院栽培条件下鲜食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要点,以期为庭院种植绿色鲜食大豆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鲜食春大豆的种植效益和主要种植模式,并从品种和播种期选择、整地、播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鲜食春大豆生产技术,以期为鲜食春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豆是我镇主要的旱粮作物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效益农业的发展,大豆种植逐渐步向鲜食型,种植鲜食大豆具有田间生育期短、操作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农户的喜爱。我镇种植鲜食大豆历史悠久,品种以矮脚毛豆为主。近年来由于主栽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为增加鲜食大豆的花色品种,筛选出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4.
高英  刘丽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6):134-135+141
以吉林地区为例,分析大豆生长特性,从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测土配方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控等方面,阐述大豆高产优产技术,深入贯彻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对施肥水平响应的变化趋势,以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合丰25、合丰35、绥农14、合丰39、垦丰16等5个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单株产量、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光合速率等性状改良效果明显,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叶面积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单株叶面积向着更适于密植栽培的清秀型发展;农艺性状和产量因子对低施肥水平适应能力的改良主要是由于单株荚数显著提高的结果;对中等施肥水平适应能力改良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显著提高的结果;对高施肥水平适应能力增强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和主茎节数极显著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高油大豆45cm双条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耕整地、施肥、除草及田间管理等七个方面,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论述高油大豆45 cm双条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耕整地、施肥、除草及田间管理等7个方面,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鲜食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要从品种、密度、施肥等因素综合考虑,从播种到收获要因地制宜,符合市场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并引进适应山西大同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以3份鲜食大豆、4份普通大豆共7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出苗期、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共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3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得分评价分析,确定不同品种在山西大同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大豆品种在山西大同地区均可正常成熟,各个性状在当地的适应性较好。每荚粒数和主茎节数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73和062;绿75出苗早,生育期短,口感好,可作为鲜食豆在当地引种;翠扇大豆及中黄35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均优良,可作为当地普通大豆的主推品种。不同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出苗期、株高与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和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可知,翠扇大豆、绿75、中黄35在大同地区的适应性最好。上述结果可为山西大同地区育种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8,(5):37-39
为筛选出适宜铜仁市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的品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从辽宁开原市引进5个鲜食大豆品种(鲜豆3号、鲜豆5号、高杆青1号、大粒王6号和兰宝石),以中黄76(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为鲜食大豆对照品种,在铜仁科学院院坝黄基地进行了鲜食玉米(花糯518)套种鲜食大豆试验。结果表明:5个引进鲜食大豆品种均表现较好,鲜食玉米套种鲜食大豆模式可实现亩产值6 700元左右,其中大粒王6号和高杆青1号可在铜仁市低海拔地区试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鲜食玉米品种万糯2000的品种来源及特征特性,通过小区试验示范、大面积推广产量比照,并采用了选地、施肥、错时播种、除草防病防虫等科学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福建省连江县鲜食毛豆生产现状与特点,并着重介绍了它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为鲜食毛豆规范化生产和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杉木幼林地套种大豆试验中,作了大豆的品种选择、施肥和除草剂试验,并相应地进行了土壤分析和小气候观察,调查了杉木幼林的年生长量。研究结果表明:套种大豆早熟品种以坎山白最好,在4月5日播种为宜,株行距采用50cm×50cm,每穴3株最佳;迟熟品种以野猪戳最好,在5月15日前后播种为宜,株行距采用33cm×33cm为宜,每穴2~4株都可。以钙镁磷肥作基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以尿素、草木灰作追肥,则增产效果不明显。除草剂以来草克8ml/hm~2除草效果最佳,除草率达82.46%,并且对杉苗、豆苗安全无害,比人工除草省工省钱。另外,杉木幼林地套种大豆,可以明显改善小气候,改良土壤,促进杉木生长,杉木幼树株高当年生长量约可增加34.6%。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鲜食大豆百粒重的基因型、环境的效应,本研究采用一年多点鲜食大豆百粒重田间试验,利用AMMI模型解析鲜食大豆为籽粒百粒重的基因型、环境效应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鲜食大豆百粒重受环境、基因型、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极显著影响,基因型与环境间互作效应最大,其次为环境效应。根据AMMI模型获得的稳定性参数Di和相应的鲜食大豆百粒重综合分析:兴化豆618百粒重最高但环境变异最大,兴化豆618稳定性最高但百粒重较低,忠门试点鲜食大豆平均百粒重最高,稳定性参数Di最大,对百粒重的鉴别力最高,适合筛选高百粒重的品种区域试验地点。仅从品种选择实现百粒重高且稳定难度大,生产上应采取良种良法配套、选择适合环境、优化栽培措施等综合手段,才能最大程度提升百粒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大豆的选用品种、种子处理、播种、测土配方科学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品种选择、产地选择、适时播种、整地施肥、合理密植、适时移栽、田间管理及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鲜食大豆延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鲜食大豆的需求量已越来越大。为努力增加鲜食大豆的上市量,进一步提高大豆鲜荚的产量和种植效益。近年来,农业技术人员对鲜食大豆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多品种搭配、多方式栽培、错开播种期、增加密植程度、提倡轮作换茬、进行科学施肥、开展病虫综合防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多年试验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对提高鲜食大豆的产量和效益均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各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大豆窄行密植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精细整地、合理施肥、适期播种、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能够为广大大豆种植户在生产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豆5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良地方品种海门粗白豆为母本,大粒、优质、高产、多抗种质海系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审定的江苏省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采收青荚107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20.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豆5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优良地方品种海门粗白豆为母本,大粒、优质、高产、多抗种质海系13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采收青荚105 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该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审定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