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应性由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存在,因而同一品种在不同环境下表现不同。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事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和豆类等)品种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研究,但对啤酒大麦主要经济性状稳定性和适应性研究未见报导。为此,探讨啤酒大麦调节自身的遗传或表现型性状适应变动的环境,以保持产量的相对稳定,为大麦品种的评价改良提供实验性数据。  相似文献   

2.
国审水稻品种松辽838,是依据作物遗传理论,选择血缘关系远缘的双亲材料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穿梭育种系谱法育成的株型理想、源库协调、具有多抗性、品质优良、广适性强、综合性状优异的水稻新品种,适于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种植。浅析了松辽838的品种创新性,并从培育壮秧、适时栽插、合理施肥、防治病虫草害、科学灌溉等方面总结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稳定性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性状稳定性之间及其与性状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基因型和试点效应均达1%显著水平;除有效穗外,其余性状还存在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且以千粒重表现最稳定。产量稳定性与结实率稳定性间、每穗粒数的稳定性分别与千粒重和结实率的稳定性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每穗粒数的稳定性值与千粒重之间、结实率稳定性值与结实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就高产稳产杂交稻的性状综合改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北方粳稻新品种(组合)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5年北方区域试验金珠1号组新品种、组合为试材,对北方近年来育成的品种、组合进行产量性状及其稳定性分析,并在稳定性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于北方粳稻区推广的水稻品种、组合,其产量稳定性参数宜大于1,且产量稳定性依赖于各产量构成性状的稳定性参数也应大于或接近于1。同时,提出在北方大面积范围产量达到600kg/667m^2的品种、组合其产量构成应是667m^2有效穗数为21万左右、穗粒数140粒左右、结实率80%上、千粒重25g以上。  相似文献   

5.
北方粳稻新品种(组合)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5年北方区域试验金珠1号组新品种、组合为试材,对北方近年来育成的品种、组合进行产量性状及其稳定性分析,并在稳定性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适应于北方粳稻区推广的水稻品种、组合,其产量稳定性参数宜大于1,且产量稳定性依赖于各产量构成性状的稳定性参数也应大于或接近于1。同时,提出在北方大面积范围产量达到600kg/667m2的品种、组合其产量构成应是667m2有效穗数为21万左右、穗粒数140粒左右、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5g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育成适宜北方稻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综合性状优异的中早粳早熟品种,促进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发展,开展此水稻遗传育种课题。叙述水稻新品种松辽838(松辽11-838)的选育过程及参加国家3 a试验的生育表现与试验结果,以期使广大农民更好地了解品种的综合性状和栽培技术,应用生产后,发挥更大的品种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国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统计分析了2009年我国审(认)定通过的475水稻品种(组合)产量、米质、抗性等性状,并以2008年我国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为对照进行比较,总结2009年我国在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上取得的主要成绩。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组合)联合区域试验(以下简称水稻区试),是水稻从选育到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之间的中间试验,是为了对新品种(组合)的审定和投产,以及实行品种布局区域化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为了使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我省水稻生产中应用的品种(组合)几经更换,都是通过区试后发展的。十五年来,先后有504个新品种(组合)参加,经11021点次的区试鉴定,筛选出160个新品种(组合)供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本文试图总结十五年来我省水稻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稻品种的几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结实率、每穗实粒数、穴穗数与产量间有较高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在选育水稻新品种中,应在稳定千粒重和较高结实率的基础上,把穗实粒数和穴穗数作为重点选择指标,可望选育出高产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水稻品种的几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结实率、每穗实粒数、穴穗数与产量间有较高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在选育水稻新品种中,应在稳定千粒重和较高结实率的基础上,把穗实粒数和穴穗数作为重点选择指标,可望选育出高产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1.
以建三江地区历年主栽或新选育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考查了98个水稻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定义品种标准化主成分间的欧氏平方距离为遗传距离,采用Between-groups linkage法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阈值为12.5时,供试的98个材料被划分为4个品种类群。表现出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的特点,并且寒地水稻品种主要集中在第1类群。因此,在确定水稻育种杂交亲本选配时,要在类群间进行,并结合米质的选择,则有望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但改良品种个别性状时,亲本之一符合育种目标,另一亲本也可选用遗传距离不大的品种。认为水稻杂交亲本应在遗传距离较大的类群间进行选择,杂种优势较强。  相似文献   

12.
太湖地区种稻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可为优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选育新品种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从遗传多样性的概念、研究方法、太湖地区水稻地方品种品质性状多样性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相关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具有早世代稳定特性的水稻(早稳)和常规品种作为主体亲本,进行了早稳×早稳、早稳×常规品种、常规品种×常规品种等三种类型的杂交。结果显示,在早稳×早稳组合和早稳×常规品种的一些组合中分别以不同频率出现早世代稳定株系,常规品种之间的杂交组合后代没有出现早世代稳定株系。水稻早世代稳定特性是早世代稳定水稻亲本所特有的,早世代稳定株系出现频率与杂交组合双亲有密切关系;早世代稳定性状既不是质量性状也不是数量性状,既不是隐性基因控制也不是显性基因控制。水稻早世代稳定特性可以通过杂交传递到F1单株,并以F2群体中的株系为传递的基本单位。稳定株系的农艺性状与相应F1单株农艺性状一致。另一方面,同一杂交组合的F2群体中,既有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的稳定株系,又有按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分离株系存在。初步推断水稻早世代稳定亲本中存在特有的控制因子,在杂种合子细胞分裂启动时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开关基因,关闭有丝分裂,启动了减数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导致染色体重排,并产生纯合胚,形成了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的F2株系。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2010~2015年审定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省2010~2015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类型及其产量、品质、抗性等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近6年来审定的197个水稻品种中,杂交稻品种多达184个,占审定品种总数的93.4%,而常规稻仅13个,占6.6%,优质稻品种(组合)8个,占4.1%;产量较对照增产幅度在2.90%~17.10%之间,年度间产量有稳步上升的趋势,但与对照相比,表现出平缓态势;综合抗性指数整体水平中等偏低;品质育种和抗病育种有待进一步加强。种子企业成为水稻育种研发的主体,但教学科研单位仍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或组合的生育期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几十年来,国内外的不少水稻专家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合列举水稻生育期遗传的类型和观点,并以籼型杂交水稻各类型的F_1遗传表现为例进行分析和推测。最后提出一种较能解释水稻各种类型遗传行为的观点,为同行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一、水稻生育期遗传类型及观点水稻品种或组合的生育期长短差别很大,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从播种至抽穗的日数,称作抽穗日数。据报道,水稻生育期遗传的类型和观点主要有:1.杂种F_1早熟(或非感光)对迟熟(或感光)为显性或不完全  相似文献   

16.
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2014年审定的10个水稻新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新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品种中,金禾2号的食味品质性状比较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绥稻3号的食味品质性状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获得较好的品质。供试10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其亲本来自2个骨干亲本,形成2条主干系,分别是绥粳3号和绥粳4号干系。参试品种中由绥粳4号作为亲本育成或者衍生出的绥粳系品种比较多,主要都是香粳类型的品种。由绥粳3号干系和绥粳4号干系育成和衍生的水稻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对本县2012年晚稻新品种组合区域性试验进行分析,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生育期等性状进行综合性的评述,并提出推广或继试的意见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遗传育种优质早籼稻“佳禾早占”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王侯聪邱思密方亚顺等 (1- 1)………………光照处理对四个水稻不育系育性的影响周天理郑秀萍陈丹等 (1- 5 )……………………………………浅析两系杂交稻在福建省区域试验的表现郑长林林华民叶润生 (1- 8)……………………………………福建省早籼食用优质稻品种 (组合 )生态试验结果分析叶润生郑长林郑旋等 (1- 10 )…………………在水稻考种中穗实粒数统计方法的研究陈铭官 (1- 12 )………………………………………………………籼稻米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马继武杨泽敏赵渊 (2 …  相似文献   

19.
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母本与30个恢复系品种父本配制所获得的74个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配合力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千粒重与父本(恢复系)、母本(不育系)和双亲的平均谷粒千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8、0.3523和0.5656。(2)6×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的表现在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显著差异;在籽粒千粒重表现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别占整个基因型方差的93.98%和6.02%,说明一般配合力对籽粒千粒重的作用远大于特殊配合力;在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母本对籽粒千粒重的作用大于父本。(3)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遗传的广义遗传率为99.40%,狭义遗传率为93.41%,说明千粒重性状的遗传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20.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及AD模型对7个中早熟陆地棉品种(系)及其F1组合16个形态性状的资料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中早熟陆地棉品种间杂交,不同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的加性和显性效应方差比例,多数形态性状同时存在显著的加性和显性效应,铃粗、倒2果枝第1节长等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高,形态性状的表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大.通过分析选出了比较好的杂交育种亲本和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