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简明信息     
《农家顾问》2005,(11):25-25
建设部将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基本被禁止。  相似文献   

2.
张童发 《当代农业》2009,(17):23-23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围绕“出国劳务”做文章.走出一条“出国一个人.带富一个家庭;出国一批人,启动一方经济”的成功之路。目前全镇4000多人在近20个国家从事国际劳务.每年从海外捧回劳务费近2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省“国际劳务第一镇”。  相似文献   

3.
顾瑞珍 《农家顾问》2006,(12):20-20
从今年11月1日起,按有关规定.禁止“包工头”承揽建设工程分包业务。到今年年底,连续多年活跃在各建设工地的“包工头”,将全部退出中心城区建设工程劳务市场。根据规定,武汉建设工程劳务用工,必须发包给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劳务企业、用工企业吸纳农民工后,  相似文献   

4.
张童发 《农家致富》2009,(17):23-23
江苏省东海县石榴镇围绕“出国劳务”做文章.走出一条“出国一个人.带富一个家庭;出国一批人,启动一方经济”的成功之路。目前全镇4000多人在近20个国家从事国际劳务.每年从海外捧回劳务费近2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省“国际劳务第一镇”。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自发无序”向“依法有序”转移,保障城乡统筹提高就业稳定性,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劳务派遣的重要功能。阐述了劳务派遣模式的由来、特点、优势,分析了我国农民工派遣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以解决农民工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问题并为进一步推行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洪 《中国农垦》2005,(4):71-71
安徽省皖河农场以劳务经济为平台,坚持“内外互动,城乡统筹、跨越局限、实现多赢”的思路,以劳务经济反哺农业经济,从而全面激活农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云南农业》2008,(10):38-38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一种常态,“劳务品牌”的树立已经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经过连续多年的不懈创建,先后涌现出了“无为保姆”、“沂蒙红嫂”、“重庆师傅”等许多特色品牌,这不仅让当地的农民在品牌的包装下赢得了更多的就业空间,而且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了重要砝码。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目前这些“劳务品牌”还停留在浮浅的层次上,少数地方甚至仅仅只打出了一个名号而已,尚缺少实质内涵。钱续坤等撰文指出,在当前如火如荼发展的劳务经济中,全力锻造“劳务品牌”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据河南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外出务工人员总量已达13lO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人数4691万人的27.9%.以外出务工为主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到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以上。河南在整个劳务输出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一大批名优劳务品牌。如“十万大军出太行,十万大军富太行”的林州建筑业品牌.2003年林州市向外输出人员已达15万人.劳务  相似文献   

9.
农民外出务工与劳务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现代种业》2004,(5):5-6,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三农”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如何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呢?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康建设和困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所在,实践证明,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华亭县把贫困乡村农民劳务技能培训作为强化扶贫工作的重点来抓,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县积极整合县内培训资源,组织实施“双百工程”、“扶贫劳务技能培训”、“两后生培训”和“温暖工程”等培训项目,推行‘订单式培训”、“引导式培训”、“项目定向培训”和“校企联合培训”。以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农民职业技术学校为辅助,  相似文献   

12.
打造知名"劳务品牌"促进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甘肃“三农”问题必须转移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经济”的发展明显促进了农民增收。由于目前甘肃农民工的素质不符合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转移难度增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证明,加强教育培训,打造知名“劳务品牌”,是提高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有条件的地区还要放眼世界,瞄准国际劳务市场,引导农民工“走出去”,积极促进国际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2010,(9):42-42
本刊上期在《出国劳务有“钱”途选择中介须谨慎》一文中,我们告诉广大务工者一是如何选择中介公司;二是报名时应该了解哪些情况;三是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一期我们重点告诉您的是出国务工需注意的其他相关问题,它可以帮助想出国务工的您了解国家关于出国劳务的规定、程序和注意事项。解决在出国过程中或者在国外务工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防止上当受骗,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体现中国劳务人员良好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近日,扶余县的3000名农民正以劳务人员的身份.在县就业服务部门的组织下.分批分期赶赴黑龙江省大庆市去“捞外快”。  相似文献   

15.
王洪 《中国农垦》2007,(6):66-66
安徽省皖河农场以劳务经济为平台,坚持“内外互动、城乡统筹、跨越局限、实现多赢”的思路,鼓励“雁南飞”,实施“凤还巢”,以劳务经济反哺农业经济。皖河农场是安徽垦区人口最多的农场,人均耕地不足3亩,制约了土地规模经营。自2001年以来,农场一方面以优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对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甚是困惑。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真正区别是什么,合同期短就是劳务合同,长就是劳动合同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有关人士特别指出:其实,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视之。  相似文献   

17.
《农村科技》2005,(9):51-51
今年以来,精河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214人次,劳务创收1323万元,精河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喜人局面主要得益于充分调动了“两个积极性”:一是对县、乡、村各级领导都实行了严格的考核责任制;二是县里注重发挥农村能人、农村劳务经济人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农民在劳务经济人和村两委班子的组织带领下。既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又不用担心工资被拖欠,增强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劳务经济发展在经历农民自发进城打工和政府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两个发展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劳务产业建设新阶段。针对劳务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劳务产业运作机制问题、劳务产业链建设问题、劳务名优品牌问题和劳务产业城乡统筹问题,提出了加强劳务产业市场化建设,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制定全新的陕西劳务产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涉外劳务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既可使涉外劳务人员自身迅速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可使涉外人员增长见识、更新观念,带动他人脱贫致富。新县作为一个贫困县,发展劳务经济,既有人力资本,又有政策支撑,做大做强新县劳务经济,不失为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秦浩原  王明 《甘肃农业》2014,(10):39-40
劳务经济是指农村劳动力利用体力、智力以及有限资金在家庭以外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经济活动。作者以礼县劳务经济市场发展为背景,通过对礼县劳务经济市场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适合礼县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礼县劳务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