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醇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参与机体的各种生化反应。将生物体内产生的酶经过加工后的产品称为酶制剂。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各种酶制剂的主要来源。早在to年代,酶制剂就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皮革工业中。leqs年,美国饲料业首次在大麦饲料中添加卜葡萄糖酶,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从此引起世界各国重视。酶的品种及数量均逐渐扩大,日本刀年代研制出植物细胞壁分解酶的复合酶类,能显著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我国应用酶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只是近几年的事。一、主要岗制剂1、单酶制…  相似文献   

2.
李芹 《畜禽业》2005,(5):42-43
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饲料工业,起初主要用于加工宠物食品和对动物饲料进行预处理。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挤压膨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已开始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饲用酶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酶在动物营养上应用越来越普遍,它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污染和动物死亡率,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环保型添加剂。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参与机体的各种生化反应。早在20世纪60年代,酶制剂就  相似文献   

4.
19世纪50年代,美国首先将挤压膨化技术应用于饲料工业,主要是用于加工宠物食品。到20世纪80年代,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水产饲料迅速发展到商品化规模,目前,欧、美、日本等水产养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广泛使用膨化饲料投喂海水鱼类、虹鳟鱼、斑点叉尾(鱼回)等。随着对外技术交流的日益增加,我国一些地区也开始着手开发研制用于饲喂草鱼、虹鳟鱼、甲鱼和海水养殖鱼类的挤压膨化饲料。本文主要探讨鲟鱼苗挤压膨化饲料的研究进展,以促使鲟鱼养殖技术进一步完善,为加速鲟鱼养殖规模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发酵工艺的发展,发酵饲料引起业界广泛的兴趣,微生物发酵饲料与传统饲料相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越性,符合当前健康环保型渔业发展的要求。自上世纪40年代抗生素被发现以来,其在畜禽、水产饲料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其产生的副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如不加以限制将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灾难。新型无抗发酵饲料很好地解决了促进动物生长和无残留、无污染之间的矛盾。国外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并逐渐形成产业化生产,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6.
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够促进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和吸收,提高其利用率。酶的工业应用始于19世纪后叶,1894年,JokichiTakamine博士申请了工业用酶的第一个专利桾aka淀粉酶。1957年以来,美国、加拿大、前苏联、日本等国开始使用酶制剂。1957年,美国正式在大麦饲料中添加酶类,取得了显著效果,随后酶作为饲料添加剂来提高饲料利用率,无论是在品种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日趋扩大。一、酶制剂的分类目前饲料用添加的酶制剂多是由微生物发酵或从植物中提取得到。微生物酶依其来源可分为:霉菌酶、细菌酶和酵母酶。植物中麦芽、麸皮、大豆可提取淀粉酶,从…  相似文献   

7.
配合饲料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从1912年发现了维生素以来,相继开展了对矿物质、氨基酸、抗菌素和涛种添加剂的研究在对动物营养物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禽、畜与鱼类饲养工厂化的新对代。按一定营养配方生产配合饲料的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二十年代国外已开始进行配合饲料生产,到五十年代才用于养鱼业。  相似文献   

8.
吴岘 《畜禽业》2004,(5):2-5
我国继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养牛热后,新一轮的养牛热已开始在我国各地呈燎原之势。畜牧业的这一新动向为处于困境中的中国饲料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猪禽饲料趋于饱和、饲料生产利润低至0.5%的惨淡经营背景下,顺应畜牧业的新变化,适时调整饲料产品结构,大力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酶是蛋白质催化剂,生物的各种生理现象几乎都与酶的作用分不开,被誉为生命活动的“推动机”。没有酶的催化作用,任何生物工程技术都是不能实现的。饲用酶制剂目前已引起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特别重视。近30年来,有关酶的技术发展很快。酶制剂作为生物催化剂,已经在工业和医药等领域显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新的饲用酶制剂的研究和应用更为酶技术的广泛使用展示了辉煌的前景。饲用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一个全新品种,得到饲料工业和养殖行业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饲用酶制剂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关注呢?其主要原因是:一、饲料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12)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开始大规模的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饲料添加剂影响饲料品质的重要部分,引起了广泛重视。针对农村现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和监管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健  邓红 《畜禽业》2000,(12):40-40
选择出生日期、产仔数和初生重相近的新荣昌猪Ⅰ系母猪12窝,84头仔猪,生后35d断奶,试验到第63d结束,以正大551为基础饲料,研究了酶制剂不同添加时间(不加、仅断奶前加、一直加和仅断奶后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直加酶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比不加组分别提高15.35%和2.46%:仅断奶前用加酶饲料,则仔猪在断奶后头两周的生产性能将受到严重影响,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较不加组分别降低46.46%和21.43%(P<0.01),但紧接着的两周会有一定的补偿性恢复;若仔猪断奶后才开始在饲料中加酶,则对日增重影响不大,但饲料利用率比不加组提高了27.23%。因此,由本试验结果可知,仔猪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确实能显著改善仔猪生产性能,而且酶的添加时间影响酶制剂的作用效果;酶制剂的添加宜从仔猪哺乳期补料开始,不要中途终断。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产养殖业在80年代开始应用膨化饲料,膨化浮性颗粒饲料在1996年第一次达到商品供应的要求。在广东、福建、四川等省份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膨化饲料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23~28℃下,将体质量80~100g的吉富罗非鱼饲养在模拟养殖系统中,投喂10g/kg的三聚氰胺饲料10d,然后再喂养不含三聚氰胺的饲料10d,考察了不同时间下吉富罗非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饲料暴露的第1d,显著诱导了吉富罗非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诱导率分别为104.2%、15.6%、27.7%和75.8%。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4种酶的活性均有所下降,在暴露第6d、10d、10d和第6d开始被抑制,抑制率分别为52.2%、17.4%、5.9%和9.0%。在停止投喂含三聚氰胺的饲料后,再次诱导过氧化氢酶、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依然受抑制。试验结束时4种酶的活性均恢复到暴露初期的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在饲料三聚氰胺暴露的10d中,吉富罗非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7-乙氧基—异酚噁唑酮—脱乙基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活性均呈现出"诱导—抑制"的趋势,在停止暴露10d后,上升到正常水平。饲料中的三聚氰胺扰乱了吉富罗非鱼肝脏酶系的正常功能,停止暴露后可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苗种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保证高产、稳产的重要前提,而幼体开口饲料则是确保苗种生产的关键。有不少国家(如日本等)自70年代起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开发微粘、微膜和微囊等微颗粒饲料,目前日本、英国、俄罗斯、比利时等国家在微颗粒饲料应用技术方面已趋成熟,并形成一定的商业性生产规模。我国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开始,先后有大连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开始研制开发微颗粒饲料,并有少量产品投放市场。近几年来,杭州高成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海洋水产研究所、升索渔用饲料开…  相似文献   

15.
<正> 前言配合饲料早在20年代国外就已开始研究,50年代才运用于养鱼业,由于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而获得较快的发展,但国外所养殖的鱼类多为名贵品种,需要饲料蛋白质含量较高,因而饲料的价格也较高。我国目前高蛋白饲料相对价格高,来源困难,要运用配合饲料养鱼成果,发展我国鱼类养殖业,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为此,我们根据因地制宜,来源广、产量大、价格低廉等寻找原料的原则,相应选择要求饲料蛋白质含量不高的种类,于1979年在烟台地区发电厂散热池里,用网箱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正1概况β褐壳素(Brown shell color)是一种从天然虾蟹外壳中萃取的生物活性物质,它在水产动物和畜禽养殖中具有显著抗病促长作用,特别在虾蟹养殖中尤为显著。在美英日等一些国家于1966年就开始提倡用作养殖水生动物的添加剂,并制定了应用标准。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研究和使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并在海淡水养殖中广泛使用。从多年使用结果表明,它能提高虾蟹鱼养殖成活率,尤  相似文献   

17.
挤压蒸煮技术在水产饲料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首先是畜禽饲料业的发展,直到80年代初水产饲料工业才开始启动。我国饲料工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产量呈直线上升,产值位居我国国民经济41个主要行业中的第20位,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1~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产饲料工业发展很快,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产、稳产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养殖品种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对水产饲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加工方法生产的配合饲料已难以适应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要,而应用挤压蒸煮技术生产的颗粒膨化饲料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6.饲料加工: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虾人工繁育的成功,我国海水养殖业迅猛发展,对水产饲料的营养学及加工工艺、设备的研究才开始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期,主要针对水产动物的生理营养学、营养需求及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开发生产了系列鱼、虾专用配合饲料,饲料的营养性、适口性及物理性状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对水产动物饲料的研究已经从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增重率等量化指标转为以饲料对水产动物内部消化器官及遗传基因等的影响进行…  相似文献   

19.
饲料香味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映华  张石蕊  龚铁山 《畜禽业》2002,(4):X020-X021
饲料香味剂(FeedFlavour),又称饲料诱食剂或饲料风味剂,是根据不同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征和采食习性,为改善饲料的适口性、诱食性,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品质而添加到饲料中的一种香味添加剂。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10647-89标准中,将用于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饲养动物食欲的添加剂称之为饲料调味剂。早在150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饲料调味剂来增强饲料适口性。近年来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饲料香味剂作为添加剂的一种,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20.
加酶饲料酵母的养鱼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酶饲料酵母与以往报道的饲料酵母的主要区别是在饲料酵母中添加了纤维酶、蛋白酶等复合酶 ,可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降低饲养成本 ,提高养殖效率。我们进行了用加酶饲料酵母替代 2 5 %、5 0 %和 75 %的秘鲁鱼粉饲养丰鲤试验 ,探讨饲料酵母在水产养殖业中利用的新途径 ,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定。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用鱼来自南宁市水产良种场 ,选择规格基本一致、体质健壮无伤病、活泼、摄食良好的丰鲤鱼种供试。试验前训养15d ,然后随机分组进行试验。加酶饲料酵母(以下简称加酶酵母 ) ,广西桂林产 ,淡黄色干粉状 ;鱼粉为优质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