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农村一般每户均有几分甚至有几亩田留做晚稻秧田,晚稻需到6月底才播种,尚有一个多月空闲,若用来培育鱼苗,简单易行,不但为稻田养鱼提供鱼种,经济收入也很可观,亩平纯收入都在200元以上,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索在不占用水田面积情况下,大力发展鱼种鱼苗生产,笔者于1987年3—6月,在十步乡敖家村孙家组进行了利用晚稻秧田培育雨季鱼苗的试验。现将试验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方法和步骤: (1)培育两季鱼苗晚稻秧田的选择及准备。3月份我们选择了该组村民孙明权承包的责任田1.2亩,3月25日开始整修田埂,并在田里开了围沟和“十”字沟,沟宽0.8—1米;深0.3—0.4米,田埂加高到0.8米,并进行加固,做到不渗不漏,同时在进水口安置40目/时的聚乙稀纱窗;还在出水口附近挖一个深1米,面积为4平  相似文献   

3.
邵阳县九公桥公社长冲大队党支部,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坚决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要实行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方针”,充分发动群众,克服右倾保守思想,大力利用晚稻秧田育出了五万尾鱼种,不仅保证了本队100亩池塘放养需要,还支援了邻队的鱼种。如二生产队,有七亩山塘,过去每年要花200元的现金买鱼种放,去年,他们利用一亩四分晚稻秧田,从大队担回一万九千尾八分水的粗子,安排了一个老年社员管理,下了二十一担猪牛粪作基肥,在培育过程中又泼了十五担左右的牛粪和猪尿水,从五月二十三日下田到六月二十五日出田,结果出了三寸左右的鱼种一万六千尾,其中五百尾镜鲤,每尾重量2两左右,不仅保证了本队放养5200尾鱼种的需要,还支援了邻队的鱼种,按国家价格得收入310元。这个队当时有人说:“用晚稻秧田育鱼种,是拉鱼苗出气,沾泥巴”。现在心服口服地说:“晚稻秧田育种硬是好,花工花肥少,鱼种育得好,今后必须搞”。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长沙县新康公社地处湖区,素称"鱼米之乡".全社有十五个大队,二百八十二个生产队,有湖泊、池塘、河港等水面三千八百九十亩,鱼种池一百二十亩.一九六三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渔业生产仍有很大的发展.这一年全社共采捞鱼苗六千多万尾,育成鱼种近三千万尾;已利用养鱼的水面达两千四百多亩,种植食用水生植物三百多亩,全年渔业生产收入达八万四千元,占农副业总产值百分之十六.今年头七个月中,已采捞鱼苗近八千万尾,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六,育成鱼种四千二百万尾,并突破了鱼苗人工繁殖技术关,培育鳙鱼种三十六万尾.已利用养鱼水面三千七百多亩,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五十,已放养三寸以上的鱼种一百三十九万尾,做到了队队养鱼、塘塘有鱼.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1999年进行的池塘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鱼苗、鱼种的养殖技术。(1)鱼苗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水花规格为0.7cm,亩放养5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5cm成活率78%;亩放养8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2cm,成活率72.2%,亩放养10万尾水花鱼苗,经30天饲养,规格达2.9cm,成活率73%。(2)鱼种培育:亩单养美国大口胭脂鱼夏花鱼种(规格3.2cm)6000  相似文献   

6.
北山乡新华都无庙组16户农户,1995年利用晚稻秧田培育草鱼种,半个月左右时间,每户增收150元,即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草鱼种长期欠缺的矛盾,可谓一举两得。1997年全组36户,除几户特殊情况未放养外,有31户利用晚稻秧田培育草鱼种,目前生长情况来势喜人,预计可出复花20万尾。现将他们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1晚稻秧田准备每年预留的晚稻秧田要将出水口堵好,并用棕片设置栏鱼栅,保持秧田20cm左右水深;在放苗前7—10天施50-100kg发酵后的粪肥。2利用流水,科学增氧草鱼天性喜活水,巧妙利用秧田与周围稻田的落差,用捕竹做一根长度不…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不同饲料、不同水质培育鳡鱼夏花鱼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培育前期的饲料应以豆浆为主,在鱼苗长至15~20 mm时,逐渐过渡到粉状饲料;鳡鱼在鱼苗阶段就能摄食活鱼苗,用活鱼苗作为培育饲料时,容易造成个体相差悬殊而相互残杀,影响成活率;水质不同主要会影响鳡鱼不同生长期的生长速度,对成活率的影响不甚明显;鳡鱼夏花塘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万尾/亩以内、池塘的面积不超过6亩时,鱼种规格整齐,成活率可达76.7%。  相似文献   

8.
农户利用小水面培育鱼苗鱼种农户养鱼一般所需鱼苗数量不太多,可利用房前屋后、村庄附近的小水面培育鱼苗鱼种。自己繁育鱼苗,自己培育鱼种,那么饲养成鱼的经济效益就会大大增加。为了提高鱼苗鱼种的成活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必须采用科学方法才行,一般应做好以下几个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市网箱养鱼发展迅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生产门路。但老口草鱼种的自给率较低,是发展网箱养鱼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重点抓好老口草鱼种的培育配套工作,以确保网箱养鱼的持续稳定发展。笔者就怎样解决成鱼箱投放老口草鱼种的途径,谈谈粗浅的看法。一、首先自育好1龄草鱼种每个网箱养鱼户都要有0.2亩左右面积的鱼池,在家孵季节,每亩放养草鱼苗10万尾左右;或四月底、五月初每亩晚稻秧田放养草鱼苗1万尾左右,通过40来天的强化培育,鱼苗迅速长到6cm左右,然后将其放入早稻田(每亩放养2000尾左右)或育种箱里(每m~2放养300—500尾)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 ,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 ,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 ,鱼苗生长发育良好 ,成活率达 90 %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 10— 15天 ,全长 2 .0cm的鱼苗 ,按 774 2尾 亩 ,10 551尾 亩 ,14981尾 亩三种密度放养 ,投喂粗蛋白含量 32 %以上的配合饲料 ,经 99— 133天的培育 ,分别获得 4 3.7克 尾、18.8克 尾、10 .9克 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11.
2003~2006年,采用室外土池网箱、室内水泥池及海区网箱3种方式进行鮸鱼鱼苗越冬和鱼种培育试验,鮸鱼鱼苗越冬成活率可达60%以上,从越冬后的鱼苗培育至体重50 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在90%以上.从越冬培育至体重50 g左右的鱼种,成活率可达54%以上.总结了3种方式的养殖管理方法、特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鲴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遂川县瑶厦公社安下大队有水田八百二十五点七亩,其中养鱼田二百三十亩,占水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稻田养鱼户二百户,占总户数百分之八十.一九八二年利用二季晚稻田以养草鱼为主,搭配少量鲤鱼和鲢鱼,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培育大规格鱼种一百一十万尾,产成鱼二千三百斤,纯收入九万一千六百元,全大队户平  相似文献   

14.
农田实行“以户承包”后,每一个农户都选择水源条件好,比较低洼的农田做早、晚稻秧田。5月1日左右插完早稻后,到6月下旬播种晚稻秧,其间有近两个月空闲时间。而这期间,正是鱼苗孵化盛期,利用这一段时间在秧田里培育夏花鱼种既可充分利用农田,增加农户收入,又可使农村山塘坑凼养鱼所需鱼种自给,是一项省力,省地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二龙山水库可养鱼水面10800亩,现有鱼池260亩。历年来鱼种生产方式是5月末6月初鱼苗下池,7月上旬夏花分塘到秋季培育成10厘米规格鱼种投库。为了充分利用5—7月上旬部分空闲鱼池的生产潜力,同时改以前的春秋放养为夏放养,提高投库鱼种成活率。1988年,我们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了77亩鱼池进行一年两茬鱼种培育试验,当年取得亩产鱼种308.6公斤的好成绩。现将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我社是一个以养殖成鱼、培育鱼苗、鱼种为主,种植莲藕、菱角、茭筍等多种作物为辅的水产社。全社共有成鱼塘28亩,鱼种塘96亩,藕、菱、茭筍塘29亩。几年来由于党政的正确领导和社员的忘我劳动,连年获得了丰收。1958年,又创造了大面积塘鱼高产奇迹。据9月和11月间省、市两次现场会议打网估算,总产量可达588,000斤,平均亩产21,000斤,比57年增产18倍多。培育鱼苗、鱼种和藕、茭筍等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原采捕鱼苗352万尾,出塘夏花鱼种306.4万尾,平均成活率达87%,藕平均亩产4,194斤,菱  相似文献   

17.
衡阳县清潭乡良云村宏元塘村民小组,大力发展稻田养鱼。1987年除一家四属户未养外,其余15家户户利用稻田养鱼。据调查统计,该组利用早、中、晚稻田养鱼15.3亩,占能够养鱼水田面积的54.6%;利用晚稻秧田空闲期育种面积10.4%;培育夏花鱼种40.8万尾;存田春  相似文献   

18.
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8年6月—1991年7月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并根据苗种阶段性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苗种培育时应注意的技术环节。试验中,鱼苗培育采用3种不同的放养密度:12.5万尾/亩、10.9万尾/亩、11.1万尾/亩,经24—29天的饲养,分获夏花鱼种8.25万尾/亩、4.72万尾/亩、8.89万尾/亩,其成活率分别为50%、43.3%、80%;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0.5万尾/亩,经94天饲养,获三角鲂215kg/亩,鱼种平均全长15.8cm,尾均重44.8g,成活率90%.饵料系数:精饲料1.74,青饲料1.62。  相似文献   

19.
三角鲂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1988年6月-1991年7月三角鲂苗种培育试验,并根据苗种阶段性生物学特性,提出了苗种培育时应注意的技术环节,试验中,鱼苗培育采用3种不同的放养密度:12.5万尾/亩、10.9万尾/亩、11.1万/亩,经24-29天的饲养,分获夏花鱼种6.25万尾/亩、4.72万尾/亩、8.89万尾/亩,基成活率分别为50%、43.3%、80%;大规格鱼种培育的放养密度为0.5万尾/亩,经94天饲养,获三角鲂215kg/亩,鱼种平均全长15.8cm,尾均重44.8g,成活率90%。饵系数:精饲料1.74、青饲料1.62。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Hui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技角类为开口铒料,以后逐渐增加投畏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