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用蚕品种繁花、春梅的育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杂交、系统选育和活蛹缫丝等育种方法,经10年的选择和培育,育成了茧丝量多,茧丝质较优的中系皮斑限性品种繁花和日系品种春梅,其一代杂交种经多次实验室鉴定和省鉴审定表明:强健好养、茧丝质优、虫蛹率和万蚕产茧量分别比对照种提高5.6%和15.21%,茧丝长和解舒丝长分别增加90.2米和76.3米,净度93.42分。  相似文献   

2.
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和五龄期高温冲击等育种方法,经多年的选择培育,育成了中系品种5号、4号,然后经测交鉴定选配成5·4×24·46,该对四元杂交种经多年江苏省实验室鉴定,四龄万蚕收茧量22.58kg、茧层量5.71kg,比对照种苏5×苏6提高14.27%、14.89%,江苏省农村生产鉴定,张种产茧量47.11kg、产值526.11元,比对照种苏5×苏6提高7.34%、8.29%。并获得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形大且匀整,茧丝质性状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3.
夏秋蚕新品种芳草×晨·星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草×晨·星是在“七五”期间纯种选育基础上,“八五”期间通过杂交组合选配选拔出来的夏秋用三元杂交种。省级实验室鉴定结果,与对照种薪杭×科明相比,万蚕产茧量高5.43%,万蚕茧层量高5.08%,解舒丝长长11.79%,茧丝长长7.35%,净度92分以上,纤度2.78dtex,出丝率与对照种相仿。农村生产鉴定结果,其成绩和经济指标优于对照或与之相仿,符合浙江省蚕品种审定标准,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已在生产上试繁推广。  相似文献   

4.
春用多丝量耐氟蚕品种华峰、雪松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雪华 《蚕业科学》1995,21(1):29-37
用杂交育种方法经春、夏、秋多种环境培育,增加抗逆性,选育成中系华峰和日系雪松新蚕品种。其杂交种经多次中试、鉴定表明,小蚕可耐氟化物60-70ppm,大蚕90ppm以上,比现行春用多丝量品种耐氟性提高一倍左右,茧丝质优良,万蚕收茧量23-25公斤,茧层率25%-26%,茧丝长1300-1400米,出丝率19%-20%,强力为4.13克/旦,茧丝均方差小。其张产茧量、产值均高于对照种,特别在氟污染蚕区增产效益更明显,是春、秋兼用的良种。  相似文献   

5.
辽宁黑猪两次导入杜洛克血缘,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进行辽宁黑猪瘦肉系选育,历时3年完成了0-2世代的选育。选育群种猪活重达90kg的日龄为143天.料重比为2.96;胴体瘦肉率为63.09%,肌内脂肪含量为4.11%,肉质良好;母猪产仔数为12.80头,35日龄断奶窝重为124.61kg,全面达到了预期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群体继代选育法来提高大约克夏猪的肥育性状,通过连续7个世代的选育,每个世代随机抽取24头猪作肥育试验。结果表明:大约克夏猪的断奶体长增长了7.66%,6月龄体长增长百10.19%;断奶体重增长了5.83%,60日龄体重增长了16.84%;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27.50g,科肉比下降了16.47%。  相似文献   

7.
丁农 《江苏蚕业》2000,22(2):8-11
70年代以来,湖州市推广蚕品种几乎每10年更换一次,据1996—1998年统计,生产上使用推广的品种多达10对,春用品种以春雷×镇珠为主,占总发种量 20.38%,夏秋用品种以丰1x54A、秋丰 x白玉为主,分别占发种量的27.32%和27.47%,春蚕期春用品种与夏秋用品种的使用已平分秋色,耐氟春秋兼用种的使用量较低。在品种使用上,虽然茧丝量已达较高水平,但存在着当家品种血缘相近,性状雷同,品种选择余地小,特别是秋种春养,不利于茧质的稳定和提高;目前推广的夏秋用品种繁育系数较低、制种成本高;现行品种与5、60年代品种相比,叶丝转化率未见增加等问题。因此今后在育种方向上应加强基础素材研究,加强耐氟性春秋兼用品种选育,加强多耐性品种选育研究,提高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加快雄蚕应用研究步伐及多用途蚕品种选育,应用新技术提高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条件,饲料和饲养管理制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完成了杜洛克猪五个世代的群体继选育,结果是杜洛克公母猪平均每个世代的选育进展分别为:2~6月龄日重分别提高10.78%和6.13%,90kg体重6、7肋的背膘厚分别降低8.42%和8.39%,综合选择指数分别提高8.82%和7.72%,对二至五世代公猪饲养试验,五世代较二世代日增重(30~90kg)提高6.92%,每公斤增重所需饲料减少5.84%,五  相似文献   

9.
柞蚕新品种烟6、789育成及其一代杂交种的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江  沈孝行 《蚕业科学》1992,18(3):177-183
选用066、781、446、785四个柞蚕品种进行复式杂交,自1980年至1989年经20代选育,育成了早熟、体强的烟6柞蚕新品种;选用激光诱变材料2H30、方青、河南6号三个品种制成三元杂交材料,自1978年至1989年经23代选育,育成了多丝量789柞蚕新品种。烟6、789是一对优良杂交组合,经五年农村放养比对照种产量高,品质好,公斤卵产茧量增产10.87%,公斤卵产值提高15.94%。  相似文献   

10.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 杜洛克猪是世界著名的父本品种,农业部于80年代初从日本、匈牙利引进一批放到几个重点猪场,其中正阳种猪场79头,即公猪21头,母猪58头。在79头中,匈牙利杜洛克67头,(公19、母48,计14个血统)。通过繁殖扩群,1984年该场的杜洛克基础母猪群已达200头,为了防止品种退化,保持和提高其生产性能,1986年由正阳种猪场、河南农大和河南省畜牧局共同组成杜洛克猪选育协作组,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研究任务,开展了杜洛克猪新品系的选育研究工作。(以数量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闭锁群育种法)和现代选种技术建系。 一、基础群的组建 1986年初在对该场杜洛克原种及其后裔的体重、  相似文献   

11.
家蚕中秋用品种川蚕11号的育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强健优质中秋用蚕品种川蚕11号(L8081·L8191×L4朝92·L4白82),系双限性(雌斑限性)四元杂交种。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较易繁殖,健康性接近对照种,产茧量、产丝量及丝质成绩都高于对照,万蚕茧层量高于对照5.53%,鲜毛茧出丝率19.37%,茧丝长1240m,解舒丝长965m,净度98分,适应四川省及西南地区中秋用种。  相似文献   

12.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871、872的育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方法育成了强健性多丝量品种871、872,通过1993~1994两年攻关点联合鉴定及全国桑蚕品种鉴定,结果表明;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1%~15%、11%~18%、15%,茧丝长1200~1400m,出丝率17.42%~20.68%,净度94~96分,是一对体质较强,丝质优良兼耐氟化物污染,繁育性能较好的优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夏秋蚕品种丰一×富日的育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耐氟性品种作素材,采用杂交,系统选择和活蛹缫丝等育种方法,历经10年育成了产量高、茧丝质较优、耐氟好养、发育整齐的夏秋蚕品种丰一×富日。与现行对照种相比,张产茧、张产值分别提高10.9%和13.6%,茧丝长和解舒丝长分别增加179.2m和66.8m,净度提高2.1%,氟敏指数值I(25.23)较低,在氟污染严重地区饲养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14.
柞蚕多丝量新品种方山黄2号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方山黄为亲本材料,采用系统选育法,经过5年10代的选择与培育,育成了柞蚕二代性、多丝量新品种方山黄2号。实验室秋茧平均茧层量1.49g,茧层率16.61%。农村中试成绩茧层率为15.65%,鲜茧出丝率9.42%,经过3年的生产鉴定,方山黄2号孵化率在95%以上,幼虫生命率97%以上,公斤卵产茧量比方山黄增产15%以上。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绥棱县畜牧局在实施黑龙江省科技厅黑龙江省绥棱县畜牧局在实施黑龙江省科投厅下达的《吐根堡奶山羊选育》攻关课题中通过采用下述技术进行选育。经过对154只初胎母羊(24月龄)测定统计,结果表明:体高由原来66.5厘米,提高到71.5厘米,增加7.5%;体重由原来49.5千克,提高到57.3千克,增长15.8%;胎泌乳量由422.4千克,增加到547.2千克,提高30.0%。现将具体选育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早已成为全球公认的蛋鸡大国,鸡蛋成为我国人民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但是蛋鸡业的领先发展和鸡蛋的低价位,也影响了有关部门的决策,十几年来不够重视,基本研究投入不足,曾经占有国内市场80%以上的国产蛋鸡品种逐渐被国外品种垄断。随着国际能源的紧张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各国对粮食的紧缺敏感性越来越强。为保证我国食品供应安全、满足市场需要,使我国的蛋鸡发展不受制于人,有关部门提出发展我国家禽育种、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明确家禽优良品种选育的重要性,以种禽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鼓励企业自主研发选育优良蛋鸡品种。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我国猪育种实践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德林 《猪业科学》2006,23(1):28-30,1
1 关于育种 过去很多人都抱怨.中国有很多育种专家.却没有育成很好的猪品种.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种猪。实际上.中国有很多猪品种.有地方品种.也有很多育成品种。近20年中国普遍引入国外长白、大白、杜洛克种猪。引来以后怎么办?基本上是扩繁、销售、退化、再引种。因此.很多人认为引来品种出现很大分离.退化很快.那麽.对国外引入品种如何选育提高.使其适合于本地生产.这个工作是不是育种。2005年以来专家们特别明确了这一概念.“育种就是从遗传上改良.并使其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这样我们现在的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育种.不一定追求一个新的品种的育成。大量经验表明.从国外引入品种.能够正常发情配种的母猪大约在70%.到第二代纯繁会出现严重分离现象,这就需要严格选择淘汰。  相似文献   

18.
黑麦草优良品种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麦草优良品种选育研究报告周泽敏,谢国强,王博(江西省饲料研究所)刘远鹏(吉安地区畜牧研究所)钟友文(赣州地区畜牧研究所)戴征煌,欧阳延生(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陈济(江西省畜牧良种场)我国进行黑麦草育种较晚,需要的品种基本从国外引进。我省主要是意大...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海市涠洲黄牛属广西地方优良品种。1985年被列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从那时起,我市畜牧部门通过评选方法开展了对涠洲黄牛群的本品种选育。从选育结果看,效果比较理想。1999年10月,随机测定了104头不同年龄、性别牛的体尺、体重。统计84头性别、年龄与1984年测定时有对比数字的牛,它们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提高1.7%,2.3%,5.9%,1.1%,16.7%。  相似文献   

20.
中原单32号杂交玉米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核辐射技术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2001年获国家专利。中原单32号玉米是粮饲兼用品种,其主要特性:1.高产:在中上等水肥条件下一般籽粒产量在500~800千克/亩,产鲜秸秆3.5~4吨,乳熟期收青贮秸秆5~6吨/亩;2.优质:籽粒、秸秆蛋白质含量高,籽粒为12.77%。秸秆9.2%,比普通玉米秸秆蛋白质含量3.0~5.9%高出4.7个百分点。吃青苞(甜、香、糯)口感好。3.适应性广泛:试验证明,中原单32号适于全国各地种植,适于黄淮海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