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苦豆籽粕按1%、2%、3%和4%4个不同浓度添加于常规饲料中,对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组进行饲养试验,分别于7、14、21、28、35和42日龄时心脏采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Bu-1a和K-1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7日龄时,2%浓度的苦豆籽粕对早期肉仔鸡血液中B细胞的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3%浓度的苦豆籽粕提高了28日龄肉仔鸡血液中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并且在试验阶段的后期一直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将350只1日龄AA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B、C、D四个处理组,分别在常规全价饲料中添加10、20、30和40g/kg的苦豆籽粕。分别于7、14、21、28、35、42和49日龄随机抽取各组鸡10只剖杀后,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鸡盲肠内的双歧杆菌数量。结果,在7、14、21、28、35、42和49日龄,处理B组每1g盲肠内容物含双歧杆菌的对数值在5个组中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8.10%、7.06%、10.40%、5.28%、4.95%、0.34%和7.75%,其中在7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21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而在其他日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在AA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浓度为20g/kg的苦豆籽粕可以增殖盲肠中的双歧杆菌数,改善肠道微生物茵群结构。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由未免疫接种腔上囊病疫苗鸡的种蛋孵化而来的160只1日龄海兰白雏鸡随机分为A、B、C和D共4组。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于26日龄时按每只0.3mL的剂量用IBDV攻毒。A、B组未用黄芪多糖(APS)处理,C、D组从攻毒当日起连续胸肌注射APS6d,剂量分别为每只鸡5mg和10mg。分别在21、29、32、35、38日龄时心脏采血1~3mL,测定E—C3bRR、E—ICRR、ERER和ERIR。结果显示,雏鸡感染IBDV后可使E-C3bRR和ERER显著降低(P〈0.01);APS处理组E-C3bRR、E-ICRR、ERER均高于A、B组(P〈0.01),其中D组最高,而ERIR则与A组相似。证实,雏鸡感染IBDV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APS可显著提高其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制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并寻求二者的最佳配比,试验采用2%、4%、6%、8%苦豆籽粕液体培养基分别进行了两歧双歧杆菌、鸡白痢沙门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体外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苦豆籽粕对两歧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2%、4%、6%苦豆籽粕对鸡白痢沙门杆菌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8%苦豆籽粕对鸡白痢沙门杆菌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将42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试验期为42d,试验将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混于肉仔鸡饲料中,每周龄末清晨7:00空腹称量体质量,计算平均日增重;结算饲料消耗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根据试验期增重量和耗料量,计算料肉比;分别于7、14、21、28、35、42日龄每组随机抽取10只剖杀,制作小肠各肠段组织切片,测量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黏膜厚度。结果显示: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能显著提高肠黏膜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V/C值(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降低隐窝深度(P0.05)。结果表明:肉鸡饲料中添加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可以改善肉仔鸡的肠道组织结构的形态发育,从而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杨英  郭志廷 《猪业科学》2004,21(10):35-37
在三组15日龄试验鸡的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1.5%的苦豆籽粕,同时用柔嫩艾美尔球虫孢子化卵囊进行攻毒,通过每克 粪便卵囊数(OPG)、抗球虫指数(ACI)指标的测定及计算,结果显示说明在饲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苦豆籽粕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鸡球虫 病。增重效果经t检验表明三组试验鸡的增重效果不显著,但减轻了鸡球虫对雏鸡生长发育不良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苦豆籽粕对鸡球虫病防治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三组15日龄试验鸡的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1.5%的苦豆籽粕,同时用柔嫩艾美尔球虫孢子化卵囊进行攻毒,通过每克粪便卵囊教(OPG)、抗球虫指教(ACI)指标的测定及计算,结果显示说明在饲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苦豆籽粕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鸡球虫病。增重效果经t检验表明三组试验鸡的增重效果不显著,但减轻了鸡球虫对雏鸡生长发育不良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择1日龄AA肉仔鸡144只,完全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进行42 d的饲养试验,旨在研究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沙蒿籽粉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3种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和0.5%的沙蒿籽粉配合组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和0.5%沙蒿籽粉后,21和42日龄免疫器官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21 d时s,CD4含量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2 ds,CD4在添加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1%组显著升高(P<0.05)。此外,不论前期或后期,沙蒿籽粉添加组sCD8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不论前期或后期,添加组Ig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21日龄,添加组IgM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2日龄,添加组Ig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21和42日龄,添加组IgG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21和42日龄时,新城疫抗体滴度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麻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约35 kg猪2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在等能等氮条件下,大麻籽粕添加水平为35~60 kg(0,4%、8%、12%);60~110 kg(0、8%、12%、6%)。结果表明:(1)大麻籽粕的不同添加水平均未显著影响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P>0.05);(2)不同添加水平的大麻籽粕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不显著(P>0.05);(3)肌肉、肝、血清和血浆中均未检出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和大麻酚。大麻籽粕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可部分替代豆粕,安全地应用于生长肥育猪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选择1日龄狄高肉鸡200羽,随机分5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组为试验组,分别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大麻籽粕部分替换豆粕进行56d饲养试验,研究大麻籽粕对狄高肉鸡产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麻籽粕可在肉鸡日粮中部分替代豆粕,按0~14日龄4.5%、15~35日龄6%、36~56日龄7%的比例替代豆粕可获得较好的饲料转化效率;添加大麻籽粕有提高狄高肉鸡胸肌率、腿肌率的倾向,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酰胺对肉仔鸡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40只1日龄艾维菌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试验组,各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0.2%及0、4%的谷氨酰胺(Gln),研究Gln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Gln均可显著提高14日龄肉鸡的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且有明显量效关系;21、28日龄时上述指标仍高于对照组。但仅Ⅱ、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Gln对法氏囊的发育无明显效果;添加Gln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及T淋巴细胞数量,增强肉仔鸡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P〈0.05),对提高肉仔鸡血清IgG水平亦有一定作用.其中14日龄时以添加0.4%的Gln作用效果最好,而28日龄时则以添加0.1%的Gln效果最好,Gln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临床健康、体重相近的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中药添加剂,试验期15d,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耳静脉采血,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R).结果:试验开始时两组兔红细胞免疫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E-C3bRR提高9.08%(P<0.05)、E-ICRR提高3.34%(P>0.05).表明中药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兔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索鸭油过氧化值对肉仔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脏器指数及血浆抗氧化、免疫、抗体指标的影响。选择108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鸭油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过氧化值为3.8、17.0、30.0、43.0和56.0 meq/kg的鸭油。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 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6.0 meq/kg鸭油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 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脾脏、胸腺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肾脏指数和各段小肠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6.0 meq/kg鸭油组的肌胃指数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3) 15和35日龄时,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过氧化氢酶、羟自由基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15日龄时,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白细胞介素(IL)-4、IL-6、免疫球蛋白(Ig) A、IgG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干扰素-γ(IFN-γ)、IL-2、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5日龄时,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IL-2、IL-4、IL-6、IgA、IgG、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IFN-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 15日龄时,30.0、43.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体(IBDV-Ab)、新城疫病毒抗体(NDV-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43. 0和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H_9N_1禽流感病毒抗体(H_9N_1-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35日龄时,43. 0和56. 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IBDV-Ab、H_9N_1-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56.0 meq/kg鸭油组的血浆NDV-A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由此可见,高过氧化值鸭油能降低肉仔鸡的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饲粮中鸭油过氧化值应低于17.0 meq/kg。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食品品质的优劣成了决定人们需求的关键所在,无污染、无残留和无公害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解决免疫抑制和药物残留问题,大多数学者利用药物残留小的天然植物中草药组方来提高畜禽的免疫力。本试验将苦豆籽粕作为饲料添加剂,研究其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以及血清中NDHI抗体效价的影响,从而为苦豆籽粕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动物1日龄AA肉仔鸡(购自内蒙古畜牧科学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1.1.2主要试剂及仪器ND病毒;电子天平(精度0.001g);96孔微量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生理发育时期日本大耳白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ICRR)试验以及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因子活性测定试验.对不同生理发育期日本大耳白兔红细胞免疫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本大耳白兔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C3bRR)和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显著降低(P〈0.01),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ICRR)和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RFIR)显著升高(P〈0.01)。日本大耳白兔红细胞E—C3bRR和RFER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而E—ICRR和RFIR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择健康1日龄籽鹅100只,相同条件下饲养到12周龄。分析血清中IGF—I、T3和T4变化规律。同时,利用RT—PCR技术研究IGF-I 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血清IGF—I水平在出生后30d内都较高,30日龄与其他日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T3水平在出生时最高,60日龄时低于其他各日龄(P〈0.05);T4水平出生时显著低于其他各日龄(P〈0.05);肝脏中IGF—I mRNA在30日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日龄(P〈0.05);30日龄各组织中IGF-I mRNA以肝脏和生殖器官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作者旨在研究大麻籽粕对狄高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1日龄狄高肉鸡200只,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5组,每组40只,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组为试验组,在玉米 豆粕型日粮基础上分3个生理阶段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大麻籽粕,部分替换豆粕进行56 d的饲养试验,测定其体重、日增重和料重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采食量,累积体重和日增重略高(P>0.05),料重比降低,全期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结合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在狄高肉鸡日粮中添加大麻籽粕部分替代豆粕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且有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倾向,在狄高肉鸡饲料中,大麻籽粕替代豆粕的最佳替代比例为Ⅰ期3.8%、Ⅱ期6.4%、Ⅲ期2.5%。  相似文献   

18.
选择1日龄狄高肉鸡200羽,随机分5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组为试验组,分别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大麻籽粕部分替换豆粕进行56d饲养试验,研究大麻籽粕对狄高肉鸡产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麻籽粕可在肉鸡日粮中部分替代豆粕,按0~14 日龄4.5%、15~35 日龄6%、36~56 日龄7%的比例替代豆粕可获得较好的饲料转化效率;添加大麻籽粕有提高狄高肉鸡胸肌率、腿肌率的倾向,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同时在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和益生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旨在寻找能够替代抗生素的绿色添加剂。选择1日龄的健康AA肉仔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第1组为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甘露寡糖、0.1%益生菌、0.1%甘露寡糖+0.1%益生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第2、3、4试验组鸡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09%(P〈0.05)、5.84%(P〈0.05)和8.17%(P〈0.05);料重比分别较降低了2.42%、2.90%和4.35%,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试验组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4组较对照组低50.00%(P〈0.05),2、3组较对照组低25.00%(P〉0.05)和33.33%(P〈0.05);第2、3、4试验组的大肠杆菌分别较对照组低13.50%(P〈0.05)、22.04%(P〈0.01)和21.53%(P〈0.01),乳酸杆菌分别比对照组高12.85%(P〈0.05)、16.12%(P〈0.05)和25.09%(P〈0.01),双歧杆菌分别比对照组高8.52%(P〈0.05)、9.30%(P〈0.05)和8.07%(P〈0.05)。结果提示,甘露寡糖和益生菌对肉仔鸡的增重效果明显,也能有效改善其肠道内的菌群组成。  相似文献   

20.
荠蓝籽饼粕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荠蓝籽饼粕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并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首先对荠蓝籽饼粕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然后将150羽3日龄艾维茵商用肉仔鸡分为5组.分别饲喂玉米一豆粕型日粮(对照组)和不同比例的荠蓝耔粕等氮代替的饲料,试验期为39 d.结果表明,荠蓝籽脱脂后的饼粕中粗蛋白质含量高达46%以上,接近豆粕,其赖氨酸与蛋氨酸含量丰富.饲喂荠蓝籽粕各组的试验鸡具有较高的屠宰率,且随着添加量的提高腹脂率逐渐降低.而饲料利用率未受到显著影响.过高替代比例的荠蓝籽粕对试验鸡生长性能、采食量和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均有显著不利影响,肝脏和甲状腺与屠体重比值随着荠蓝籽粕在日粮中添加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这可能与荠蓝籽粕中含有一定量的硫苷和丹宁等抗营养因子相关.结果提示,1~21日龄阶段荠蓝籽饼粕在肉鸡日粮中添加比例不宜超过25%,后期(22~42日龄)控制在5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