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不同部位、不同产地的马蓝药材进行红外指纹图谱鉴别研究,找出根、茎、叶的指纹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根、茎在1260 cm-1处存在共吸收峰,而叶在此处不存在吸收峰(或者不明显);经一阶、二阶导数光谱,傅里叶去卷积分析后发现有更多的差异峰.不同产地马蓝茎、叶的指纹图谱很相似,但茎与叶平均图谱的相似度有较大差异,10批产地马蓝茎的红外光图谱与茎平均图谱的相似度为94.29-98.72,与叶平均图谱的相似度为85.74-90.90;10批产地马蓝叶的红外光图谱与叶平均图谱的相似度为93.30-97.46,与茎平均图谱的相似度为82.16-89.03.FTIR法具有方便、快速、高效、无污染、前处理简单的优点,可用于马蓝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外指纹图谱在山银花产域鉴别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山银花(华南忍冬)的红外指纹图谱(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为依据,采用聚类分析对来自6个产地(海南和广东)的华南忍冬进行了分析.[结果]药材粉末的一维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海口、湛江和韶关3个产地与其他3个产地(文昌、琼中、屯昌)在某些化学成分方面有着较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湛江区具有3407 cm-1特征吸收峰,韶关区具有1 637 cm-1特征吸收峰,第3号海口区和韶关区分别为具有1 066、1 074 cm-1特征吸收峰,海口、湛江和韶关区具有611、610和615 cm-1特征吸收峰;而另外3个地域(文昌、琼中和屯昌)的华南忍冬化学成分则较相似;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6个产地分为四类.[结论]红外光谱可为药材的质量控制和产区鉴别提供一个快捷、准确、可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省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进行红外指纹图谱分析鉴别研究,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对云南省23个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和熊果酸、齐墩果酸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鉴别出云南白花蛇舌草的主要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在1 800~800 cm~(-1)范围内,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在1 619、1 421、1 318、1 256、1 154、1 247、1 073、896 cm~(-1)等处均有较强的振动吸收峰,说明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组成结构相似,对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相关系数进行分组比较,发现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存在差异。结合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可以为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的识别分析提供依据。红外光谱法快速、简便,能够反映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的整体化学成分信息,有助于白花蛇舌草的整体质量控制以及有效成分定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一维光谱非常相似,相关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黄酮类成分1 614cm~(-1)附近特征吸收峰及糖类成分1 055cm~(-1)附近吸收峰的相对峰强度差别显著。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在糖环振动区域800~1 000cm~(-1)波段内的二维相关谱比较,黄芩采用80℃、100℃和120℃干燥均出现了2个强自动吸收峰,在糖骨架振动区域1 000~1 200cm~(-1),黄芩采用自然干燥和60℃干燥,有3个强自动吸收峰,最强吸收峰在1 094cm~(-1);采用80℃、100℃和120℃干燥,3个样品自动吸收峰强度发生变化,最强吸收峰在1 005cm~(-1)。表明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可为同一批次药材采用不同的干燥温度所存在的细微差别分析与研究提供一种快速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火龙果与昙花的成分差异,以火龙果与昙花的茎为试验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相关同步光谱技术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显示火龙果茎有5个明显的特征峰,昙花茎有4个;其中两者相同的吸收峰对应的官能团为C—O—C(脂肪烃)、C—O—C、N—H、O—H(二聚体),不同的吸收峰为1 041 cm~(-1)(火龙果)、1 077 cm~(-1)(火龙果)、1 033 cm~(-1)(昙花);667~1 866 cm~(-1)区间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图显示,火龙果茎有14个吸收峰,昙花茎有16个,955 cm~(-1)为火龙果茎特有的吸收峰,对应的官能团为酸酐C—O;1 520 cm~(-1)为昙花茎特有的吸收峰,对应的官能团为胺N—H;890~1 800 cm~(-1)区间的二维相关同步红外光谱图显示,火龙果茎和昙花茎的交叉峰相同,其中1 321 cm~(-1)与1 630 cm~(-1)形成了较强正交叉峰,1 046 cm~(-1)与1 634 cm~(-1)、1 049 cm~(-1)与1 329 cm~(-1)形成了较弱的正交叉峰,无负交叉峰;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图显示的自动峰位置与红外光谱的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产地中药党参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依据,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两个指标,计算并建立所测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同时结合二阶导数谱进一步放大分析,探讨不同产地和品种党参的相似度并进行快速鉴别.结果表明:4种不同产地的川党参共有峰率均大于71.4%,5种不同产地党参共有峰率最高达到83.3%,最低为55.0%;川党参与党参之间共有峰率最高达到94.4%,最低为59.1%;素花党参与不同产地的川党参与党参的共有峰率均大于65.0%.不同产地和品种的党参随着种质资源的变化,化学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红外光谱指纹图谱中均有差异,在具有高分辨力的二阶导数谱1 800~400cm-1波段区分更加明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能从整体上分析谱图特征峰的变化规律,可以解决中药品质差异和产地归属的问题,为党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立防己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参考。利用HPLC方法,测定了14个不同产地防己药材样品,选用Ultimmate XB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 0.1%甲酸(B),设定流速0.8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2 nm。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评价,并对各产地防己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个产地防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有9个共有峰,所有产地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不同产地防己质量相似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青睐耐盐突变体的耐盐生理机制,以青睐和青睐耐盐突变体为试验材料,采用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二阶导数图,对其盐胁迫条件下官能团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苜蓿比对照增加了1个吸收峰(1 862 cm~(-1)波数),为酸酐类C=O官能团;耐盐苜蓿突变体比对照增加了1个吸收峰(1 440 cm~(-1)波数),对应的官能团为C-H,为饱和烃类,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类等,减少了1个吸收峰(1 640 cm~(-1)波数),即萘环C=C官能团。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耐盐突变体比普通苜蓿多了2个吸收峰(1 589 cm~(-1)和1 640 cm~(-1)),对应的官能团是胺类、酰胺类N-H和脂肪酸类C=O;少了1个吸收峰(1 608 cm~(-1)),对应的官能团是芳烃类C=C。总之,分析显示盐胁迫变化的敏感特征峰普通苜蓿为1 862 cm~(-1),耐盐苜蓿突变体为1 440 cm~(-1),耐盐突变体的红外光谱检测发现了3个大的差异峰。所以,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突变体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河北张家口地区知母药材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与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对张家口地区知母药材进行有效质量控制。方法采用UPLC法,使用ACQUITY UPLCHSS T3(100mm×2.1mm,1.8μm)色谱柱,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5℃。结果建立了张家口地区知母药材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20个色谱峰为张家口知母药材的共有峰,对张家口地区及河南、安徽、甘肃、山西地区共15个知母样品的欧式距离聚类分析和对共有模式的相似度分析表明:张家口地区知母的相似度大于0.95,聚为一类,且该地区野生知母与种植知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安徽以外其他产地知母与张家口地区知母相似度较低,为另一类。结论建立的张家口地区知母药材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与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为张家口地区知母药材的质量分析、鉴定提供了方法,为人工种植知母的道地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来自10个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并用SPSS软件对气相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10种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气相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10个产地制备的益智精油得率在0.21%~0.96%,以广东阳江产益智产油率最高。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2%~1.00%,相对峰面积的为0.6%~2.5%,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不同产地的益智挥发油的成分含量相似但个别存在差异。质量不尽相同,海南产益智较好,为地道药材,广东次之,广西较差。[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测定益智药材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