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是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旅游生态资源开发的依据,澳大利亚农牧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稀有动植物的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本文以澳大利亚农牧生态旅游资源为对象,对澳大利亚农牧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澳大利亚农牧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农牧生态旅游资源中资源的独特性、生态型、多样性等指标权重相对较大,属于第一层次;开发潜力、适游期、绿化率等一些外部因素权重相对较低,属于第二层次。这就说明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价值非常大。  相似文献   

2.
卢洁  万涛  沈慧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29-13031
对安徽省池州市大王洞风景区的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7类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其地文景观丰富、农家风情浓郁、水景美不胜收、山体景观秀美、生物景观丰富以及人文资源积淀深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吸收以往专家、科研人员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上的经验,运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利用AHP法、德尔菲法、旅游地综合评估模型,将评价因子分成资源价值、生态安全、开发条件3个方面,对各种影响因子进行归类和层次划分,确定出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组织水平的各种因子的相互关系,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进而对主入口广场区、胜境湖游览区、田园风光区、诗神游仙景区、洞府乾坤景区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进行开发时序评价,得知洞府乾坤景区较其他景区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具有成为一流旅游地的条件,但仍需改善生态安全和开发条件,其他4个景区需要针对具体的特点做进一步规划和开发。  相似文献   

3.
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振兴  张永福  杨涵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3):161-163,175
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从生态旅游资源价值、旅游开发条件、旅游条件3个方面16个评价因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喀纳斯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对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规划、开发和管理该区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选取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为综合评价因子,筛选出17个与保护区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项目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潜力和旅游开发协调度均为优良等级,综合评价得分为84.4,等级为优,说明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的野象谷景区,担负着景区旅游发展、保护区生态保护、生态旅游教育及社区共同发展等多重责任。结合野象谷景区开发生态旅游的背景,通过分析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现状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强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807-1812
[目的]为杨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游客调查问卷、环境监测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整体水平良好,但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才能满足游客对5A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要求.[建议]应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游客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管理,合理确定和控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做好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推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翠云廊自然保护区的风景资源、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条件3个方面的17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构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的评价模型体系,通过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专家评分等方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和评价得分,最后得出的分值为14.435,质量为优,表明翠云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生态价值高,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陕南金丝大峡谷生态资源环境、区位和交通等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深化、开发资金缺乏、生态旅游系统和谐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陕南金丝大峡谷生态旅游应创建"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系统、构建峡谷国家公园开发模式、开发深层次生态旅游产品、实现投资多元化,提高景区服务科技含量等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作为当前社会最具市场开发潜力的一种旅游模式,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草原天路是张家口地区的知名景点,其周边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和开发规划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草原天路的生态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热情,同时在注重自身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潜力上,要维护好草原天路的生态环境,充分保持和提高其生态旅游的生态休闲性。  相似文献   

10.
杨阿莉 《甘肃农业》2005,(12):125-125
都市农业生态旅游是把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文章在对都市农业和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科技农园和民俗观光村等,并提出开发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要正确认识都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努力实现都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