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甜玉米的育种效率及优良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以50个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测定分析其品质指标,采用欧氏距离法对其进行组内联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自交系按品质性状聚分为5类,不同类别间呈显著差异;Ⅳ类具有高氨基酸、高蛋白、低淀粉、高脂肪和较高含水量优势,但种皮较厚;Ⅲ类具有较高氨基酸、较高蛋白、较低淀粉、较高脂肪、高含水量和较薄种皮;Ⅱ类的种皮最薄,但品质性状整体较差;Ⅰ类和Ⅴ类的品质性状整体处于居中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拓宽糯玉米种质资源和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本试验以52份糯玉米自交系为供试品系,测定分析其蛋白质、淀粉、脂肪、氨基酸、含水量和种皮厚度品质指标,利用SPSS软件,采用欧氏距离法对其进行组内连接聚类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自交系按不同品质性状聚为4个类群,不同类别间品质性状均呈显著差异,Ⅰ类为低蛋白、较高淀粉、较低脂肪、低氨基酸、较低含水量、种皮厚度较薄的糯玉米自交系;Ⅱ类为较低蛋白、高淀粉、低脂肪、较高氨基酸、较高含水量、种皮厚度最厚的糯玉米自交系;Ⅲ类为高蛋白、较低淀粉、较高脂肪、较高氨基酸、低含水量、种皮厚度较厚的糯玉米自交系;Ⅳ类为较高蛋白、低淀粉、高脂肪、高氨基酸、高含水量、种皮厚度最薄的糯玉米自交系。在对糯玉米育种材料进行选择时,可根据不同类群的品种特征特性进行选择,进而为糯玉米优良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滇东南101个玉米自交系的粗脂肪(CF)、粗蛋白(CP)、粗淀粉(CS)3个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以了解自交系内在品质情况,并探讨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高蛋白和高淀粉玉米自交系较为丰富,但缺乏高油玉米自交系;各品质性状变异较大,CF,CP,CS的含量均呈近似正态分布,其中CF含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16.8 %,CP次之,为13.2%,CS变异较小,仅为2.7%;CF与CP为弱度正相关;CF与CS,CP与CS均呈中度负相关。根据品质育种的要求,该地区适合开展高蛋白玉米和高淀粉玉米育种,而不利于开展高油玉米育种。
  相似文献   

4.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内蒙古地区部分玉米种质资源籽粒的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农艺性状的结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生育期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②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玉米籽粒中的总淀粉含量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蛋白含量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④通过一定的育种途径可以将高蛋白高产、高蛋白矮杆,高蛋白高油、高油高产、高淀粉高产与矮杆早熟等性状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与2个测试种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为高效创制高产甜玉米自交系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将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TD01~TD20)与2个测试种[黄色甜玉米自交系(TI)和白色甜玉米自交系(T2)]进行杂交组配,采用完全随机组设计对获得的40个杂交组合(TH01~TH40)进行田间试验,以SW1011和Fancy 111为对照品种。测定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利用Line×Tester模型在AGD-R软件中进行中亲优势度(Hm)、杂种优势度(Hb)和一般配合力(GCA)分析。【结果】紫色种皮由父本遗传,在40个杂交组合中占优势,所有测定的性状表现为中亲优势和杂种优势。大多数亲本系鲜穗收获期的Hm、Hb和GCA表现为负值,说明这些亲本系具有组配早熟杂交种的潜力。除收获期和穗粗外,其余调查性状表现出多个显性效应,证明了非加性遗传效应的重要性。具有较高GCA的杂交组合为TH05(T1×TD05)、TH31(T2×TD11)、TH20(T1×TD20)、TH33(T2×TD13)、TH34(T2×TD14)、TH16(T1×TD16)、TH08(T1×TD08)和TH25(T2×TD05)。【结论】紫色甜玉米与黄色甜玉米自交系或白色甜玉米自交系杂交,紫色性状具有显性效应,筛选出的8个品质优良杂交种及其亲本可作为培育越南商品化紫甜玉米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各地收集的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成熟脱粒后用近红外仪测定其蛋白质、淀粉、脂肪、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4个品质性状中,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0.22%,变异系数达23.39%;平均淀粉含量为70.49%,变异系数达3.86%;平均脂肪含量为5.91%,变异系数达15.06%;平均氨基酸含量为11.05%,变异系数达10.22%,说明所分析的102份玉米地方品种资源的品质成分中蛋白质含量比较丰富,其次是脂肪、氨基酸含量较丰富,淀粉含量的变化较小。对4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并按类平均法进行系统聚类,共筛选出37个品质较优的地方品种,占供试品种的36.3%。在所研究的102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中,地方种质资源的脂肪含量普遍较高,其中地方种质花里虎的脂肪含量达7.94%。地方资源品质性状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地方种质资源蕴含特定的优异品质遗传基因,可为下一步优异品质基因的挖掘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择差异性较大的12份甜玉米自交系为亲本,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成35份杂交组合,并对单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株高、穗位、茎粗、粗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小区产量13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同一性状及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相对效应值存在差别,表现有正向和负向两类效应。在该12份甜玉米亲本中可溶性糖含量GCA表现突出,且小区产量及构成产量因子性状GCA表现较好的自交系是JTM3,应注重与其的组配。说明在甜玉米育种过程中,既要注意对自交系GCA的筛选,还要考虑针对特殊配合力(SCA)对特定组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11份超甜玉米自交系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个分属于Reid、Lancaster类群超甜玉米自交系为母本,3个唐四平头类群超甜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超甜玉米鲜食种皮厚度、鲜食甜度、煮食种皮厚度、煮食甜度及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H6048对子代籽粒5个性状均表现为正遗传效应,12H6004对子代籽粒5个性状均表现为负遗传效应;12HZ46-48鲜食与煮食甜度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12H351的5个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最低;每种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组合均是由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或中的自交系组配,至少也要有一个亲本是高或中等水平的一般配合力组配而成。  相似文献   

9.
不同血缘超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评价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9个不同血缘的超甜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按固定模型分析了各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①自交系sh01和sh03的单穗重及生育期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其组合大多数大穗、晚熟;sh13生育期的一般配合力最低,其组合sh06×sh13生育期具负向超亲优势,在其他各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表现都成正向效应,尤其含糖量的正向效应明显;sh30和sh19在降低株高和缩短生育期方面有利用价值,但要选择产量和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与之组配.②组合sh13×sh18的穗长、穗粗、穗行数、鲜穗重、含糖量等和产量、品质有关的性状特殊配合力都较高,属于理想的鲜食超甜玉米.③被考察性状在大多数组合中都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单穗重的平均杂种优势最高,其次是穗位高、株高和行粒数.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丝氨酸含量不同的自交系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从而对玉米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以从500份玉米优良自交系中选取的丝氨酸含量和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20份自交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分析仪测定玉米自交系籽粒的水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并对其品质性状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氨基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含量、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丝氨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脯氨酸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游离丝氨酸含量与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说明在提高丝氨酸含量的同时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也会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