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菜公顷产量超60吨的主要栽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垦区597农场第四管理区23作业站,在甜菜高产攻关中,选用进口德国KWS甜菜机制多芽种,采取综合技术组装,浅翻、深松、秋施肥、秋起垄。每公顷保苗72000-75000株,科学施肥,叶面肥调节,及时防病治虫,水分充足是创甜菜高产的关键,实现甜菜原料产量61.2t/hm^2,含糖率16.19%,纯利润6000-9000元/hm^2。  相似文献   

2.
大庆市大同区是黑龙江省甜菜重要产区之一.从1989年开始开展了大面积高产攻关,4年合计全区甜菜播种面积为420610亩,平均亩产1713kg.单产最高的1990年,11万亩甜莱平均亩产达2040kg.4年甜菜高产攻关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深松整地.为创造甜菜生长发育的良好土壤环境条件,1989年全区购置地产深松犁1800台,实行深松整地.以春整地为主,先对原垄沟深松15~20cm,施肥后,再用大犁破茬掏墒,做成新垄。坚持深松、施肥、破茬掏墒、镇压连续作业.2.增施化肥.在施农肥1t/亩基础上,提高了化肥的施用量,平均每亩施用二铵17kg,尿素7kg,过石4kg,折合N6.28kg,P_2O_58.50kg.  相似文献   

3.
不同耕作技术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退化黑土为对象,对7种耕作技术模式下土壤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施肥+浅翻深松+秸秆还田"和"测土施肥+浅翻深松+有机肥"2种技术模式降低容重、提高田间持水量的效果最好.与原垄种相比,各种技术模式对土壤有机质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以加有机肥和加秸秆还田的2种模式效果相对最佳,分别增加17.8%、22.4%;"测土施肥+浅翻深松"和"测土施肥+浅翻深松+有机肥"2种技术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常规施肥+原垄种相比分别增产9.7%和5.7%.不同技术模式中以浅翻深松加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处理对改良退化土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九三农场管理局山河农场,在1991年大灾之年,甜菜仍获高产.当年全场种植甜菜1.5万多亩,获得了平均亩产2041.5kg的好收成.总结其丰产经验,除有领导重视甜菜生产,政策优惠等原因外,栽培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合理轮作.选择土质肥沃、黑土层厚、排水良好、不跑风、距林带远、轮作7年以上、未种过甜菜的阳坡地种甜菜.前茬全部为麦茬.整地采取伏秋早翻早耙,翻深20~25cm,耙深8~12cm,做到翻平耙碎,土壤达到上松下实,并充分发挥秋整地灭草作用.秋起垄、秋施肥面积占播种面积57%左右.翌年  相似文献   

5.
甜菜是黑龙江省庆安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过去单产不高一直困扰该县甜菜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找新的提高单产栽培方法,该县于1998、2000、2001年分别在欢胜乡、两利乡和丰收乡的3个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缩行增株大区对比试验。试验处理垄距60cm(较常规少6cm)、株距20cm,以垄距60cm、株距25cm为对照,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试验设在丘陵平岗地,排水良好,黑土层厚25~35cm,含有机质2%左右,土壤pH值6.8~7.2。前茬为玉米和大豆。采取秋翻秋耙秋起垄,垄距60cm,株距分别为20cm、25cm(对照…  相似文献   

6.
卫星糖厂原料区地处黑龙江虎林县境内,地势低洼,白浆土,有雨就涝,无雨就旱,加之生育期短、春季风沙大的特点,对种值甜菜不利.靠科学技术种田,自1986年甜菜生产取得亩产超1t的好收成,1991年在洪涝灾害条件下,达到了 1156kg/亩。其关键的技术措施为:一、贯彻“三全”栽培法。“三全”即全部伏秋翻、垄体深松、秋起垄夹肥;全部化肥一次性深施、施足;全部垄上机械精播。由于深松,打破了犁底层,解决了耕层浅和有雨涝、无雨旱的问题,加之  相似文献   

7.
谈糖厂原料生产的科研化管理唐子正(内蒙古通辽糖厂原料公司)通辽糠厂自1966年建成投产以来,甜菜大面积栽培已有30余年的历史,该厂原料队伍科技人员多、技术力量强,甜菜总产、单产均高于种植初期。然而,单产提高幅度不大,常年在1100~1300kg/亩之...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中部玉米带高产田黑土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吉林省梨树县高产创建的农田黑土为供试土壤,相邻地块农民常规生产田土壤为对照,研究高产田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0~10 cm土层高产田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农民常规生产田,由于pH值不同,磷酸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的规律。11~20 cm土层万发乡高产田(深松25 cm)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生产田;21~40 cm土层万发乡高产田(深松25 cm)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生产田,其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土壤深松能够改善土壤酶的生存环境,提高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1991年宝泉岭糖厂甜菜大面积攻关田分别落实在二九○、绥滨、江滨、军川、名山等农场,共5万亩甜菜地。平均每亩产量1451kg,比一般田增产16.7%,总结其高产攻关田增产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一、认真贯彻落实甜菜增产技术措施:1.选好地、合理轮作。选择地势平坦、深翻、深松25cm以上、排水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甜菜是建平县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为了提高其单产和含糖率,引进了纸筒育苗、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同时引进了新品种、新农药,创造出了高产、高糖典型。本文分析了建平县甜菜生产条件,制定了提高甜菜单产和含糖的各种措施,从而加快建平县甜菜生产的发展。1甜菜生...  相似文献   

11.
纸筒育苗移栽甜菜又创新高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597农场23队职工王留斌1998年种纸筒育苗移栽甜菜3.04hm2,平均单产达66.68t,含糖14.5度,创597农场甜菜纸筒育苗移栽单产的最高记录。其主要栽培措施有以下几方面。1重视选地、选茬及播前整地选择具有深松基础的麦茬地,进行伏深...  相似文献   

12.
甘蔗种植深耕深松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兆新 《广西蔗糖》2004,(1):21-22,35
甘蔗地深耕深松是甘蔗优质高产及抗旱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45~110kW大中型拖拉机悬挂深耕犁、深松机进行深耕深松作业,甘蔗分蘖率比牛耕提高34%~45%;条株根系数多42条,总长增26cm,根重增21.2g;土壤含水量增加0.5%~1.5%,干旱时达1.7%;每hm^2原料蔗增产16.26t。购买甘蔗深耕犁、深松机进行赢利性作业,每年作业五个月盈利89124元。  相似文献   

13.
张才 《中国糖料》1989,(1):46-48
吉林省是我国甜菜重点产区,甜菜区域化、基地化生产已经初步形成,与其相适应的甜菜加工业也得到迅速地发展,榨季加工能力已达到120~130万吨。到1988年甜菜栽培面积已达120多万亩。然而甜菜单产徘徊不前,近40年的甜菜生产史,有5年甜菜亩产1吨多,但最高的年份也只不过回1.2t,有34年甜菜亩产不足1t。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甜菜纸筒育苗移植技术,是对甜菜传统的栽培方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提高甜菜单产增  相似文献   

14.
阳高县是山西省甜菜主要产区之一,传统的甜菜播种方式是穴种,但穴种甜菜出苗缺窝多、高青顶比例增大等现象越来越突出。针对这些问题,1988~1989年进行了专门试验。综合总结出“甜菜深种浅盖分层培土”的措施,1990年开始大面积示范,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年小区试验均设在阳高夏家场村和青顺堡村。试验地为栗钙土,肥力中等,墒情一般,前茬为玉米、山药,4年轮作,亩施过磷酸钙50kg。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6行区,行长15m,行株距50cm×28cm,供试品种为晋甜一号。试验设3个处理:1、常规穴种(CK),播深3cm,覆土3cm;2、深种6~7cm,浅盖土3cm,1对真叶后根据生长情况分层培土,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甜菜生产攻关领导小组制定的甜菜亩产2t以上、含糖17度以上的技术措施如下:播前准备(10月下旬至4月上旬)合理选地、选茬:种植甜菜必须用黑五花土、白五花土和培肥后的白土。不犯风。不内涝、不粘板;选用4年以上没种过甜菜的玉米茬或没复种的小麦茬;十亩以上连片种植。整地、施底肥、浇底墒水:秋季翻地深度15~20cm,深松30~35cm。秋翻地于3月中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适宜种植甜菜的生态区,通过选择甜菜丸粒化单粒种,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依据不同栽培管理阶段特点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实现甜菜单产97.5~105.0t/hm2、含糖率15%以上的目标,从而构建甜菜丸粒化单粒种高密高产高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02~2003年,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糖业发展服务中心承担了市科技局下达的“高产高糖甘蔗良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项目,两年完成推广面积10133hm2,总产原料蔗80.24万t,平均单产原料蔗79.185t/hm2,比项目实施前3年增产22.935t/hm2;项目区平均蔗糖分含量14.85%。其成功的栽培技术措施是:①选用良种;②蔗地深耕深松;③改革植期,大力发展秋植蔗、冬植蔗、早春植蔗和地膜栽培;④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结构;⑤推广应用电脑诊断施肥技术;⑥推广使用“FA旱地龙”抗旱剂;⑦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土壤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耕作措施及施肥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及秋翻等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施肥种类和改变施肥方式,特别是玉米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可以获得高产高效;高产土壤的培育,在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要注重20cm以下土壤的理化环境和养分环境状况的改善,应采用深施肥料和机械深松等土壤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万亩甜菜高产栽培技术侯士忠,王华明(新疆农2师24团生产科)新疆农2师24团1995年种植甜菜10306亩,平均单产3.818t,其中亩产4t以上的面积占甜菜总播种面积的51.18%。共主要栽培经验为:一、大面积推广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甜...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1998年北方水田生产缺水的形势,现将其节水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耕整地与泡田技术1·1耕整地技术1·1·1浅施耕:用旋耕机进行旱旋地,深度不超过10cm,达到松土、田平即可,为节水泡田创造条件。1·1·2浅翻加导耙:先利用犁浅翻,深度不超过10cm,主体经过犁刀切挤,可减少渗透水量,然后再实行早耙平地,此法比常现耕整地可节省泡田水量1/3以上。且.1.3以耙代耕:不用机械耕翻,只用重耙耙地,耙深达到7-10cm,耙后人工稍平即可,也可节省泡田用水。上述三种耕整地措施,如再辅以镇压,其节水效果则更加明显。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