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茉莉酸甲酯对人参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在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人参抗人参锈腐病过程中的作用,试验设4个处理:MeJA、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MeJA+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和CK。MeJA浓度为200 mg/L。处理后3,6,9,12,15,20,25,30天测定酶活。结果表明,经MeJA处理后接种人参锈腐菌,人参根系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均较对照增强。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第12天达到峰值,是对照的1.39倍;几丁质酶活性在第15天达到峰值,是对照的1.51倍。这表明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在MeJA诱导人参抗人参锈腐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侯珲  周增强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0):171-175
为研究叶面喷施草酸、水杨酸(SA)和BTH对甜瓜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在甜瓜二叶期用不同浓度的草酸、水杨酸(SA)和BTH对甜瓜植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草酸处理后,甜瓜植株体内的β-1,3-葡聚糖酶和POD活性均较对照植株有明显升高,在处理后9天达到高峰,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7~3.9倍,P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3.5~4.8倍。但草酸处理并没有引起PAL活性的提高。用水杨酸(SA)和BTH处理植株,甜瓜植株体内的β-1,3-葡聚糖酶、POD和PAL活性较对照植株也有明显的提高,在处理后7天均达到高峰,其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9~3.8倍;POD活性提高了3~5.5倍;PAL活性提高了1.8~5.2倍。  相似文献   

3.
苯并噻二唑(BTH)诱导苹果抗斑点落叶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苯并噻二唑(BTH)诱导苹果抗斑点落叶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诱导抗病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AL)、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关系。用整叶组织透明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用比色法测定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的变化。结果表明:BTH能诱导苹果提高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接种前6d处理时可引起苹果斑点落叶病病情指数由对照的21.3下降到9.3。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BTH诱导抑制病菌侵染钉的形成,限制病菌向细胞内扩展;酶活测定发现,BTH诱导能提高苹果叶片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处理的果苗比对照果苗防卫反应启动的要早。  相似文献   

4.
苹果果实发酵液对草莓防御酶系活性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 要:【研究目的】探讨苹果果实发酵液诱导草莓对灰霉病产生抗性的作用。【方法】用四个处理喷施草莓,5天后接种灰霉病病菌,接菌6d后测定不同处理草莓的抗病性和防御酶系的活性,同时测定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及β-1,3-葡聚糖酶在接种后12d内的动态活性变化。【结果】Tr2处理后,草莓的抗病指数达到34.6%,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喷施Tr1、Tr2、Tr3可使POD、 PPO酶活性高于对照,β-1,3-葡聚糖酶活性较早出现。【结论】苹果果实发酵液100倍稀释液和0.02mol/mL水杨酸混合喷施诱导草莓对灰霉病产生抗性效果较好,单独喷施苹果果实发酵液100倍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K2SiO3对黄瓜(Cucumissativus L.)幼苗叶片中几丁质酶和p-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易感白粉病品种ZJ02-09幼苗第2叶喷施20mmol/LK2Si03溶液之后,叶片中几丁质酶和p-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升高,并诱导第3、4片叶中几丁质酶和p-1,3-葡聚糖酶活性增强,从而抵制以后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侵入。喷施20mmol/L K2SiO3溶液能安全、有效地诱导黄瓜抵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6.
采用1.0 mmol/L水杨酸溶液在甜瓜花后2周(幼果期)、花后3周(膨大期)、花后4周(网纹形成期)及采收前48 h(预采期)四个生长期分别进行喷施处理,对照用清水处理,采收预冷后果实于7℃下贮藏,分别对贮藏过程中甜瓜果实的发病率、病情指数、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木质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 mmol/L水杨酸处理可以明显推迟甜瓜发病时间,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贮藏后期,还可使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积累高于对照,并诱导甜瓜果实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升高。因此,在不同的生长期内可以用1.0 mmol/L水杨酸溶液处理,易于保存,可以减少甜瓜腐烂造成的损失,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油菜茎秆几种发育相关酶的活性对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抗倒伏性不同的两组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油菜灌浆后期肉桂醇脱氢酶、β-1,3-葡聚糖酶、蔗糖合成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油菜抗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后期抗倒伏品种4种酶的活性均高于倒伏品种,其中:肉桂醇脱氢酶活性在两组材料中均较高,而且差异较小;β-1,3-葡聚糖酶,蔗糖合成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抗倒伏油菜中显著高于其在倒伏油菜中的活性。肉桂醇脱氢酶在灌浆后期对油菜生长有重要作用,β-1,3-葡聚糖酶,蔗糖合成酶,过氧化物酶在抗倒伏性不同的品种间存在差异,这进一步说明油菜茎秆纤维素、木质素的累积特性可能是影响油菜茎秆抗倒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水杨酸和盐对香稻和非香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香稻品种农香18和非香稻品种华航丝苗为材料,设置水杨酸(SA)0,1 mmol/L和盐(NaCl)0,50 mmol/L浸种处理,测定了幼苗叶片和茎鞘超氧化物超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及香稻香气2-AP含量。 SA、盐以及两者的混合溶液浸后,香稻2-AP含量均显著增加。1 mmol/L水杨酸与50 mmol/L盐混合溶液处理显著提高香稻幼苗脯氨酸含量而对非香稻品种无显著影响;50 mmol/L盐溶液处理可显著提高香稻和非香稻幼苗茎鞘POD活性及香稻幼苗茎鞘SOD活性;1 mmol/L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香稻和非香稻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及香稻幼苗POD活性。SOD、脯氨酸和POD是水稻幼苗响应水杨酸和盐浸种处理的主要生理特性指标。盐胁迫下香稻2-AP含量增加, SA可缓解盐胁迫,同时可提高香稻2-AP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叶面喷施水杨酸(SA)对不同苹果品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以抗病品种‘北之幸’和感病品种‘礼泉短富’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前后的苹果叶片进行防御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经水杨酸处理后,‘北之幸’和‘礼泉短富’的β-1,3-葡聚糖酶、POD、PAL和PPO活性均有提高,且高于对照植株。其中‘北之幸’的β-1,3-葡聚糖酶、POD、PAL和PPO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04倍,6.19倍,2.73倍和2.32倍;‘礼泉短富’的β-1,3-葡聚糖酶和PAL活性分别是对照的1.82倍和1.70倍,POD活性是对照的5.68倍,PPO活性是对照的4.00倍。由此可见,水杨酸处理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植株体内抗性相关酶的活性,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苯基(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硫甲酯(BTH)诱导黄瓜对黄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0.05~0.7mmol/L的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效果,0.3mmol/L BTH为最佳处理浓度,诱导效果达到84.94%,处理后第3d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并且持效期在21d以上。BTH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具系统性。BTH对炭疽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杨酸对移栽后烟株早生快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促进移栽后烟株的早生快发,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大棚漂浮育苗,在幼苗长至3~4叶1心时,叶面分别喷施0、0.5、1.0、1.5 mmol/L的水杨酸,成苗后移栽至大田。结果表明,水杨酸通过增强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及时有效的清除活性氧,为移栽后烟株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烟株根系的快速发育、增强根系活力和根冠比,最终缩短烟株的还苗期,促进早生快发,为后续的快速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奠定基础。水杨酸浓度不同,作用效果不同,1.0和1.5 mmol/L浓度的作用效果好于0.5 mmol/L。  相似文献   

12.
几种化学诱导物对黄瓜幼苗霜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别用苯并噻二唑(BTH)、水杨酸(SA)、β-氨基丁酸(BABA)、草酸、KCl溶液处理二叶期的黄瓜幼苗并在2d后接种,结果表明:除KCl以外其余的四种诱导剂都可诱导黄瓜幼苗对霜霉病产生抗性,其中BTH和草酸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5mmol/L和10mmol/L,它们能诱导黄瓜幼苗对霜霉病产生局部抗性和系统的抗性,且抗性的持久期至少在15d以上。复合诱导剂和相应的单一诱导剂的诱导效果相比,霜霉病的病情指数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BTH诱导黄瓜抗炭疽病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晨芳  马青  杜虎平  付洁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337-338,347
研究了苯基(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硫甲酯(BTH)诱导黄瓜对黄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lage鄄narium)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0.05~0.7mmol/L的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效果,0.3mmol/LBTH为最佳处理浓度,诱导效果达到84.94%,处理后第3d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并且持效期在21d以上。BTH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具系统性。BTH对炭疽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外源诱抗剂对烟草青枯病的诱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外源诱抗剂对烟草青枯病的诱抗效果,利用外源水杨酸、核黄素和草酸等诱抗物质处理烟苗,研究3 种物质处理后接种青枯病对相关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诱抗物质均能提高叶片内的苯丙氨酸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但却降低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3 种物质均可诱导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前期以核黄素的诱抗效果较好,平均防效达55.71%(5 天),且与水杨酸差异不显著;中期(8 天)以水杨酸防效较好,防效为42.20%,显著高于其他2种物质;后期水杨酸的诱抗效果好,平均防效达33.67%(11天)。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外源SA对低温胁迫下养心菜生理代谢的调节作用,以养心菜为试材,在0,5℃低温胁迫下,分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2.0,4.0 mmol/L)的水杨酸(SA)对养心菜膜透性、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0.5,1.0,2.0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均能抑制低温下养心菜相对电导率和MDA的升高,提高养心菜叶片SOD和POD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也使养心菜叶片Fv/Fm的下降幅度减缓,光抑制对植物的伤害也得以减缓,养心菜的抗寒指标在低温下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同一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不同温度的作用效果不同。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1.0 mmol/L SA处理对养心菜在5℃低温下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水稻植株上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利用酶促反应结合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了4个转基因水稻株系不同生育期叶片中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无论是亲本还是转基因株系,2种酶活性随生育期的后延而增大。生育前期,转基因株系的2种酶活性与亲本的酶活性水平差异小,随生育期的后延,与亲本酶活性的差异越来越大,说明外源基因前期表达量小甚至沉默或抑制内源基因的表达,后期表达量多。同时转基因株系的酶活性的波动性较亲本的大,且酶活性的高低与转入基因数量无相关性。因此,外源基因的表达具有时效性但不具有数量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