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中心产区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安康地区平利县以3个系统、8个群体调查了124头平利牛的毛色分布特征,计算了毛色表现型的8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以此作为遗传标记,描述了平利牛的品种特征。结果表明,平利牛毛色以黄色为主,少量黑色,并兼有各种异型毛色,属于我国北方黄牛向南方黄牛分布的过渡型黄牛类群,亦是我国山区黄牛品种资源中的一种典型黄牛群体。  相似文献   

2.
肉用牛微量元素需要量及中毒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是牛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发挥所必需的元素。随着肉用牛生产水平的提高,肉牛微量元素营养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正确掌握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对肉用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将起积极作用。现就肉牛(改良黄牛、黄牛)微量元素需要量及中毒量介绍如下,供添加剂生产及肉牛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来,平利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多种经营的重点项目来抓,并与江苏省海安县开展蚕桑生产技术交流活动。笔者作为海安县赴平利蚕桑工作组成员,在该县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工作和学习,通过调查分析,对平利县发展蚕桑生产有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用群体遗传变异的相对Shannon信息量指标体系,对陕西四个黄牛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由杂合体的连续存在所致,平利牛的总遗传变异最大,陕西北部黄牛群体总遗传变异最小。  相似文献   

5.
石璞  高翔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2):62-64,77
鲁西黄牛是1986年列入《中国牛品种志》中28个黄牛品种之一,与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延边牛并列为“五大地方良种牛”。2000年8月23日,农业部公布的78个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名录中,牛占了15个,其中就有鲁西黄牛。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中,地方黄牛品种增加到了52个,鲁西黄牛仍作为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以其“体躯高大结实、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的特点,是发展和培育中国肉用牛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平武黄牛主产区生态条件、平武黄牛的外貌特征及体尺测定结果,并与秦川牛、西镇牛及四川现有黄牛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武黄牛在外貌体尺上有别于其它黄牛品种;该品种具有显著的肉用体型,是四川西北深丘典型的偏肉役型牛群。  相似文献   

7.
应用纯种肉用牛和乳用牛改良本地役用黄牛,培育成肉用、乳用及兼用型的新品种,以适应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黄牛改良的速效途径。近  相似文献   

8.
邱茂慈 《中国蚕业》2007,28(1):48-50
平利县蚕业协会于2004年12月28日组建,协会由平利县供销社发起,当时有蚕茧收烘企业、缫丝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推广单位科技人员组成的蚕业服务会员250名,蚕桑流通型龙头企业平利县金桥供销公司和缫丝加工型龙头企业平利众鑫茧丝化工有限公司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目前协会下设兴隆、西河、三阳、老县4个乡镇分会,现有年养蚕3张以上蚕农会员4500名,收烘企业、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及蚕技人员组成的个体会员458名,  相似文献   

9.
首次采用生态地理比较分析法,根据云南黄牛类群分布的自然环境特点,研究了云南黄牛形成与分布的自然生态规律,以及云南黄牛体形结构,内部结构特征和肉用性能与生态因子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0.
黄牛具有乳用和肉用兼用的品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黄牛长期被用于田间劳作,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黄牛的肉用需求更大,为了提升饲料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需要对黄牛进行品种改良。本文从黄牛改良的价值入手,讨论农村畜牧站黄牛改良问题,讨论如何提高畜牧站黄牛改良效率,希望对当地畜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中国黄牛肉用选育的背景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市场的变化,中国黄牛的选育方向也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变化,即“役用-以役用为主-役肉兼用-肉役兼用-肉用”的选育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牛业以役用为主,大部分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牛的营养代谢试验、役用性能、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冻精制作及种质特性等基础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黄牛作为农业的动力已退居次要地位,随着中国良种黄牛委员会的成立,  相似文献   

12.
4法系夏洛来牛对我国黄牛的改良作用4.1培育我国专门肉用牛品种十分珍贵的种源目前,我国有近1亿头黄牛,是世界养牛大国,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我国有47个黄牛品种和类型,其中五大地方良种黄牛-秦川牛、晋南牛、鲁西牛、南阳牛、延边牛闻名国内外,但按肉用指数BP I衡量,目前仍处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乙醛脱氢酶1A1(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1,ALDH1A1)基因内含子4多态性及其对延黄牛肉用性状的影响。选取99头18月龄延黄牛母牛,采用PCR扩增产物Sanger直接测序法测定99头延黄牛ALDH1A1基因内含子4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运用SPSS 19.0软件分析ALDH1A1基因内含子4 SNP与延黄牛肉用性状(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腹围、管围、体重、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延黄牛ALDH1A1基因内含子4存在C/T突变位点,共发现3种基因型:TT、TC和CC,2种等位基因:T和C,其中TC为优势等位基因型,C为优势等位基因。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发现,该SNP在延黄牛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参数分析发现,该突变位点的杂合度(He)相对较低,表明其在延黄牛群体中的变异较小,该位点属于中度多态(0.250.05)。结果表明,ALDH1A1基因内含子4在延黄牛中存在突变,能否作为延黄牛肉用性状的遗传标记有待于扩大样本数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 肉牛品种及利用1.1 我国的主要黄牛品种 我国黄牛按生产用途分类,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我国大多数地方良种黄牛还达不到国际肉用牛的性能要求,但在某些肉用性状上,比国际上公认的肉用牛种更好,值得提倡和强化利用。目前,我国的主要黄牛品种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蒙古牛和延边牛等。  相似文献   

15.
平利牛     
一、渊源平利牛为陕西省地方优良品种之一.1981年11月经省牛种考察组,对平利牛实地考察、鉴定后,参照全国牛品种志编委会的有关规定,命名为"秦巴牛"1982年5月,全国畜牧品种志编委会委托西北农业大学著名专家邱怀教授主持,组成由川、陕、鄂三省负责畜禽品种资源调盘和编写工什的专家、教授共17人的考察组,对平利牛再次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平利牛产区的生态环境、体态结构、体型外貌、生产方向、生物特征、来源等因素,同川、陕、鄂三省交界的黄牛基本相同,故改名为"巴山黄牛,属粗壮型.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黄牛改良,在现阶段主要采用经济杂交,以获得较强肉用性能和经济性能,一般母黄牛性成熟在8~10个月,初配年龄为2~2.5岁,生长发育特别好的母牛,体重达到成年母牛的70%~80%,劳役负担轻可以适当提前。饲养不良未达到性成熟年龄,没有体成熟和劳役负担重的黄牛进行配种、怀孕,易造成母牛胎衣不下或滞留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阜新县地处辽宁西北部,是辽宁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该县黄牛改良历年来是以夏洛来和西门塔尔牛为丰。为总结肉用种公牛在辽宁省阜新县的应用效果和牛群改良现状,辽宁省种牛繁育中心于2003年7月和2004年7月两次在阜新县开展肉用种公牛后裔测定及牛群调查工作,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黄牛数量多,分布广,有很多优点,但经济性能较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展,各地黄牛将由役用转变为肉用、乳用或兼用。一、黄牛的育种方向(一) 地方良种及非地方良种黄牛是否需要育成高产品种? 1.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及延边牛等地方良种具有,体格大、肉质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宜采用本品种选育,培育成肉用或乳肉兼用牛。2.非地方良种黄牛与进口的肉用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保种基地、杂种肉牛基地以及肉牛加工企业实地考察,对以鲁西黄牛的肉用性能为主的选育与杂交改良效果等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鲁西黄牛在肉用性能上目前虽然还无法与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莱等国际肉牛优良品种相比,但鲁西黄牛其独特的肉用品质和适应性,通过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必将成为中国肉牛业的一个重要品种.  相似文献   

20.
黄牛是我国特有品种,农村黄牛养殖数量较多,一部分为役用,一部分为肉用。传统黄牛体质结实,肌肉发达,但是生长发育缓慢,并且饲料报酬率不高,因此加快传统黄牛改良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农村黄牛改良优势;探讨了农村黄牛的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