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1年以来,曲靖市七县一区一市先后经批准成立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目前,全市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已初步建立,农资打假工作取得了实效,共检查农资市场388个,种子门市173个,农药门市136个,化肥门市48个,暂扣无证经营杂交种1.546万kg,没收劣质种子3200kg,查处过期农药740袋,标签不规范农药400瓶,立案168起,结案163起,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6.9万份(张),捣毁制售假农资窝点3个,检查企业814个,有力地震慑了农资制假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2.
2005年,农业、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全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50多万人次,整顿各类农资市场21.6万多个(次),检查各类农资企业94万多个(次),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11.5万多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827个,共为农民挽回损失22亿多元。  相似文献   

3.
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获悉,今年上半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据统计,1-6月,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3.8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35.1万家,整顿农资市场12.4万个,查获假劣农资4.5万吨,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3万多件,捣毁制假窝点322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94亿元。据农业部春耕期间对8省1700农户的调查显示,农民对当前农资市场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1360件,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7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461个,为农民挽回损失16.2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维护农民权益,净化农资市场,扶持合法经营,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农业部向社会公布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20起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望农资经营企业以此为戒,增强依法经营意识,推动今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12,(12):3
<正>本报讯农业部3月26日公布了2011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3起案件案值和社会影响较大的假劣农资典型案例。据统计,2011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2.4万余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55个,移送司法机关86人,查处5万元以上案件81件,货值1277.6万元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这次公布的13起案件包括起种子案件,4起肥料案件,3起农药案件和1起兽药案件。其中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2009,(1):34-34
在全球每年600亿美元的农业市场上,先正达、拜耳等国际六大农业巨头拥有约400亿美元的份额,其中农药超越种子贡献了这些公司半数以上的收入,农药已经成为六大农业巨头纵横国际市场的主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市场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市场,这几年,经济的长足发展带动了与农业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农药企业发展尤其为快.中小农药企业遍布大江南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药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同时现代物流技术又为货物流通提供了快速的通达渠道。  相似文献   

8.
要闻简报     
农业农村部:去年全国农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93%,今后每年抽检样品将增至10,000个农业农村部9月24日公布的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816号提案答复中透露,2018年全国农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93%,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大抽检范围和抽检频次,将每年抽检样品数量从5,000个以上增加到10,000个,并依法及时公开抽检结果,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违法制假售假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净化农药市场,确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上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6862件,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77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1033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53亿元。日前,农业部向社会公布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依法查处的10起较大假劣农资违法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04,(4):24-25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正确使用农药是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业高产丰收的重要手段。目前市场上农药种类繁多,而且不时有假冒伪劣产品混杂其中,难以分辨。本刊特约通讯员孙光忠(以下简称“孙”)就如何购到“放心农药”采访了湖北省农药检定管理所胡兴启所长(以下简称“胡”)。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9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203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  相似文献   

12.
近期.农业部会同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据统计.上半年全国农业系统共立案查处假劣农资案件1.4万余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3个.移送司法机关63人,逮捕6人,其中5万元以上案件45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26亿元。  相似文献   

13.
青岛碱业双收农药分公司是1958年建厂的国有中型企业,“双收”牌农药商标历经四十多年的品牌建设,通过培育宣传和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市场假冒“双收”产品,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有22个产品荣登国家优质产品榜。1997年荣获全国保农打假工作先进单位。为保护“双收”牌农药在市场上的信誉,双收农药分公司多年坚持宣传品牌形象,保护品牌建设,积极与全国各地农业执法、技术监督和工商部门合作参与共同打击假冒“双收”牌农药行为。早在1990年,广西一农民来信反映所购“双收”牌产品含量不足,引起公司的重视,立即派人奔赴该地区,与技术监督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密切合作,运用法律武器,一举捣毁了制售假双收农药的窝点,收缴假冒产品40余吨,2005年公司积极与胶南市农业局执法大队合作打击假冒双收产品。通过走访市场,现场认定,查扣假冒“双收”牌农药1.5吨。今年5月中旬又与胶州市农业局执法大队合作打假,在胶州市铺集镇四个村庄农药销售点查获假冒双收产品O.3吨,捣毁售假批发窝点一个。有力地保护了“双收”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4.
浅折青海省农药市场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作为重要而又极其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防除农田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促进农业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都可能对农作物产生药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而农药市场是否规范,农药产品是否合格,又直接影响到全省农药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药标签是判断农药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农药使用者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整治农药市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虽然全国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强化了农药市场的治理和整顿力度,有效遏制了一些企业的违规行为,但是农药标签违规现象仍十分突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生产和使用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近年来,一些地方农药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非法生产、销售禁用农药隐患尚未消除,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时有发生,暴露出农药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河南是我国农业大省。历年都是众多农药厂家必争之地。市场竞争激烈。基本上是我国农药市场的一个缩影。进入三月,雪过天晴,农药市场也逐渐启动,新的一年(轮)又在春潮暗动中开始。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农业》2010,(2):31-32
2009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9万件,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203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  相似文献   

19.
<正>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也是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因素。随着农药市场的不断开放,农药的流通与使用基本由市场调节,农药的经营市场向着基层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据调查,基层农药门市仍为农民购买农药的主要渠道,七成以上的农民,会选择购买农药经销商推荐的农药品种。因此,准确掌握农药经营现状,对制定农药政策法规、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促使农药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信息》2006,(4):35-37
2005年,全国农业系统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会同公安等部门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大要案件。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假劣农资违法案件5.136万件,其中5万元以上的大要案176起,捣毁农资制假售假窝点4461个,为农民挽回损失16.2亿元。为震慑不法分子,维护农民权益,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