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黑29'黑木耳为试材,以稻草为栽培基质,研究了稻草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对黑木耳菌丝生长、产量及污染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稻草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表明:稻草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黑木耳是可行的;供试配方中,配方2(木屑58%、稻草20%、麦麸20%、石膏1%、葡萄糖1%)栽培的黑木耳产量与配方1(传统配方)接近,可以作为适宜配方进行黑木耳栽培.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产黑木耳历史悠久。长期都是采用段木栽培。由于森林资源减少,段木紧张,黑木耳生产受到限制,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且段木栽培黑木耳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经济效益较差。为了解决黑木耳的供求矛盾,我们根据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及稻草的营养成分,结合我省的气候特点,探索稻草栽培黑木耳技术初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历来是采用段木栽培,近年来普遍采用木屑栽培,但都离不开树木,为了开辟黑木耳生产的新途径,降低成本,有不少单位和耳农利用资源丰富的稻草栽培黑木耳,并已有许多成功的报道。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试验,现将瓶栽黑木耳技术简报如下。(一)基质配制稻草66%,米糠32%,石膏1%,过磷酸钙1%,维生素B_120粒。稻草切成2~3厘米长,将上述辅料溶于水中,加入稻草拌匀,最后撒上米糠充分拌匀,含水量60%左右。  相似文献   

4.
稻草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稻草为原料栽培黑木耳,拟选出用稻草栽培黑木耳的最适配方及高产菌株。结果表明:稻草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黑木耳是可行的;供试配方中,配方B(木屑63%,稻草21%,麸皮13.5%,石膏1.5%,蔗糖1%)栽培的黑木耳产量最高,筛选为适宜配方;在选用的3个菌株中菌株Ⅲ产量最高,筛选为最佳菌株。  相似文献   

5.
用稻草栽培黑木耳,由于它成本低、产量高,因此近年来栽培户日益增多,栽培过黑木耳的稻草废料到处可见。为此笔者从1988年冬季以来开展了黑木耳废料种平菇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废料处理把黑木耳采收完后的废料从瓶中挖出,摊在场上晒2~3天,晒干后投入3%石灰水中浸泡72小时。  相似文献   

6.
袋栽黑木耳的培养料来源广泛,各地都可就地取料选用。浙江省武义县为产粮区,稻草十分丰富,近年来,我们重点研究了稻草栽培黑木耳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稻草栽培黑木耳技术总结如下。(1)稻草准备取中稻稻草晒干粉碎,长度1~1.5厘米,贮藏待用。(2)栽培季节根据黑木耳子实体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6℃及中稻草收割期当地的气候条件,武义县栽培安排8月下旬~10中旬为制袋期,11月中旬到翌年5月为出菇采摘期。(3)栽培品种58、916、139。(4)培养料配制稻草39,木屑38,砻糠10,麸皮10,碳酸钙1,石灰1,精料1。培养料配制注意事项:①稻草、木屑须预湿,前一天先将稻草用2的石灰水预湿,然后与木屑拌匀堆制。②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0左右,用15×55(厘米)香菇袋的菌棒重量控制在1.5千克左右,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匀不利于黑木耳发菌及出菇。(5)装袋与灭菌稻草栽培往往使用15×55(厘米)香菇菌袋。一是传统习惯及生产通用,便于操作,二是可装份量重一些。装料时,要注意松紧适当,太松菌袋易变形,菌料易脱壁;太紧则透气性较差,发菌期延长,菌丝抗性减弱。农户栽培黑木耳通常用蒸汽发生炉常压灭菌,每炉5000~7000袋,灭...  相似文献   

7.
由湖南省经作局、省科委分别下达的“稻草栽培黑木耳技术的研究”课题,经过株洲县食用菌研究所两年的实践研究,终于在十月三十一日通过了省级鉴定。鉴定专家们认为:该课题选题准确、适用;评选出了产耳量高、质量好、抗逆性较强,通合稻草瓶栽的优良黑木耳菌株 A6、A10;并摸索出了瓶壁遮光、地膜封口,扎孔控制耳芽数量墙式栽培的高产栽培技术;在株洲县栽培25万瓶,生物转化率可达180%左右,居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浙江食用菌》2014,(6):330-330
日前,黑龙江伊春市友好食用菌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用稻草、玉米秸秆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技术研究"项目,经伊春市科学技术局专家认真质询、评审,顺利通过了成果鉴定。该项研究成果为黑木耳产业发展原料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取代了木段栽培方式。但是代料栽培黑木耳的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利用阔叶锯木屑,从而使木屑资源紧缺价格上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限制了代料栽培黑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以阔叶杂木屑、黄豆秆、玉米秆、玉米芯、稻草为材料进行了黑木耳栽培试验比较,以期为黑木耳代料栽培培养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钟雪美  黄录焕 《食用菌》1992,14(4):20-20
黑木耳生产历来是用段木栽培,每年要消耗大量木材,而且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近年来多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代料栽培,但用代料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如何?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选用稻草、玉米芯和木屑为主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的黑木耳进行营养比较,试图为解决林耳矛盾,开拓黑木耳代料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稻草高产栽培黑木耳技术研究”课题1993年3月20日通过技术鉴定。杨新美等食用菌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正确,设计合理,方法科学,数据可靠,在同类研究中居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是由荆州地区微生物研究所食用菌室完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历来都是用段木栽培,由于段木资源减少,近年来不少耳产区的耳农采用木屑、棉子壳等为代料来生产黑木耳,节约了不少木材,但在非棉区、林区要发展木耳生产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因地制宜,以稻草为栽培黑木耳的主料,1992年至1993年6月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和良好经济效益。现简报如下: (一)品种选育 我们从国内12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引进的一些黑木耳品种,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了一个适应稻草原料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菌株,定名为随丰一号。该菌株每百公斤稻草料可产干耳12~14kg。 (二)制生产种 培养料配方:①稻草80%,麸皮15%,过磷酸钙2%,石膏粉、红糖、食盐各1%;②稻草63%,棉子壳25%,麸皮、石膏粉、过磷酸钙各1%。pH均为6~7,料水比1:2,每100kg料内另加黑木耳专用肥2包(100g)。稻草要加工成2cm左右长。培养容器可用罐头瓶和17×35cm的塑料袋,装料后常压灭  相似文献   

13.
古焕泉 《食用菌》2008,30(2):45-46
黑木耳是一种家喻户晓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用菌,在市场上一直是比较紧俏的商品。我市栽培黑木耳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都是采用段木栽培,近几年来采用木屑袋栽,但都受到木材资源紧缺的限制,制约了黑木耳的生产发展。为了广开培养料的来源,利用我市丰富的稻草作培养料栽培黑木耳,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4.
稻草资源极其丰富,为利用稻草栽培黑木耳,我们开展了本试验。并以蔗渣为主要辅料,采用正交试验法扩大代表面,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耳林木资源短缺,我所从1987年春开始进行稻草立体瓶栽黑木耳试验,1988年秋获得成功。1989年春重复试验1000瓶,每瓶(500g 罐头瓶)装干料150g,瓶产干耳17g。同年秋和1991年春分别扩大试验栽培5000和15000瓶,均取得了好收成。1991年全市稻草立体瓶栽黑木耳已发展到120多万瓶,初步  相似文献   

16.
信息台     
《食用菌》1991,(3)
稻草瓶栽黑木耳技术在泰国获金奖湖南株洲县食用菌研究所1987年研究成功的稻草瓶栽黑木耳技术,1988年获省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990年参加国家科委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中国实用技术及成果展览会,获泰国中华总商会颁发的金奖。(张建军)河北省微生物学会食用菌协会召开九届年会会议于1990年12月17~19日在清苑县召开,出席代表75人。会上通报了五次全国性有关真菌会议情况,参观了清苑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袋栽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黑木耳袋栽技术在栽培原料、栽培方式、管理方法、栽培生理研究和栽培设施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同时比对生产实践技术需求,对黑木耳袋栽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是我国主要食用菌之一,长期以来都是采用段木栽培,成本高,生产周期长(3年左右)单产低,每100公斤木材只产干耳1.5公斤左右时间,经济效益不高。且目前耳林资源不足,使黑木耳生产发展受到限制。近年来,改用木屑、棉籽壳、稻草、玉米芯、甘蔗渣等代料栽培,为广泛发展黑木耳生产开避了新的途径。代料栽培从接种到出菇只需2个月左右,生产周期只4个月左右,比传统栽培缩短很多,一年可进行春、秋两季种植。每100  相似文献   

19.
用段木栽培黑木耳,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且木材资源有限。笔者利用稻草料瓶栽黑木耳,不仅可节约大量木材,且可增加产量。现将其栽培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何建清  王伟平 《食用菌》2010,32(2):42-43
针对农业生产存在的传统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围绕农作制度创新,开展菇稻禽农作模式构建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稻鸭共育为基础、冬闲田栽培黑木耳为重点。采用良种、优化基质配方、稻草覆地和微喷调湿等代料黑木耳冬闲田露地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及废菌棒还田、稻鸭共育技术集成与应用,形成了菇稻鸭复合型生态种养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