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选取750只20周龄的白羽番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250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饲喂基础日粮 大豆黄酮(Da)3mg/kg饲料,试验组Ⅱ饲喂基础日粮 大豆黄酮6mg/kg饲料.试验过程中,分别统计其产蛋率、蛋重、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指标,并采集血样测定相关激素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组Ⅰ的见蛋日龄和产蛋率达5%日龄分别提前12d和9d;(2)在试验处理第7、8、9、10周,试验组Ⅰ的产蛋率分别提高10.27%(P<0.05)、9.52%(P<0.05)、9.88%(P<0.01)和7.67%(P<0.05),试验组Ⅱ呈下降趋势;(3)试验组Ⅱ的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降低4.75%(P<0.01)和2.17%;(4)处理第4、8周试验组Ⅰ血清T3水平分别提高20.14%(P<0.05)和18.85%(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黄酮对如皋黄鸡蛋鸡生产性能、繁殖器官发育和种蛋孵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2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健康如皋黄鸡蛋鸡2 448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100和200 mg/kg大豆黄酮的试验饲粮,预试期2周,正试期14周。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死亡率、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正试期第12周末,各试验组卵巢指数和排卵前卵泡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其他繁殖器官发育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正试期第13~14周,各试验组受精蛋孵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0和200 mg/kg大豆黄酮组的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蛋鸡种蛋受精率和健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大豆黄酮,能显著提高蛋鸡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对45~56周龄如皋黄鸡蛋鸡生产性能和繁殖器官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验用棉粕代替部分豆粕,其目的是在不降低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选择新罗曼蛋种鸡8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不含棉粕的基础日粮;其他3组为试验组,分为试验1、试验2、试验3组,分别饲喂棉粕含量为4%、5%、6%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4%)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维持不变,经显著性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孵化率显著下降(P?0.01);试验2、3组比对照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1),受精率、孵化率显著下降(P?0.01)。表明在蛋种鸡饲料中添加4%~6%的棉粕,产蛋率可以维持不变,而受精率、孵化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选取 90只 1 55日龄岭南黄肉用种母鸡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30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组Ⅰ喂基础日粮 +大豆黄酮 (Da)每千克饲料 3mg ,试验组Ⅱ喂基础日粮 +Da每千克饲料 6mg。预试期为 7d ,试验期 2 5d。各组混养 3只公鸡。采集试验处理前 1d ( 2 2℃ )、处理第 7天 ( 2 3℃ )、 1 1天 ( 30 5℃ )、 1 5天 ( 32 3℃ )的血样 ,测定甲状腺激素 (T3、T4 )水平。结果显示 :①与对照组相比 ,温度为 30 5℃ ,持续 2d ,试验组Ⅰ和Ⅱ的产蛋率分别提高 30 0 %和 4 4 3% ,蛋重分别提高 5 99% (P <0 0 5)和降低 2 89% ,受精率分别降低 2 0 4 %和提高3 85% ,破蛋率降低 ;当温度升至 31 5~ 33℃ ,持续 4d ,试验组Ⅰ和Ⅱ产蛋率、蛋重、受精率和破蛋率增加 ,但差异不显著。②处理第 1 1天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Ⅰ和Ⅱ的T3分别提高 2 5 6 %和 56 4 % ;处理第 1 5天 ,T3分别提高 75 8%和 6 3 6 %。③与对照组相比 ,处理第 1 1天 ,试验组Ⅰ和Ⅱ的T4 分别提高 32 2 %和降低 9 1 2 % ;处理第 1 5天 ,T4 分别降低 1 5 1 7%和提高 4 7 9% (P <0 0 5)。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大豆黄酮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种鸡生产性能、血清激素水平、卵泡发育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产蛋率相近的55周龄海兰褐蛋种鸡27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30、60 mg/kg大豆黄酮的基础饲粮,试验期12周(57~68周龄)。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30 mg/kg的大豆黄酮显著提高了产蛋后期蛋种鸡产蛋率和平均产蛋量(P0.05);各试验组死亡率、平均蛋重、平均采食量和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添加30 mg/kg的大豆黄酮显著提高了产蛋后期蛋种鸡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含量(P0.05),对促卵泡生成素、雌激素、孕酮等激素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第12周末,各试验组输卵管长度和各级卵泡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第13~14周,各试验组受精蛋孵化率、孵化率、出雏率、健雏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30 mg/kg大豆黄酮能显著提高产蛋后期海兰褐蛋种鸡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6.
大豆黄酮对白羽番鸭繁殖性能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mg/kg和12mg/kg大豆黄酮饲喂44周龄的白羽番鸭.结果发现:6mg/kg大豆黄酮组番鸭产蛋率显著提高(P<0.01),血清孕硐和T3水平上升(P<0.01),而12mg/kg大豆黄酮组番鸭产蛋率呈下降趋势;两试验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分泌,进而影响番鸭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索添加大豆黄酮后对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43周龄体况接近一致(体重、产蛋率)的肉种鸡S2系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选取1组作为对照组,饲喂无大豆黄酮的基础饲粮,其余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5、10、20 mg/kg大豆黄酮。再挑选20只强健的S2系公鸡采集精液,混精对试验鸡进行人工授精,试验期为15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大豆黄酮对S2系母鸡体增重、采食量及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大豆黄酮后能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其中10 mg/kg组产蛋率提高了4.1%(P0.05),日产蛋量提高了3.5%(P0.05),为3组最佳。5、10 mg/kg组料蛋比分别降低了8.0%和11.2%(P0.05)。3)10 mg/kg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提高了13.1%、20.5%和5.8%(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能显著影响肉种鸡产蛋和繁殖性能,其中10 mg/kg组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mg/kg的大豆黄酮。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可显著增加肉公鸡的平均体增重、饲料利用率及均日采食量,并以试验Ⅱ组(添加10mg/kg)生产性能指标最高,两阶段平均体增重分别提高18郾88%(P<0郾01)和11郾66%(P<0郾01),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8郾21%(P<0郾05)和9郾99%(P<0郾05),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郾05),但各试验组差异不明显(P>0郾05),且试验Ⅰ、Ⅱ组较对照组死亡率降低,试验Ⅲ组死亡率极显著升高。而对肉母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添加剂饲喂蛋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60周龄体质健康的樱桃谷鸭30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0只),即对照组和试Ⅰ组及试Ⅱ组进行饲喂对比试验。试Ⅰ组和试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和0.5%的中草药添加剂,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经40 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Ⅰ组和试Ⅱ组的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8%和11.5%(P<0.05),饲料报酬比对照组均提高11.2%(P<0.01),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2%和46%,但两个试验组之间的产蛋率、饲料报酬以及经济效益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mg/kg、10mg/kg、15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分两个阶段饲养,即0~28日龄,29~49日龄。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可显著增加肉公鸡的平均体增重、饲料利用率及均日采食量,并以试验Ⅱ组(添加10mg/kg)生产性能指标最高,两阶段平均体增重分别提高18.88%(P<0.01)和11.66%(P<0.01),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8.21%(P<0.05)和9.99%(P<0.05),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且试验Ⅰ、Ⅱ组较对照组死亡率降低,而试验Ⅲ组死亡率极显著升高,而对肉母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鸡业的蓬勃发展,蛋鸡品种的引入相对增多,极大地调动了养鸡户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品种的优劣共存,另一方面原本优良的品种在不同饲养条件下,并未真正发挥出优良的生产性能。通过对甘肃天水市北道区规模养鸡饲养量较大的新罗曼、海兰褐、亚发等三个商品蛋鸡品种的适应性与生产性能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适合北道区饲养的蛋鸡品种,为北道区的规模养鸡在品种选择上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指导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预产期指蛋鸡开产前的生理快速发育阶段,也就是常说的性发育阶段。蛋鸡要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卵巢和输卵管必须发育好。所以说预产期特别重要,鸡群预产期管理的好坏,关系以后产蛋  相似文献   

13.
1现代多层式蛋鸡级饲养系统大荷兰人国际公司(Big Dutchman's International)生产的Natura-Nova双层式(Natura-NovaTwin)散养系统(图1)是一个经过试用和考验的大型鸡舍饲养系统,此系统已经在生产中成功应用了多年.此饲养系统由两个层面组成,系统本身和两层式产蛋箱之间实现完美连接,使母鸡可以直接进入产蛋箱内,从而使母鸡对产蛋箱的接受率超过99%.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中不同色氨酸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机体抗氧化指标和屠宰指标的影响,拟合出蛋鸭产蛋期色氨酸适宜需要量。选取120日龄山麻鸭90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各组蛋鸭分别饲喂色氨酸水平为0.12%、0.16%、0.20%、0.24%、0.28%、0.32%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0周。结果表明:1)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料蛋比等无显著影响(P0.05),但0.20%组在数值上表现出最高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黄重、蛋黄比例、蛋壳重量、蛋壳比例、蛋壳厚度等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蛋黄色泽(P0.05),表现为0.20%组蛋黄色泽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鸭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尿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蛋鸭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除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色氨酸水平对输卵管重量、输卵管长度、卵巢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根据折线模型拟合得出: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0%时可满足产蛋高峰期蛋鸭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光照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系统讲解了在不同禽舍针对蛋鸡与蛋鸭的种类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如何科学地制订光照程序,并介绍了如何避免在实际光照技术应用中容易发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蛋鸡生产期日粮补铬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试验选择250 只120 日龄的褐色罗曼蛋鸡,随机分成5 组。各组试鸡常规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有机铬,观测血液、蛋部分理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400 ×109 ~700 ×109 的有机铬对蛋鸡血清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无机磷离子、钙离子、钠离子血液生化指标及蛋重、卵清蛋白高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 0-05) 。但比较对照组,一定浓度的有机铬(600 ×109) 促使蛋鸡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P<0-05) ,血清钾水平显著升高(P<0-07) ,产蛋率显著提高(P< 0-05) 。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动物饲料原料日渐紧缺,尤其是蛋白饲料资源严重匮乏,导致以豆粕为主的蛋白饲料原料主要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蛋白饲料一般占以玉米-豆粕为基础配制的蛋鸡饲料组成的20%-30%,占饲料成本的1/3以上,蛋白饲料原料的使用量直接影响蛋鸡养殖效益,因此,低蛋白日粮的应用在养殖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质量是铸就品牌的基石。华都峪口禽业作为中国蛋种鸡领域中的领袖企业,长期致力于解决"产不出"、"卖不出"两大难题,凭借自身长期积累的蛋鸡及种鸡饲养管理经验,在推出健康养殖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A级雏鸡质量生产体系为推动我国蛋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视为行业典范。我们推出的峪口禽业"4A级雏鸡质量管理"技术顾问专栏,邀请来自峪口禽业的专家们与您一起分享其4A级雏鸡质量管理精髓。  相似文献   

19.
选取55周龄伊莎产蛋鸡24羽,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Da3mg/kg和Da15mg/k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组产蛋率和只日蛋重均显增加,料蛋比均显著下降。产蛋后期的血清瘦素水平对照组平均为1.37±0.27ng/mL,而添喂Da组均降低;添喂Da组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和尿酸含量均显著减少;而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添喂大豆黄酮后,可通过改变产蛋鸡有关内源激素和代谢物水平,同时改善该蛋鸡的生产性能。提示大豆黄酮可通过内分泌途径调控其产蛋。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30~38周龄临武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临武鸭产蛋高峰期蛋氨酸的需要量。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临武鸭20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饲粮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7%、0.32%、0.37%、0.42%、0.47%,试验全期63 d。结果显示:1)饲粮蛋氨酸水平对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无显著影响(P0.05)。0.37%、0.42%、0.47%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均显著低于0.27%组(P0.05),而0.37%组的平均蛋重和日产蛋量显著高于0.27%组(P0.05)。0.37%组获得了除合格蛋率外最佳的产蛋性能。2)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鸭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黄比例、蛋壳比例、蛋白比例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0.42%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最大且显著高于0.27%和0.32%组(P0.05)。3)饲粮蛋氨酸水平对蛋鸭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尿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0.27%组相比,其他4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0.37%、0.42%、0.47%组血清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0.27%组(P0.05)。4)以作为评价蛋氨酸需要量敏感指标的料蛋比和血清中GSH含量为依据,通过回归分析估测得到产蛋高峰期临武鸭获得最小料蛋比和最大GSH含量所对应的饲粮中蛋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41%和0.43%。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蛋氨酸水平为0.41%~0.43%时,产蛋高峰期临武鸭可获得最佳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因此30~38周龄临武鸭蛋氨酸推荐量为0.41%~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