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53-53
农村一些养鸭户饲养蛋鸭,动辄养上三四年,有的甚至一直养到自然老死。 鸭农明知老鸭产蛋率低,可仍舍不得淘汰。岂不知久养老蛋鸭,不仅每天要消耗150克左右的饲料,且产蛋很少,甚至不产蛋,使整个鸭群经济效益降低。那么,产蛋鸭到底养多久才比较合算呢?按鸭的最佳产蛋日龄,从出壳到120日龄左右开产,第一个产蛋年的产蛋率最高,圈养鸭年产蛋重量可达20千克。  相似文献   

2.
从开产到淘汰的母鸭称为产蛋鸭,根据蛋鸭的周龄、产蛋率及生理特点,大致可分为产蛋前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在每一饲养阶段供给不同的营养和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养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00,(8)
蛋鸭经过100多天连续产蛋以后,进入产蛋高峰期,此阶段的蛋鸭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不如产蛋初期和前期,若营养供给不足,产蛋率就会下降,甚至引起换羽,是一个比较难养的时期。饲养管理的要点是保高产,力争产蛋高峰期维持到400日龄以上,因此必须注意掌握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4.
蛋鸭“倒蛋”是指春季养的母鸭,从11月进入产蛋期,而这时气温逐渐变冷,日夜温差过大或因营养不足,导致蛋鸭刚产蛋就停产“休假”。如果蛋鸭“倒蛋”就开始换毛,一换毛就要到明年春天才能产蛋。如果此期能控制鸭“倒蛋”,就能大大延长产蛋期,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当鸭出现蛋变小、蛋壳变薄,产蛋时间延迟,喂水、上岸时羽毛潮湿,爱往鸭舍里钻等“倒蛋”征兆,则要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5.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鸭产蛋下降综合症是近年来在农村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数量下降、软壳蛋、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的产蛋现象。有的蛋鸭群还出现采食量下降.甚至造成死亡的临床现象。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其发病原因。主要从有以下两个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6.
龙博 《农家顾问》2007,(11):38-39
1、调整鸭群秋末冬初,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2、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可采用以下方法防寒保温:  相似文献   

7.
郑延平 《农家参谋》2008,(12):23-23
蛋鸭"倒蛋"是指春季养的母鸭,从11月进入产蛋期,而这时气温逐渐变冷,日夜温差过大或因营养不足,导致刚产蛋的蛋鸭就停产"休假"。如果蛋鸭"倒蛋"就开始换毛,一换毛就要到明年春天才能产蛋。如果此期能控制鸭"倒蛋",就能大大延长产蛋期,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当鸭出现蛋个变小、  相似文献   

8.
淘汰产蛋老鸭深受华东和华南地区城乡居民的喜爱,著名的杭州名菜老鸭煲就是用蛋鸭的淘汰老鸭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在蛋鸭主要产区,蛋鸭公鸭经常作为一种肉鸭饲养,以减少公鸭苗鸭资源的浪费,在部分地区,将蛋鸭的青年公鸭作为一种特殊的肉鸭已经成为当地畜牧业的一个支柱产业。通过试验,对蛋鸭淘汰老鸭和青年公鸭进行屠宰试验和若干肉质指标比较测定,为蛋鸭淘汰老鸭和青年公鸭的养殖和加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淘汰老鸭肉用性能和肉质较青年公鸭为佳,青年公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一些养鸭户饲养蛋鸭,动辄养上三四年,有的甚至一直养到自然老死。鸭农明知老鸭产蛋率低,可仍舍不得淘汰。岂不知久养老蛋鸭,不仅每天要  相似文献   

10.
一、为什么要控制产蛋鸭的开产日龄 后备蛋鸭在培育过程中要经历由性成熟再到体成熟的过程.蛋鸭的性成熟标志着母鸭已具备了正常完成产蛋全过程的功能,但如果任由母鸭在性成熟后即开始产蛋,则由于母鸭这时还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所采食的营养物质除维持本身代谢外被分配成生长需要(长身体)和生产需要(产蛋)两个方面,结果往往是两方面都得不到满足而造成母鸭身体发育不良,产蛋率又长时期上不去,蛋重小且增加得很慢,延长到达产蛋高峰的时间,饲养管理不好的,甚至发生降蛋、换毛等现象.这样的鸭群必然缩短产蛋利用年限.因此,产蛋鸭的开产日龄一定要科学地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一、为什么要控制产蛋鸭的开产日龄   后备蛋鸭在培育过程中要经历由性成熟再到体成熟的过程.蛋鸭的性成熟标志着母鸭已具备了正常完成产蛋全过程的功能,但如果任由母鸭在性成熟后即开始产蛋,则由于母鸭这时还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所采食的营养物质除维持本身代谢外被分配成生长需要(长身体)和生产需要(产蛋)两个方面,结果往往是两方面都得不到满足而造成母鸭身体发育不良,产蛋率又长时期上不去,蛋重小且增加得很慢,延长到达产蛋高峰的时间,饲养管理不好的,甚至发生降蛋、换毛等现象.这样的鸭群必然缩短产蛋利用年限.因此,产蛋鸭的开产日龄一定要科学地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一般的饲养条件下,一进入冬季,蛋鸭便停止产蛋。怎样使蛋鸭冬季照常产蛋呢?这是养鸭户普遍关心的问题。现介绍一种使蛋鸭冬季照样产蛋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畜禽种业》2008,4(8):51-51
蛋鸭从开始产第一枚蛋到产蛋的最高峰通常称为起蛋期,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补饲。  相似文献   

14.
产蛋鸭夜间管理措施的好坏与它的产蛋息息相关。为了使鸭多产蛋、产大蛋,蛋鸭的夜间管理应满足以下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5.
蛋鸭夜间管理的好坏与产蛋率紧密相关。为了多产蛋,蛋鸭夜间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1.保持场地安静产蛋鸭反应灵敏,胆小易惊。鸭子受惊互相拱撞,大声鸣叫、飞扑,尤其晚上如遇惊吓,翌日易产出破壳蛋或软壳蛋。鸭子受惊后,轻者产蛋率下降5%,重者达30%;有的甚至连续三四天产软壳蛋。  相似文献   

16.
<正>手机尾号9337的读者问:秋天如何让蛋鸭多产蛋?专家解答:夏末时期,蛋鸭因连续几个月产蛋,身体瘦弱,这时如果继续让他们产蛋,就会大伤元气,严重影响秋季产蛋。所以,炎热酷夏时节应让蛋鸭休产。具体方法如下:大暑天一到,就要把产蛋鸭关起来,拔掉几根翅膀和尾巴上的大毛,连续3天只喂水,不喂食,迫使产蛋鸭休产。夏末天凉后,用精饲料饲喂20天,让鸭恢复元气,换上新毛。这样立秋后,鸭又可以正常产蛋  相似文献   

17.
一群蛋鸭在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常有10%~20%的鸭产蛋少或不产蛋。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鸭群产蛋率,在产蛋期间可以根据以下特征判断,逐步淘汰低产鸭。 1.饲养年限超过3年以上。  相似文献   

18.
1.精简鸭群.将鸭群中的老弱病残鸭和低产鸭及时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 2.防寒保暖.蛋鸭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0 ~ 20℃.冬季可将鸭舍周围用草帘围严,堵塞墙洞,修好门窗,屋顶下加保温夹层或装天花板,谨防各处贼风;在鸭舍内的地面上垫厚干软垫草,可选稻草、麦秸、谷壳或木屑等,隔天加垫料1次,在产蛋处垫高一些,垫料保持干燥,确保蛋鸭腹部温暖;加大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养8~9只.要注意在天气晴朗的中午适时通风,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相似文献   

19.
<正> 江津市油溪镇石羊村养鸭专业户李泽勇,养鸭12年,每年养鸭200多只,他养的鸭产蛋多、出孵率高,成活好。他养鸭的方法是:看体重。在产蛋鸭产蛋到20天时,在鸭群中乱捉十只鸭称重,以后每隔10天称1次,若体重下降则说明供料和供水不足,应调整日粮。  相似文献   

20.
<正>精简鸭群进入冬季后,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的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因此,要注意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一是将鸭舍周围用防寒草帘围严,堵塞鸭舍、墙壁上的孔洞,以防贼风侵袭。二是修好门窗,并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