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弓形体根据其不同的发育阶段,可分五种形态,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在过去的文献中,无论是在光镜下还是电镜下,均认为弓形体滋养体只有一个染色质的核。 1984年8月,我们在进行弓形体的传代工作中,用来源于江苏农科院的强毒株虫种,接种于本校动物室提供的体重为20~25克重的小白鼠,每只小白鼠膜腔内接种传代虫种0.1毫升。接种后第3~5天小白鼠出现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多汗、怕冷、被毛粗乱等症状。采取其腹腔液做滴片后显微镜检查,发现10多个在细胞外游离的弓形体双  相似文献   

2.
弓形体(Toxoplasma以后简称TP)虫株的保存,是研究弓形体病实验流行病学、诊断学、治疗学、免疫学、公共卫生学、肉品和动物检疫等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保存法多采用小白鼠继代或作更复杂的组织培养继代。这两种方法都较麻烦。为寻求简易  相似文献   

3.
用3头1岁公羊,经染料试验为阴性,经口接种10~4弓形体卵囊。按日序采集精液,用盐水稀释,置22℃培养60分钟。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然后检验感染情况及血清染料试验。小鼠均在接种后43天死亡,並检出弓形体快孢子或胞囊。据记载弓形体排出的最长时间是59天。此外,据报导,在  相似文献   

4.
一些报告曾强调,没有眼观病变的弓形体隐性感染猪的猪肉可能成为人弓形体病的重要传染源,因为这种猪除了作小白鼠接种外,不能通过肉检检出。小白鼠接种试验颇费时间,作快速诊断不太有用。Schnbxrg 和 Lochman 及 Fessed 曾提出一种检测屠宰牲畜里布氏杆菌感染的试验方法,这是一种快速  相似文献   

5.
<正> 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主要寄生在活的有核细胞内生长繁殖。倘若虫体离开细胞,一般在4℃冰箱中二周内即将死亡。因此,虫体保存十分困难。目前,各国保存弓形体的方法都采用动物或细胞接种传代保存,  相似文献   

6.
1986年7~8月,我省舒城县猪场饲养的158头架子猪暴发了弓形体病,发病80头,发病率为50.63%,死亡20头,致死率为25%。以送检发病频死猪材料接种小白鼠分离出弓形体,磺胺药物治疗,疫情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7.
1980年武湖农场千头养猪场暴发“无名高热”。共发病211头,发病率占存栏仔猪的43.9%;死亡86头,死亡率占发病总数的40.8%。采用直接触片和接种小白鼠的方法查出了弓形体的滋养体,首次证实了我县存在猪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8.
弓形体原虫的活虫保存,为开展对其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标本。而古老的保存方法是用小白鼠继代保种,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易被失传。我们参照国内外有关液氮保存活组织标本的文献,在贵阳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毛克强副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本次试验,迄今已保存虫体24个月(约730天),解冻复苏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受精卵冷冻保存的研究是从实验动物开始的。五十年代Ferdow等初次成功地使冷冻家兔受精卵发育成胎儿,whittingham(1972)用小白鼠冷冻胚胎育仔成功。同一时期Wlmut也成功地进行了小白鼠冷冻胚胎育仔,在1973年又成功地进行了牛冷冻胚胎的移植。于是提出了超低温长期保存受精卵的可能性,在畜牧领域里,1978年英国设想了牛冷冻胚胎移植的企业化。本文介绍与受精卵冷冻—解冻有关的因素同受精卵存活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耐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弓形体CN强毒株人工腹腔接种感染小白鼠,对其自然死亡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小白鼠全身各组织脏器均受到弓形体的侵及,其中以肝脏的损害最为严重。肝细胞广泛、弥散性的变性和坏死,是造成弓形体感染小白鼠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肾、肺、脑等生命重要器官的急性退行性变是引起患鼠急死的重要促成因子;免疫系统的免疫抑制也为患体内弓形体的致死性播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低温冰箱保存虫种可以代替传统的动物接种方法。以甘油作防冻剂,1640小牛血清作营养液,-80℃低温冰箱冷冻保存伊氏锥虫至一年,仍保持原有的浓度及毒力,接种小白鼠后第3天出虫,第6天死亡。  相似文献   

12.
600个自来航鸡蛋分别在8、23和25±1.5℃温度下保存了1—4天。其中在23℃保存的蛋孵化率最高(79.5—87.5%),在8℃保存蛋的孵化率最低(62.5—71.7%),保存于不同温度下蛋的孵化率的差别是显著的。在两种较高温度下贮存一天孵化率最佳(分别为87.5和83.3%)。在8、23和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室方法使小白鼠带菌,将猪痢疾病传染给猪。小白鼠胃内接种猪痢疾密螺旋体后,将它放入健康小白鼠或猪中,感染的小白鼠在接种后五天或180天与健鼠接触,健鼠在9—14天后,便排出密螺旋体。健猪接触感染的小白鼠粪便后,5—7天从粪中排菌,11—13天后发展成猪痢疾病。文章指出:啮齿动物(野外鼠类)可以成为猪痢疾病的宿主,可以传播猪痢疾病。在传播猪痢疾病时,猪是主要的传播者,克劳克等人的报告中提到猪喝到从发病猪场流出的污水而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因而认为猪吃了有密螺旋体的狗粪而感染。菲因指出:猪痢疾密螺旋体可在小白鼠粪中存活2—14天,但试验通过啮齿动物感染猪尚未成功,实验室感染小白鼠产生盲肠炎。本试验结果指出:小白鼠是猪痢疾密螺旋体的带菌宿主,通过它感染健康鼠与猪。  相似文献   

14.
危害人畜健康的弓形体病,近年来在各地屡有报导。本病的检虫方法,在国内外都用组织触片法和小白鼠接种法。触片法快速、简易,但不准确;接种法常需盲目继代,需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株PBG效价为1.4×10~5~10~7EID_(50)/ml。以1.500 EID_(50)肌肉接种幼鸡,一周后攻毒,保护率为62.5%,二周为100%,三个月为71.43%。以1,000、500及50 EID_(50)肌肉接种,于免疫后二个月及三个月攻毒.1,000及500 EID_(50)均为100%保护率.用常水稀释疫苗,以2,000EID_(50)的剂量口服免疫幼鸡,100%保护;如在常水中加入1%脱脂乳稀释疫苗,其免疫效果更好。冻干苗于-30℃冰箱保存一年后置37℃温箱及室温保存一周仍100%保护;保存二周者为75%保护。以1,000EID_(50)对一日龄及28日龄幼鸡肌肉接种,分别于不同日期剖杀(直至第四周),未见法氏囊(BF)有明显病理变化。疫苗经各外鸡场应用已超过六百万头份,免疫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下称猪瘟疫苗)液氮超低温-195.8℃冷冻保存科学是一项新技术。猪瘟疫苗的保存,按农牧渔业部《规程》规定,脾及淋巴结在-15—20℃结冻保存,不得超过六个月,《规程》尚未提到超低温冷冻的液氮保存问题。笔者从1981至1984年,对猪瘟疫苗超低温冷冻技术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伊氏锥虫活虫的液氮保存,为开展对其生物学、免疫学的研究提供了所需要的大量病原。传统的保存方法是用小白鼠、豚鼠、狗、兔等实验动物继代保种,不仅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有可能发生传种中断,同时保存时间不长。我们参照国内外有关液氮保存活组织标本的文献,进行了本次试验,迄今已保存虫体18个月(约540天),解冻复苏后接种小白鼠仍使其发病死亡,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保种效果。现将材料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18.
(一)用四株猪瘟病毒感染家兔,从中选育出一株能适应于家兔同时减弱了对猪的致病力。这株猪瘟兔化毒自1954年初至1958年底已通过大耳白兔430代。家兔感染兔化毒仅发生体温反应,无其他临床症状及特征性病理变化。 (二)病毒在通过大耳白兔的过程中,家兔出现的热反应率,随通过兔体代数的增多而增高。1955年通过兔体120代,平均热反应率80%,定型热占63.75%,自80代往后,热反应率开始上升;1956年通过兔体100代,平均热反应率达92.96%,定型热占78.33%;1957年全年平均热反应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到1958年,平均热反应上升到97.97%,定型热反应占87.87%。显然较早期毒的热反应率为高。 (三)经由静脉接种,反应兔的定型热潜伏期平均为33小时。热稽留期平均为22小时左右,温差达1℃以上。轻热反应潜伏期平均为39小时左右,熱稽留期平均为18小时左右。病毒传代时,按连续每6—8小时测体温一次,就可掌握体温曲线。一般在接种病毒后,体温降达常温前后剖杀采毒。 (四)不同产地家兔接种病毒后,热反应率稍有不同,敏感的大耳白兔和长毛种兔,出现热反应率较高。 (五)兔毒经皮下、肌肉、口腔、鼻腔、静脉接种,都可使兔发生感染。不过经皮下、肌肉和口腔感染发生热反应率稍低;口腔及鼻腔接种的潜伏期,要延长到47—100小时。健康兔与感染兔同笼饲养14—15天,未发生接触感染。 (六)热反应兔的各种脏器中均有病毒。用兔滴定的毒价是:脾达10~(-5),淋巴结达10~(-4)—10~(-5),肺、胸腺达10~(-3),心肌达10~(-2),血达10~(-2),肝、肾10~(-1)—10~(-2),脑10~(-1)。无热反应兔的脏器中,也有与热反应兔相等的病毒,测定脾脏毒价也达10~(-4)—10~(-5),对猪免疫性同样好,证明兔毒确已100%感染家兔。 (七)用大耳白兔测知兔毒在反应兔体内存活期,在接种兔毒后第3—6天内,毒价维持在高峰,第7天开始降低,到第12天在兔体内已测不到病毒。 (八)感染兔在发热期內,白血球总数无变化,但出现淋巴球减少和中性白血球增多,消长时间与体温升降基本吻合,在体温恢复正常后,白血球分类比数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5批含有如前文[1]所说的冷冻保护剂的实验猪瘟疫苗,在2~8℃保存2年后,接种实验家兔,所有实验兔热型反应均达到标准,同时以常规用5%蔗糖脱脂奶为保护剂的猪瘟细胞冻干疫苗,在2~8℃保存仅15个月后接种家兔,却未出现热型反应。在2~8℃保存18个月的3批试验疫苗接种猪,皆能抵抗猪瘟石门系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疫苗株PBG效价为1.4×10~5~10~7EID_50/ml。以1,500 EID_50肌肉接种幼鸡,一周后攻毒,保护率为62.5%,二周为100%。三个月为71.43%。以1,000、500及50 EID_(50)肌肉接种,于免疫后二个月及三个月攻毒,1,000及500 EID_(50)均为100%保护率。用常水稀释疫苗,以2,008EID_(50)的剂量口服免疫幼鸡。100%保护;如在常水中加入1%税脂乳稀释疫苗,其免疫效果更好。冻干苗于-30℃冰箱保存一年后置37℃温箱及空温保存一周仍100%保护:保存二周者为75%保护。以1,000EID_(50)对一日龄及28日龄幼鸡肌肉接种,分别于不同日期剖杀(直至第四周),未见法氏囊(BF)有明显病理变化,疫苗经各外鸡场应用已超过六百万头份,免疫后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