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利用太阳能对塑料大棚土壤增温的效果。连续三年试验的结果表明,太阳能热水器对塑料大棚的土壤有显著的增温效应。长江下游早春,热水器受日光后,一般可升温40—60℃。1m2面积的热水器累计运行一小时可使25—30公斤水增温 20 ℃,使2~4 m2面积水管上 3—8厘米的土层增温 8— 6 ℃,至翌晨 7时尚可高于对照2—3 ℃。在 5-20厘米深度范围内土层越深保温性越稳定。一天内土壤增温值以18时最高,离水管越近,增温值越高。在土层8厘米左右处设水管,排管距离15—20厘米,番茄、辣椒可提前出苗5—7天。热水器在增温过程中节能显著。10—12m2床面达到上述的增温效应每天仅耗电0.25度,以农用电每度0.06元折算,实际费用为0.015—0.02元。  相似文献   

2.
双层保温:采用双层保温措施,即在大棚内加盖地膜或设置小拱棚,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据试验,在大棚内加盖地膜,能使地温提高2℃;在大棚内设置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温度保持在15℃以上。设置反光幕:在蔬菜大棚的北侧弱光处置一道反光幕,能显著增强蔬菜大棚北侧的光照,并可提高地温1.5~3℃,对蔬菜种植有利。改用无滴膜: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大棚内的水气便不会在棚膜上凝聚成水滴,透光率可保持在90%左右,蔬菜的光合作用就能得到改善。园土消毒:大棚蔬菜由于连作次数多,一般病害较为严重。用化学药剂进行园土消毒,…  相似文献   

3.
不同浮面覆盖材料对小白菜和菠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无纺布、遮阳网对冬季蔬菜浮面覆盖的试验表明,20、30、40g/m2无纺布、25g/m2粘纺布和SZW10型银灰色遮阳网的透光率,分别为87%、79%、73%、72%和55%。覆盖后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增加51.41%~12.46%,其中以25g/m2粘纺布保湿性最好,其次是40g/m2无纺布。20g/m2无纺布覆盖增温效果明显,地面温度比不覆盖的对照增加0.8~2.6℃,5~20cm土层无论晴天、阴雨天均有增温趋势,尤其是5cm土层增温达1.8℃。浮面覆盖对矮脚黄小白菜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产效果明显,其规律为30g/m2无纺布>20g/m2无纺布>25g/m2粘纺布>40g/m2无纺布>SZW10型银灰色遮阳网,对菠菜的增产效果类同矮脚黄小白菜。  相似文献   

4.
1986年引进美国“水围墙’样品并对其保护作用进行了观测研究。于天津郊区利用水围墙可在3月下旬定植番茄,定植期比露地早熟栽培提早了1个月。3月中旬~4月上旬水围墙内的气温平均值比塑料薄膜小棚(以下简称小棚)低2.2~0.7℃;4月下旬~5月中旬比小棚高0.9~2.2℃。水围墙内气温的最高温度低于小棚而夜间温度高于小棚.水围墙对内部土壤的增温作用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比露地高0.9—1.5℃;比小棚低2.4—7.2℃。在同期定植的情况下(番茄)利用水围墙的早期产量比常规露地栽培增加9倍、比露地覆盖地膜增加6.35倍;但其早熟和增产效果不如小棚。  相似文献   

5.
经研究,利用银灰色遮阳网、黑色遮阳网、无纺布和芦帘4种覆盖材料在夏末高温季节进行搭棚覆盖,培育秋黄瓜秧苗,棚内的日平均温度下降在0.3~1.6℃,日最高温度下降0.3~5.3℃;日平均透光率为19.2%~59.4%;秧苗综合素质以银灰色遮阳网覆盖的处理为最好,其他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优于露地育苗。  相似文献   

6.
地膜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早甘蓝李怀军(内蒙古阿荣旗查巴奇河西·162757)地膜小拱棚双覆盖栽培甘蓝,既提高地温,又提高气温,起到双重增温保温的作用。对提前栽培,增加有效生长期,减轻自然灾害,增加经济效益,起着明显的作用。1.选用品种应选用早熟高产、抗逆...  相似文献   

7.
程洪花 《落叶果树》2010,42(1):16-16
调控温湿度。棚室升温前15~20天覆地膜,使地温、气温协调一致。谢花后除去地膜防止高温伤根。花期白天保持15—18%,最高不超过23℃,夜间7—8℃;果实发育期白天不超过27℃,夜间不低于5℃;果实近成熟时白天保持在25—31℃,晚上不高于10℃。  相似文献   

8.
大棚增温十法庞继先(吉林省榆树市青顶农业站·榆树130427)冬季的早春(2月),塑料大棚内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如果采取以下10项增温措施,可收到非常明显的增温效果。1保持棚膜清洁新棚膜使用一段时间后,因附着水滴、沾染灰尘,使透光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赵增吉 《食用菌》2000,22(3):28-29
环境条件及其调控是香菇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通过各种小气候环境下香菇生长规律的对比观测,取得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环境因子与香菇菌丝、子实体生长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各时期调控措施。1试验方法1.1试验品种高香一号:高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25℃左右,出菇适温14~28℃。香农68和花菇99,均为中温型品种,菌丝生长适温25℃左右,出菇适温8~ 24℃,生物效率如%左右。1.2栽培季节与方法南昌地区栽培香菇时间应选择9月,以便10月底脱袋,11月底开采,加上合理的出菇管理,争取较高的冬菇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早美光油桃大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于1997~1999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油桃较露地成熟期提早60天左右,产量增加35.73%,售价高20倍。1 试验地概况及气候条件试验在五莲县院西乡段家庙村进行,共2个大棚,占地面积1921m2。该地处日照市北部丘陵地区,年均温13.1℃,1月份月均温-2.4℃,年降水量835mm,日照时数2508小时,无霜期198天。2 大棚设置及结构选背风向阳处建大棚,冬暖式东西向,用杨木或刺槐或竹木做模型骨架,立架间距2.5m,棚高2.5m、宽12m、长80…  相似文献   

11.
农膜:称聚氯乙烯薄膜,工业代号PVC,其厚度约为0.10毫米左右。主要用于温室育秧搭棚等。地膜:称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工业代号LDPE,简称高压膜,厚度为0.12—0.015毫米,透光率高,增温效果明显,是常见的一种普通地膜。主要用于水稻、玉米、红苕等作物的育秧育苗。微膜:是地膜的一种类型,称高压低密度线型聚乙烯薄膜,简称线型膜,工业代号LLDPE,其厚度一般为0.006——0.008mm。主要用于全膜覆  相似文献   

12.
三膜一苫技术就是种植西瓜时,地面覆盖地膜,以增温保墒、促进根系生长;瓜苗定植后,再覆盖一小拱棚,利用农膜透光性强、增温保湿等优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然后再在小拱棚上覆盖草苫,达到夜间防风防寒、保湿防冻、提高棚温等目的,有利瓜苗早发稳长;最后,再在草苫上覆一膜,以免雨淋草苫、压塌拱棚,并可使棚内温度升高1—2℃。  相似文献   

13.
纽荷尔、朋娜脐橙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1立地条件果园应建在年均温17℃以上的地方,坡度30°以下的东、西、南3个坡向均可。土层深1m以上,土壤pH值5.5~7.5,有机质含量2.5%~3.0%,疏松透气,排灌方便。2施肥纽荷尔、朋娜脐橙以春梢和早秋梢为主...  相似文献   

14.
旱薄山地成年桃树丰产优质技术开发王吉奎,王生贵,郝善荣,徐建民,张中武,杨作智(山东省五莲县林业局262300)五莲县地处山东省日照市北部丘陵地区,海拔100-700m,年平均气温13.1℃,1月份均温-2.4℃,7月份均温25.2℃;年平均降水量8...  相似文献   

15.
在本模拟试验中,对韭菜采后立即预冷(在24小时内预冷到0℃)和在常温下放置1天或2天造成的品质损失进行了比较,就不同的贮藏温度和加冰与否对韭菜的变黄、失水及腐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韭菜采后应在24小时内预冷到0℃,在0~5℃下贮藏7天后商品率为90.3~84.6%。韭菜采后在15℃下1天和0℃下7天商品率可达89%。韭菜采后在15℃下2天和20℃下1或2天,不论以后的贮藏温度如何,腐烂都很严重。加冰对减少失水和降低菜温有一定的效果,但会减少运载量,而对减轻腐烂未见明显作用。经过预冷的韭菜用带孔塑料薄膜(地膜)包装可减少失水。在低温中贮藏的韭菜浸水处理可以降低失水,对腐烂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吴恋 《吉林蔬菜》2012,(10):21-22
先打透底水,冉薄盖一层消毒过筛营养土,每平方米标准床播种20~25克。播后再盖1~1.5厘米厚营养土,盖膜,封大棚门,从播种到子叶微展的出苗期,盖上地膜不要通风,床温控制在24。26℃。70%出土时地膜起拱。从子叶微展到第一真叶破心,白天气温不宜超过25℃,地温白天18~20℃,夜间14~16℃.适当通风降湿,控制浇水。从破心期到4片真叶期,床温控制在16。23℃,晴天多通风见光,床土尚未露白及时浇水,保持半干半湿,若养分不够,可结合唢水追0.1%的有机肥营养液1—2次,分苗前应注意对秧苗进行适当锻炼。  相似文献   

17.
许晖 《果农之友》2001,(1):27-27
采用高垄扦插、薄膜覆盖与压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葡萄育苗,方法简便,见效快。它能充分利用薄膜的增温保湿效应,与不覆膜的相比,在早春(4~5月)可使地温提高10℃以上。土壤绝对含水量提高5%以上,扦插后成活率高,苗子前期生长快,6月中旬以前比对照(不覆膜的)枝蔓生长量增加2倍以上(覆膜的枝蔓多在30厘米以上,对照的枝蔓仅10厘米左右),这对提早压条十分有利,因此培育出的苗木质量好、繁殖率高,与一般育苗法相比,可提高产苗量1~2倍(1.2~1.5万/666.7平方米)。在苗木紧缺、名贵品种急需迅速扩大繁…  相似文献   

18.
梨病毒温室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3—1995年,在16—28℃温室内采用8种木本指示植物对4种梨病毒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用A20、杂种、C7/1和弗吉尼亚小苹果分别作梨环纹花叶病毒、梨脉黄病毒、矮化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的指示植物,其检出率分别达90.0%、100%、87.0%和97.0%。4种梨病毒温室鉴定所需时间由田间鉴定的1.5—2.0年缩短为2—3个月。  相似文献   

19.
高产素是含有硼、锌、锰、钼、铜、铁、镁和螯合剂的微量元素肥料。1990—1992年,对巨峰葡萄每年喷施高产素1—3次,处理树比对照树的叶片增重3.2%—7.9%,叶片增厚5.6%—8.1%,主蔓径粗增大0.01—0.15cm,母蔓径粗增大0.05—0.31cm,坐果率提高2.9—3.2个百分点,果穗增重4.3%—20.5%,3a(年)平均株产增长11.6%—17.0%,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2—2.5个百分点。叶面喷施高产素的投入与产出比为1:109.4,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0.
桂南地区冬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栋塑料大棚内外的冬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分析棚内小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棚内透光率为70%~80%,阴天较高,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增温1.3~1.9℃,最高气温增温3.9~8.4℃,最低气温增温0.8~1.3℃,棚内日较差高于棚外2.7~7.1℃,晴天及多云天夜间出现0.2~0.9℃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0,5,10,15,20 cm各土层地温平均增温2.8~3.6℃;棚内地表最高温度增温0.1~3.6℃,最低温度增温2.2-5.2℃.日较差大于棚外-5.1~2.2℃,晴天12:00棚内0 cm地温出现0.5℃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日平均相对湿度高于棚外1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