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草地资源最新调查,海西州现有天然草地1191.77×104hm2,退化草地752.58×104hm2,因草地所在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和该区域草地所受的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退化草地在全州的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本文结合海西州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就海西州天然草地退化面积及退化程度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参考青海省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野外调查资料,结合2007年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时获取的最新数据,从退化草地面积、草地类鲜草产量初步对全省天然草地进行了退化趋势的分析,认为青海省天然草地的退化趋势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退化程度不明显。最近30年来,天然草地的退化速率明显加快,尤其是地处"三江源区"的天然草地,是全省退化扩展速率最快的地区。其原因,主要是人为活动和气候因素所致,自然因素对天然草地的影响是渐进式和缓慢的、不易察觉的一个过程,远不及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增加、长期超载过牧等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干扰对草地动态演替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更为严重。但自然因素对天然草地的影响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海西州天然草地资源现状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慧清  李世雄 《草业科学》2010,27(6):153-157
根据2005-2009年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资源的监测结果发现,目前该州天然草地可划分为高寒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甸、低地草甸和高寒草甸草原6类;海西州可利用草地面积不断减少,与2007年相比,2008年和2009年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分别减少226.07和169.31万hm2;各类型草地鲜草总产量大幅度降低;草地连年超载过牧,且逐年加重,2005、2007和2009年全州草地分别超载13.97、26.56和33.94万羊单位;草地生态破坏,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现象。分析海西州天然草地资源现状,建议对现有天然草地实施封育保护,加强人工草地建植,调整畜群结构,严格控制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4.
据青海省草地资源最新调查,青海省现有天然草地4191.72×10~4hm~2,退化草地面积3131.04×10~4hm~2,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面积不仅分布广、面积大,因草地所在地区立地条件的差异和该区域草地所受的自然、人为因素影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退化草地在全省的分布格局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不仅分布广、面积大,而且草地退化的速率也在逐年加快,进而使得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文结合全省草地资源调查工作,就全省天然草地的退化面积及退化程度进行了统计,对各类草地的退化面积与退化程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海西州草地资源分布面积、鲜草产量、等级、退化状况等进行分析,认为海西州是全省荒漠类草地和低地草甸类草地的集中分布区,全州草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二,但产草量位居全省末位,草地等级属中等偏下水平。天然草地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占总退化面积的53.99%,且呈加剧趋势。海西州草地有一定的载畜潜力,但各县(市、行委)间放牧压力差异较大。发展畜牧业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条件,因地制宜。改变现有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人工草地,适当减少天然草地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7.
论青海天然草地分类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海省2007年草地资源调查工作,对青海省天然草地分类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上世纪80年代青海草地分类系统(即第一次分类系统)是对青海天然草地的最基础、最全面的划分和概括,但存在类型划分过于细致,不能充分反映现状,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2007年全省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时对第一次草地分类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结合现阶段青海天然草地资源现状进行归纳和概括,形成了全省统一的天然草地分类系统。该系统即保持了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的高度统一,又方便草地工作者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具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有天然草地面积1.283 5×106km2,其中退化面积为5.0×107hm2,且退化严重.通过对全省天然草地的退化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为今后的草地建设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湟中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把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并正在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把天然草场的治理和改良作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来抓。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天然草场退化严重,退化草场面积达657.33hm2,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68.98%。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鼠害。通过对2006年草地鼠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2007年草地鼠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提出防治对策。1草地鼠害基数调查湟中县草原站组织专业人员,根据《青海省草地鼠虫害、毒杂草调查规程》,于2006年8月10…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气候变暖、超载放牧、鼠虫危害、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天然草地生态环境的退化,严重制约着青海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地分析了青海省的草地资源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草地资源保护和建设的措施,以促进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草地资源和畜种资源优势,使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高寒自然条件的限制、超载放牧、鼠虫危害、草地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等原因,严重制约着青海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优化产业结构,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才能使青海省的草地畜牧业得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草地资源是保护生态的绿色屏障,也是发展畜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人类的生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地资源调查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草地的自然和经济特性,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掌握河南省平顶山市天然草地资源现状,在河南省开展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的背景下,2018年5-12月,平顶山市开展了天然草地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天然草地资源丰富,干草平均产量为2 297.16 kg/hm2,植被覆盖度达86.96%,草地等级属于优质高产和中质高产,绝大多数草地适合全年放牧,处于轻度利用状态,利于草食家畜的发展。但对于轻、中度退化的草地进行改良和恢复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果洛州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青海省果洛州1982年天然草地资源面积调查的资料和谢高地等学者关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成果,对果洛州天然草地进行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其研究结果旨在为果洛州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海西州天然草地景观格局现状,利用ARCGIS对海西州天然草地TM影像进行解译,并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西州天然草地存在景观破碎度高、斑块形状复杂的问题,说明海西州天然草地利用过度,应该予以补偿。  相似文献   

15.
久治县草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四川草原》2005,(6):42-46
天然草地退化,将导致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下降,优良牧草减少,草地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因此,如何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草地退化以及退化草地的恢复与治理已成为当前畜牧业生产和草地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久治县草地资源现状的调查,针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抑制退化及退化草地改良的对策,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从而为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然草地退化,将导致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下降,优良牧草减少,草地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因此,如何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草地退化以及退化草地的恢复与治理已成为当前畜牧业生产和草地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久治县草地资源现状的调查,针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抑制退化及退化草地改良的对策,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从而为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青海省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造成该区域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综合因素,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优化草地生产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遏制草地退化,使草地生态进入良性演替,实现江河源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青海省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造成该区域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综合因素,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优化草地生产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饲草料生产基地,遏制草地退化,使草地生态进入良性演替,实现江河源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辛有俊  吴阿迪  辛玉春 《青海草业》2012,21(2):57-61,68
对天然草地进行类型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草地资源。在草地分类过程中,主要包括草地分类单位及标准的确定和同一分类单位中不同草地类型的区分归类。目前,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采用的分类系统和划分标准,是按照【1988】农{牧草}字104号部颁标准,即《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的划分标准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制定,在编制过程中紧密结合青海省天然草地的实际,同时还参考了《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草地类型图例系统》,最终形成了青海省草地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20.
化隆县天然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化隆县天然草地资源的调查,发现牲畜超载过牧,利用不合理,草地退化严重,建议通过优化天然草地生产结构,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划片轮牧,加大灭鼠力度,巩固草地使用权,天然草地改良,加强法制建设,实现草畜平衡,使天然草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