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籽瓜在靖远种植历史悠久,是传统的优势作物之一,籽瓜生产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常规籽瓜品种种质混杂,退化严重,导致籽瓜产量低、品质差、抗性减弱,制约了籽瓜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籽瓜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而"林籽一号"有效地克服了常规籽瓜品种的不足,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早熟、适应范围广等优势,林籽一号瓜籽产量显著高于各参试品种,分别较对照新籽一号增产29.38%,较靖远大板增产22.49%,较黑皮王增产44.25%,是目前籽瓜生产中应用的唯一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丰富旱砂籽瓜及西瓜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探索2种瓜类的栽培技术措施及旱砂地种植模式.【方法】以靖远旱砂地主栽籽瓜品种‘靖远大板’和主栽西瓜品种‘金花’为试材,测定分析了2种瓜类光合速率日变化的7项指标、光响应曲线、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等光合生理特征.【结果】‘金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值大于‘靖远大板’2.97μmol/(m2·s),无明显光合"午休"现象,而‘靖远大板’则有明显的光合午休;‘金花’的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较‘靖远大板’高242.43μmol/(m2·s)、14.45μmol/(m2·s);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是决定2种瓜类光合能力的关键因子.【结论】‘金花’在光合能力优于‘靖远大板’,但其蒸腾作用也更强烈,对水分的需求更大,相较之下‘靖远大板’虽光合能力较弱但抗旱保水性能更好,更适于干旱少雨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农博籽瓜专用肥在靖远县高湾乡的籽瓜上进行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农博籽瓜专用肥在靖远地区的籽瓜上增产效果明显,对瓜籽的千粒重、单瓜产籽数、秕籽率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籽瓜新农黑小籽1号品种介绍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黑小籽1号属黑籽瓜,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对引进的籽瓜品系材料,进行连续世代自交纯化选育出的籽瓜新品种。2011年审定命名,它的育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籽瓜黑小片主产区的生产水平。一、特征特性新农黑小籽1号属早中熟品种,生育期95~105天,易坐瓜,抗逆性、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果实近圆形,果皮浅绿色,单瓜结籽300粒左右,籽粒均匀,籽粒边缘黑色,并呈较窄黑边,中间大而白。籽粒皮薄、板平,翘板率低,麻板少。千粒重130克,平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QW-QZ-2型籽瓜破碎取籽分离机瓜籽含杂率高和筛网各部分分离效率差异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籽瓤分离过程,为籽瓜破碎取籽机的结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一号”品种籽瓜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法测量籽瓜各组分的本征参数,利用Hertz Mindlin with JKR模型,以堆积角为响应标定籽瓜各组分接触参数,进行籽瓜籽瓤分离数值模拟试验,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用标定的参数建立籽瓜籽瓤分离数值模拟模型,经试验确定籽瓜破碎取籽机分离辊的较优转速为110~130 r/min,瓜籽含杂率为3.98%~4.03%,在该转速下筛筒区域的瓜瓤分离净度均大于20%且分布较为平均,有效避免了各区域分离效率的差异和分离辊部分区域磨损较大的问题。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瓜籽含杂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71%,瓜瓤分离净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33%,均满足作业要求。【结论】所建立的离散元模型模拟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籽瓜籽瓤分离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黑籽瓜品种为林籽1号、改良林籽1号、林籽2号、民籽1号、黑皮大板5个品种,对照为新籽瓜1号;供试红籽瓜品种为红秀1号、红秀2号,对照为红中片。  相似文献   

7.
籽瓜(籽用西瓜)产业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籽瓜为籽用西瓜,俗称"打瓜"洗籽瓜"瓜籽瓜",属葫芦科普通西瓜亚种中的籽瓜变种。分黑籽瓜和红籽瓜两种,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广西、安徽、江西、湖南、黑龙江及广东等10省(区),呈现出南  相似文献   

8.
"新籽瓜1号"中熟,黑色大片,全生育期95~100天,植株生长适中,易坐瓜,抗逆性、抗病性较强,适应广.奇台地区从北部沙漠边沿种至南部中、下戈壁区种植20万)667米2)籽瓜中50%以上是"新籽瓜1号".作者亲自现场指导籽瓜生产,通过实践摸索,初步总结出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前,市场上各种南瓜籽做的小食品,琳琅满目,食味百样,以致对南瓜籽的需求量大增,这无疑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一条好途径。较传统的南瓜而言,籽用南瓜的优势在于适应性强,利用农田隙地或房前屋后均可栽培;嫩瓜可炒食,老瓜可煮食或作饲料;南瓜富含糖分,营养价值高;种子含油量高达50%以上,可榨油,也可炒食。目前,常用的籽用南瓜品种有2种:从俄罗斯引进的东引一号(瓜大、籽饱满、均匀);从东北引进的东选一号、二号(瓜小、籽多、肉甜)。1、生物学特征籽用南瓜属于葫芦科植物,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为蔓生植物,叶大,呈深绿色,雌雄同株异花。喜温暖,不耐…  相似文献   

10.
‘新籽瓜二号’,是新疆石河子农学院籽用瓜研究所历时六年选育成功的打瓜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坐瓜早,结果能力强,平均单株结瓜1.2~1.4个。果皮浅绿色,上布细核桃纹,瓜瓤浅黄色。单瓜平均结籽147粒,瓜籽眉心中等,黑白分明,光泽好,板平,无麻斑。良种10粒横排11厘米以上,商品瓜籽  相似文献   

11.
籽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优质籽瓜新品种,对新疆地区已有5个籽瓜品种的生长发育、品种特性和丰产性等综合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结果表明:籽瓜的全生育期为92~120d;籽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结果期、膨大期、后期(种子成熟期);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22%~23%和82%~89%,瓜籽籽粒黑白分明、板平正,产量可达2 25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金地3号生育期110天左右,生长势旺盛,耐病,抗逆性强,易坐瓜。单株坐瓜1~2个,老瓜浅黄色,瓜条圆筒形。一般单瓜产籽约350粒,单瓜籽粒重70克,百粒重20克。籽粒洁白,大而饱满,色泽光亮,商品性好,粗脂肪含量50.1%,符合国内外加工用籽的品质要求。一般每亩产籽  相似文献   

13.
以红中片籽瓜新红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经过0%、2.3%、2.6%、2.9%、3.2%、3.5%、3.8%、4.1%共8个浓度EMS溶液处理种子后,在大田种植,通过调查不同处理种子发芽率、畸形苗数、结实种子的横径、纵径、百粒重等,来确定适宜处理籽瓜种子的EMS浓度。结果表明:以上8个不同浓度EMS溶液处理籽瓜种子,浓度过大,不适宜用于处理籽瓜种子。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北屯垦区主栽籽瓜品种民籽一号不断退化的现状,采取套袋授粉育种技术,进行初步提纯复壮,获得单瓜繁殖材料321份,并对其考种数据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奇台籽瓜种植发展突飞猛进,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效益均优于其他作物。但从生产角度研究、探索籽瓜栽培技术,指导解决当前籽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还远远跟不上发展进程。为此通过几年的实践,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宜奇台种植籽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新籽瓜1号”中熟,黑色大片,全生育期95~100天,植株生长适中,易坐瓜,抗逆性、抗病性较强,适应广。奇台地区从北部沙漠边沿种至南部中、下戈壁区种植20万)667米^2)籽瓜中50%以上是“新籽瓜1号”。作者亲自现场指导籽瓜生产,通过实践摸索,初步总结出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增值的籽瓜     
<正>它们不是普通的西瓜,而是籽瓜。原产于非洲西南部的卡拉哈迪沙漠中。唐代时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西北地区。所谓籽瓜就是以产黑瓜子为主的瓜,难怪产的籽要比普通西瓜大许多。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籽瓜常规种严重退化、产量大幅下降问题,2007年引进试种籽瓜杂交种林籽1号。该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种子属小片,千粒重180克,产品为大片,千粒重295克,发芽率96%,平均单产150千克/667米^2,最高单产可达250千克/667米^2,增产率为20%。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抗病籽瓜品种新籽瓜1号引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993年从新疆农六师农科所引进鉴定出的高产优质抗病籽瓜品种新籽瓜 1号于 1993- 1998年在民勤县进行品鉴试验和生产示范推广。结果表明 ,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 ,生育期 110 d,单瓜重 2 kg,瓜瓤淡黄 ,含糖量为 5 % ,出籽率为 2 .8%~ 3.0 % ,单瓜平均籽粒数为 15 8个 ,单瓜平均籽粒重 4 9g,千粒重 319g,干黑瓜籽平均产量为 2 110 .5 kg/ hm2 ,一级商品率达 98%。该品种耐旱、耐瘠 ,抗炭疽病和蔓枯病 ,耐枯萎病 ,适合在甘肃省籽瓜产区及内蒙古、新疆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籽瓜具有比较粗放的种植模式,而且它的生长的条件多种多样,瓜藤的长势没有规定的顺序而且样式较多,根据现在的籽瓜的收获机械装备来说,籽瓜收获机械化及["及"或者"、"]自动化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它的应用水平还需要一定的发展,机构和收获技术的研究还有着很多的问题。若想提高籽瓜收获机械的工作效率,能够更加很好的完善收获的技术,就需要更深入地研究籽瓜收获机械的工艺参数,找到它结构和工艺参数的最佳配合。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对籽瓜收获机械研究的现在状况和未来的展望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讨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