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朝天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份朝天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的9个性状中仅首花节位和株高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而果肉厚、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心室数、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6个性状是决定朝天椒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果肉厚、单株果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株幅对朝天椒单株产量有直接正向效应,单果重对朝天椒单株产量主要是间接影响。因此在朝天椒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多注意这些性状,着重提高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朝天椒产量。  相似文献   

2.
对新湾青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性状的稳定性分别是商品果单果重〈株幅纵径〈最大叶长〈门茄高度〈单株结果数〈叶柄长〈商品果横径〈商品果纵径〈最大叶宽〈株幅横径〈株高〈产量;株高、门茄高度、最大叶宽、商品果横径、商品果纵径、商品果单果重、单株结果数、株幅横径与产量呈正相关,最大叶长、叶柄长、株幅纵径与产量呈负相关;建立了新湾青茄产量与11个农艺性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提出新湾青茄高产稳产栽培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15份线辣椒材料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线辣椒株高、始花节位和叶宽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径、平均单果重与单株结果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果径与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结果数、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线辣椒单株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最大,并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果重、果径和单株结果数对总产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开展螺丝椒种质改良及新品种选育,选用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辣椒团队经多年自交纯合后的60份螺丝椒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11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开展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0份螺丝椒材料在11个农艺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为10.52%~58.07%,平均32.04%;其中单株果数变异系数最大,为58.07%;果实纵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0.52%。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株幅、果实横径与果肉厚和单果重、单果重与心室数和果肉厚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果实横径与心室数间表现为显著正相关;果实纵径与心室数及单株果数与果肉厚、果实横径、单果重间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单株果数与心室数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基于11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0.628%;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5处将60份种质资源分为5类。以上结果为种质资源材料的利用及培育适合市场需求的螺丝椒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20份线辣椒材料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线辣椒始花节位、叶长和叶宽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横径、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与单株结果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果横径与单果果肉重、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结果数、叶长、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线辣椒单株产量对总产量的贡献最大,并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对总产量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果横径对总产量有负向影响,果纵径对总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辣椒的 4个杂交一代的总产量和早期产量等 2 0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简单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对辣椒产量尤其是早期产量进行选择时 ,应注意对果实横径进行选择 ;对于果肉厚的选择与提高会使果肉重、平均单果重有效增加 ,所以应加强对果肉厚这一性状的选择。而对果肉厚进行选育时 ,应注意株高和叶宽的变化 ;在育种实践中应注意辣椒单株结果数和平均单果重之间的关系 ,以培育不同的高产类型 ;对辣椒叶片 长x宽 选择时 ,无论对叶长还是对叶宽的选择都会使其选择有效 ;丰产育种时还应注意茎粗与叶宽、株高、叶片 长x宽 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理想的株型。  相似文献   

7.
构成辣椒产量几个数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构在辣椒产量几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各性状对早期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单果重,果实发育速度,果长,播种至花期天数,果宽,第1朵花者生节位,株高,株幅,以单果重和果实发育速度对辣椒早期产量的影响较大,其关联度分别为0.8531和0.8314;各性状对总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单查重,早期产量,果长,株高,果宽,第1朵花着生节位,果实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8.
以安徽省的13个茄子地方种质为试材,对12个植物性状的变异和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早期果数>果形指数>果实纵径>单株总果数>单果重>果实横径>开展度>株高>茎粗>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2)株高与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分别是极显著成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早期果数、单株总果数、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3)单株早期果数和单株总果数分别与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单果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与果实纵径是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适宜区域种质资源群体,筛选出优良表现的核心种质资源,为辣椒品种改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收集的272份辣椒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通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 22个质量性状的分布频率不同,其变异系数在12.3%~79.78%,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8~2.4,其中果形分布类型最大,遗传多样性指数也最高。数量形状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为47.59%,与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均超过了50%。株高、株幅、首花节位数、商品果横径、胎座大小、果肉厚、单果重、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种子重均与总产量极显著相关。单株产量、商品果纵径、胎座大小、总果数、单株果数、心室数与总产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Y=0.202+0.042X10+0.340X13-0.175X15+0.002X17-0.01X18+4.09X19(R 2=0.941,F=6.449,P=0.001)。筛选出单株果数、单产、果重、商品果横径、叶片长宽、果肉厚、胎座大小、种子百粒重、侧枝数与总产量显著相关(P<0.05)。在欧式距离为7.5处,可将这272份辣椒种资分为6类。 结论 变异系数越高,遗传稳定性越低,且植株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果重、果实横径、胎座大小、种子重是与辣椒总产量直接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毛粉802"和"苏粉9号"为材料,探讨了水分胁迫对设施番茄果实横纵经、果形指数和单果重的影响,并对产量形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度水分胁迫降低果实的横径、纵径和单果重;品种V1各处理的果形指数要显著高于品种V2的处理,同一品种内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果重和果形指数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果实横径、纵径和坐果数与产量呈负相关,果实横径与单果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明确蓝莓各农艺性状对目标性状影响的主次关系,可为蓝莓引种栽培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用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蓝莓8个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株产关联度最大的为结果枝数,其次为每枝结果数和单果重;单株产量与株高、结果枝数、平均每枝结果数、单株一年生枝树和单果重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与果蝇发生率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探索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6年和2007年7个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依次为生育期、株高、千粒重、穗长、穗行数。该结果不仅表明了影响玉米产量较大的因素,同时也表明了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性状是生育期,其次是株高,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相对居中,相比之下,穗长、穗行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区核桃楸结实性状种源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长白山14个核桃楸种源的结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核桃楸种源结实性状的种源变异规律,分析了空间地理变异和地形因子对不同种源核桃楸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楸不同种源的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宽等差异显著,其中单株产量差异最为明显,其变异系数高达36.12%,而干果质量、干果长和干果宽变异较小,变异系数的范围为2.25%~6.67%。PCA分析表明,PC1综合反映了核桃楸的果实产量、干果质量和树木高生长信息;而PC2则综合反映了果实表型性状和径生长信息,如干果长、干果宽和胸径。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变量对核桃楸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长、干果宽、树高和胸径空间变异的解释量为13%~69%;地形变量对单株产量、干果宽、树高和胸径解释量范围为19%~24%;空间变量对PC1和PC2的解释量分别为33%和24%,地形变量对PC1和PC2的解释量分别为52%和66%。结实性状与地形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干果宽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0.05)。聚类分析显示,种源组II中核桃楸单株产量最高,是最优的果实种源组;种源组III中核桃楸单株产量最低、平均胸径值最高,是最优的木材种源组。因此,在林业实践中应根据最终的培育目标来选取合适的种源。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辣椒杂交组合产量与其主要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辣椒杂交组合单株产量与其主要相关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青椒产量>平均单果重>果径>红椒产量>株高>坐果率>红椒数>始花节位>果长>果形指数>青椒数>总果数;(2)青椒产量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株高>平均单果重>始花节位>坐果率>果径>红椒产量>果形指数>果长>总果数>青椒数>红椒数。因此,在辣椒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把平均单果重、果径、株高和始花节位作为选育的重点性状,并结合其他性状进行综合筛选。  相似文献   

15.
辣椒若干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辣椒的13个杂种一代及其16个亲本的总产量等16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的总产量与早期产量及果实胎座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单果重与胎座宽度及果肉厚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果数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播种至花期天数,始花节位与播种至花期天数及维生素C含量与果实长度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单株果数对总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果实胎座宽度及早期产量也对总产量有明显的直接影响,而其它性状则仅对总产量产生有限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单株粒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黑龙江省中、晚熟玉米对照品种及杂交组合共160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玉米产量(单株粒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玉米单株粒重相关的农艺性状中,穗粗、百粒重和穗长最为重要,整体关联度排序为:穗粗>百粒重>穗长>生育期>行粒数>吐丝期>散粉期>穗位>株高>穗行数>出苗期>出籽率,这说明目前玉米新品种选育应以果穗粗、长,百粒重大且穗行数多为主,以其他农艺性状适中为目标,协调各相关因素,提高产量。本试验利用大量品种(组合)明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为选育高产玉米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377份不同生育期的大豆品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选育新品种时,若以全生育期、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进行选择可望获得早熟、高产新品种;若以荚长、荚宽进行间接选择可望获得大粒新品种。(2)不同生育期类型各品种间产量构成因素均达极显著水平,早熟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的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3)早熟品种的茎粗、全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中熟品种的株高、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晚熟品种荚长、荚宽、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4)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遗传力较低,而遗传进度较高;百粒重、单株产量的遗传力较高,遗传进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加工番茄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5个加工番茄品种加州6号、加州3号、加州613、478和23为亲本,用Griffing完全双杂交第一种方法设计,研究了加工番茄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水平,其中单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于一般配合方差,这2个性状的2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不能固定遗传、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