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力发展农村小水电,可以解决农民的燃料和农村能源问题、减少森林砍伐、促进退耕还林、保护天然林、改善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前湘南地区的小水电开发现状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提出协调小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管理》2015,(6):61-63
根据河北省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要求,对邢台西部山区典型贫困村——泽算村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并存在农民文化水平低、耕地少、农民增收难和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文章从山区区位优势谋发展的角度,提出贫困山区应因地制宜发展板栗等特色经济作物、进一步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等发展对策,以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从而为贫困山区农村建设及脱贫致富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农村信息服务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障和改善西部地区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西部地区在现阶段开展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梅州市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解决梅州山区"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劳动力转移和素质提高.对梅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梅州市的具体做法成效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能时有短缺现象,能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农村能源发展对策、开发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州农村能源发展从小到大,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问题,同时保护了森林资源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对全州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西双版纳州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能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农村能源消费关系到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公平和中国能源发展的全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笔者主要是为了分析中国农村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消费其消费结构的变化.笔者主要是对农村能源的消费结构进行前后的对比.重点分析了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现状和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找出农村能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从2000年到2005年商品性能源的消费有了较大的增长,比例从44.83%增长到46.05%.从2000年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商品用能年均增长9.2%.其中,可再生能源成为了重要的增长点.结论表明:中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向优质化、商品化发展.能源普遍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再分配方式,它是缩小地区差距、保证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但是现阶段,能源普遍服务和公平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合理开发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利用结构是今后较长时期解决农村能源消费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省西部山区农村沼气资源利用调查,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沼气的推广和农民使用沼气的积极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层次低等农村能源开发利用问题,采用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农村东部、中部、西部、东北4个地区的划分方式,对我国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开发利用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我国农村能源产业总体表现出良好态势;2)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不同地理位置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各不相同,东部地区能源使用多元化,中部、西部地区完善农村电网工程,加大新能源使用力度,东北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解决冬季采暖问题;3)我国农村能源体系存在推广落后、发展基础设施落后、政策落后等问题。由于不同地区生活习性、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发展原因不尽相同,资源禀赋、农村能源供需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是解决农村能源建设问题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平山县地处石家庄西部山区,生态环境优越,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优势.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及"绿色食品"战略的实施,小杂粮生产在平山县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山区农民增收.然而,在小杂粮生产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就小杂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