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为探讨不同田间环境条件下,同一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各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GH01为材料,研究了由播期与密度形成的9种田间环境条件下粒色及其它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黄籽度与胚含油量、种子含油量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6617和r=-0.7458*),胚含油量与胚蛋白质含量、种子含油量之间仍保持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71**和r=0.8973**)。【结论】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度、种子含油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随供试基因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另一些品质性状(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因供试基因型间的差异而改变。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来源的51份甘蓝型黄籽油莱种质为材料,对粒重、色泽、蛋白质、硫甙和芥酸含量等主要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质间千粒重差异大,变幅在1.54~4.76 g之间,平均为3.65 g,多数集中在3.4~3.8 g之间;影响种皮色泽的主要是黑色素和花色素;根据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高花色素类、高黑色素类和低色素3个类群;种子颜色等级与种子含油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种子颜色等级与种子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子舍油量为31.8%~46.4%,蛋白质含量为23%~34.9%,芥酸含量为0.56%~5.40%,硫甙含量为6.95%~76.43%;且种子的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芥酸含量与硫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硫甙含量与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纯黄籽油菜新品系YR 5602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瑞茂  李敏  陈大伦  汤晓华 《种子》2007,26(4):87-90
通过甘白远缘杂交和复合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经7年8代选育,于2004年育成了甘蓝型纯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系YR5602,其芥酸含量为1.18%~1.66%,硫甙28.8~38.3/μmol/g,含油量43.8%~45,2%,种子蛋白质23.3%~24.6%;群体黄籽株率达100%,黄籽频率达100%,黄籽度高达1.94~2.0,除种脐颜色稍深外,种皮全部为淡黄色且无斑点,不论是自交种或是天然种,其黄籽性状均表现极为稳定。已有两个甘蓝型油菜纯黄籽双低组合进入贵州省预备试验。至目前为止,象这样稳定的纯黄籽甘蓝型油菜双低高油分材料极为少见,是1份极为珍贵的重要种质资源,对甘蓝型油菜黄籽优质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7274 AB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以22 A、5862 A和YE-2共3个亲本材料复合杂交的方法,经历6年8代(含杂交当代)的选育,于2003年育成稳定了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型系7274 AB。其芥酸含量均在1%以下,硫甙20.6~26.8μmol/g,含油量42.8%~45.5%,种子蛋白质21.6%~24.1%。黄籽株率平均为95.7%。黄籽度在4.24~4.71之间。以该不育系组配的两个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油YL 050、油YL 053已通过贵州省2005~2007两个年度区试和生产试验,并都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分别定名为油研50(油YL050)和金农油1号(油YL 053)。  相似文献   

5.
显性黄籽油菜种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甘蓝型显性黄籽油菜为材料,研究了黄籽杂交种和亲本种子特性,结果表明:(1)该黄籽与遗传背景相同的黑籽相比,皮壳率低2.68个百分点、含油量高2.01个百分点、蛋白质高1.60个百分点;黄籽杂交种的含油量比黄籽父本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对皮壳和胚的分析表明,黄籽皮壳中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黑籽,而胚中增加较少.表明黄籽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比黑籽高,主要是因为:黄籽的胚的比例增加,并且黄籽皮壳和胚中的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比黑籽高.(2)在黄籽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其中,亚麻酸的含量增加最多.(3)黄籽与黑籽的色泽差异,主要是由于花色素和黑色素含量的差异引起,黑籽的花色素和黑色素含量分别是黄籽的4.86倍和4.24倍.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黄籽油菜果位分布和农艺措施与粒色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6个甘蓝型黄籽品种(系)O 供试材料,采用肝观分级观察及生物统计方法,分析了粒色变化与果位2、农艺措施的关系,结果表明;由植株的主轴和上部分枝向基部分枝,由主序至一次分枝再到二次分枝,由主轴分枝的下部角果向上部角果,粒色由深变浅,含油量则由高到低;采用的农艺措施不同,其种子颜色表现极显著的差异;自产锴天然结实的浅,是摆晒贴地角果比向阳角果的要深;脱粒后及时晒干的种子显著要比及时晒干的线。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抗根腐种子6726R和感根腐种子4443S为材料,研究其在低温层积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华木莲优良抗性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在低温层积过程中,华木莲抗根腐种子6726R和感根腐种子4443S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的变化趋势呈M型;POD整体呈上升趋势;CAT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OD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华木莲抗根腐种子6726R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感根腐种子4443S,并且其CAT、SOD活性的增幅均也高于感根腐种子4443S。综上所述,华木莲种子通过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并且可溶性糖可作为判断华木莲抗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与其萌发特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19,(8)
选择7种作物种子,测定百粒重、发芽率以及发芽期间的丙二醛浓度和酶活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种子粗脂肪与淀粉含量呈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无相关关系。样本间百粒重和4 d发芽率区别明显,且二者之间没有相关性;二者主要与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发芽期间,淀粉类种子MDA含量较低且为逐步上升趋势,脂肪类种子MDA含量较高且为先升后降趋势,并且随粗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淀粉类种子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脂肪类种子POD活性变化较复杂,主要随着粗脂肪含量的增加而上升。CAT活性呈逐步上升趋势,SOD活性呈逐步下降趋势,这2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在淀粉类种子和脂肪类种子之间没有区别,主要随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总体来看,相对于脂肪类种子,淀粉类种子在萌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中可以适当降低播种量。种皮较厚的种子出苗率较高但发芽速度慢,生产中最好采取一定的催芽引发措施,以促进其出苗。  相似文献   

9.
齐玉学 《种子科技》2010,28(1):39-40
本文所指的黄籽南瓜品种(C.moschata D)是中国南瓜与中国南瓜的杂交种,种子呈土黄色,较小,不同于以前的白籽南瓜(印度南瓜与印度南瓜或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杂交种,种子呈白色,较大),故称其为黄籽南瓜。黄籽南瓜是黄瓜嫁接专用砧木,嫁接黄瓜亲和性好,嫁接后的商品黄瓜光亮,无蜡粉.明显提高黄瓜商品性,优于黑籽南瓜、白籽南瓜、葫芦等砧木,深受菜农欢迎。现将其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以西藏自治区特有物种巨柏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萌发时期种子的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CAT活性和POD活性共5个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探索巨柏种子萌发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巨柏种子萌发过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巨柏种子萌发过程中含水量呈增长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CAT活性和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东京桐(Deutzianthus tonkienensis)种子为材料,研究测定了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间,脂肪含量先下降后逐渐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脂肪酶活力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淀粉含量先平稳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α-淀粉酶活力、可溶性糖含量都表现出先升高再降低;东京桐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且种子最早萌发。  相似文献   

12.
PEG-6000引发对老化大豆种子膜透性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大豆品种黑珍珠、晋豆19和晋大74种子为试材,在高温((48±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对种子进行老化处理,再分别用10%,20%和30%的PEG-6000进行引发,然后测定各处理种子的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3个大豆品种种子浸泡24 h时的相对电导率均呈先下降后上升随后又下降上升的趋势;种子MDA含量逐渐上升;种子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缓慢下降后缓慢升高再快速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缓慢升高后快速下降的趋势。3个品种种子用不同浓度PEG-6000引发后,种子膜透性和MDA含量相对降低,保护酶活性提高,增强了种子抗性;尤其用20%和30%的PEG-6000引发后,当老化程度不是很严重时,可有效提高大豆种子的抗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不同收获期对花生产质量的影响,以黑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设4个不同收获期,研究不同收获期对花生发芽率及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期对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果数影响不大;单株果重随收获期的推后逐渐增加,9月6日与9月12日相比下降幅度仅为0.1%,9月6日以后收获的花生荚果含水量显著降低;花生百果重、百果仁重、百粒重均随收获期的推后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出仁率随收获期的推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小区产量随收获期的推后呈逐渐增加的趋势,9月6日后花生增量幅度最小,仅为2.8%;9月6日收获的花生发芽势、发芽率均最高;种皮颜色随收获期的推后呈逐渐变浅的趋势,9月6日收获的花生种皮颜色开始变淡,9月12日收获的花生严重影响其外观质量;随收获期的推后,花生发芽粒数、过成熟粒数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不成熟粒数和瘪果率均逐渐递减,成熟粒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有部分成熟的种子变为过成熟的原因。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最佳收获期为9月6日,在实际生产中当花生叶片75%出现褐色斑点即为最佳收获期。  相似文献   

14.
杨晋 《中国种业》2014,(11):49-51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设置不同浓度的醋酸铅溶液作为萌发基质对福建柏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萌发基质中Pb2+浓度的升高,福建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长和活力指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萌发基质中Pb2+浓度达到2000mg/L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达到峰值,当萌发基质中Pb2+浓度达到1500mg/L时,苗长和活力指数最高,而发芽势则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打顶方式对雪茄烟烟叶生长过程中氮素积累及品质的影响,以德雪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现蕾期打顶(T1)、初花期打顶(T2)和盛花期打顶(T3)3种打顶方式对雪茄烟烟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氨基酸、烟碱含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在打顶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T2处理能显著提高前期烟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对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影响不大。打顶后随打顶时间的延长烟叶的总氮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烟碱含量逐渐增加,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打顶时间推迟,调制后的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降低,T2处理烟叶蛋白质含量最低,钾氯比最高,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评价较好。因此初花期打顶可以提高四川什邡地区雪茄烟烟叶氮代谢能力,改善烟叶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16.
钙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117-122
适当的钙处理可明显减缓枇杷果实的采后生理活力。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钙喷施枇杷,果实Ca2+含量提高,呼吸高峰推迟出现,峰值降低;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随钙浓度提高幅度下降且比对照低;钙调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峰值随钙浓度增大而上升,对照一直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后下降,钙浓度愈高幅度愈小;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PAL活性随钙浓度上升,效果愈明显,POD活性随着钙浓度上升,幅度变小,且均低于对照;同时发现钙浓度过高,果实出现轻微生理病害。说明用1.5%氯化钙对叶、果同时喷施能有效地减缓枇杷果实采后生理活动,又不至于发生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17.
以北柴胡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以0.5%、1.0%、1.5%和2.0%的酵母浸膏液对北柴胡种子进行浸种,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测定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探讨酵母浸膏液对北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含水量的测定采用烘干减重法,体积的测定采用排水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 250染色法,氨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显色法;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柴胡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种子内含水量的变化和其体积的变化呈一定的相关性,都是呈先下降后上升再缓慢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整体呈先急剧下降后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氨基酸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酵母浸膏液浸种对北柴胡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酵母浸膏液浸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Pb胁迫下氮素形态及施氮量对日本毛连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针对不同浓度Pb胁迫下铵态氮和硝态氮及其施氮量对日本毛连菜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b胁迫下,日本毛连菜的生物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低浓度Pb胁迫下,施用铵态氮肥时,日本毛连菜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SOD活性逐渐增加,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施用硝态氮肥时,植株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POD和CAT的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高浓度Pb胁迫下,施用铵态氮肥时,日本毛连菜叶绿素含量、POD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SOD、CAT活性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施用硝态氮肥时,CAT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指标则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无论在何种Pb浓度胁迫下,适量的铵态氮肥更有利于日本毛连菜的生长,不仅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还能增加其抗氧化酶活性,这对于增加日本毛连菜的生物量,提高其修复铅污染土壤的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源马尾松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萍  丁贵杰 《种子》2012,31(9):81-86
利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研究了不同种源马尾松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同一种源不同水势及同一水势不同种源间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差异显著。随水势下降,发芽速度、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轴长下降,除个别种源的发芽率在轻度胁迫下略有上升外,总体呈下降趋势;除少数种源胚根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外,多数种源都呈现随水势下降而下降;不同种源间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有一定差异。综合评价认为:黄平和龙岩种源耐旱性较好,其次为武平、古蓬、都匀、安化、崇义、漳平种源,耐旱性较差的是建瓯和孟关种源。不同种源耐旱性与经度和纬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期、密度、氮肥对油菜各枝序含油量的影响,同时研究油菜不同枝序不同层次含油量的变化规律,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杂9号’为材料进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增加,各枝序含油量均显著降低,平均增加纯氮15 kg/hm2,各枝序含油量降低0.54%~0.98%;第4个播期的各枝序含油量明显低于前3个播期,即晚播(11月1号以后播种)不利于油分的积累;不同密度下各枝序含油量变化规律并不十分明显。主枝含油量要大于各分枝含油量,各分枝含油量从上至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主枝从下至上含油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主枝角果较多的情况下顶层部分的含油量要稍高于下层部分的含油量,主枝角果越多,含油量变异幅度越大,最大变异达到3.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