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养鸭历史悠久,鸭的品种资源丰富,养鸭数量居世界之首。然而,我国传统的养鸭一直与稻米生产相结合,以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粗放饲养为主,生产依附性较强,生产水平低下,饲料报酬、劳动生产率不高。而且对鸭的品种缺乏系统的开发研究,对肉鸭片面追求生长速度,忽视鸭肉品质的提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禽》2006,28(20):48-48
第二届全国鸭鹅产业大会将于2006年11月23日~2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鸭鹅产业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养鸭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优势,世界各国很多的肉鸭品种均是北京鸭的后代。中国鸭屠宰量近18亿只,鸭肉产量235万吨,占全世界的66%,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鹅饲养量近6亿只,鹅肉产量70万吨,占全世界的93%。我国市场对鹅的年需求量在8亿~9亿只,年缺口量3亿只,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国鸭肉鹅肉产量占禽肉的30%,国际市场上鹅肉价格比鸡肉高2~3倍,鸭肉价格比鸡肉高一倍左右。同时,鸭鹅蛋品与鸭鹅羽绒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世界鸭鹅羽绒交易量为55000吨,中国鸭鹅羽绒交易量就有22500吨,是全球最大的鸭鹅羽绒生产与出口国。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年,我国就有大群养鸭、食用鸭肉和鸭蛋的记载。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养鸭业迅速发展,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中国号称“水禽王国”是当之无愧的、我国养鸭业发展特点之一是:有一定的地域性。我国鸭饲养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华东、东南沿海各省及华北等省市。除此之外,台湾也是鸭的主产地。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禽肉约10kg(其中鸭肉占14.7%,鸭蛋占禽蛋的9.8%),低于世界平均11kg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养鸭既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养殖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极快的一种养殖业。特别是自我国从国外引进一些肉鸭新品系后,养鸭业开始向产业化发展,使我国养鸭数量和鸭产品产量遥居世界首位。据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鸭存栏量、鸭屠宰量和鸭肉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9.07%、76.2%、69.2%。可以说,我国肉鸭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占据了世界的主要市场.成为具有“三高二快一低”(产品率高、饲料报酬高、劳动生产率高,生产周期快、投资见效快,成本低)特点的畜牧业大产业。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养鸭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养鸭业具有养殖区域广泛、种质资源丰富、养殖数量大的特点.鸭饲养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华东,东南沿海各省及华北等省市.除此之外,台湾也是鸭的主产地.根据FAO的数据统计:2006年,我国鸭存栏量超过7.25亿只,占世界总存栏量的69.28%左右,鸭肉、鸭蛋、羽绒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盟、东南亚,日本等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  相似文献   

6.
杨学梅 《中国家禽》2001,23(13):4-5
1 不要忘记养鸭业是中国家禽业的特色。1995年前后,中国养鸭业大发展。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弗大卫先生在美国大豆协会的资料中讲:“中国在1995年生产鸭肉153万吨,占世界鸭肉产量68%”。而从1996年初开始疲软,到1999年8月份才开始抬头。这很可能是受国际经济形势大气候影响。不过从发展形势上看。养鸭业前景要比其它养殖业还好。2 鸭产品,最有潜力的健康禽产品鸭本身抗病力强,鸭肉、鸭蛋中很少有残毒存留。对人的身体有益无害。鸭肉、鸭蛋的营养成份接近人体所需的营养。鸭肉比鸡肉胆固醇低46.25%,填鸭肉比鸡肉低15.58%。鸭油(…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是养鸭大省,据统计,2008年全省鸭的饲养量达2.87亿只,出栏量达2.14亿只,占家禽出栏数的19.5%。2004年世界和中国鸭的存栏量分别是10.2亿只和7.25亿只,广东省0.73亿只,分别占世界和中国的7.25%和10.20%。广东全省各地区都有养鸭,现有种鸭场超过200家,长年出栏肉鸭2000只以上的1700多家。广东省肉鸭良种覆盖面广。  相似文献   

8.
蒋启东  杨琳 《广东饲料》2010,19(3):30-32
<正>我国养鸭业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己经有大群养鸭的记载,而现代肉鸭业的兴起与发展,只是近二十几年的事情。据FAO公布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鸭饲养量达23.6亿只,占世界的75.4%;鸭肉产量达235万吨,占世界鸭肉总产量  相似文献   

9.
一、鸭业生产情况及特点2009年我国鸭存栏、出栏以及鸭肉产量均列世界第一。FAO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鸭存栏7.71亿只,占世界存栏量的65.73%;出栏20.21亿只,占世界出栏量的76.64%;生产鸭肉265.81万吨,占世界鸭肉总产量的69.12%。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水禽生产第一大国,FAO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鸭的存栏量为6.6亿只,居世界第一位,比2000年的6.1亿只增加7.9%,存栏量占世界总存栏量10.2亿只的64.77%。当年我国共出栏鸭16.82亿只,占世界鸭出栏总量的74.68%,鸭肉产量218.96万吨,占世界鸭肉总产量的67.47%。2004年我国鹅的存栏量为2.28亿只,位居世界第一位,比2000年的2.03亿只增加12.3%,存栏量占世界总存栏量2.62亿只的86.9%。当年我国出栏鹅4.94亿只,占世界鹅出栏总量的92.73%,  相似文献   

11.
《农业新技术》2004,(4):42-42
农业部和各级农技推广部门正在大力推广稻鸭共育技术,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稻鸭共育面积达到130万hm^2,农民增收20亿元以上。据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博士介绍,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种养复合生态型的综台农业技术,是稻田养鸭这个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利用稻田有限的空间生产出无公害、品质上乘、安全的大米和鸭肉,在水稻可持续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养鸭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养鸭业是我国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肉鸭的出栏量超过24亿只,鸭肉产量约530万吨,占世界肉鸭总产量的70%左右。中国羽绒(毛)每年产量约36.7万吨,鸭绒约占75%,羽绒制品每年为国家创汇13.4亿多美元,约占世界羽绒品出口量的55%。我国2004年成年蛋鸭的存栏量达到3亿。4亿只,鸭蛋年产量达到553万吨,约占我国禽蛋总产量的20.3%。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肉鸭产业发展与市场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肉鸭产业基本情况1.1产业基本情况2009年我国鸭存栏、出栏以及鸭肉产量均列世界第一。FAO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鸭存栏7.71亿只,占世界存栏量的65.73%;出栏20.21亿只,占世界出栏量的76.64%;生产鸭肉265.81万吨,占世界鸭肉总产量的69.12%。根据FAO近10年的鸭生产统计数据推算得出,2010年我国鸭存栏7.97亿只(见图1),出栏20.84亿只(见图2),鸭肉产量275.54万吨(见图3)。  相似文献   

14.
浅谈肉鸭场中疫病流行情况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养鸭大国,无论存栏量还是饲养品种均居世界首位。据统计,去年我国存栏量达6.61亿只,约占世界存栏量的70%。我国饲养的鸭品种繁多,如北京的北京鸭、浙江的绍兴鸭、福建的金定鸭、江苏的高邮鸭等,其中北京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肉鸭品种,英国的樱桃谷鸭、法国的奥白星鸭、美国的枫叶鸭、丹麦的丽佳鸭、澳大利亚的狄高鸭等均是在北京鸭基础上选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15.
1生产状况1.1鸭业的生产状况1.1.1基本情况2009年我国鸭存栏、出栏以及鸭肉产量均列世界第一。FAO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鸭存栏7.71亿只.占世界存栏量的65.73%;出栏20.21亿只,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鸭品种资源大国,鸭品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遗传多样性也是世界罕见.养鸭业是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其价格相对均衡,饲养效益较为稳定.鸭品种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同时也促进了鸭品种资源的保护.保护资源就是保护未来的产业,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开发的同时保护我国鸭品种资源,让其在畜牧业生产中长期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养鸭业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养鸭业概况及地位 1.1数量及分布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2年世界鸭存栏量9.48亿只,亚洲存栏量达8.44亿只,占世界鸭总存栏量的89.0%(见表1),其次是欧洲鸭存栏量0.63亿只,占世界鸭总存栏量的6.6%.在亚洲,鸭的饲养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泰国、印尼和印度等国,饲养量以中国最多,存栏量达6.61亿只,占世界鸭总存栏量的69.7%,占亚洲78.3%,可见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鸭生产国.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养殖技术》2004,(22):35-36
(一)数量及分布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2年世界鸭存栏量9.48亿只,亚洲存栏量达8.44亿只,占世界鸭总存栏量的89%,其次是欧洲鸭存栏量0.63亿只,占世界鸭总存栏量的6.6%。在亚洲,鸭的饲养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泰国、印尼和印度等国饲养量以中国最多,存栏量达6.61亿只,占世界鸭总存栏量的69.7%,占亚洲78.3%,可见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鸭生产国。我国鸭饲养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华东、东南沿海各省及华北等省市。除此之外,台湾也是鸭的主产地。据统计,2002年四川、广东、湖南、江苏、广西江西、福建、山东、安徽、浙…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水禽业概况 我国地域广阔、水域辽阔、河泊纵横,为养殖水禽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我国是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家养水禽总量37亿只以上,占全世界水禽总饲养量的75%以上;2005年我国鸭存栏量达7.25亿只,占世界鸭存栏总量的69.3%,鹅存栏量2.68亿只,占全球鹅存栏总量的88.7%鸭、鹅年屠宰量分别为18.04亿只和5.43亿只,占全球鸭、鹅年屠宰量的75.5%和92.9%;提供鸭肉和鹅肉分别达235万吨和21 7万吨,占世界鸭肉和鹅肉的68.2%和93.2%.可见,我国水禽业已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丰富我国城乡菜篮子、提高人们对食品质和量的需求、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及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我国水禽品种资源丰富,产品出口欧盟、东南亚、韩国、日本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地位,是我国今后构建外向型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养鸭业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饲养量平均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目前在国际上每公斤鸭肉的价格要比鸡肉高一倍左右;在国内市场,鸭肉的价格比鸡肉的价格高达1.3~1.5倍。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的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要求已向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均衡、安全保健方向发展。而鸭产品恰恰符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鸭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渐增长。据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鸭产品的年产值已经接近300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