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中国农牧交错带生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中国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农业种植区与草原畜牧区相连接的生态过渡地带,又称半农半牧区或生态脆弱带。农牧交错带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产业界面,是我国最大的气候、生态过渡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对中国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是以农牧交错系统特殊的生态状况为基础,考虑到现有的自然环境压力、社会经济压力以及人类的积极影响,选择目前与潜在的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的响应3个方面作为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中国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因子以及生态总体状况进行安全评估。因此,根据农牧交错带的特点,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选取标准,将为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和生态环境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全国共有牧区、半牧区县(旗、市)268个,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13个省(区),牧区总面积为400多万平方千米,大多数是干旱半干旱、高寒高海拔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80%以上的牧区半牧区属于民族自治地方。全国牧区拥有草原面积为23386.53万公顷,草原类型丰富,其中面积较大的三个类型分别为高  相似文献   

3.
要闻     
正农业部:加大2017年北方养殖补贴力度11月21日,农业部发布《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粮改饲、发展杂粮产业和畜牧业,并且特别指出用5-10年时间,北方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来自畜牧业和饲草产业的比重超过50%。北方农牧交错带指的是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甘肃、宁夏省(自治区)等地。  相似文献   

4.
农牧交错带在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特殊地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史德宽 《草地学报》1999,7(1):17-21
农牧交错带是指从我国西部牧区到东部农区,从干旱地区向湿润地区,以及从高原到平原、盆地的过渡地带。地处我国东部地区的风、水源头,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分、净化江河、防止水土流失的特殊生态地位。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能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能源基地。它的西北侧有辽阔的草原和大量家畜,东南侧紧靠我国的玉米生产地带。充分运用现代农牧产业技术将二者科学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牧、林三大系统的耦合效应,其效果可成数倍地提高。二十一世纪很可能成为继东南沿海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条黄金地带。  相似文献   

5.
我国陆地面积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由于纬度、地形、海拔高度不同,形成不同生态区域,根据这些生态区域地理气候差异和农业经营状况,分为牧区、半农半牧区(农牧交错带)和农区。本文就不同生态区域养羊生产方向谈一些看法,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北票市地处辽宁西部、大凌河中游,南临锦州、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古称“川州”.全市总面积4545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人.北票市以低山丘陵为主,处农牧交错带,为典型的半农半牧区,具备畜牧业生产所需的地理、气候、资源、技术等条件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农牧过渡地带,与辽阔的青海、甘南牧区接壤。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草原牧区进入枯草期,大量牲畜从牧区向农区、半农区转移,当地群众利用秋收丰富农作物秸秆进行阶段性育肥,实现了草原牧区和农耕区饲草料和草食畜资源的互补性,做到了经济和生态双赢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项目组通过现场入户、问卷调查、样本试验等方式,对犏牛育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和认真分析,提出了农牧过渡地区犏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地域东西长385km,南北宽263km,总土地面积43578km2。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km,长城横贯东西700km。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58%。平均海拔1000至1500m。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重点流域治理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地区。境内主要河流有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北部沙区有200多个内陆湖泊,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3~2914h。是养殖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草场承包及草原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基本情况 青海省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96%.省辖6个自治州,1个行政公署,1个省辖市共43个县(市)区.牧区6个州,牧业和半农半牧业县(市)30个,牧业乡(镇)169个.  相似文献   

10.
玉树州藏牦牛炭疽流行概况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 200m以上.地理位置大致介于东经89°27′~97°39′,北纬31°45′~36°10′,北与本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连,西北角与新疆的巴音郭楞自治州接壤,东与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西南与西藏昌都专区和那曲专区交界.自治州东西最长738km,南北最宽处406km,土地总面积26.7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3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