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中国古书中的稆生稻和江苏连云港稆稻是否野生稻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书中记载的野生稻除部分为栽培稻自生误记外,一般均非稻属(Oryza L.)植物,而是稗属(Echinochloa L.)和菰属(Zizania L.)等禾本科植物。特别是菰属中的野茭白米,中外都有称为野生稻米的。江苏连云港(禾鲁)稻的特征特性与地方品种有很多相似处,似与地方品种相互杂交分离的后代。由于古书中所载野生稻与江苏连云港稻都不是现今科学鉴定的野生稻类型,因此有些学者以此为据论证长江中下游为粳稻起源地,似亦不可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调查,整理出海南省有禾本科(Poaceae)药用植物资源48属,87种(包括变种)。其中筋竹属(Bambusa Schreber)药用植物最多,有9种。海南省禾本科药用植物按药用部位分,全草类最多;按药用功效分,清热类最多。同时还分析了海南省禾本科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菰属(Zizania latifolia(Griseb.)Trucz.)为禾本科水稻近缘属之一,携带水稻育种所需的多种优良性状基因。采用本项目前期筛选出来的19对水稻SSR标记,对我国西南地区4省市25个野生菰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POPGEN32软件分析显示,19对SSR标记扩增谱带的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100%;在物种水平上,西南地区野生菰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和1.60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分别为0.349和0.517;25个野生菰居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03 6~0.937 2,遗传距离介于0.064 8~0.504 8。NTsys2.10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阈值在0.196时,25个居群聚被分成10组;阈值为0.238时,第Ⅰ组可再聚分为4个亚组。居群间平均基因流为Nm=0.788。AMOVA分析结果显示,西南地区野生菰88.87%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部,11.13%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野生菰资源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漂变在西南地区野生菰植物的遗传分化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各居群的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无明显相关性。推测选择压力可能在西南地区野生菰遗传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我国西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野生菰资源遗传进化的认识,同时为野生菰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茭白笋,别名菰笋、茭笋、脚白笋,为禾本科菰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浅水性作物,原产中国.茭白笋依叶鞘包叶颜色分青壳种、赤壳种和白壳种等3种.根据采收期的不同,又可分春作与秋作兼收品种及秋作单收品种,青壳种和白壳品种属于前者,赤壳种属于秋作单收品种.  相似文献   

5.
贮藏温度对茭白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又名茭瓜、菰首、茭笋,属禾本科宿根性多年水生革本植物,原产我国,是由一种叫“菰”的植物演变而来,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茭白生产面积发展迅猛,盛产期茭白产地出现严重积压,造成茭白价格迅速下滑,甚至出现大量茭白腐烂于田头。如能采取适当的保鲜措施,更好地保持茭白的品质,错开上市时间,  相似文献   

6.
水稻远缘杂交及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世界上水稻育种主要是利用栽培稻同一基因组型(AA)内优良基因的重组以及少数野生稻和禾本科中部分非稻属物种优良基因。充分利用野生稻及远缘物种的杂种优势或有利基因的聚合,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多抗等超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概述了水稻远缘杂交研究现状及其特点、作用、分类以及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为水稻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丁连武 《吉林农业》2011,(9):123-123
水稻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稻属。它是由普通野生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作用下演变而来的。稻米营养价值较高,与其他谷物相比较,它含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容易消化和吸收,适宜人体需要。尤其是优质稻米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8.
<正>茭白[Zizania Latifolis (Griseb.) Tarcz.ex Stapf.][Zizania cadaciflora (Tarcz.) Hand.-Mazz.]为禾本科(Gramineae)水生植物,别名菰、菰首、茭笋、菱白笋、茭荀、菰手、菰笋、茭瓜、蒿巴、蒿笋、蒿巴笋,古时称蒋草、雕胡,原产中国,有3 000余年历史,但古时的茭白不是蔬菜,而是粮食作物。《周礼》中把菰与麦、黍、粱、稷、稌称为"六谷";当时的菰又叫菰米、雕胡,就是茭白种子,用它做饭,香糯爽口,被视作宴席上  相似文献   

9.
云南新平县戛洒江流域的野生稻资源及其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于2007年3~10月对云南新平县腰街镇戛洒江流域的曼蚌南碱河谷、峨德河谷的疣粒野生稻原生境进行了调查,找到了2个新的居群。调查发现,新平县腰街镇的疣粒野生稻资源极少,正面临灭绝危险,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茭白[Zizania Latifolis(Griseb.)Tarcz.ex Stapf.][Zizania cadaciflora(Tarcz.)Hand.-Mazz.]为禾本科(Gramineae)水生植物,别名菰、菰首、茭笋、茭白笋、茭荀、菰手、菰笋、茭瓜、蒿巴、蒿笋、蒿巴笋,古时称蒋草、雕胡。茭白是中国的特产蔬菜,在中国栽培地区极为广泛,南自台湾,北至黑龙江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下游江浙的太湖流域苏州、无锡、杭州一带栽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明确于1999年在江西省宜黄县发现的"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分类学地位。【方法】对"宜黄野生稻"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分属、分种检索,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外稃乳突结构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和颗粒野生稻(O.granulata)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分属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属稻属(Oryza L.)、水禾属(Hygroryza Nees)和山涧草属(Chikusichloa Koidz.),而属假稻属(Leersia Soland.Ex Swartz.)植物;分种检索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不是李氏禾(L. hexandra Swartz.)和假稻(L.japonica (Makino) Honda),也不同于蓉草(L.oryzoides (L.) Swartz.),而是秕壳草(L. sayanuka Ohwi)。外稃乳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宜黄野生稻"的外稃乳突结构不同于中国现存的3种野生稻和颗粒野生稻,乳突结构属嵌硅双峰乳突类,与假稻属的细线粒野稻(L. tisseranti)相似,这为上述植物学分类检索结果提供了辅证。【结论】"宜黄野生稻"并非稻属野生稻种植物,其植物分类学地位应是假稻属的秕壳草。  相似文献   

12.
广西桂平市野生稻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桂平市原分布有两种野生稻,一种为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另一种为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2007年5月重新对桂平市野生稻资源进行调查与收集,结果表明:发现原生地新分布点2个,面积约1998 m2;普通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4个,占原记载的42%,毁灭程度为58%;药用野生稻原生地现存分布点2个,占原记载的14%,毁灭程度为86%。导致桂平市野生稻资源严重被毁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开垦、过度放牧、外来物种侵蚀以及开采矿石等,据此提出了提高全民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原生境野生稻保护区、加强异位保存等3项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野生稻对潜根线虫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水稻分蘖期和乳熟期,调查了9份野生稻及4份栽培稻对潜根线虫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根内线虫量栽培稻大于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大于其他类型野生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受多种潜根线虫侵染,药用野生稻、南方野生稻和尼瓦拉野生稻上仅发现水稻潜根线虫(Hirschnanniella oryzae),表明野生稻对潜根线虫种间存在选择抗性.  相似文献   

14.
To distinguish the taxonomy of Yihuang wild rice found in Yihuang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China in 1999, the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ihuang wild rice were retrieved by genus, and spec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ubercle characters on lemma in Yihuang wild rice, O. rufipogon, 0. officinalis, 0. meyeriana, and O. granulata, were also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trieval result by genus showed that Yihuang wild rice is Leersia Soland. Ex Swartz., not Oryza L., Hygroryza Nees and Chikusichloa Koidz. The retrieval result by species showed that Yihuang wild rice is L. sayanuka Ohwi, not L. hexandra Swartz., L. japonica (Makino) Honda and L. oryzoides (L.) Swartz. The results of the SEM observation on tubercles on lemma showed that the tubercle characters on lemma of Yihuang wild rice belongs to "inlaid- silica-peak" typ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hree types of wild rice existing in China, O. rufipogon, O. officinalis, O. Meyeriana, and also O. granulata, but is similar to L. tisseranti, thereby gives a proof of the above retrieval result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Yihuang wild rice does not belong to Oryza L., but to Leersia sayanuka Ohwi of Leersia Soland. Ex Swartz.  相似文献   

15.
东乡野生稻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其在育种上的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野生稻是水稻育种的重要遗传资源。东乡野生稻是普通野生稻的一种。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东乡野生稻生境丧失,生境质量持续恶化,栖息地越来越少及外来种的入侵。对东乡野生稻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原地保护或原位保护)和迁地保护(易地保护或异位保护)。东乡野生稻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如特强的耐冷性,耐旱性,耐瘠性,抗病虫害,特强的再生性,广亲和性,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及恢复性等。有些优良特性已被用于水稻常规育种和杂交育种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些优良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崖城居群、万宁居群、东方居群为母本,以转bar基因抗除草剂水稻品种B2为父本,人工杂交得到转bar基因栽野杂交F1代种子(简称"Bar野后代")。从种子活力、农艺性状、结实能力和再生能力等方面,对Bar野后代和普通野生稻的生存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ar野后代种子的发芽能力总体上高于野生稻;农艺性状方面,单作时Bar野后代与野生稻的分蘖数、剑叶面积相差不大,混作时Bar野后代总体上明显优于野生稻,且Bar野后代的相对竞争力(RCA)强于野生稻;结实性方面,Bar野后代稻穗的结实能力总体上强于野生稻;大部分野生稻的稻茬再生率均高于Bar野后代植株。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稻资源在水稻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天然的基因库.中国现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分布,均已成为濒危物种.因此,对现存野生稻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深入评价和科学有效地保护刻不容缓.同时,野生稻的多样性研究对其自身的遗传进化探讨以及在遗传育种上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表明,中国野生稻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切实有效的多样性保护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回顾了近年来有关中国野生稻多样性的评价与保护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水稻与普通野生稻及其近缘植物的基因漂流问题,是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在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评价方面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笔者综述了转基因水稻向普通野生稻及其他近缘植物基因漂流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转基因水稻基因漂流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稻属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5个方面综述了中国稻属研究的主要进展,即稻属遗传资源与野生稻的种类;稻属种间关系;普通野生稻的进化生物学;栽培稻及其野生近缘的遗传多样性;稻种基因库的遗传侵蚀与保护。最后,提出了我国稻属研究亟待加强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野生稻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广东自 1978—1980 年开展首次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搜集以来,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入圃种植保存野生稻资源 5 188 份、繁殖种子入库保存 4 000 余份,涵盖 20 个野生稻种;在广州和茂名各建立了 1 个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形成了种茎入圃、种子入库保存及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野生稻资源保护体系。利用广东野生稻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 156 个品种通过国家、省、地品种审定,其中 18 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而且大部分品种米质达到国标、部标或省标优质 3 级或以上等级,说明野生稻资源在优质稻品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利用工作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布局不全面,野生稻自然生存呈现濒危趋势;野生稻资源鉴评设施设备条件不完善,深度鉴评基础薄弱,影响野生稻资源充分利用。建议加大野生稻保护与鉴评经费投入,加强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野生稻资源优异种质创新、育种新材料创制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以促进野生稻资源保护和育种利用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