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不同产地的优良经济竹种红竹笋进行营养成分及其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31.75%、5.11%、4.44%;氨基酸含量为327.81 nag·g~(-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5.95%;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锌、钙、镁、铜、硒的平均含量分别是5 079.31、6 037.40、45 169.40、70.68、78.60、168.56、1 443.76、17.32、0.88 mg·kg~(-1).分布区不同产地间粗蛋白、可溶性总糖、粗脂肪等有机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方差均大于环境方差,且以粗蛋白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小,广义遗传力分别达88.69%、63.07%和74.74%.红竹笋体检测到的17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含量最高,达37.92 mg·g~(-1),其次天冬氨酸为35.45 mg·g~(-1),含量最低的蛋氨酸为3.29 mg·g~(-1).笋体中9种矿质元素仅硒在不同产地间的变异系数较大,为26.51%,其它8种矿质元素的变异系数均≤13.11%;不同产地红竹笋体中矿质元素含量与产地土壤中有效矿质元素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红竹笋3种有机营养和8种矿质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粗蛋白与钾元素和锌元素、可溶性总糖与铁元素、钾元素与镁元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筇竹种子主要内含物成分与不同种源种子播种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筇竹种子主要内含物成分及不同种源种子的播种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筇竹种子主要有机养分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维生素C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2.54%、8.26%、2.48%、3.81%和12.97%,其中粗脂肪含量最高,可溶性淀粉含量最低;2)筇竹种子中氨基酸含量在0.36~10.50 g/kg,占总营养成分的1.23%~35.78%,其中天冬氨酸含量最高;3)筇竹种子矿质元素含量:钾含量最高,达到3 280 mg/kg,其次是磷,为672 mg/kg,铜的含量最低,为2.14 mg/kg;4)不同种源筇竹种子,在千粒质量、含水量和发芽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形态特征上差异不明显;5)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筇竹种子发芽率不同,其中在室内无菌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90.00%,在苗圃带菌环境下发芽率最低,为86.66%。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源栓皮栎种子形态和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8个栓皮栎种源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种源间栓皮栎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栓皮栎种子的长度、宽度和种子千粒质量以及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栓皮栎种子的长度和宽度变化幅度分别为1.56~2.38 cm和1.22~1.96 cm;种子千粒质量的变化幅度为1.45~5.45 kg;种子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幅分别为1.817%~6.325%、42.461%~80.274%和2.699%~9.694%。栓皮栎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长度、宽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长度与宽度也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种源栓皮栎的差异主要是由种子千粒质量、宽度和长度决定。初步选出云南勐海、湖南城步1、安徽金寨1、重庆酉阳、山东蒙阴1、安徽旌德、安徽绩溪和安徽金寨2种源为优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苦竹笋养分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变量设计,研究含相同量氮、磷、钾的有机肥、复合肥、无机肥等不同肥料种类对苦竹笋养分含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地或极显著地提高苦竹笋中氮、磷、钾含量。不施肥处理竹笋中还原糖、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均高于施肥处理,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含量则为施肥处理高于不施肥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3种肥料中,与复合肥和无机肥相比,有机肥处理苦竹笋中还原糖、可溶性总糖、蔗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均为最高,除可溶性总糖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5℃、12℃、25℃条件下贮藏和发芽过程中油茶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脂肪、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3个月内,不同温度下贮藏的种子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减少趋势、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各内含物在三种温度下的变化速率不同;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和脂肪含量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3种贮藏温度下,脂肪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正相关。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上升、脂肪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前期变化不明显,而后迅速下降。油茶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不同家系枫香种子的粗脂肪、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等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家系种子内粗脂肪平均含量为31 5 %± 1 3% ,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 3 34%± 1 0 9% ,淀粉平均含量为 2 33%± 0 30 % ,蛋白质平均含量为 15 7%±2 3%。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地区5个不同种源地的欧李(辽欧1号、辽欧2号、辽欧3号、辽欧4号、辽欧5号)果实为研究对象,测定、比较其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的欧李果实的功能营养成分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其可溶性糖和果胶的含量均较低;5种欧李果实中,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80%,而果皮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25%;果肉中的果胶含量最高达到0.33%,而果皮中的果胶含量最高为0.40%。与其它水果相比,单宁、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质元素,尤其是钙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中辽欧1号果肉、果皮中的钙含量分别高达986、1673 mg·kg~(-1)。综合比较结果表明,辽欧1号的综合性状优于其它品种,可作为欧李育种、品质改良及欧李资源开发利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湖北、湖南、江西、广西、贵州5省(区) 9个种源闽楠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的7个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闽楠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湖南永顺的种子最短,江西崇义的种子最长,贵州思南的种子最宽,崇义的种子最窄,湖北来凤的种子最重,崇义的种子最轻;广西富川种源淀粉含量最高,思南种源蛋白质含量最高,来凤种源的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闽楠种子长度和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宽度和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其余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闽楠种子部分特征参数有一定的经向变异,但无明显的纬向变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闽楠种子形态特征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参数在不同产区中既存在着区域板块变异模式,又有随机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毛竹鞭笋经营培育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竹鞭笋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施肥(CK)、施用复合肥(F)和施用有机肥+复合肥(YF)3种处理方案,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下鞭笋中可溶性固形物、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草酸以及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在毛竹鞭笋的营养成分中,施肥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F处理和YF处理下含量分别为9.08%和8.55%,显著高于CK(6.67%),增幅分别为36%和28%,而其他成分含量受施肥的影响不显著,粗蛋白含量为1.96%~2.22%,粗脂肪含量为0.21%~0.27%。在3种处理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YF处理的含量最高(47.65 mg/g),显著大于F处理和CK中的可溶性糖含量(40.80、34.21 mg/g)。可滴定酸和草酸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肥未显著改变毛竹鞭笋中总氨基酸含量(4.859~5.501 mg/g)。整体上,毛竹鞭笋中各呈味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芳香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施肥对毛竹鞭笋中呈味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10.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植物抗性相关性较强,为筛选出最利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苗期抗性的配比施肥量,本研究探究不同NPK配比施肥对1年生格木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何影响。以1年生盆栽格木幼苗为试材,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L_93~4)进行配比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施肥组合是N2P2K3(氮素2.2 g、磷素1.0 g、钾素0.9 g),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是N2P1K2(氮素2.2 g、磷素0.5 g、钾素0.6 g);磷元素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最大,而氮元素对溶性蛋白的影响最大;各处理组与对照相比,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随着施肥时间的增加呈正相关的增长,说明氮磷钾施肥能明显促进格木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生成。  相似文献   

11.
Cyclocarya paliurus is only propagated from seeds which have pronounced dormancy. Overcoming seed dormanc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seedling production of Cyclocarya paliurus. Changes in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enzyme 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dormancy release. The activities of all the studied enzymes in the stratified seed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samples. Of the enzymes examined, the activities of protease increased the most (413.8%), followed by peroxidase (278.7%), lipase (161.0%),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nase (149.1%) and amylase (60.6%) after 8 months of stratification. Crude fat and protein constituted the bulk of the storage reserves in mature seeds of C. pali-urus. Compared with the seeds before stratification, about 45% of the starch, 46% of the protein and 11% of the crude fat were de-pleted during dormancy release of C. paliurus seeds, while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was enhanced by 101.5% in the germinating seeds.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during dormancy release of C. paliurus seeds, a clos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D and G6PDH activity as well as soluble sugar content and amylase activity, whil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rage substances and their 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析不同植株类型和不同染病程度的文冠果叶片成分差异,于2012年8月采集其叶片测定了12种成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6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文冠果叶片干物质含量38.80%,干物质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17.56%和9.81%;6种微量元素中钙含量最高(达2.218%),其次为镁(0.507%),其它4种含量均小于0.04%。不同植株类型(毛枝型和光枝型)上的叶片间成分无显著差异。不同病虫害危害程度除对叶片铁含量有显著影响以外,对其他成分含量并无显著影响。叶片12种成分在文冠果群体中变异程度不一且差异较大,其中钙变异最大,其次是维生素C,次之是铁和有机酸,锌变异最小最稳定。  相似文献   

13.
大叶榉不同种源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大叶榉种源为材料,测定其叶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大叶榉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在不同种源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5个大叶榉种源的抗旱性顺序为赣州种源怀化种源滁州种源湖州种源南京种源。说明大叶榉不同种源间存在着的较大的抗旱性差异,该树种具有较大的种源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给当地优良红枣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甘肃沿黄灌区15个引进枣树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当地主栽品种五佛圆枣为对照,测定各品种果实中5种成分(水分、可溶性糖、有机酸、蛋白质、粗脂肪)的含量,分析比较了其差异性,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的5种指标中,水分含量差异显著,可溶性糖、有机酸、蛋白质、粗脂肪这4个指标差异极显著。15个品种中,七月鲜综合品质最优,5种成分指标均高于五佛圆枣。对各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试验区红枣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酸含量与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经综合研究认为,七月鲜、灰枣、阜新大枣和甘酥佛枣4个红枣品种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适宜当地培育。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肥料用量对板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 a生板栗林为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开展了不同肥料用量对板栗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施肥,施肥后板栗的百粒重显著增加,且随着肥料用量增加,其百粒重呈现递增趋势,最大达到1 452 g,但各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平均单株产量也在肥料用量最大时达到最大,为9.95 kg左右,但该处理与肥料用量次高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肥料用量下,板栗还原糖含量为3%~5%,蛋白质含量为6%~8%,淀粉含量为24%~26%。虽然各施肥处理间,板栗还原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但肥料用量最高时,板栗蛋白质含相对较高,而淀粉含量相对较低,表明增加肥料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板栗品质。  相似文献   

16.
美洲黑杨叶片主要化学物质差异及其对杨四瘿螨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1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叶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等主要化学物质含量差异及对杨四瘿螨抗性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总酚含量等性状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黑杨苗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等性状差异与抗杨四瘿螨有密切关系,而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与抗性关系不密切.苗期叶片中总酚含量越高,美洲黑杨对杨四瘿螨抗性越强,反之抗性就越弱.  相似文献   

17.
以东北地区常见野生芹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糖(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氨基酸种类及含量(总氨基酸含量、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其影响)、硝酸盐含量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①四种野生芹菜与家芹相比而言,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维生素C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家芹;②四种野生芹菜矿质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家芹中矿质元素含量;③拐芹、大叶芹、棱子芹中氨基酸含量和家芹中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碎叶山芹中各种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