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帅 《山西农机》2012,(7):43-44
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重要生产基地,2011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73.3万hm^2,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赤峰6个盟市。马铃薯是内蒙古重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全区有收入百万元以上的马铃薯加工企业50多家,有各类马铃薯协会、公司与个体民营组织200余个;马铃薯营销队伍超过10万人,形成了以机械化支撑生产、储藏、加工和销售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一、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一)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增长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的主产省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均排在全国前三位,均占到全国的10%以上。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十一五"以来,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持续增加,5年平均种植面积达到968.1万亩,种植面积占全区粮食总播面积的12%以上。2010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千万亩,达到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种植面积约550万hm2,占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4,总产占世界的1/5,占亚洲的17%。中国马铃薯种植区分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单双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其次是贵州、黑龙江、甘肃等。黑龙江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1%,位于全国第三位。2011年全国马铃薯总产量达到了6958万t,但平均单产只有16.3 t/hm2。  相似文献   

4.
刘宁 《河北农机》2004,(3):16-17
马铃薯是世界上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主要作物。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320万hm^2,鲜薯产量约为400亿kg/年,目前处于世界第1位。因此,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是目前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种植与收获是马铃薯生产的两个主要环节,解决马铃薯机械种植和机械收获是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是内蒙古地区及华北、西北省区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马铃薯商品化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内蒙古年种植马铃薯60万hm2,其中乌兰察布市年种植面积33.3万hm2.产量年均50亿kg,占自治区总产量的55%.占全国总产量的8%。发展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区马铃薯生产总体上处于人工和半机械化收获水平,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每年种植马铃薯面积达1000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在680万亩,农业机械化对助推马铃薯产业的绿色标准化生产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传统的“二牛抬杠”种植模式,向全程机械化过渡和转型,使马铃薯产业向集约化种植、绿色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等现代化方向发展,为打造新时期“中国薯都”而全面阔步迈进。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450万hm^2左右,鲜薯年产量约为6000多万t.位居世界第1位。山西省为马铃薯一季作区.年种植面积在30万hm^2以上.主要分布在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地.在晋中、临汾和晋东南地区也不少、但是.马铃薯生产长期以来存在着播种  相似文献   

8.
李艳玲 《河北农机》2014,(6):45-45,47
<正>马铃薯是邹城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其中大部分分布在看庄镇。产品拥有绿色和无公害食品认证,注册有"七贤宝"牌产品商标,现已有五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从事马铃薯的生产经营,马铃薯已成为邹城种植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物。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是我国西南鲜食用、加工用和种用马铃薯优势区典型省份,马铃薯种植分布广、鲜薯产量高,已逐渐成为当地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受天然地理条件、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云南马铃薯生产方式整体粗放落后,机械化水平非常低,已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全面发展。一、云南马铃薯种植特点和分布近年来,云南马铃薯种植面积呈扩大趋势,2013年种植面积超过1068万亩,鲜薯产量达1355万吨,  相似文献   

10.
甘肃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和工业原料,产销量在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中排在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居第4位。甘肃是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和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现全省14个市(州地)均有种植,84个县(市区)中有60个县种植。2005年种植面积达到823万亩,占全国种植面  相似文献   

11.
促进农机农艺技术融合 提升马铃薯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一种多用途根茎类经济作物,我国种植区域分布广、产量高、效益好,在部分主产区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马铃薯重要生产省区,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各生产区在技术水平、规模效益、产业发展、市场流通等方面发展不平衡。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及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基本情况,分析了主要制约因素,按产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促进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列世界第一,种植面积达550多万hm^2,所以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是目前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53.33多万hm2,产量达950多万t.在伞围22个种植马铃薯的省市区中,甘肃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3位,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39%,产量居全国第2位,总产量占全国的10.09%.但是,由于马铃薯传统人畜力生产存在着农忙劳动力不足、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和损失率高、马铃薯品质低等问题,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杨钦寿 《农业机械》2013,(19):123-125
1发展现状我国甘肃、陕西、内蒙古等马铃薯主产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面积占种植面积的80%以上,这为我国中西部实现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我国中西部马铃薯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还很低,离完全实现机械化还相差很远,这与马铃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极不相符。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有广泛的种植面积,仅陕西省榆林市各县(区)的种植面积达300万亩,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50%,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占全市全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6.7%,马铃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20%,成为最大的一项农业主导产业。但是,由于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增产增收不够显著,如果大力推广机械化耕地、起垄、播种、覆膜、灌溉、收获和加工马铃薯,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笔者经过两年的田间农机试验示范取得了第一手资料,认为机械化耕种收获马铃薯在同类地区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位,产量居第一位。2011年,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1055万亩,鲜薯产量1200万吨,均约占全国1/7,马铃薯种植主要产区分布在中部、东南、河西沿山冷凉地区及沿黄灌区,优势产区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70%以上,而种植区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面积在80%以上,这为实现机械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一、生产现状进入2000年以后,甘肃省重视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积极探索不同条件下马铃薯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7.
在晋西北地区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分布广,面积大,产量高。忻州地区年种植面积有6.67万hm2(总产80多万t),仅次于玉米的种植面积,但产量却高于玉米。马铃薯的生产在全区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传统的播种方法,严重制约着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发展马铃薯生产,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及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996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11万公顷,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13%,总产量占全国的127%。1997年种植面积达464万公顷,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省区,但收获方式一直没能摆脱靠锹铲、人工捡拾的局面,极大的制约了马铃薯生产发展。为促进马铃薯生产地发展,解决机械化收获问题势在必行。1 马铃薯收获机的现状11 内蒙古自治区区马铃薯的种植特点我区幅员辽阔,…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泰安市岱岳区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经济类作物机械化水平发展缓慢,核桃生产机械化刚刚起步。一、全区核桃种植情况截止2013年底,全区核桃种植面积为2.09万亩,核桃产量1719吨,其中,道朗、下港、徂徕、化马湾、夏张种植面积较大,占全区的80%以上。二、核桃收获加工机械化情况通过对全区重点核桃产区下港、道朗、徂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武川县地处高原,阳光辐射强度大,光能资源较为丰富,气候条件完全适合马铃薯的生育需求。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使马铃薯成为当地区域优势产业,年种植面积5.3万hm2左右,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年总产达到6万kg。目前,武川县马铃薯生产仍停留在千家万户的基础上,集约化经营程度差,栽培技术落后,农机和农艺融合及配套差,种植效益低下,与马铃薯产业发展仍不相符。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