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以柳州市东堤游园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景观单元作为调查样方,借鉴三维绿量概念与计算方法,提出三维彩量概念,分析了东堤游园彩叶植物的三维彩量,为评价城市彩化的立体指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东堤游园彩叶植物资源丰富,达47.1%,由于春色叶类、秋色叶类以及新叶有色类植物的应用,春秋季的三维彩量值明显高于冬夏,体现了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样地间春季和秋季的三维彩化率对比均差异明显。依据其结果,推荐2种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晋中市潇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效果,采用实地调查和AHP法,分别从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服务功能3个方面选取10个代表性评价因子,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并分级。在潇河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中,生态效益权重最大,为0.633 2,其次为景观效益,权重为0.239 5,服务功能的权重为0.137 3。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在四种不同的配置模式下,乔灌草植物景观被归为Ⅰ级,而乔草、乔灌、灌草植物景观则被归为Ⅱ级。通过对植物资源调查和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研究将为湿地公园景观营建、植物空间塑造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定量AHP模型在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一个定量的植物景观AHP评价模型,根据得分结果设定5个评价级别.通过利用该模型对南京市3个居住区样地植物景观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个居住区样地植物景观均属于较好水平,该模型能够客观地评价样地植物景观现状,并可应用于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预评价和多方案选优.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7,(9):95-100
以郑州市人民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部分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植物群落样地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景观质量进行美学评价研究,得出评价美学的因子中重要性依次为生态功能、视觉效应、空间特征。另外,对五种类型的植物群落进行景观评价,并对较优异的植物群落样地进行简单的分析,旨在为后期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设与修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涌沿岸植被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选取广州市南沙区4条河涌作为研究对象,对河涌沿岸的农业景观、工业景观和村落景观3种类型河段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河涌沿岸植物共计有70科126属144种,其中农业景观河段有45科51属58种,工业景观河段有25科33属40种,村落景观河段有64科119属130种。②河涌沿岸各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区系分布均以广义热带成分为主,占比均达80%以上,符合所在区域气候特点。③植物功能需求差异和人为利用方式差异,导致不同景观类型河段的优势植物组成产生差异。农业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表现出显著优势;工业景观河段,防护植物和城市绿化植物占有优势;村落景观河段,食用型果树和观赏型植物表现出显著优势。④3种景观类型河段植物多样性特征存在差异,植物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从高到低均为村落景观河段、农业景观河段、工业景观河段。⑤道路建设活动与农业景观河段乔木丰富度呈负相关。建筑物构造活动对各景观类型河段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对农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的多样性上,对工业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上,对村落景观河段的影响体现在乔木和灌木的丰富度、多样性上。  相似文献   

6.
以西安市9个公园绿地冬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建立冬季植物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其冬季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个评价准则中最重要的是美学,其权重为0.620 0,其次是生态学和心理学;因子层中植物景观空间层次对公园冬季景观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392 3。西安市植物园各因子综合得分最高,冬季景观效果最佳。结合实际为西安市公园冬季景观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核心成分,以南京市6所高校校园为研究区域,192处植物景观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植物景观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以及使用美景度法对景观质量评价。在调查112名公众的基础上,获得了25个景观质量评价因子,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统计出6所高校植物景观共涉及99种植物,筛选出各所高校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前1的样地作为校园景观提升与城市绿化的优先选择。经过主成分分析,前5个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为86.203%,超过85%,可以较好地表达出原有25个要素因子的总体变化,从而构建出植物景观质量的特征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植物景观不同要素因子和特征指数与景观质量等级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植物景观营建工作提出注重植物色彩品质、审美艺术性、挖掘植物文化以及选择亲民、乡土植物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郑文娜  赵林森  王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10-6611,6642
昆明市五华区和盘龙区是昆明的两大主要城区,近年来对两城区的公共绿地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与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绿化效果。该研究抽样调查了昆明市盘龙区和五华区的主要公共绿地,在建立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公共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与比较,得出了昆明市公共绿地植物景观模式的主要特征及两区在公共绿地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昆明公共绿地的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房地产绿地景观视觉美化、生态效益最大化和使用舒适化的理念出发,以昆明绿佳苑小区为例,对小区主景绿地、组团绿地、沿街绿地以及围墙绿地进行植物造景设计。对不同绿地类型及地块特征采取不同的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手段,为营造美观适用的小区植物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对公园植物多样性进行评价,以秦皇岛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以生态效应、视觉效应和社会效应为评价要素的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并结合群落植物景观特征,对秦皇岛市公园的15个样地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公园绿地景观质量水平为中上等,以后需要在公园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公园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化构筑景观,景观传达文化,景观设计是将文化从抽象转化为具象的过程。景观设计师、景观感知者与场所三者本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影响了景观内容,从而形成特有的景观特征。针对当今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创新要求,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景观设计策略。以环县环江旅游风情线为例,详细分析了环县自然资源文化、经济文化、地域文化等多种文化对带状绿地景观构建的影响,具体阐述了基于环县多元文化的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策略。为恶劣环境下带状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众感知的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视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市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65张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照片,由213名公众作为评价人员,使用美景度评价法对绿地景观质量进行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群体差异与美景度的关系发现,专业、性别等群体差异对美景度没有显著影响。对江滨绿地进行景观要素分解,分为15个要素,每个要素2~4个类目,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6个与美景度相关性较大的要素,保留的景观要素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沙滩比(24.7%)、亲水性(24.1%)、植物生长状况(15.7%)、色彩对比度(14.3%)、天空比(12.3%)、景观硬度(8.8%),以此建立乌龙江东岸江滨复合型绿地视觉景观评价模型。对美景度评分最高的3个样地景观进行分析发现,6个筛选的景观要素对公众喜好作出了良好的解释。本研究可为江滨复合型绿地的设计、优化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松  王君  薄伟  康红梅  王晋 《农学学报》2021,11(5):62-67
为了了解运城绿地园林草本植物的组成、沿面积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用实地调查法分析草本种间关联性及种类随绿地面积的变化规律,用CCA分析法测得植物分布和环境特征间关系数据。结果表明:样地共记录草本植物22种12科19属,几乎全部种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优势科为百合科(Liliaceae);优势属为鸢尾属(Iris)和萱草属(Hemerocallis);优势种为萱草(Hemerocallis fulva)、蓝蝴蝶(Iris tectorum)等,其中蓝蝴蝶重要值最高;绿地草本植物种数随面积增加呈“低—高—低”的抛物线型分布模式,在面积16.40 hm2样地种数最大,而样地面积和景观类型则对芦苇、大丽花等草本植物的分布影响较大。调查样方面积应设置在20 hm2以上。在4个环境特征中,周边环境、景观类型与草本植物分布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市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基本掌握了柳州市主要城市道路绿带的植物种类、观赏特性、应用方向、数量、配置等情况,并对道路绿带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柳州城市道路绿地中的植物景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柳州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建议。肖万娟,周业生,粟本超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针对长三角一体化前沿城镇的绿色基础设施适宜性评价,有助于协调城镇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优化城镇生态格局。通过MCR模型,可将景观连通性因子融入到适宜性评价体系中,在绿色基础设施适宜性评价中考虑景观连通性,对优化景观生态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一体化前沿城镇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为例,基于ArcGIS、Linkage Mapper等软件平台,综合景观连通性、生态敏感性等因子,对练塘镇绿色基础设施的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练塘镇绿色基础设施适宜性呈现外围较高、中心较低的特点,最适宜用地占比为11.63%、较适宜用地占比为19.62%、中等适宜用地占比为25.02%、低适宜用地占比为27.44%、不适宜用地占比为16.29%。适宜以太浦河、大蒸港沿岸林地等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核心区,朱枫公路沿线、泖阳港沿岸等地作为绿色基础设施连接廊道,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一体化前沿城镇的生态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并为类似区位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金汁河浮游生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5月,对位于昆明市金汁河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统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金汁河的浮游生物共有60种,隶属于8门38科56属,其中,浮游植物6门34科52属56种,浮游动物2门4科4属4种;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远大于浮游动物,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浮游生物的生态类型、对水温等水环境适应性的不同;该河流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门类;水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生物量有明显影响;金汁河是一条污染严重的河流。  相似文献   

17.
不同立地类型大果沙棘生长及生态适应对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公路阳向边坡、阴向边坡和平整带引种大果沙棘,对其生长和生态适应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以平整带最好,阴坡居中,阳坡最差;克隆繁殖能力以阳坡最高,阴坡居中,平整带最小。在阳坡种群以合轴型分株为主,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于垂直根系,子株数量多但植株矮小;在平整带种群以单轴型分株为主,水平根较发达,子株数量少但植株高大。  相似文献   

18.
根据长江路的区位特点和现状自然条件,按照"多种树、多色彩、多植物、多层次、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原则,紧扣生态文化主题,沿路绿地景观设计结合路口设立景观节点。植物配置以乡土植物为基础,注重生态群落布局,大量采用当地树种,易粗放管理,符合当地市情。在铺装和照明上也注重了艺术造型和节能特点,使绿化达到了道路景观带所兼备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更好的突出了长江路绿化特色,达到了改善区域环境、有效利用绿地资源长效发展的目的。通过改造为居民创造了生态、和谐的城市环境,与当地"平原森林城市"的城市特色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四川小桐子分布特点及适生环境选择初探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四川小桐子主要沿金沙江、安宁河和雅砻江干流及其支流干热河谷呈窄带状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范围为500~1 600 m,最高1 910 m,最适高度为1 600 m以下;分布形式有零星分布、团条状分布和成片分布.小桐子在攀西河谷上段、下段和二半山3个典型垂直气候带上的树高、地径、果重、千粒重和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在500~1 600 m海拔梯度内营养和生殖生长无明显差异;在山地红壤上生长较差,山地燥红土、山地粗骨红壤和冲积沙壤上生长均较好,但含油率差异并不显著;土层深厚(50~120 cm)有利于小桐子生长;小桐子在各个坡向都生长良好,阳坡、半阳坡生长更好;在山地下部、沟谷河滩处生长和结果量好于山地中上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黄河两岸植被的差异性,更好的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植被资源,在黄河两岸分别选取较为典型的地区,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黄河北岸的物种多样性略高于南岸.根据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以及生态位重叠几个指标的计算,可以看出芦苇在两岸的群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两岸调查区域内的群落主要构建种.黄河北岸的植被主要以盐生植被为主,由于在黄河南岸实施恢复工程,南岸的植被中则出现了香蒲等物种,代表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演替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