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种植方式下转Bt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转Bt(Baci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在麦套夏播、麦套春播和单作三种种植条件下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种植方式的棉田,棉铃虫均不再是主要害虫,而棉叶螨、棉蚜和棉蓟马上升为主要害虫,主要天敌的种类变化不大;三种种植方式以麦套春播棉田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最好,单作春棉次之,麦套夏棉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2.
以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为材料,通过室内测定,研究了以转Bt基因棉为食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成虫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用转Bt基因棉处理的扶桑绵粉蚧的捕食量与常规棉无显著差异,捕食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对用转Bt基因棉处理的扶桑绵粉蚧的日最大捕食量明显大于常规棉,所用处置时间短于常规棉,瞬间攻击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玉米螟及小地老虎的抗生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室内组织生测法测定了转Bt基因棉品系R93─4对棉田三种主要鳞翅目害虫的抗生性。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对三种鳞翅目害虫均具明显的抗性;但不同虫种间有差异,转Bt基因棉对玉米螟和棉铃虫的抗性极高,其幼虫的存活、生长及发育各指标间均达极显著差异,且幼虫致死率为100%;对小地老虎的抗性则明显较低,某些指标未达显著水平,且幼虫致死率仅56%,与亲本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转Bt基因棉苗蚜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Bt基因棉苗蚜防治初报@崔金杰@夏敬源@常春梅¥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延津县农业局植保站转Bt基因棉苗蚜防治初报崔金杰夏敬源常春梅①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抗性,但对棉蚜无明显影响,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当地的天敌优势种群,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笔者于1984—1985年对棉田几种主要捕食性天敌进行了系统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分析于后,供参考。一、主要类群及其发生概况棉田捕食性天敌是棉虫的优势类群,其具有种群数量大、生活周期长、繁殖系数高、捕食能力强等特点。经初步调查,棉田内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有:蜘蛛类为优势种群,占63.7%;其次是瓢虫类,占29.7%;再次是草蛉类和花蝽,分别占6%和0.6%。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 ,随着高新技术基因工程的深入和转Bt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 ,转Bt基因棉在各地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有效地缓解了曾经使人们“谈虫色变”的棉铃虫的防治压力 ,但大面积抗虫棉的种植 ,使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 ,引起了害虫种群为害程度的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转Bt基因棉的特点及棉田害虫动态变化在棉花害虫综防技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1 搞好虫情测报 ,建立健全棉区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地做好虫情预测预报 ,抓住有利时机 ,在县、乡农技站的指导下 ,统一用药、统一防治。2 加强农业防治推行秋耕冬灌 ,麦收后…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棉在美国种植情况①王娇娟山西省棉花所运城044000据美国《科学》杂志1996年第273卷7月26日报道,1996年转Bt基因棉在美国13万公顷大面积种植时,抗性很不理想。培育转Bt基因棉的Monsanto公司强调,Bt棉占美国棉花作物的1...  相似文献   

8.
短季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季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郭香墨李秀兰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6早熟品种为母本,以转Bt基因抗虫棉种质系为父本杂交,并以中棉所16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在河南安阳和海南进行多...  相似文献   

9.
采取随机调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崂山茶区茶树害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共记录茶树害虫(包括害螨)34种,分属于6目22科;捕食性天敌44种,分属于7目22科,其中天敌昆虫16种,捕食螨1种,蜘蛛27种。研究表明,该茶区茶树害虫大部分是由南方引进茶苗时带入的。目前该茶区的主要害虫是刺吸式口器害虫,主要捕食性天敌是蜘蛛。农药是影响天敌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棉蚜自然天敌资源调查中,我们发现棉田中有很多种捕食性蜘蛛。它们不仅种群数量多,食蚜能力大,而且捕食面广,活动时间长。一般春天四月初开始活动,直到十一月上旬才转入越冬。据初步统计,蜘蛛捕食的害虫有棉蚜、红蜘蛛、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十几种。  相似文献   

11.
转Chi和Glu基因抗病棉花对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喷施化学药剂的条件下,对转Chi和Glu基因抗病棉田4种主要害虫蚜虫、叶蝉、粉虱、盲蝽和主要天敌瓢虫、小花蝽、蜘蛛、草蛉卵的消长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当地常规品种冀丰106、鲁棉研28棉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生育期的大部分阶段,转Chi和Glu基因抗病棉害虫及天敌的发生数量、趋势与2个当地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仅在个别生育期,个别害虫或天敌差异显著。这表明转Chi和Glu基因抗病棉花的短时间种植,并未对棉田生物多样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棉33B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棉33B 是美国岱字棉公司与孟山都公司合作 ,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Bt基因导入由柯字312与DP5415杂交而育成的高抗鳞翅目害虫的抗虫棉新品种。这种棉花可产生内源毒素 ,在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危害棉株初期将其杀死。经过对其副产品进行大量测试 ,证明其对人、畜、鱼类及天敌无害 ,被美国农业部、食品局和环保署列为“安全”级品种。新棉33B 棉子油经河北省卫生防疫部门检测 ,认定无毒且完全符合我国食用油标准。河北省1995年从美国岱字棉公司引进了保铃抗虫棉新棉33B 品种后 ,经试验、示范和审定 ,到1998年全省…  相似文献   

13.
对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消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有良好抗性,棉铃虫在转Bt基因棉田的落卵量与常规棉田落卵量差异不显著;田间幼虫存活虫量差异显著;田间越冬蛹基数差异极显著;田间蚜量转Bt基因棉田略高于常规棉田;田间优势天敌存量相当.  相似文献   

14.
转Bt基因抗虫棉的生态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转 Bt棉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以及种植转 Bt棉的生态风险及对策 ,包括对非目标昆虫及天敌的影响、害虫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 ,为正确评价转 Bt棉在本区种植中的生态安全性 ,充分发挥其在害虫治理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 ,转Bt基因抗虫棉已成为治理棉铃虫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但在抗虫棉应用的过程中不少抗虫棉品种 (系 )的皮棉产量都不高 ,存在着抗虫性和丰产性难以协同表达的问题 ,棉花的生育性状也发生了改变。棉花苗期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此阶段棉苗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移栽后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本文通过对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品种苗期的棉苗特征的研究 ,为转Bt基因抗虫棉培育壮苗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于1999年度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 (系 )为转Bt基因抗虫棉和对照苏棉12。转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16.
转Bt基因棉的田间表现①1991年,美国岱字棉公司开始与孟山都公司就已登记注册的基因BolgardTM在美国进行合作,同时就IngardTM基因与澳大利亚进行合作。被合作的基因含苏云金杆菌(Bt)的蛋白密码。其中,Bol-gardTM基因可提供棉株体...  相似文献   

17.
早熟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早熟中棉所16为母本,转Bt基因棉种质为父本杂交、回交选育成的短季抗虫棉。1998年1月7日通过国家审定。中棉所30的繁殖基地河间市国欣棉花研究会,从1995年开始引进,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8.
蜘蛛在茶园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多,数量大,繁殖率高,从若蛛至成蛛终生需捕食,对控制茶园害虫种群有较大的作用.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L. Koch)分布全省各地,是茶区的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优势种之一,在茶园能捕食茶卷叶蛾、小卷叶蛾、茶尺蛾、茶蚕的低龄幼虫,茶叶蝉、角蝉、绿盲蝽的若虫及茶小爪螨等,值得保护利用.探索其捕食量与害虫密度的关系,旨在给制订茶园害虫生物防治指标提供依据.为此,于1988年6~7月对该蛛以盛发的茶卷叶蛾(Homona spp.)初龄幼虫进行了捕食功能反应观察及其数学模拟,并进行了茶园蛛量调查.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县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其中蜘蛛类约占80%;瓢虫占10%;草蛉占3%;其他占7%。这些天敌对棉蚜、棉铃虫及玉米螟等害虫有一定抑制作用。我站从1980~1984年对棉田主要捕食性优势种天敌进行了系统调查。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南繁区位于热带地区。水稻是南繁区种植最多的作物,占南繁区总面积的60%。为了更好地开展南繁区水稻害虫的生物防治和监测,必须弄清南繁区稻田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和优势种情况。本研究采用吸虫器取样法调查研究了三亚南繁区2013年三季水稻生长期间稻田捕食性天敌的群落结构,明确了三亚南繁区捕食性天敌有9目40种,重点研究了优势种稻红瓢虫和锥腹肖蛸的种群发展情况,为热带地区水稻害虫的生物防治和南繁稻田监测指示性昆虫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