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索有机磷农药在不同品种蔬菜中的降解速率和安全间隔期,本试验结合大田农药喷施试验和实验室农药残留定量检测两种手段,研究了敌敌畏和辛硫磷农药在不同品种高原夏菜中的残留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在不同蔬菜中的降解速率不同,推荐剂量下,敌敌畏在喷药1d后的降解速率分别为甘蓝43.65%、芹菜50.05%、菜花29.34%、白菜54.01%;辛硫磷在喷药1d后的降解速率分别为甘蓝71.36%、芹菜54.84%、菜花44.78%、白菜51.65%。不同有机磷类农药在不同品种蔬菜中的安全间隔期不同,敌敌畏在不同品种蔬菜中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甘蓝3~5d,芹菜3~5d,菜花5~7d,白菜5~7d。辛硫磷在不同品种蔬菜中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甘蓝5~7d,芹菜14~21d,菜花7~14d,白菜7~14d。  相似文献   

2.
采用拌料处理和出菇阶段喷施两种方式,研究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四种菊酯类农药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并对其残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拌料栽培时,试验范围内(1~4mL/kg)四种菊酯类农药均未超出食品安全限量和绿色食品标准;出菇阶段喷施,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半衰期分别为14.15、8.89、18.24、14.44h,在子实体中降解都较快。菌筒刚开袋时喷施这四种农药,子实体能够正常生长,且施药后7d仅甲氰菊酯在45mL/667m2施药剂量下有少量残留3.4μg/kg,其余均无农药残留;在子实体菌盖直径约2~3cm时喷施这四种农药,施药后3d,虽然子实体中农药残留量没有超过食品安全限量和绿色食品标准,但会对子实体造成药害。  相似文献   

3.
氰霜唑和咯菌腈在番茄上降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库  张雪  张浩 《吉林蔬菜》2017,(10):37-38
采用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氰霜唑和咯菌腈在番茄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氰霜唑在番茄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4.42%~96.44,变异系数为5.78%~6.82%;咯菌腈在番茄上的平均回收率为81.85%~92.43%,变异系数为3.68%~7.90%。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氰霜唑和咯菌腈在番茄上施药7天后,其残留量分别为0.39mg/kg和0.26mg/kg,小于欧盟最新食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0.5mg/kg。  相似文献   

4.
Mater-Bi和PBS可生物降解膜降解特征及对加工番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ater-Bi可生物降解地膜和自制PBS完全生物降解膜为试材,通过覆膜和填埋试验探讨2种可生物降解膜在加工番茄农田中的降解特征和应用效果,以实现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膜解决新疆农田残膜污染问题。结果表明:Mater-Bi膜降解诱导期为45d左右,PBS诱导期为30d,在农田填埋90d后,Mater-Bi的重量降解率为96.3%,PBS膜降解率为44.45%,二者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性好;2种降解膜局部降解后,膜下0~25cm各土层的地温均小于普通膜,以Mater-Bi黑色降解膜温度最低;2种降解膜提高了加工番茄的成熟度和单株果数,但单果重和产量降低,Mater-Bi膜处理产量降低2.16%,PBS膜处理减产7.08%,如果配套适宜的栽培措施并延长降解诱导期,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天门市蔬菜良种繁育场中心服务站天门市拖市庙河经营蔬菜种子,兼营农药、农械、农膜、激素、蔬菜科技书刊,办理代销代购、代繁代育业务,主要品种有:辣椒、白菜、萝卜、菠菜、芹菜、洋葱、大蒜、番茄、黄瓜,茄子等常规种子及部分名特菜种。联系人朱道振朱道新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模拟方式,结合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测定苹果样品中农药残留量,研究温度变化对甲氰菊酯、功夫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4种农药降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菊酯农药降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C=G0·e-ke.温度对其降解有着较大的影响,且影响一致,即4种农药半衰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对菊酯类农药降解的影响较大,希望能为菊酯农药在苹果生产中的降解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灭扫利是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继速灭杀丁后研制的又一种菊酯类新农药。据我场1984~1985年连续2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树180株,30年生国光),其杀螨、杀虫效果均极佳。苹果落花后喷布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药后1周、3周苹果叶螨的减退率分别为95.6%和100%;山楂叶螨减退率分别为99.6%和100%。至药后5周苹果、山楂叶螨的减退率仍分别达98%和99.9%。灭扫利对苹果小卷叶虫、桃小食心虫、蚜虫等都有明显防治效  相似文献   

8.
以生产上常用的木屑棉籽壳栽培料为基质添加敌敌畏等9种常用农药,研究农药拌入栽培料后不同常压灭菌时间的残留量和降解率。结果:9种农药在高温灭菌时的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联苯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多菌灵毒死蜱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敌畏。其中,敌敌畏在常压灭菌6小时后几乎完全分解,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在灭菌12小时后降解率达到90%以上,但甲基托布津在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多菌灵;而多菌灵和毒死蜱在灭菌30个小时后仍有10%~15%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六六六、滴滴涕、毒死蜱、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五种农药在平菇子实体、培养料中残留分析的气相色谱(GC-ECD)检测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五种农药在培养料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样品通过乙腈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浓缩后进行GC检测.结果表明,五种农药在培养料中平均回收率在72.55%~ 123.53%;子实体中平均回收率在77.46%~115.52%.五种农药在培养料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六六六、滴滴涕、毒死蜱、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在培养料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7.27 d、52.51 d、18.19 d、9.38 d、18.14 d.并对子实体中和培养料中最终残留量进行了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平菇中五种农药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条件下3种农药在甜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比较了露地与设施条件下苯醚甲环唑、吡虫啉和三唑酮 3 种农药在甜瓜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设施内 3 种农药的初始农药残留均高于露地;在果皮上,大棚条件下苯醚甲环唑、三唑酮比露地条件下降解慢,而吡虫啉降解速度相差不大;在果肉中,大棚条件下吡虫啉、三唑酮比露地条件下降解速度慢,苯醚甲环唑比露地条件下降解速度略快。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瓠瓜、大白菜、花椰菜、辣椒、茄子、长豇豆、大蒜、芹菜和玉米为试材,研究了
蜗牛对蔬菜和玉米的危害与趋向性。结果表明:蜗牛能啮食大白菜、花椰菜、瓠瓜、辣椒、茄子、玉米苗、
芹菜等7 种作物,在移栽后1 d 即能取食,且有正趋性;番茄、长豇豆和大蒜上未发现蜗牛取食迹象,并
有负趋性。蜗牛最喜欢啮食大白菜,趋性最强;其次是花椰菜;大蒜对蜗牛的负趋性最大。  相似文献   

12.
2013—2016年辽宁省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航 《蔬菜》2017,(10):64-68
根据2013—2016年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的蔬菜样品合格率、蔬菜种类和超标农药种类等数据,分析得出:蔬菜样品合格率(后10名)由高到低排序为辣椒、大白菜、叶用莴苣、普通白菜、茼蒿、苦苣、菠菜、芹菜、韭菜、豇豆;从蔬菜样品合格率的变化趋势来看,番茄、黄瓜、茄子属于稳定型,芹菜属于增长型,辣椒、韭菜、普通白菜、叶用莴苣、茼蒿属于离散型.农药超标位于前10名的农药由高到低排序为克百威、毒死蜱、氧乐果、腐霉利、氟虫氰、吡虫啉、三唑磷、辛硫磷、多菌灵和水胺硫磷;从农药超标比率变化趋势来看,克百威、水胺硫磷、腐霉利、多菌灵属于下降型,氟虫氰、吡虫啉、氧乐果属于先升后降型,辛硫磷、三唑磷、毒死蜱属于先降后升型.同一蔬菜品种中容易超标的农药分别是:芹菜中毒死蜱、甲拌磷、克百威、辛硫磷易超标;韭菜中腐霉利、毒死蜱、克百威易超标;普通白菜中克百威、毒死蜱、多菌灵、涕灭威易超标;叶用莴苣中吡虫啉、啶虫脒、氧乐果易超标;茼蒿中克百威、毒死蜱、氯氰菊酯易超标.  相似文献   

13.
张治科  苗芳芳  吴小梅 《蔬菜》2023,(12):32-38
摘要:为高效防治西花蓟马,针对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蔬菜及其不同部位叶片的选择性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其中采用组织培养法和笼罩法分别研究了西花蓟马对不同寄主蔬菜(黄瓜、辣椒、茄子、豇豆、番茄、芹菜、甘蓝)及其不同部位叶片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试验组,在番茄、黄瓜、甘蓝、豇豆上成虫着虫数均以中部叶片最多,分别为14.33、10.33、10.80头和10.00头;在辣椒、芹菜和茄子上若虫孵化数均以中部叶片相对最多,分别为0.33、0.20头和1.80头。在选择性试验组,番茄、芹菜、黄瓜、茄子上成虫着虫数均以上部叶片最多,分别为6.20、2.40、10.00头和4.40头;在甘蓝、茄子、黄瓜和豇豆上若虫孵化数均以中部叶片最多,分别为8.40、4.00、1.80头和1.20头。在组织培养法探究中,黄瓜上成虫着虫数最多(17.17头),茄子次之(4.17头),芹菜(2.00头)、甘蓝(2.00头)、辣椒(1.83头)和番茄(1.83头)上相对较少;若虫孵化数量以茄子(33.67头)上最多,黄瓜、甘蓝、番茄 次之,芹菜和辣椒上相对最少。在笼罩法探究中,成虫着虫数由多到少顺序依次为茄子(4.28头)>黄瓜(4.25头)>番茄(2.12头)>甘蓝(1.72头)>辣椒(1.35头)>芹菜(0.78头),若虫孵化数由多到少顺序依次为茄子(33.67头)>黄瓜(14.50头)>番茄(0.83头),而辣椒、甘蓝、芹菜上没有若虫孵化。综合研究表明,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对黄瓜和茄子具有更强的偏好,其次是番茄、甘蓝、辣椒和芹菜,且西花蓟马优先选择在寄主蔬菜上部和中部叶片取食并产卵。  相似文献   

14.
北方露地蔬菜1 a只能种植二茬,复种指数低,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不高.通过甘蓝与矮生菜豆、辣椒、茄子、白菜进行套作研究,表明甘蓝与茄子、白菜套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复绿铃微肥在大白菜上的增产效果并其确定最佳施用方法,在大白菜上进行了复绿铃不同施用方法的随机区组肥效试验,通过分析对照和复绿铃不同处理的大白菜小区产量、外叶和叶球质量,发现施用复绿铃后大白菜产量有显著提高,对其外叶和叶球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大白菜莲座期喷施复绿铃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27.3%,结球期喷施复绿铃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菜薹播种后27d分别喷施高浓度(有效成分375g·hm-2)和低浓度(有效成分250g·hm-2)丙环唑溶液,研究丙环唑对广州地区秋季菜薹株高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在菜薹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喷施后7d,高、低浓度处理的菜薹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下降了16.7%和18.8%;低浓度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而高浓度处理的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后10d,高、低浓度处理的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下降了18.0%和17.5%;而产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丙环唑在菜薹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方程,半衰期为1.7d。喷施丙环唑后3~7d,最终残留量在0.210~2.207mg·kg-1之间,残留膳食暴露风险熵在1.73%~18.16%之间,处于可接受范围。广州地区流通市场408份菜薹样品中丙环唑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熵为0.09%~0.58%,也在可接受范围;丙环唑检出率为50.5%~90.5%,2016年第2、3季度丙环唑的检出率、阳性样品平均检出值、最大检出值均明显高于2016年第4季度和2017年第1季度。  相似文献   

17.
张乃芹  王明友 《北方园艺》2011,(23):124-126
以22%敌敌畏烟剂、10%吡虫啉WP、2%阿维菌素EC、黄板不同方式组合,研究不同组合处理对设施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吡虫啉WP与2%阿维菌素EC按1∶1比例混合3 000倍液喷雾,对烟粉虱表现出了较好的速效性和迟效性;在黄板诱杀的基础上,进行敌敌畏烟熏,1、3、7d的防效均在70%以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化学农药;在黄板诱杀的基础上进行化学药剂喷雾,1、3、7d的防效均在80%以上,达到了理想的防治效果;在烟粉虱爆发时,可考虑化学药剂喷雾、烟熏、黄板诱杀同时进行,7d后防效可达98.5%以上,但要密切注意作物长势,以免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种子萌发行为的影响,采用纸上法,设置不同浓度的0.5%几丁聚糖和1%香菇多糖,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种子萌发均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其中,1%香菇多糖对番茄、黄瓜和茄子种子萌发的效果优于0.5%几丁聚糖,1%香菇多糖800倍液处理的番茄和茄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项指标均最高,分别为92.64%、75.06%、9.47和87.64%、72.24%和9.56,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0.14百分点、11.78百分点、2.96和24.66百分点、20.06百分点、3.87;1%香菇多糖600倍液处理的黄瓜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5.15%、11.85,1%香菇多糖800倍液处理的黄瓜发芽势最高,为70.23%;0.5%几丁聚糖600倍液处理的辣椒发芽率、发芽势均最高,分别为99.12%、67.26,1%香菇多糖400倍液处理的辣椒发芽指数最高,为9.45。在田间育苗时,根据不同作物选择适宜浓度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并随水施用,可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安徽主栽蔬菜施肥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2012、2013年度的蔬菜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安徽省蔬菜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户种植的常用蔬菜有26种,其中辣椒、番茄、黄瓜、大白菜、花椰菜、茄子等6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67.4%,且种植户数最多,达调查总样本数的52.1%。种植这6种蔬菜的所有田块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仅为30.4%;化学氮肥投入量均在300 kg·hm-2以上,化肥投入的平均N∶P2O5∶K2O为1∶0.46∶0.49,不同种类蔬菜有机肥投入量差异较大。6种蔬菜的平均施肥次数为3.2次。6种蔬菜中黄瓜产量最高,茄子产值最高,蔬菜产值和肥料投入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生产中应改善施肥技术,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番茄品种“印帝安”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研究了不同叶面肥对温室番茄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诺普丰的番茄茎粗、单果重和单产均高于对照,喷施诺普丰对单果重影响最大,增产率达到5.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