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6个辣椒品种(陇椒2号、陇椒3号、陇椒5号、甘科5号、酒椒3号,hxuty)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椒2号、陇椒3号、陇椒5号、甘科5号、酒椒3号和hxu-ty的生育期无差异,但酒椒3号的株高、果长、果肩宽较对照陇椒2号依次降低4cm、缩短0.04cm、变窄0.1mm,单果质量、产量较对照陇椒2号增加1.5g和4.3%。综合评判酒椒3号可作为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酒椒3号等5个辣椒品种与3种不同播期进行组合,采用双因素、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探索春、夏茬不同播期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春茬期间,3月21号播种的酒椒3号产量最高;夏茬期间,酒椒3号和陇上椒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5个桃品种可溶性糖与有机酸组分进行检测,解析各桃品种糖、酸、甜味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风味特点。结果表明:5个桃品种果实中均含有蔗糖(甜味)、葡萄糖(甜味)、果糖(甜味)、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草酸和莽草酸,同一品种中不同物质占比不同;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蔗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糖,属于蔗糖积累型;甜味强弱依次为蔗糖甜味>果糖甜味>葡萄糖甜味,蔗糖甜味极显著强于其他2种甜味,属于蔗糖甜味型;不同品种各有机酸组分含量有很大差异,大久保和京玉属于苹果酸优势型,早凤王和中油8号属于柠檬酸、苹果酸、奎尼酸优势型,红珊瑚属于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优势型;糖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珊瑚>大久保>中油8号>京玉>早凤王,甜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珊瑚>中油8号>大久保>京玉>早凤王,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中油8号蔗糖、果糖、可溶性糖、柠檬酸、奎尼酸和有机酸含量最高,甜味最强;京玉葡萄糖、苹果酸含量最高;早凤王草酸和莽草酸含量最高;红珊瑚糖(甜)酸比值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山梨醇和甘露醇与氮磷钾配施对桃生长、果实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进行2个大田试验,以中桃8号和中油20号桃为试材,以单施氮磷钾为对照,设置T1(山梨醇2.5%+氮磷钾)、T2(山梨醇5%+氮磷钾)、T3(山梨醇10%+氮磷钾)、T4(甘露醇2.5%+氮磷钾)、T5(甘露醇5%+氮磷钾)、T6(甘露醇10%+氮磷钾)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桃树体生长、果实品质、色泽和养分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单施氮磷钾相比,山梨醇与氮磷钾配施随山梨醇质量分数增加,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氮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果实色泽C值呈递增趋势,新梢生长量和果实钾含量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T3处理中桃8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叶鲜质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4.08%、25.63%、32.47%。T3处理中油20号的产量、C值、CCI值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86.67%、27.62%、58.14%。甘露醇与氮磷钾配施随甘露醇质量分数增加,桃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T5处理中桃8号的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19.98%、15.72%、38.28%。T5处理中油20号的单果质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6.66%、42.01%;T4、T6处理中桃8号和中油20号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中桃8号和中油20号综合排序分别为T3T6T1T5T2T4CK和T3T5T2T1T4CKT6。【结论】山梨醇和甘露醇与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中桃8号果实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山梨醇质量分数5%、10%与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中油20号果实产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果实色泽。综合分析山梨醇质量分数10%与氮磷钾配施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选用改良丰产剂2号与在薄皮甜瓜上常用的防落素、吡效隆以及丰产剂2号进行比较试验,测定薄皮甜瓜的坐果率、产量、畸形果发生率及成熟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薄皮甜瓜坐果率、前期产量、总产量和平均单果重方面,改良丰产剂2号不仅极显著地高于对照,而且高于防落素、吡效隆和丰产剂2号;在畸形果发生率方面,改良丰产剂2号低于吡效隆和防落素,高于对照和丰产剂2号;在品质方面,改良丰产剂2号处理的薄皮甜瓜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它处理,维生素C含量高于防落素、吡效隆和对照,有机酸含量高于吡效隆和对照。  相似文献   

6.
在塑料大棚内对引进的13个牛角椒品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朗悦206、金惠13-F、黄皮墨秀大椒3个品种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生长势强,椒果商品性好,折合667m2总产量及效益显著高于对照亨椒1号。3个品种折合667m2总产量分别为5281.8kg、5058.6kg、5043.4kg,较对照品种亨椒1号分别增产16.3%、11.4%、11.1%,与对照亨椒1号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在彭阳县早春茬生产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辣椒杂志》2021,19(2)
海丰396是以花培品系"YJ-107"为母本、自交系"Y1090-3"为父本配制的早熟鲜食螺丝椒杂交一代。其主要植物学特性为:始花节位9节左右;果实螺丝羊角形,果实纵径30 cm左右,果实横径3.5 cm左右,果肉厚0.2 cm左右;果色绿,果面有光泽,果肩部皱,果面螺旋至果尖部,果味辣,单果质量80 g左右。Vc平均含量为151.2 mg/100 g,可溶性糖含量7.4%,辣椒素含量为0.58%(DW)、粗纤维含量为11.2%,果肉脆,辣味适中,口感佳;早熟,植株长势较强,连续坐果能力强,较耐低温,中抗CMV、TMV和疫病。在品种比较试验中平均总产量为3 285.3 kg/667 m~2,比对照陇椒4号增产8.3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地区生产试验中海丰396平均总产量为3 430.8 kg/667 m~2,比对照陇椒4号增产6.17%~9.30%,平均增产8.31%。适合北方早春、秋延后大棚和越冬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9,(6):53-56
为筛选乌塌菜优良杂交组合,选育优良杂交种,以3个乌塌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与4个自交系配制12个杂交组合与常规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对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植物学性状、产量、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C6、C9小区产量、植株群体整齐度高于对照品种,营养品质指标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有机酸含量较低。C6、C9这2个杂交组合综合性状优良,杂种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中国南方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和为南方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近年来南方主栽的8个李品种果实(芙蓉李、胭脂李、红李、秋姬李和黑琥珀李采自福建古田,华蜜大蜜李、白脆鸡麻李和红线李采自广东翁源)基本性状(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营养品质(总酚、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果实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含量、花青苷含量、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是成熟李果实主要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其次为柠檬酸和异柠檬酸,其他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品种间总有机酸含量差异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差异趋势基本一致。对8个李品种果实的20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包含了原来信息的32.07%和24.93%,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评价李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在8个品种中,芙蓉李果实的总酚、花青苷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最低,可作为进一步选育优质李新品种的亲本材...  相似文献   

10.
节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宁毛节瓜、梅花5 号、7-2-1-4-2-1-2-2、GF-7-1-1、CK-3-4-3-2-1-3 为试材,对授粉后10、20、30、40 d4 个时期正常发育的节瓜果实鲜样中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节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鲜样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VC 含量早期最高,之后快速下降,成熟时趋于稳定;有机酸含量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
先下降后小幅回升的趋势。但不同品种间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风味甜瓜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味4号、风味5号甜瓜为主要试材,雪里红甜瓜为对照,比较不同品种甜瓜果实品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雪里红单瓜质量达到2 kg以上,属于大果型,风味4号和风味5号属于中小果型.风味5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风味4号的游离氨基酸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雪里红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而糖酸比则是风味5号居中,雪里红最高,风味4号最低.风味4号的蔗糖和有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风味5号果糖含量最高,雪里红的柠檬酸含量仅为风味4号的1/3、风味5号的1/2.风味4号的17种游离氨基酸和氨基酸总含量普遍高于风味5号和雪里红,而风味5号与雪里红的氨基酸成分与含量相当.综合比较,风味5号甜瓜果实大小、酸甜口感适中,营养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岩      王丽伟  文莲莲  魏珉    史庆华    杨凤娟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17,44(12):2372-2382
采用LED精量调制光源,以番茄品种‘Micro-Tom’为试材,设置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3︰1(3R1B)3个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及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光和3R1B处理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蓝光下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升高,可溶性糖含量较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随着果实成熟,红光和3R1B处理下番茄红素含量及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PS)和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蓝光和对照,尤以3R1B处理最明显;蓝光则显著降低了番茄红素含量,GGPS和PSY1表达受到抑制。综上,蓝光能够促进维生素C、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增加;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则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且通过提高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GPS和PSY1的转录水平和活性,促进番茄红素合成,尤以3R1B处理最佳。说明适宜比例的红蓝组合光有利于番茄果实转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蔓越橘的2个栽培种“博格曼”、“贝恩11号”的鲜果为试材,对其可溶性糖、有机酸、出汁率和可溶性蛋白等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蔓越橘2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低,且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变化不明显.有机酸含量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且在果实成熟期的含量也相对较高.果实的糖酸比在成熟时也未达到鲜食水平.出汁率变化不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在葡萄种质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耐盐葡萄砧木抗砧5号(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V.amurensis-V.vinifera)和盐敏感砧木Macadams(V.riparia)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引起葡萄叶片膜透性增加,盐敏感品种Macadams的膜透性高于耐盐砧木抗砧5号;MDA含量随盐胁迫加重而升高,但抗砧5号低于Macadams;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是葡萄在盐胁迫初期的重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可溶性蛋白在葡萄中的渗透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下‘巨峰’葡萄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树体不同部位碳、氮化合物含量变化特征,以根域限制培养的3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以传统土壤栽培方式为对照,测定转色期和成熟期不同组织器官中糖、淀粉、总氮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根域限制树的新梢长度和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根域限制树的根、主干、新梢中总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总氨基酸含量约为对照的一半,除精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和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均低于对照。表明根域限制抑制了转色期和成熟期‘巨峰’葡萄的氮素吸收和同化,降低了树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使光合产物积累增加,从而促进了果实中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不同有机酸对小白菜镉污染毒性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为试材,以贵州典型黄壤为盆栽试验基质,在黄土中共设置5个不同处理,1)原始无污染土壤(CK);2)单一镉污染土壤处理(Cd);3)镉污染土壤加草酸处理(Cd+OA);4)镉污染土壤加柠檬酸处理(Cd+CA);5)镉污染土壤加酒石酸处理(Cd+TA),探究镉胁迫下不同有机酸对提高小白菜品质的效果,以期为改善蔬菜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镉导致小白菜单株鲜质量降低了41.1%,植株体内镉大量积累,活性氧类物质、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镉污染小白菜叶片内硝酸盐含量增加了2.9倍,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了19.3%和9.9%。在镉污染土壤上施入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后均显著改善了小白菜的生长状态。与镉污染处理小白菜相比,柠檬酸对小白菜的促生效果最显著,生物量相对增加了48.5%,叶片和根的镉含量分别降低了45.3%和42.6%。酒石酸对超氧阴离子的影响大于草酸和柠檬酸,对过氧化氢和脯氨酸的影响小于草酸和柠檬酸,但草酸抑制硝酸盐积累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作用大于其它有机酸。上述结果说明,在镉污染土壤施用柠檬酸可以有效缓解镉对小白菜的毒害作用,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滨梅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盐(NaCl)胁迫下植株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结果表明:0.5%NaCl能显著促进滨梅幼苗的生长及水分代谢,但相对膜透性与对照比无显著差异;1.0%NaCl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0%NaCl显著抑制滨梅幼苗生长及水分代谢,相对膜透性显著增加;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滨梅叶内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总量显著增加,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