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探讨五指山地区洞穴型蝙蝠夏季栖息地的特点和资源状况,于2007年7-8月在五指山地区对13个洞穴进行调查。共采集到蝙蝠14种,其中褐扁颅蝠Tvlonvcteris robustula为海南蝙蝠新纪录,犬蝠Cynopterus sphinx等7种为五指山地区蝙蝠新纪录,洞穴型蝙蝠10种,占海南岛已知洞穴型蝙蝠18种的55.56%。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提示:多数洞穴型蝙蝠分布于低海拔(0-400 m)区域,倾向于高温高湿度的洞穴作为夏季栖息场所,物种分布型的热带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种类的蝙蝠多度和频度差异较大。最后,根据蝙蝠的栖息地特点和濒危状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历史资料、文献查阅和2016年4—8月的样线、样方补充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289种,隶属于185科652属;其中蕨类植物112种,占8.69%,植物区系起源较古老;蕨类植物的科、属地理分布以热带、亚热带为主;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冬青科等共14个科,是华夏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均以泛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同时含有较多的热带亚洲、北温带区系成分,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且古老;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13科14属15种,其中的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和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与邻近的车八岭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二者的科、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92.86%和77.40%,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历史资料、文献查阅和2016年4—8月的样线、样方补充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 289种,隶属于185科652属;其中蕨类植物112种,占8.69%,植物区系起源较古老;蕨类植物的科、属地理分布以热带、亚热带为主;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冬青科等共14个科,是华夏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均以泛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同时含有较多的热带亚洲、北温带区系成分,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且古老;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13科14属15种,其中的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和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与邻近的车八岭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二者的科、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92.86%和77.40%,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8年至2022年在广东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调查,确认保护区的爬行动物有2目18科42属58种,包括龟鳖目3科4属4种、有鳞目蜥蜴亚目4科12属18种、有鳞目蛇亚目11科26属36种,显示黑石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IUCN受胁物种7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受胁物种12种。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物种为绝对优势。其中,作为华南区代表成分的东洋型物种占53.4%;作为华中区代表成分的南中国型占44.8%。中国特有种5种,占比8.6%。保护区岛屿化趋势使区内多数爬行动物种群数量较小,生物多样性表现出一定的生态脆弱性,需加强保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0 195.8 hm2,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调查发现保护区种子植物新记录科2个(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和鹿蹄草科Pyrolaceae),新记录属66个,新记录种218个;广东分布新记录种4个;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增至204科、702属、1 451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0属、12种,被子植物162科、630属、1 321种。种子植物的科、属属于热带分布型的共91科、387属,分别占保护区非世界分布科、属的72.22%、65.03%,热带成分占有明显优势,属所具有温带性质比科略强。保护区内中国特有分布属15个,珍稀濒危保护野生种子植物达28科、50属、56种。  相似文献   

6.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通过网格化配合红外相机调查、铗夜法和网捕法调查,对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兽类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兽类8目23科63种,其中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3科5种、翼手目Chiroptera 3科14种、灵长目Primates 1科2种、鳞甲目Pholidota1科1种、兔形目Lagomorpha1科1种、啮齿目Rodentia5科17种、食肉目Carnivora6科18种、偶蹄目Artiodactyla3科5种;与2016年保护区成立时的记录资料相比较,新增兽类8种,分别是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中菊头蝠Rh.affinis、皮氏菊头蝠Rh.pearsoni、中华菊头蝠Rh.sinicus、大棕蝠Eptesicusserotinus、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和斑蝠Scotomanes ornatus,而狼Canis lupus、赤狐Vulpes vulpes、豺Cuon alpinus、金猫Pardofelis temminckii、云豹Neo...  相似文献   

7.
通过样方调查,对东莞银瓶山森林公园三坑、石田和古坑 3 个天然森林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在 3 个总面积 3 600 m2 的样地内共记 录维管束植物 61 科 104 属 137 种。三坑和古坑群落以茜草科、大戟科、芸香科和樟科为优势科,石田以 茜草科、大戟科和紫金牛科为优势科;其种子属分布类型均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它们分别占非世界分布 总属数的 91.80%、91.49% 和 88.64%。(2)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三坑群落的物 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以乔木层最高,石田和古坑群落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 指数和均匀度 均以灌木和草本层较高。(3)三坑鹅掌柴群落为间歇型,径级频率分布不连续,该种群结构为不连续生 长;石田和古坑群落为单峰型,随着天然森林群落的演替,鹅掌柴的优势地位将会被耐荫树种替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区关山兰花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调查及采集标本,经室内初步鉴定:关山兰花保护区现知蕨类植物19科,31属,43种及1变种。占贵州蕨类植物总科数53科的36%,总属数151属的20.5%,总种数770种的5.6%。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有13科,14属,18种,占关山蕨类植物总科数19科的68.4%,总属数31属的45.2%,总种数44种(含变种)的40.9%。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宜兴龙池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了野生维管束植物有131科430属705种,种子植物有113科402属669种,种子植物种世界广布型的科占保护区总科数的37.2%,说明保护区生境丰富多样,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具有复杂性和来源多样性的特点;脊椎动物有4纲22目52科145种,具有亚热带特点,且温带—亚热带过渡性明显。此外,该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具有突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越冬长耳鸮食物中的蝙蝠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越冬长耳鸮对冬眠蝙蝠的捕食影响,2003—2005年采用食团分析法对北京市2个长耳鸮群体食物中的蝙蝠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个长耳鸮群体食团中均鉴别出大棕蝠、山蝠、普通伏翼和东方蝙蝠4种蝙蝠,普通伏翼为主要猎物,但2个群体被捕食蝙蝠的数量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不同年度和越冬阶段,2个群体对蝙蝠的捕食强度均为普通伏翼最高、大棕蝠和山蝠占据较小比例,2个群体各年度捕食蝙蝠的组成以及城外群体不同越冬期捕食蝙蝠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2005/2006年度,2个群体普通伏翼被捕食强度均明显下降。长耳鸮的捕食可能给北京地区蝙蝠类群生存带来负面影响,建议适当采取措施控制长耳鸮的捕食。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2010年最新一次科学考察报告为基础,分析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保护区有药用植物73科169属220种,其中单种科和单种属占优势,单种科占总科数的50.68%,单种属占总属数的79.88%;保护区大多数药用植物海拔分布高差为400 m以下,占药用植物种数的75.45%;保护区药用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主要药用部位为全草和根;保护区药用植物中有许多珍稀濒危植物种,还有一部分属于德宏州景颇族传统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2.
2013年4月~2015年1月,利用样线法对湖北中华山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要决策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统计鸟类158种隶属13目37科105属,占湖北省鸟类种数456种的34.6%。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8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受危种2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1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8种。生物多样性指数G-F指数0.82,相当于邻近地区的孝感市,高于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广东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了野生种子植物1021种(含亚种),隶属133科513属;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区系热带性质明显;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上,泛热带分布科占全部非世界分布科的57.58%,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在属的水平上,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共有344属,占全部非世界分布属的71.07%;中国特有属7属(占1.45%);该保护区与广东省惠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自然保护区、梅县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和新丰县鲁古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互为近缘区系,其中与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最大.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苦槠天然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及演替趋势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36科58属79种,群落中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群落层次分明,有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层次;乔木层中苦槠的重要值最大,但在灌木层中未见苦槠分布,表明苦槠林正处于缓慢演替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情况,2021年7—12月利用样线法进行观测调查。结果表明,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共调查到蝶类10科、75属、110种;区系组成主要以东洋界为主,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为辅;随海拔升高,蝶类群落属数、种数、个体数量、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的单峰趋势,并均在401~600 m达到最大值,高海拔地区蝶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大于低海拔地区;相邻海拔地区蝶类群落的相似性较高,且高海拔与低海拔间蝶类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以期为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预测气候变化、保护蝴蝶资源和评价生态环境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美萍 《河北林果研究》2009,24(2):187-190,205
2006-2007年对河北省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蜘蛛进行补充调查、采集、鉴定和整理,又发现2个河北新纪录属和9个河北新纪录种,2个小五台山新纪录属和7个小五台山新纪录种;至此经过近10a的调查采集,小五台山已确定蜘蛛有248种,隶属于31科120属。小五台山蜘蛛区系古北成分占68.8%,广布成分占16.9%,东亚成分占11.7%,东洋成分占2.0%,其中以古北成分为主,是多种地理成分相互混杂的古北区系。  相似文献   

17.
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本研究于2011年3~10月对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共52种,隶属于3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4科14种,爬行纲2目9科38种.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达41种(占总物种数的78.85%).调查发现1种广东省两栖类动物新记录——长肢林蛙,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红耳龟、牛蛙和孟加拉巨蜥.并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野外调查与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福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约有蕨类植物33科55属92种,主要科为水龙骨科、金星蕨科、乌毛蕨科、凤尾蕨科、卷柏科、蹄盖蕨科等;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线蕨属等;中华里白、金毛狗、福建莲座蕨、乌毛蕨、狗脊蕨等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性质的蕨类构成了天然林的主要草本层与林缘。科的分布区类型只有6个,热带分布型有22科,占总科数95.65%(世界分布除外);属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热带分布型有41属,占总属数(世界分布除外)的93.18%,R/T值为13.67;种的地理分布分属7个类型,以热带分布成分(47.19%)、东亚分布成分(33.71%)、中国特有成分(17.98%)突出。在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上,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属东亚蕨类植物区,处于华东-华中植物地区与华南植物地区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19.
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显示,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兽类已知有7目23科47属66种(亚种),兽类种数分别占全国兽类总种数的10.87%和陕西省兽类总种数的39.52%。其中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兽类10种,陕西省省级重点保护兽类10种,中国特有兽类9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兽类8种,CITES附录I兽类7种,附录II兽类6种。按区系类型分,东洋种44种,古北种12种,广布种10种。与佛坪、长青、青木川等周边保护区相比,米仓山保护区兽类的多样性比较丰富,区系成分以东洋型较占优势,地理成分以南方类型为主,区系组成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分布于海拔高度2 300~2 540 m较原始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植物区系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其2 500 m2的样地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种子植物有44科、93属、149种,蕨类植物有7科、9属、13种。其群落的5个层次组成显明。群落中,泛热带分布的属最多,有24属;其次为热带亚洲及其变型的属,有15属。热带性质的属(51属)多于温带性质的属(32属),无中国特有属,显示该保护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在属的水平上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国特有种多达76种,包括保护区特有的2个种,与云南共有的28种,与中国其他地区共有的46种,其中与西南片共有27种,表明本保护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构成种类主要起源于云南和我国西南地区。其群落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32种)和热带亚洲成分(30种),显示与喜马拉雅地区和热带亚洲地区的区系渊源。群落中温带性质的种(113种)比热带性质的种(35种)多,说明在本区山地条件下,在该群落中形成和迁入了大量温带的种类。以此认为,相对干燥的山地气候,是本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能够分布到海拔高度2 540 m,明显高于高黎贡山和无量山的原因。此外,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的种类明显少于无量山的相同林分(177种),这或许也与两地区降雨量的差异有关。同样的由硬斗石栎、木果石栎等优势物种组成的林分,在高黎贡山和无量山属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而在本保护区则属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说明具有类似优势成分的森林群落,可以划分到不同的高等级植被类型(如植被亚型)中,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生态特征,而不完全取决于它们的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