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杉木福建柏混交林中单株生物量组成、土壤团粒组成、土壤孔隙和水分状况的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混交林中杉木每hm 2 蓄积量是杉木纯林的169 倍, 细根量是杉木纯林的15 倍; 与纯林相比, 混交林中0~20cm 土层> 025m m 水稳性团聚体高出901% ; 结构体破坏率低1582% ; 有机质和水解性 N 含量分别高0245% 和131×10- 6; 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高009% 、091% 、100% , 土壤容重低0057gcm - 3; 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分别高300% 、350% 、204% ; 混交林40cm 土层含水量也比纯林大155t·hm - 2。由于混交林的结构较为合理,能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林分生产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2.
杨树沙棘宽带状混交林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树沙棘宽带状混交林的测试分析表明,混交林比杨树纯林腐殖质含量增加2.35%,土壤容重减少0.14g/cm^3,相对湿度夏冬两季分别高4%和8%,饱和持水量增加17927.8kg/hm^2。形成了提高混交林中杨树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杨树沙棘宽带状混交配置使根系分布更均匀、合理,可充分利用土壤空间、水分、养分,同时为杨树倒茬更新创造了方便条件。  相似文献   

3.
油松刺槐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油松、刺槐人工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水土保持指标,生长状况,土壤因子,小气候因子的测试分析表明,混交林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增加经济效益。混交林比油松纯林林冠截留量提高8.66%,饱和持水量增加315.8%,饱和持水量增加315.8%,相对湿度提高2.5%,有机质含量提高11.7%,减轻容重0.2g/cm^3,林分病虫害明显减少。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4.9%、  相似文献   

4.
对杨树沙棘宽带状混交林的测试分析表明,混交林比杨树纯林腐殖质含量增加2.35%,土壤容重减少0.14g/cm3,相对湿度夏冬两季分别高4%和8%,饱和持水量增加17927.8kg/hm2。形成了提高混交林中杨树的生长量和生物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杨树沙棘宽带状混交配置使根系分布更均匀、合理,可充分利用土壤空间、水分、养分,同时为杨树倒茬更新创造了方便条件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林下栽植胡枝子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马尾松林下栽植胡枝子的培肥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a生直播造林的胡枝子平均高度达75.8cm,平均基径3.4mm,5a生生物量高达4395.51kg/hm^2,土壤分析表明,在0 ̄40cm土层中,林下栽植胡枝子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比马尾松林分别增加38.28%、26.75%、20.41%,25.33%,17.84%和22.66%;土壤微生物数量比纯林高30.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磴口河套地区4a灌溉试验表明:(1)采用目前生产上的15000-22500m^3/(hm^2.a)灌溉量,使土壤表层的含盐量由灌溉前的0.5g/kg上升到1.0g/kg以上。(2)按合理灌水定额公式计算,年灌溉量以7500m^3/hm^2为宜;最佳含水率下限19.99%;在灌水期地下水位为1.97-3.02m,变幅1m左右(3)年灌水次数应控制在8-12次。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梧州地区的杉木初级种子园里的889个无性系中,筛选出45个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用于营建2.8hm^2的大叶面积杉木种子园。建园结果表明,5年生的大叶面积杉木优良系的子代幼林的年平均生长量:胸径1.5cm,树高1.04m、材积0.0053m^3,比最优种源或最优家系增产94%以上,比初级园混系种增88%-89%。  相似文献   

8.
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杉木分布区北缘的安徽省大别山高海拔山地的杉木、黄山松人工混交林生长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经营措施一致的条件下,混交林比杉木纯林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中龄期的混交林立木蓄积量和总胸高断面积分别为188.78~289.67m3/hm2和36.31~42.15m3/hm2,比纯林提高60.27%和19.85%;混交林生物量高达128.27~179.18t/hm2,高于纯林21.99%~70.40%;混交林地上部生物量密度为12.00~15.87t/hm2·m,而杉纯林为10.24~11.64t/hm2·m。树高与胸径的关系分析揭示混交林在幼龄期,杉木个体树干在垂直方向的生长有显著促进,到中龄期则在径向的生长有明显提高。不同林分杉木胸径生长过程有较大差异,混交林中杉木胸径生长在高峰期后随年龄增长保持一定水平,而纯林杉木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黄山松个体不论是混交林或纯林,其胸径生长在10~12年生后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杉木毛竹混交林的毛竹地下鞭根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固定标准地法,对尤溪县包溪林业采育场1974年在阔叶树毛竹混交林皆伐迹地下营造杉木纯林后形成的杉木毛竹混交林进行地下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杉木对毛竹地下结构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毛竹竹鞭向纵深延伸、壮芽数的比例提高有促进作用。杉木密度为900~1350株/hm^2时,壮龄鞭比例比较高,毛竹地下结构比较优化,更新快;毛竹竹鞭有92.8%分布在0~40cm土层中,其中0~20cm土层中占60%  相似文献   

10.
刺槐无性系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刺槐无性系进行了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粗根段(0.5~0.8cm)平均扦插成活率78%,平均苗高2.36m,平均地径2.26cm,分别比细根段(0.4cm以下),提高27.9%,28.3%,24.9%,(2)长根段(8~12cm)平均扦插成活率为83.3%,平均高2.48m平均地径2.28cm,分别比短根段(4~5cm)提高27.8%,15.1%,9.7%。  相似文献   

11.
杉木酸枣人工混交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分析比较了20年生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以及杉木纯林、酸枣纯林生产力和林木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与酸枣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为168.74t/hm2>杉木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35.95t/hm2>酸枣纯林乔木层生物量107.01t/hm2;杉木与酸枣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355.113m3/hm2>杉木纯林蓄积量301.672m3/hm2>酸枣纯林蓄积量173.150m3/hm2;杉木与酸枣混交可改变树种单调状况,防止地力衰退,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苏北京杭大运河堤杉木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苏北京杭大运河堤引种种栽培杉木研究结果表明,粗放经营林分,19a时H12.30m,D1.319.1cm立木积量224.0m^3/hm^2,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47.d12t/hm^2中径材51.1%,小径材占46.65;集约管抚林分,13a时H11.90m,D1.315.1cm,立木蓄积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达204.73m^3/hm^3和111.05t/hm^2,中小径材各占48.4%。广西融水  相似文献   

13.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具有针阔叶常绿落叶混交、复层林冠、根系成层分布、林分群体结构稳定等优点,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比杉木纯林增产5.8%,能改良林地土壤,0~60cm土层内有机质年均积累率达0.07%,是杉木纯林土壤的2.35倍。采用梅花状混交方式、7:1混交比例,是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优化模式。全面整地、挖大穴造林,埋青抚育,首次抚育间伐时间定为7年生,(但光皮桦原则不间伐)等,是培育杉木光皮桦混交林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杉木迹地连栽与改植秃杉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杉木迹地上改植的秃杉树高年生长量比连裁杉木大148.0%~202.1%,地径年生长量连栽杉木大281.3%~343.8%,差异比较显著。由于连栽杉木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增加2.22%,毛管孔隙、毛管含水量和自然含水量分别下降2.61%、6.45%和9.58%,土壤PH值增加5.79%,全N、有效P1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下降8.45%、7.26%、21.37%和12.26%,杉木采伐迹  相似文献   

15.
花岗岩黄红壤杉木幼林施肥连年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 ̄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分宜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施N、P、K及配合处理,使树高、胸径、蓄积总生长量指标分别达到5.67 ̄6.59m、8.35 ̄9.28cm、67.922 ̄96.41m^3/hm^2,较对照增长5.6% ̄20.2%、7.4% ̄17.5%、21.6% ̄56.2%。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50kg/hm^2P2O5的效果最佳,其连年生长量效应显著持续到第5年;  相似文献   

16.
油麦吊云杉,是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主要优质用材造林树种之一,28年生人工林主要林分因子胸径13.4cm、树高12.5m、蓄积285.79m^3/hm^2,其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到0.48cm、0.45cm和10.2m^3/m^2.28年生人工林林分养木层生物量为174.96t/hm^2,平均净生产量达7880.8kg/hm^2,year。这表明该树种人工林具有较高生产 在适生地区大力  相似文献   

17.
盆北山地严重侵蚀坡面几种人工林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在不同程度上对天然降雨起着截流,吸收的作用,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桤木、湿地松、洋槐、桤木×湿地松混交林的冠层,凋落层及土壤层的水文效应,不同人工林类型在这三方面均同差异,林冠截留率15.1% ̄19.3%,凋落层有效拦蓄量1.43 ̄17.88t/hm^2,土壤0cm ̄20cm层贮水量35.5 ̄107.5t/hm^2,森要的存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改变了土壤的调蓄功能,严重侵蚀坡面自然条件恶劣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天然阔叶林经营之路,1975年在金盆山林场开始了天然阔叶林改造试验,目前全县已改造0.44万hm^2,据标准地调查,改造的年后每hm^2生长量达9.15m^3,比对照3.9m^3/hm^2净增5.25m^3/hm^2。与人工营造阔叶林比,每hm^2可节约750元。  相似文献   

19.
杉木多代连栽林地营造杉阔混交林后的土壤肥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同龙 《浙江林业科技》2000,20(2):23-25,42
在3代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彬阔混交林的林地土壤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养分状况优于继续营造杉林纯林,且以表层土壤尤为明显。土壤表层容重杉阔混交林的比杉木纯林减少6.87%;土壤贮水量比杉森纯林增加3.61%;土壤表层非毛管孔隙度比杉木要纯林高3.31%;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性磷和速铲性外界一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8.98%、24.73%、18.75% ̄16.60%、10.87%和5.70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东北东部山区33a生落叶松纯林与胡桃楸和落叶松混交林下土壤的团聚程度与水分能量特征进行了外业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胡、落混交林下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效含水范围明显优于落叶松纯林,更有利于林木生长。混交林土壤和纯林土壤相比,0~10cm、10~20cm、20~30cm三层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前者较后者分别提高了1.4%、0.3%、2.1%,平均重量直径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20%、119%和107%,有效含水范围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34%、115%和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