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磐石市一面城山区金及多金属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大河深组、大酱缸组、四合屯组(玉兴屯组)、南楼山组地层。主要发育断裂为加兴顶子—兴隆川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带,取柴河—兴隆川—大桥北西向断裂和小取柴河—加兴北西向断裂的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系统。研究区内金属矿化种类较多,包括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等金属硫化物矿化,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控制,金属矿化主要存在于花岗岩破碎蚀变带中,共发现两条蚀变带,延伸都达到400m。  相似文献   

2.
淖毛湖北山金矿形成于古火山洼地构造内,矿体位于矿区内北西向F1断裂与近东西向区域断裂所挟持的锐角应力集中区内的D2b2地层中,金矿化蚀变破碎带中金矿体的产出受F1断裂派生的次级共轭断裂构造控制,严格分布于F1以西向近F1的区域内.淖毛湖北山金矿床矿石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类型具明显中-低温热液矿床特征,其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火山热液金矿床,工业类型属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半壁山金矿位于冀东金矿的成矿带上,属于青龙河花岗岩绿岩带的一部分。矿脉产于控矿断裂构造及次级储矿构造中,矿石类型为绿泥石化+硅化蚀变岩型;蚀变(含砾)黑云变粒岩型;强硅化蚀变岩型。矿体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微斜长石化、硅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等。  相似文献   

4.
河坝子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二段(Pt2gl2)地层中的韧性剪切带、破碎带内,矿体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褐(黄)铁矿化破碎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及透闪透辉石岩,属与中低温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九仗沟金矿区属于我国主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矿床受区域性近南北向构造控制,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良好。矿体受构造控矿规律的影响,呈脉状赋存于F1深大断裂蚀变带内及附近。矿体倾角47°-70°,空间上呈舒缓波状延伸,膨大收缩、分支复合现象较普遍。区域成矿预测理论及地球化学异常信息表明,在矿体下部存在较大的延伸,矿床规模有望达到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含矿围岩特征及矿区地质等方面探讨了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后干沟银、铅多金属矿的形成原因及找矿标志。该矿矿石矿物主要以方铅矿和闪锌矿为主,矿石中伴生银、铜等元素可综合利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次之。围岩蚀变以硅化、绿泥石化为主,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次之。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产出,为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为先期岩浆热液淋滤富含多金属元素的片麻岩叠加的结果,产于中太古界集宁群片麻岩(Ar2jn)中具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等中低温蚀变矿物组合叠加特征的断裂破碎带为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偏桥沟金矿成因类型属于沉积—变质(混合岩化)—重熔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重性,太古代海底喷发火山岩及其沉积岩是矿源的基础。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使岩石中的金活化。燕山期的重熔岩浆作用是主要的成矿期,伴随着金属硫化物的热液作用形成了黄铁矿化、硅化等金矿围岩蚀变。金矿床受太古界含铁镁高的岩相及有关断裂构造的控制,成矿期的构造活动直接控制矿床、矿体的分布及矿体的规模和形态。  相似文献   

8.
阿北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阿尔金山断块隆起中部,矿体产在石炭系二长花岗岩内,矿化带受近东西向、北西向构造裂隙控制。矿体围岩蚀变、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特点。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9.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位于大北城―四道沟南北向构造带北端、刺猬沟―杜荒子东西向构造带东端及三道沟―小西南岔新华夏系构造带的交汇部位,矿床主要受一个近南北向的帚状构造系统控制,矿床主要赋矿岩石为闪长岩,矿化强度较好,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和黄铜矿,其余的有磁黄铁矿、黄铁矿、少量的白铁矿、方铅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本文对小西南岔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表生富集特征进行总结,确定了勘查区内主要元素的相关性,找出与Au元素相关的元素Cu、Hg、Ag,总结矿区内地质找矿标志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矿区外围找矿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位于大北城―四道沟南北向构造带北端、刺猬沟―杜荒子东西向构造带东端及三道沟―小西南岔新华夏系构造带的交汇部位,矿床主要受一个近南北向的帚状构造系统控制,矿床主要赋矿岩石为闪长岩,矿化强度较好,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和黄铜矿,其余的有磁黄铁矿、黄铁矿、少量的白铁矿、方铅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本文对小西南岔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表生富集特征进行总结,确定了勘查区内主要元素的相关性,找出与Au元素相关的元素Cu、Hg、Ag,总结矿区内地质找矿标志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矿区外围找矿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岱王山矿区金矿床处于燕山陆内造山带内,中生代时期,尤其是燕山期,区域最大主压应力场方向转变为北西-南东向,挤压、剪切作用形成了北东向褶皱系和韧性剪切带,在韧性剪切带的高应变区发生强烈的同变形变质作用,固态塑性流变和韧性剪切作用主导着金成矿作用。该矿床是由韧性剪切带控制产在二叠纪砂板岩内的层控-层状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介绍其成矿构造背景,重点描述该矿区的褶皱系及韧性剪切带,进一步分析其矿床成因。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金多金属矿床,燕山期是区域上构造岩浆活动的主峰期,多期次构造-热事件伴随多期次成矿作用,确定了燕山期为该区金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12.
郭怡  武汉东 《山东饲料》2014,(5):152+240
小甸子银金多金属矿位于辽宁省开原市,是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六队勘查发现的小型矿床,其上下盘围岩均为下元古界辽河群高家峪组斜长角闪岩和混合岩互层带,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变化等严格受地层、构造(层间)破碎带、岩浆岩的控制。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等方面论述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为今后辽北地区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铜沟金矿区划属北祁连成矿带之宁夏香山—卫宁北山—固原铜、金、铁、铅锌多金属成矿带,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显著。研究认为:大铜沟(铜)金矿应属于中低温热液—表生改造型金矿床,其形成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主要发生了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硅化,后期经历了较强烈了的表生氧化林滤作用,对该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斯坦板块准噶尔微板块和唐巴勒—克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达尔布特大断裂从工作区通过,岩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矿体主要为破碎蚀变带型铜金矿,浅灰白色花岗闪长岩、粉砂岩、花岗闪长岩。赋矿的破碎带延长比较远,该矿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位于扬子地台中段北缘青峰断裂带地区的铅锌矿床,较严格地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属层控-改造型铅锌矿床。上震旦统灯影组碎裂状白云岩是有利的矿源层及有利的赋矿围岩。矿床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成带性,受深部构造及成矿物理化学场等多种因素控制,铅锌矿床集中分布在青峰断裂带分布区的上扬子台缘褶带区,较明显地受青峰断裂旁侧以灯影组为核的短轴背斜并迭加有与之平行的次级逆冲推覆断层破碎带控制。该区成矿条件充分,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新城金矿位于山东省莱州市金城镇新城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胶东地区发现的特大型"焦家式"金矿床之一。长期以来新城金矿及各地勘单位主要针探对矿权内焦家断裂主构造带开展探矿工作,找矿效果良好。近年来,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受新城金矿委托对新城探矿权内焦家主断裂下盘的候家、河西、望儿山等次级构造带开展找矿工作,亦有较好发现。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焦家主构造,候家、河西、望儿山等次级构造的产状、形态、蚀变类型、矿体规模等特征,提出了焦家主构造与其派生的侯家、河西、望儿山等次级构造联合构成了新城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张枭杰  张盛丰 《山东饲料》2013,(12):282-283
罗山岭头金银矿是小而复杂的石英脉型金矿床。本文分析了4个硅化阶段的石英特征:Q1为细粒黄铁矿共生的白色碎裂石英;Q2为与多金属硫化物共生的乳白色(牙状)石英,Q3为与少量粗粒黄铁矿共生的灰黑色石英,Q4与碳酸盐、萤石化、少量黄铁矿共生的油脂状石英;结合含矿英脉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含矿石英脉、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杨家箐金矿床是近几年在四川省南部新发现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已探明黄金资源/储量××吨.矿床受控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力马河组NE向构造蚀变带内,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属与中高温热液有关的石英脉~蚀变岩型矿床.重点阐述了矿区内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并对该区的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经过进一步地质工作,认为杨家箐金矿床有望达到中一大型矿床的规模.  相似文献   

19.
区内岩浆岩、地层的展布均受北西向区域构造控制,断裂构造附近围岩中有与其平行的小的挤压破碎带局部见明显的糜棱岩化、片理化。通过地表地质测量及槽探揭露在勘查区圈定多条碳酸盐化、硅化蚀变体。矿化蚀变体走向大致为北西~北东方向,长度100-200m,宽度1-10m不等,多呈细脉状、豆荚状、透镜状。工作区西南部发现花岗斑岩小岩株,岩株中石英脉较发育,最宽可达1.5m,石英脉中可见少量孔雀石、黄铁矿发育,具有一定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山沟金矿位于张宣幔枝构造西缘,是张宣幔枝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石英脉型金矿。本文以幔枝构造理论为指导,通过野外调查,室内综合分析,对其成矿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其东西两侧的构造蚀变破碎带及深部仍具有很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