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麦籽粒灌浆性状的轮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5年,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对小麦籽粒灌浆持续期和灌浆速率进行轮回选择。结果表明,3轮选择增益显著,每轮平均增益GFD为4.77%,GFR为8.21%,对GFD和GFR的选择彼此间呈负响应,两者的相关系数r=-0.9120。在灌浆期亚群中,退化小穗数和穗粒数间接增益较大。  相似文献   

2.
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采用不同复配方式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了其对小麦叶片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提高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SOD活性,对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小麦抗逆性有重要作用;同时各个处理均减少了不孕小穗数,增加了穗粒数,其中以拔节期喷施多效唑混缩节胺和孕穗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混赤霉素效果最佳,可使小麦相比对照增产21.1%。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试验就喷施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GA3、B-9、乙烯利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显著地提高了番茄畸形果(尤其是乱形果中顶裂果、混发果)的发生率,而且还加重了畸形果的发生程度及增加了畸形果的类型。其中GA3的影响最大,B-9次之,乙烯利的作用较小。2,4-D和PCPA则显著地降低了畸形果的发生类型和发生程度。PP333有减轻畸形果发生的趋势。在本试验的施用浓度下,IAA、NAA、BA、CCC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畸形果的发生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长调节剂喷穗对无核白葡萄采后落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无核白葡萄为材料,研究采前生长调节剂喷穗处理对葡萄浆果采后落粒的影响,结果表明:NAA和GA3喷穗处理后,浆果内源IAA和GA3含量增加,ABA含量降低;果柄耐拉力提高,外源ABA喷穗处理,可降低浆果内源IAA和GA3的含量,明显提高内源ABA的含量。乙烯利喷穗可增加浆果内源GA3的含量,提高内源ABA的含量,对内源IAA含量有降低作用。ABA和乙烯利喷穗则使果柄的耐拉力明显降低,采用NAA  相似文献   

5.
抗坏血酸和生育酚对小麦的延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6mmol.L^-1抗坏血酸和2mmol.L^-1生育酚,具有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作用。灌浆后期施用具有增强SOD活性,抑制膜脂质过氧化,延缓旗叶叶绿素和蛋白降解、维持叶片较长功能期的作用。灌浆初期施用有使不孕小穗数减少,可孕小穗数增多以及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作用。开花后20d施用,增粒重效果最好,开花后10d处理穗粒数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6.
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6mmol·L ̄-1抗坏血酸和2mmol·L ̄-1生育酚,具有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作用。灌浆后期施用具有增强SOD活性,抑制膜脂质过氧化、延缓旗叶叶绿素和蛋白质降解、维持叶片较长功能期的作用。灌浆初期施用有使不孕小穗数减少,可孕小穗数增多以及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的作用。开花后20d施用,增粒重效果最好,开花后10d处理穗粒数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7.
赵彤  何立梅 《油气储运》1996,15(3):38-39
“精密性建筑”内部的精密仪器对防振、防尘、隔声要求较高,在设计中应当重视。精密性建筑振动控制设计实用软件VCD以配有VGA卡微机图形系统的IBMPC/AT系列微机及其兼容机为硬件环境,用FORTRAN语言编制,并加入FORTRAN图形库DRAFT.LIB,形成的DWG文件能直接进入Auto CAD进行编辑、绘图。AutoCAD的DWG文件也可在DRAFT.LIB设置的当前窗口中显示或作为图块插入。  相似文献   

8.
生长调节剂对杏树座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6年生倾县大接杏为试材,在初花期,盛花期,落花后10d,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GA3、BA和NAA,研究了这3种生长调节剂对华县大接杏座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不同时期喷布,对杏松座果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喷布时期适当可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9.
FAND小麦种衣剂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ND小麦种衣剂可增加小麦有效分蘖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理论增产率可达30%。  相似文献   

10.
硼对蚕豆生长及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硼对蚕豆生长及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熊双莲吴礼树赵竹青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室,武汉430070)EFFECTSOFBORONONTHEGROWTHANDNODULENITROGENASEACTIVITYOFFABABEANXiongShu...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矮壮素、缩节胺和多效唑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银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对大田栽培金银花进行喷施矮壮素、缩节胺和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并测定各处理的产量及品质指标,分析在生产中应用于提高金银花产量及品质的潜力。[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不同程度提高金银花的单株产量。其中,缩节胺增产效果最为明显,50和200 mg/L的缩节胺使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80.25%和79.88%,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银花的品质影响不明显。[结论]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为金银花生产中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25-10226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桑树后其叶片的激素含量及糖分含量变化动态。[方法]设缩节胺200 mg/L、天丰素200 mg/L、清水3个处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湖桑32叶片GA3、Z+ZR、IAA、AB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3个处理GA3含量在第3~14 d无明显差异,200 mg/L缩节胺处理GA3含量在第3~14 d略低而在第14~19 d又有所升高。200 mg/L天丰素处理中GA3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照中Z+ZR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200 mg/L缩节胺处理抑制Z+ZR含量,200 mg/L天丰素处理在处理中期Z+ZR含量有所升高。3个处理中AB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初期200 mg/L缩节胺处理IAA/ABA较高,200 mg/L天丰素处理后期IAA/ABA略高。在后期3个处理间的糖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桑树品种对植物调节剂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任廷波  赵继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93-11995
[目的]为了研究氮肥及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优质杂交油菜株型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进行不同施氮量与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的试验。[结果]叶面喷施多效唑能降低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增加根径粗、一次和二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抽薹期喷施多效唑的效果较好。施纯氮量300 kg/hm2喷施多效唑比施纯氮量225kg/hm2喷施多效唑的效果较好。施纯氮量300 kg/hm2抽薹期喷施多效唑(N20A2)比喷施清水(N20A0)一次分枝数增加2.08~2.21个,二次分枝数增加1.80~2.1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加50.30~102.50角,角粒数增加1.11~1.21粒。[结论]优质杂交油菜在施纯氮量300 kg/hm2并于抽薹期喷施浓度为200 mg/kg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株型及产量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14.
小麦条锈病最佳防治时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人工接种模拟小麦条锈病自然发病状况 ,再进行分期喷药 ,从而得出不同时期喷药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 :在条锈病发病初期的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用药都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而二者相结合防治效果更佳 ,可比不防治增产 16 7 5 5 % ,并能达到较高的产投比和将对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另外 ,研究还表明 ,小麦条锈病的过早发生 ,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的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依次为 :穗粒数 >千粒重 >有效穗 ,因此 ,对于不抗病的小麦品种 ,应对其条锈病进行全程监控 ,做到早发早治 ,再发再治较好 ,才能夺取最后丰收  相似文献   

15.
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喷施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试验,探索该调节剂对豫北麦区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时期喷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农艺性状容重、分蘖数、产量、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拔节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和拔节期+灌浆期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了小麦千粒重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灌浆期处理小麦产量下降。[结论]拔节期+灌浆期喷施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最好,该方式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对小麦的形态和生理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初步研究了多效唑对小麦的形态和生理效应及大田应用技术。多效唑有抑制小麦胚芽鞘、地中茎和株高的效应,并可增加单株分蘖和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培育壮苗、壮株和防止倒伏。多效唑可提高小麦植株的生理活性,使茎叶含氮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这种生理优势可一直维持到成熟。浸种和根施的适宜浓度为50~100PPm;叶面喷洒浓度以100-200PPm为宜;浓度过高,抑制过甚,对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不同叶面喷剂对小麦灌浆期高温危害的缓解作用,于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2019-2020年小麦生长季内选用0.3% KH2PO4 (PDP)和0.01%芸苔素内酯溶液(BR)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试验设置小麦灌浆期内自然高温来临前连续喷两次PDP、BR及二者的混合溶液(PB),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考察喷施后不同处理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灌浆期高温前喷施PDP、BR均可提升高温后旗叶叶绿素含量,PDP与BR无显著差异,PB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不同叶面喷剂显著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PB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BR和PDP,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B干物质量最高是由于其对茎叶及籽粒干物质的提升最多;和CK相比,PDP、BR和PB产量均显著提高,增产幅度为5.43%~-9.41%,PB处理产量最高.灌浆期高温前喷施PDP、BR和PB显著改善籽粒品质,主要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及提高面粉沉淀值.综上,小麦灌浆期高温前通过叶面喷施PDP、BR和PB均能显著延缓灌浆期叶片衰老,促进干物质积累,协同提升产量与籽粒品质.以0.3%磷酸二氢钾和0.01%芸苔素内酯溶液混合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陈昌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97-99,117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兰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两年生杂交兰"红美人"为材料,采用叶面喷施和假鳞茎喷施方式,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浓度对杂交兰生长的影响。[结果]采用叶面喷施方式,相比对照,100 mg/L GA3和150 mg/L GA3+150 mg/L 6-BA在前期促进花芽分化,但后期花芽未能成形,其余组合和浓度对花芽分化均呈抑制作用。高浓度TDZ和6-BA不利于花芽分化,6-BA尤为明显,但当6-BA组合适宜浓度的GA3时,呈现花芽分化抑制作用减弱现象,同时,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提高腋芽诱导,且高浓度或组合GA3的6-BA作用尤为明显,在花梗长度的影响上,GA3能够有效增加花梗长度,当GA3组合6-BA时,虽可增加花梗长度,但后期开花掉苞严重。以假鳞茎喷施时,低浓度的6-BA和6-BA组合低浓度的GA3能够促进花芽和腋芽的形成。[结论]在两年生杂交兰促进花芽分化上,应以低浓度的6-BA喷施假鳞茎为佳;在促进花梗长度上,应以低浓度的GA3喷施叶面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灌浆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灌浆期喷施氯化钙水溶液、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硼砂、水杨酸、亚硫酸钠溶液,分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喷施磷酸二氢钾的效果最佳,较对照的穗粒数、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较对照增产最高,达3.61%。[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适宜在沧州地区小麦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浓度糠氨基嘌呤对小麦分蘖、株高、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糠氨基嘌呤,探究施用糠氨基嘌呤对小麦分蘖、株高、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小麦生长的分蘖、拔节、灌浆这3个关键时期喷施糠氨基嘌呤,小麦的生育期没有变化;对小麦的分蘖数、株高、有效穗数、千粒重均有较明显的调节作用,且均表现为正增长。其中,糠氨基嘌呤(0.4%水剂)有效成分浓度4.00、6.67、8.00 mg/kg处理对小麦产量影响显著高于有效成分浓度2.86 mg/kg处理,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处理。[结论]该研究为糠氨基嘌呤在小麦生产实践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