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茶薪菇,又名茶树菇、油茶菇、柳环菌、柳松茸等,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田头菇属。茶薪菇菇色金黄悦目,香气纯正,菌盖肥厚,菌柄脆嫩,鲜嫩可口。每百克干品种含蛋白质19.6g,脂肪2.1g,碳水化合物30.3g。干品  相似文献   

2.
永薪菇菌丝抗杂菌能力弱,生长速度慢,制约了茶薪菇栽培发展。笔者通过对茶薪菇制袋季节合理安排,提高制袋成品率,打洞养菌、刺袋促菌及搔菌出菇等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达到茶薪菇速生高产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3.
图1银球金孢菇不同成熟度子实体银球金孢菇是由福建省古田县兴华真菌研究所于2005年3月在古田县吉巷乡前垅村菇农戴振华茶薪菇棚内发现并采集的茶薪菇变异体,经多次组织分离,提纯复壮选育而来的。由于该变异菌株子实体的菌盖下面有以菌柄为中心向外的直条纹菌褶,菌盖表面似银耳,由弯曲的菌褶组成(图1),幼时色白形似银球,菇柄如茶薪菇,菌盖上下的菌褶均能形成孢子,孢子成熟时呈茶褐色,在显微镜下镜检色如黄金,故命名为银球金孢菇。其生物学特性与茶薪菇相似,胱氨酸含量比茶薪菇高14.3%,粗蛋白含量比茶薪菇高10%。银球金孢菇的子实体口感脆嫩,味道鲜美独特,外观鲜艳。2007年在古田县吉巷乡开始示范推广,栽培10.3万袋,总投资8.24万元,产鲜菇21440千克,产值18.3万元,利润10.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房的选择银球金孢菇栽培房要求地势较高,平坦,近水源,排水方便,既保温保湿又通风,有较好的散射光。栽培环境要符合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栽培房长10米、宽4.8米、高4米,房的一头建2个门,门规格1×2(米),无门的另一头装两个等高可开合的60×140(厘米)玻璃...  相似文献   

4.
杨树菇生理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又名柱状田头菇、茶树菇、茶薪菇、柳环菌、柳菇柳松茸、柱状环锈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田蘑属.自然界于春秋两季多发生在杨树、柳树、榕树、小叶榕等枯干、伐桩及林间地上.  相似文献   

5.
目前茶薪菇在北京地区栽培量较大,现对北京地区茶薪菇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栽培季节选择、菌棒制作、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产业面临的挑战等,并分析了北京地区茶薪菇栽培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北京地区茶薪菇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茶薪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华  苏贵平 《食用菌》2001,23(1):30-31
茶薪菇俗称茶树菇、杨树菇,学名Agroeybechaxingu,茶薪菇味道鲜美,脆嫩可口,清香而无异味,菇体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中医学认为茶薪菇性平甘温有祛湿、利尿,健脾胃等功效,是美味珍稀食用菌之-。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生物学特性1.1温度 茶薪菇生长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因此该菌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其菌丝5~35℃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18~28℃。茶薪菇属恒温结实性菌类,出菇不需要温差刺激,其子实体形成温度13~28℃,最适宜18~24℃,20℃时出菇速度快。1.…  相似文献   

7.
pH值对三种珍稀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利用常规栽培设施和生产操作管理技术 ,对不同p H值对茶薪菇、杏鲍菇和阿魏蘑的制菌袋污染率、菌丝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p H7~ 7.5茶薪菇、杏鲍菇和阿魏蘑菌丝生长最快 ,菌袋污染率最低 ,产量最高 ,p H值低于 5 .5或高于 8.5菌丝生长缓慢 ,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 p H值低于 6,菌袋污染率极高 ,p H值高于 8.5菌袋污染率几乎零 ,但 p H6~ 7比 p H7~ 8可提早一个星期出菇  相似文献   

8.
陈若霞  应霞玲 《食用菌》2000,22(1):13-14
柳松菇(Agrocybe cylindra),又称柱状田头菇、柳环菌、茶薪菇等,在日本、韩国等国有较多栽培,日本的九洲等地春秋季还常有野生柳松菇出现,菌盖呈褐色并带丝绸光泽,幼时为半球状.直径1~1.5cm,伸展后直径3~10cm,有菌环,孢子印褐色椭圆形,一般应在开伞之前菌盖呈半球时采食,味脆嫩,久煮不烂,适于炒、烧、汤食及作火锅菜,也可加工成罐头或小包装,是一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档食用菌。我所通过日本枥本县北研株式会社的大森清寿先生和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引进了柳松菇3个菌株,于1995~1998…  相似文献   

9.
茶薪菇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薪菇又名茶薪菇,是一种稀有珍贵美味食用菌.其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经中国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子实体含有葡聚糖、菌蛋白、矿物质等重要营养成份,人体所必需八种氨基酸齐全,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1.75%,同时具有很强的补肾功效和抗肿瘤活性功能,为国际菇类交易市场十大畅销菌品之一,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超级市场上,每公斤干品价值高达100美元,名列食品中的“稀世山珍“.……  相似文献   

10.
简介福安市利用冬闲葡萄园套种茶薪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改良土壤,促进葡萄生长,提升效益,已取得一定成效。从葡萄园选择、菇棚搭建、茶薪菇种植季节安排、菌袋制作、出菇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金福菇学名tricholomalobayenscheim,是一种高温型珍稀食用菌。金福菇在国内商品名称有洛巴伊口蘑、洛巴口蘑、大口蘑等。金福菇子实体丛生或簇生,白色或乳白色,菌盖小,柄粗大,菌盖平展光滑,呈半球形,菌柄上小下大,呈长棒状(见图)。金福菇营养丰富,100g干品中含有蛋白质27.56%,粗脂肪9.58%,总糖38.44%,粗纤维8.20%。  相似文献   

12.
栽培茶薪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薪菇俗称茶树菇 ,杨树菇 ,学名Agroeybechaxingu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菇体含有 1 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 ,中医学认学茶薪菇性平甘温 ,有祛湿、利尿、健脾胃等功效 ,为在我国南方地区尽快推广这一优秀食用菌 ,我们采用抗逆性强、产高质优的茶薪菇 8号为试验菌种 ,对分别以木屑和玉米芯为主料的几种培养料进行筛选研究 ,以期得到南方地区栽培茶薪菇的最佳培养料配方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株 茶薪菇 8号 ,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1 2 培养料配方 A组木屑为主料 :A1 木屑80 % ,麦麸 1 0 % ,茶籽饼 5 % …  相似文献   

13.
古茶2号茶薪菇袋料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毅  戴敏钦 《食用菌》2009,31(5):57-57
茶薪菇,俗称茶树菇,由于其营养丰富、清脆口感、味道鲜美、外形美观、香气独特,被称为“菇中之王”。茶薪菇适合保鲜加工及出口,极受消费者欢迎。茶薪菇特点:栽培原材料广泛,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经济效益好,是农村致富的好途径。我所经过多年研究、驯化,选育出古茶2号茶薪菇优质菌株,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业部品种认定,认定编号:国品认菌2008037,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县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4.
卓易忠 《食药用菌》2015,(2):112-115
较详细介绍袋栽茶薪菇菌袋的生理成熟标准及其与菌龄、积温、色泽、基质性状等的关系,提出开口增氧规范操作3个技术要点,催蕾7项技术,育菇4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茶薪菇原产于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属中温型结实菌类,菌丝生长温度在10~35℃之间,最适温度22~28℃;子实体生长温度15~32℃,最适生长温度20~28℃。福建省古田县等地境内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短夏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四季不甚明显,十分适宜茶薪菇生产。而处于浙中地区的武义县属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高温酷暑,冬季低温严寒,茶薪菇适宜生长期短,其技术水平比福建等茶薪菇主产区要求更高。武义县曾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引进试种茶薪菇,但由于菌袋制作成品率低、产量低而难以推广发展。后经多方考察,于2006年再次引进该品种进行栽培试验,集成福建、江西等地区生产的栽培技术,结合本地自然生态条件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区推广发展的茶薪菇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栽培季节的安排根据茶薪菇的生长特性,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一般安排8月中旬~10月中下旬制作菌袋较为适宜,11月上中旬开始开袋出菇,至第二年制作菌袋前出菇基本结束。2专用菇房的设计搭建采用竹木作骨架,四周以具有隔热功能的泡沫板构成菇房墙体。一般按照每间一次性栽培1~1.5万袋的标准设计,即长12~15米,宽3米,高3~3.5米,内设5~6层床架...  相似文献   

16.
茶薪菇(Agrocybe cylingracea)又名茶树菇,其口感独特,香浓味美,营养价值高,是近年来发展较快、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一种珍稀菌菇,市场前景广阔。福建省古田县菇农踊跃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我国茶薪菇主产区。据统计,2009年古田县茶薪菇种植量达5.5亿袋,年产鲜菇19.3万吨,产值5.8亿元,产品行销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7.
茶薪菇,学名Agrocybe aegerita(Brig)Sing原生于南方油茶树上,俗称茶树菇。它与云南、贵州的杨树菇、柱状田头菇、柱状环绣伞,日本和我国台湾的柳松茸属同一物种,但在形态、品质、风味上有较大差别。茶薪菇肉嫩柄脆,味道清香,口感极佳,颇受市场青睐,目前国内鲜菇消费量已超过香菇,干品内销和出口在不断扩大,成为食用菌产业中又一主栽品种,发展前景看好。为迎合消费者“吃放心菇”的心理,特介绍茶薪菇无公害标准化栽培10项关键技术。1优化产地菇棚环境野外栽培生态条件较适宜,无公害栽培环境要求“三无”,即场地土壤无污染,水质水源无污染,周围无垃圾废物。菇房坐北朝南,背风向阳,地势高,排灌方便,水、电源充足。菇棚骨架木料结构,宽4·6米,长13米,人字形棚顶,四周高3·4米,中间高4米。每棚占地60平方米。四周保温层采用1·8厘米厚的隔热膨体塑料板,内外加6~8丝(俗称,1丝=0·01毫米,下同)厚的黑色塑料膜;棚顶隔热塑料板加盖塑料广告幕防雨。棚内设“三架两走道”:培养架6层,层距53厘米,架脚离地10厘米,中间一架床宽1·5米,旁边两架床宽各为75厘米;走道两条各宽80厘米,两端各开两扇对流门(2米×0·...  相似文献   

18.
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又名柱状田头菇、杨树菇、茶薪菇等,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新一代高档珍稀食用菌。菌丝体在5~32℃均能生长,最适温度24~28C。菌丝体耐高温的能力很强,超过34℃菌丝不会死亡。茶树菇是一种恒温结实的中温型菌类,子实体形成和分化的温度16~32℃,以20~25℃最合适。我们在规模化栽培中发现,在室外高达35℃的炎热夏季,经过科学栽培管理,菌袋不仅没有自溶破坏,且可正常出菇,越夏后菌袋出菇后劲仍很大,总生物学效率超过100%。现将有关技术报道如下:1供试菌种 菌种引自江苏省农科院。母种培养采用PDA综合培养基(土豆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2g,琼脂20g,水1,000mL),原种培养采用麦粒-木屑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茶薪菇Agrocybe chasingu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价值都较高的珍稀食用菌。食用、烹调具有郁浓的香味,菌盖肥嫩,菇柄脆,味道鲜美;其子实体含有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以及倍受人们关注的抗癌多糖等,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1996年我所科研人员用野生菇经组织分离、深层培养、细胞融合、筛选、出菇等技术手段选育出新菌株AS-1,经5年来的试验推广,已在省内外大面积广泛应用,普遍反映好。1菌丝生长特性 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达0.87cm/天.在6~35…  相似文献   

20.
茶薪菇主要害虫及关键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 ,在栽培过程中 ,往往出现各种虫害 ,轻者降低品质 ,造成减产 ,重者甚至绝收 ,现将茶薪菇主要害虫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害虫种类1 1 螨类 :螨类体微小 ,为害茶薪菇主要是蒲螨和粉螨 ,它们以若螨、成螨直接取食菌丝和子实体 ,造成播种后不发菌或发菌后出现“退菌”现象 ,培养料变黑腐烂 ,菌丝萎缩 ,严重者 ,可把菌丝吃光 ,造成绝收。出菇期在料面、幼雷及子实体上为害 ,幼蕾发黄 ,萎缩而死。成熟菇体受害后 ,失去商品价值。螨类喜温暖潮湿的环境 ,分布广泛 ,生活于鸡鸭等禽畜圈棚和粪便中 ,粮食、饲料和贮藏食品中 ,谷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