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宁蒗县畜牧业生产发展中,生猪产业是一个基础产业,同时又是一个弱势产业,主导着广大农村家庭经济的收入与发展。近年来,周边地区动物疫情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病种增多、疫病频发,加之市场流通频繁,疫病传播快、风险高,生猪疫病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在生猪疫病日常免疫工作中,由于免疫失败导致生猪养殖户损失的问题时常存在,现就针对当地生猪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措施总结如下,与广大同仁共同探讨。1生猪免疫失败生猪免疫失败就是进行了免疫,但猪群或猪只不能获得抵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仍然发生了相应的亚临床型疾病,甚至临床型疾病。免疫后,  相似文献   

2.
对生猪实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扑灭生猪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遂昌县免疫注射后表现免疫副反应的猪只数量多且较严重。为解决此类问题,笔者就生猪免疫中造成疫苗接种反应的疫苗因素、使用因素和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疫苗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使猪群产生特异性抵抗力,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选择科学的免疫程序,实施正确的免疫方法是确保免疫效果的重要环节。一、生猪免疫一般程序1.生猪免疫程序的制定制定生猪免疫程序应充分考虑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当地疫情流行情况,根据饲养生猪的生长周期和母源抗体水平等科学制定。同时,规模养猪  相似文献   

4.
由于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纳入国家强制免疫范围后,适龄生猪的免疫病种也由从前的猪瘟、猪口蹄疫两种增加至三种,基层兽医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免疫工作任务重,难度大。针对这一实际问题,2010年春季我们在原免疫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了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时免疫的小区副反应试验。免疫后主要观察生猪副反应的增减和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抗体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5.
生猪养殖是长岭县农村地区主要的养殖产业,免疫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一项重要举措,能降低生猪的染病率。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发生免疫失败。基于此,分析长岭县农村地区生猪养殖中免疫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提高牲畜免疫效率,促进农村地区畜牧养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正>南县乌嘴乡文跃生猪养殖老板符文跃饲养生猪经验丰富,生猪发病少、成活率高。2013年5月18日,我到该场调查防疫情况时,他说:"采用传统的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产后20天母猪免疫1次、子猪20日龄和60日龄各免疫1次猪瘟的方法,复杂繁琐,工作量大,难查免疫记录,往往出现漏免现象。我是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进行猪瘟免疫,即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1次,种公猪和基础母猪每4个月免疫1次,子猪断乳前免疫1次,断乳后转群前再免疫1次。"我问:"这样免疫效果怎样?"  相似文献   

7.
<正>生猪生产离不开防疫工作,通过防疫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抑制细菌病毒的传播和漫延,减少或扼制猪重大传染病发生;通过对猪常见病的科学防治,可以控制猪普通病的发生。通过防疫和防治措施,确保生猪生产安全稳定发展。1猪的防疫猪的免疫工作在生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生猪开展免疫工作,既定期给猪只注射疫苗,疫苗进入肌体组织后过一定时间可以在体内产生免疫抗体,免疫抗体可  相似文献   

8.
搞好养猪生产不仅要抓好饲养管理,还要做好预防免疫工作;只有取得理想的免疫效果才能更有效得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让养猪生产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预防生猪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所以,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提高生猪免疫质量,降低免疫反应,防止免疫失败,是广大生猪养殖从业者要掌握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吕艳秋 《北京农业》2011,(Z1):32-33
为了有效地防控高致病性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的发生,北京市昌平区利用ELISA检测方法,对免疫后28d的生猪进行免疫抗体抽样监测,昌平区生猪养殖场户800余场(户),存栏生猪近10万头,北京昌平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区推广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免疫程序,并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本报告对2010年和2011年至今的免疫检测情况进行了统计,2010年随机抽检114场/户次,检测生猪1502头次,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82.56%;截至2011年5月,随机抽检免疫抗体43场/户次,检测生猪534头次,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97.57%。  相似文献   

10.
韦子先 《广西农学报》2010,25(5):32-33,44
为了摸清钦州市生猪猪瘟免疫效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促进生猪的健康养殖。2007年组织90多人次,对钦州市5个县区的15个规模养猪场、116个散养户的生猪进行猪瘟免疫效果调查,共采样监测534头份。结果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达84.5%,其中规模猪场90.1%、散养户78.5%。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养殖户对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试点省份之一的河北省生猪产业为例,基于1 115份生猪养殖户调研数据,借助顾客满意度(CSI)模型,构建养殖户强制免疫政策满意度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多元有序Probit和Heckman模型,深入研究了养殖户对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强制免疫补贴政策的规制作用大于激励作用。2)养殖户强制免疫政策满意度评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不同规模养殖户强制免疫政策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鉴于此,要提高养殖户对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认知水平,完善强制免疫政策的规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和创新“先打后补”政策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12.
猪群免疫牛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疫苗,采用正相间接血凝试验和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511份生猪血清进行AsiaI和O型口蹄疫血清抗体跟踪监测。结果:生猪群AsiaI的IHA抗体水平较低,不能对猪群起到有效保护;O型FMD抗体水平较高,在免疫后4个月内的IHA效价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周军 《农家顾问》2010,(10):44-45
免疫接种是预防生猪传染病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生猪免疫力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受体质状态、外界环境、营养水平、疫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做好免疫后的管理工作,对于形成坚强免疫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为做好生猪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探索便捷有效的强制免疫方式,验证"三针同免"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在靖江市生猪强制免疫工作中推广该模式,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和决策依据。通过试验,"三针同免"抗体水平高于上级免疫抗体检测要求,免疫效果较好。从整体结果分析,各试点村的免疫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可以在靖江市生猪强制免疫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重点检疫对象、入场前检查、宰前检查、宰后同步检疫、检疫记录等,以期为开展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5月20日,隆回县荷香桥镇18名动物防疫员分别下村入户进圈,对生猪、耕牛及禽类再次进行"查漏补防,"确保动物免疫密度达到100%。该镇兽牧站建立了动物免疫防控责任机制。即根据每位防疫员监管对象的多少,分别建立责任区域,负责本区域的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了预防和控制生猪重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养猪业健康发展,我国实行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强制免疫措施。近年来洋县在实施防疫过程中,常常发生生猪注射疫苗后出现停食,甚至死亡的防疫反应现象。以2010年秋防为例,全县共防猪瘟、  相似文献   

18.
随着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退出国家强制免疫后,很多地方生猪"两病"免疫密度大幅度下降,免疫保护率明显降低,导致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零星散发疫情时有发生,本文分析总结"两病"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200年6月15起,浙江省舟山市开始逐步实行生猪免疫标识制度。生猪免疫标识的实行是农业部强化动物防疫、防治重大动物疫病的根本举措,必将促进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尽  相似文献   

20.
(续第2期第32页) 三、生猪免疫技术 1.生猪健康状况检查疫苗接种前对生猪必须进行健康状况检查,主要进行病史了解,个体群体观察,必要时进行体温、脉搏、呼吸等指数测定,以确保接种生猪临床表现为健康.对慢性病、个体特别瘦弱、怀孕后期或饲养管理不良等患病、体质特别弱、临产期近1个月、从市场购回不满7天和去势后伤口未完全愈合的生猪暂缓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