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的研究可为草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样方法,采集并分析了祁连山东段4种不同类型的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并对牧草营养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植被和功能群落存在差异,其中高寒草甸植被香农威纳、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类草地(P<0.05);地上生物量表现为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显著低于草原化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地下生物量则相反。不同类型草地牧草营养和牧草碳、氮、磷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综合比较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群落特征,牧草碳、氮、磷含量以及牧草营养,发现高寒草甸的植被群落稳定性,牧草营养最优,沼泽化草甸次之,草原化草甸最差。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昭苏县域的沙尔套山天然草地为研究区,对四季放牧草地的营养类型进行划分,并对各季节放牧地利用期内的草地营养成分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尔套山四季放牧草地植被可分为4个大类(包括亚类),6个主要草地型,通过对不同草地类型草群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所划分出的草地营养类型为氮碳型和氮型,氮碳型草地占主体地位。各季节放牧地因分布区草地类型组合、放牧时期和草群生长阶段等不同,在放牧利用期内草地营养成分组合形式发生变化,实际的季节放牧草地营养类型是:春季利用期内草地存在3个营养类型,经加权平均值计算营养类型为氮碳型;夏季利用期内草地营养类型为氮碳型;秋季利用期内存在3个草地营养类型,经加权平均值计算营养类型为碳氮型;冬季利用期内存在3个营养类型,经加权平均值计算其营养类型为碳氮型。  相似文献   

3.
草地上的草群在整个生长季内各种营养物质的组合形式,叫草地营养类型。草地营养类型不但能较好地反映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且也从营养学方面指明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对草地营养类型的划分尚无一个统一的方法。本世纪初,德国的K.Nehring首先提出了营养比的概念:营养比=碳物质/氮物质。到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依据K. Nehring的营养比将草地划分为氮型、氮碳型、碳氮型和碳型等四个基本类型,并对内蒙古草地进行了营养类型的划分,制定了分类原则。赵和平在此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海天然草地牧草混合草群营养成分分析,总结了青海天然草地的几个营养类型。结果表明,青海天然草地主要营养类型为氮碳型草地面积最大,其次是氮碳一灰分型草地。两营养类型草地面积为3902.60×10^4hm2,占全省天然草地总面积的93.10%。从而构成了青海天然草地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昆仑山西段北坡天然草地营养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仑山天然草地实地考察,采集混合草群样品分析其化学成分,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和方法对昆仑山天然草地进行了营养类型划分。结果表明,昆仑山西段的天然草地可分为4个营养型,分布于低山带的草地是碳氮-灰分型,在中低山分布面积较广的是氮碳-灰分型,在海拔3200~3600m的亚高山草地的营养型为碳氮型,在海拔3600~4000m的高山区为氮碳型。这是由于不同的生境生长着与之相适应的植物种类,在特定的物候期就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  相似文献   

6.
温性灌草丛类建群种--白羊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优良牧草及水土保持植物———白羊草的种群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白羊草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划分、群落组成、种群植物量动态,营养动态,放牧利用,特别是牛在采食时的草地植物营养特性与草地生产性能,不同氮源、不同施氮量对草地生产性能影响等作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地样方法和地上生物量收获法对广西西部(桂西)5个县的天然草地进行调查,结合养分含量分析,探讨桂西天然草地生产力及其开发利用前景.结果表明,桂西草地主要由禾本科草类组成,根据优势种不同,分为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水蔗草Apluda mutica等9个类型,为中草和高草草型,具有相对稳定性、耐旱、耐热的特点.草地群落生物量较高,从产量而言,均达到一级草地水平.但营养型仅为碳型至碳氮型.根据蛋白质含量状况,绝大多数草地类型为中等饲用等级.因此充分利用桂西草地资源优势,引进现代牧草科学的理念和管理技术对天然草场进行改良,引进豆科牧草,提高桂西草场营养等级,促进南方草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西藏主要作物与牧草营养成分及其营养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日喀则和山南地区家畜主要粗饲料作物秸秆(青稞、油菜、土豆、小麦、玉米和燕麦)、精饲料作物籽粒,以及57种天然草地、栽培牧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营养类型均为粗蛋白、灰分含量低,而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高的碳型和碳氮型,营养价值较低。精饲料中,油菜饼和豌豆营养价值高于青稞。禾本科和豆科牧草营养类型以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氮型和氮碳型为主。禾本科牧草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有13 个品种,耐酸草粗蛋白含量高达30.72%;豆科牧草9 种,其中鹰嘴豆粗蛋白含量高达27.46%,粗纤维只有18.91%,灰分含量为9.30%;藜科1种,法国菠菜营养类型属于较少见的灰分氮型,粗蛋白含量为20.17%,灰分20.15%,而纤维只有12.67%。同时这22个牧草粗纤维含量低于30%,灰分含量在6.24% ~10.43%。  相似文献   

9.
甘肃臭草入侵对亚高山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臭草(Melica przewalskyi)型退化草地是祁连山北坡常见的一种毒杂草草地退化类型。以臭草型退化草地和其周边未遭受臭草入侵的未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臭草入侵对草地植被群落结构和草地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结果表明,臭草入侵导致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甘肃臭草代替针茅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物种。土壤含水量、容重、pH、电导率等土壤指标在两样地间也存在差异。臭草入侵并形成杂草群落后,增加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但与未退化草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臭草型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氮储量(0~30 cm)显著高于未退化草地(P0.05)。说明甘肃臭草的侵入只改变了亚高山草地的植被群落结构,没有导致草地固碳、固氮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我国草地类型学研究有新的进展。本研究在伊犁地区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草地表层土壤容重、土壤全碳、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等空间分布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草地类型不同指标的特征值分析,研究确定各草地类型不同指标的阀值范围,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实现新疆伊犁地区草地类型自动判别。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伊犁地区不同草地类型在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草地表层土壤容重、土壤全碳、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9个指标的特征值作为草地类型划分的依据,可以简单直观地反映各类草地的空间分布面积和分布范围,与20世纪80年代草地调查数据比较,分布趋势一致,结果可靠。同时,本研究为伊犁地区草地资源利用管理提供基础,为伊犁地区草地资源监测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提供依据,对于指导新疆伊犁地区草地畜牧业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藏北高原的3个围栏与自由放牧试验样地,探讨了高寒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对放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一个高寒草原化草甸冷季牧场,冷季放牧分别减少了24.29%和18.98%的杂草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并增加了41.05%的杂草粗灰分含量,从而增加了杂草营养品质;而没有改变群落和优势牧草营养品质。在一个高寒草原化草甸暖季牧场,暖季放牧分别减少了31.82%和27.45%的群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并分别增加了137.35%和24.73%的群落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从而增加了群落营养品质;暖季放牧分别减少了22.04%和22.50%的优势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并增加了202.19%的优势牧草粗灰分含量,从而增加了优势牧草营养品质;而没有改变杂草营养品质。在一个高寒草甸暖季牧场,暖季放牧分别减少了37.18%和25.10%的杂草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从而增加了杂草营养品质;增加了26.55%的优势牧草粗蛋白含量,从而趋于增加了优势牧草营养品质;而对群落营养品质无影响。植物群落营养品质与植物群落α和β多样性相关,优势牧草营养品质主要与土壤变量相关,杂草营养品质与土壤变量和杂草α多样性有关。因此,藏北高寒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对放牧的响应因草地类型和放牧季节的不同而不同,高寒草地应该采取分类放牧管理。  相似文献   

12.
孙逊  俞玥  梁俊毅 《草地学报》2023,(9):2843-2852
为探究放牧强度、家畜类型和放牧制度3种放牧因素以及采样时间、草地类型、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4种环境因素对中国北方天然草地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35篇中英文文献,共计306组数据进行了基于随机效应和贝叶斯方法的Meta分析,定量研究了放牧对草地群落营养品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粗纤维、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效应,并结合随机森林方法,研究了7种因素对放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可以增加草地群落粗蛋白含量,减少群落纤维含量,提高草地群落存留部分的营养品质,同时7种因素均对放牧效应存在显著影响,但对于不同营养品质指标,不同因素对放牧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本研究为我国北方天然草地基于牧草品质的管理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资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地区主要草地类型草群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植物生长除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也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本试验分析了内蒙古地区38个主要草地类型牧草中所含的5种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硒)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全区38个草地类型中约有12个草地类型缺锌,34个草地类型缺硒。作者对牧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寒草地狼毒大面积发生及防除后草地生产力和优良牧草短期难以恢复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比较狼毒防除、围栏封育、添加氮素等草地生态恢复途径对“狼毒型”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的生产力与群落特征等的影响,测评不同技术组合模式对“狼毒型”退化草地牧草品质和营养功能的提升力度。结果表明:禁牧+防除+施肥耦合措施实施 2 年后,草地牧草总产量、禾本科植物生物量和植物粗蛋白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 23. 52%、46. 81% 和 19. 80%,并且土壤全钾、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同时,牧草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相比其他措施效果最优。因此,将禁牧+防除+施肥措施进行耦合是狼毒型退化草地牧草品质提升及营养功能优化的最佳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该项研究通过草地施氮肥技术,对祁连山区大通河上游高寒草甸退化草地进行了改良培育研究,通过一年的试验研究认为:施氮可大幅度提高退化草地禾本科牧草的盖度和高度,对优良牧草和可食杂类草的生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施肥在当年对退化草地群落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7,(21):62-64
高寒草地天然牧草是高原放牧家畜主要日粮来源,全年天然牧草营养的不均衡和家畜营养需要的恒定,严重制约了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文章通过综述青海、西藏、甘肃和新疆有关高寒草地牧草营养价值的研究文献,整理综合高寒牧草Ca、P的营养成分数据,以不同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为划分单位,探究不同地域、不同生长期高寒天然牧草Ca、P含量极其分布规律,为高寒草地放牧家畜精准补饲饲养提供基础参数,通过适度补饲解决高寒草地营养供给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围封休闲对退化草地牧草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韩建国  李枫 《四川草原》1995,(1):17-18,34
本试验对河北北部低山丘陵区退化草地进行了围封休闲对草地群落产量、主要种种群产量、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及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围封第二年草地牧草群落产量有明显提高,退化之前占优势而在退化草地中处于次优势地位的牧草种群产量明显增加。当年围封草地牧草比头年围封草地牧草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但头年围封草地比当年围封草地各种营养物质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草地初级生产力定位研究鉴定会议于1988年12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并对该课题通过自治区级鉴定。这次验收的是开展定位研究五年以上的地区,分别是赤峰市、呼伦贝尔盟、达茂旗、鄂温克旗、西乌旗和正蓝旗。通过对以上地区不同类型的草地所设置的47个样地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基础科学数据,摸清了这些地区草地的群落组织成变化及群落结构特征,草群地下部特征和生物量增长期间干鲜比动态和牧草群体营养动态的  相似文献   

19.
张少华  马忠选 《草业科学》1998,15(3):32-35,31
对陇东草地害鼠的种类分布,群落组成及草地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草地鼠类24种,分属6科,危害草地面积达20.1万hm^2,损失牧草达16820.1万kg;根据鼠类群落优势种及其生境的差异,将草地鼠类划分为4个群落,通过总结分析近几年鼠害的防治效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当前草地鼠害防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工草地类型划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人工草地的概念和类型划分的意义,借鉴国内人工草地分类研究成果,依据人工草地的分布区域、生产作用、牧草成分及建植方式,对我国人工草地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