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杏叶与杉木绿冠提取物化学组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银杏叶和杉木绿冠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组分,叙述了分离分析方法。银杏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得度,为其绝干重量的4.3%,其中游离酸占24.6%,它是由C12-C24的高脂脂肪酸组成,其中最大的组分是硬脂酸,蜡占1%,中性物质占72.7%。在中性物质中,碳氢化合物占6.2%,高级 脂肪酸酯21.0%,乙酸酯15.2%,甘油三酰酯3.0%,醇类20.4%,甾醇类17.4%,含氧多功能团化合物12.6%。杉  相似文献   

2.
九嶷香杉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D)联用技术.首次研究了九嶷香杉精油的化学成分,鉴定出38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柏木脑(cedrol)24.8%,α-蒎烯(α-pinene)17.5%,柏木烯(α-cedrene)13.25%,γ-荜澄茄烯(γ-cedinene)7.5%,柠檬烯(limonene)3.55%,榄香烯(elemene)3.2%.其次是α-檀香烯(α-santalene),β-檀香醇(β-santnlol),月桂烯酸(myrcenol),1.8-桉叶素(1.8-cineole)等化合物.此外,本文还报道了在杉木精油中首次发现的21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在安徽省黄山市,于夏季对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相对光强、气温和土温、温度日较差、风速均随茶园内的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减少,空气湿度则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大。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的相对光强分别是41%,63%和100%,日平均气温分别是25.0、26.4和27.2℃,0cm地温日较差分别是6.4、10.5和19.7℃,200cm高处平均风速分别是0.3、0.4和0.6m·s-1。空气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杉大一茶间作园比纯茶园分别增加6%和4hpa,板栗一茶间作园比纯茶园分别增加4%和2hpa。  相似文献   

4.
杉木无性系采穗母株药剂处理促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快速扩繁增殖杉木优良无性系,应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KMnO4等化学药剂处理杉木采穗母株根颈试验,探讨促萌机理。结果表明,0.2%KMnO4液,10×10-62.4-D和5×10-6三十烷醇三个处理有促萌效果,萌条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6.2%,25.8%和14.0%。  相似文献   

5.
叶绿素-胡萝卜素中酸性物质主要由脂肪酸和树脂酸组成,其中树脂酸占60%~75%,脂肪酸占20%~30%。酸性物质中各组成的含量与树种有关。分析鉴定表明,马尾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含酸性物质28.0%(占软膏重),从该酸中分离出31个色谱峰,鉴定出25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海松酸(10.96%)、去氢机酸(19.06%)和油酸(8.29%)等,鉴定出的组分占总酸量的91.57%;赤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含酸性物质22.8%(占软膏重),从该酸中分离出31个色谱峰,鉴定出25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山达海松酸(29.75%)和去氢枞酸(23.50%)等,鉴定出的组分占总酸量的98.20%;樟子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含酸性物质26.4%(占软膏重),从该酸中分离出31个色谱峰,鉴定出25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松叶酸(36.01%)、油酸(15.66%)和去氢枞酸(14.80%)等,鉴定出的组分占总酸量的98.30%。  相似文献   

6.
豫南山区杉木主伐后栽阔萌杉经营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试验对杉木主伐后栽阔萌杉经营模式研究表明:豫南山区杉木主伐后栽培枫香、香椿、喜树、鹅掌楸可促进杉木天然更新,前期效果良好。节约营林投资20.2%~35.4%,高生产量提高1.8~3.4倍,同时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不同林一茶栽培模式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安微省黄山市,于夏季对杉木一茶、板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同步进行小气候测定,结果表明:相对光强、气温和土温、温度日较差、风速均随茶园内的植被覆盖度增大而减少,空气湿度则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增大。杉木一3茶、栗一茶间作园和纯茶园的相对强分别是41%、63%和100%;日平均气温是25.0、26.4和27.2℃,0cm地温日差分别是6.4、10.5和19.7℃,200cm高处平均风速分析是0.3、0.4  相似文献   

8.
杉木光皮桦混交林效益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义建  余朝建 《广西林业科学》2000,29(4):189-191,196
对桂西北杉木光皮桦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对比研究表明,35年生杉桦混交林的立木蓄积量为441.087m^3/hm^2,比杉木纯林高3.6%。混交林枯枝地层现存量及其N、P、K、Ca、Mg五种元素的积累量分别为13.18t/hm^2和299.5kg/hm^2,分别比杉木纯林高9.7%和69.9%。8混交林地(0~100cm)土壤容重为0.81~1.22g/cm^3,比杉木纯林低1.0%~8.0%,而土壤孔隙度,通气度和持水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2.0%~3.9%。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比杉木纯高5.5%~49.8%。  相似文献   

9.
对20个杉木不同家系的苗木进行磷素营养要求试验,1年生苗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家系苗木对磷素营养反应敏感,2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3.7%—96.5%、7.4%—61.1%,4g磷处理使苗高、地径分别增益2.1%—83.1%、3.7%—57.9%,杉木苗期需要磷素营养。三明38、三明67、三明48、三明58四个家系生长比较理想,在0g磷处理下,1年生平均苗高13.0—15.99cm,平均地径0.23—0.27cm,这4个家系具有更大的生长潜力,20个家系间对磷素营养要求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苏北京杭大运河堤杉木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苏北京杭大运河堤引种种栽培杉木研究结果表明,粗放经营林分,19a时H12.30m,D1.319.1cm立木积量224.0m^3/hm^2,地上部分生物量达147.d12t/hm^2中径材51.1%,小径材占46.65;集约管抚林分,13a时H11.90m,D1.315.1cm,立木蓄积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达204.73m^3/hm^3和111.05t/hm^2,中小径材各占48.4%。广西融水  相似文献   

11.
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杉木福建柏混交林中单株生物量组成、土壤团粒组成、土壤孔隙和水分状况的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 混交林中杉木每hm 2 蓄积量是杉木纯林的169 倍, 细根量是杉木纯林的15 倍; 与纯林相比, 混交林中0~20cm 土层> 025m m 水稳性团聚体高出901% ; 结构体破坏率低1582% ; 有机质和水解性 N 含量分别高0245% 和131×10- 6; 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高009% 、091% 、100% , 土壤容重低0057gcm - 3; 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分别高300% 、350% 、204% ; 混交林40cm 土层含水量也比纯林大155t·hm - 2。由于混交林的结构较为合理,能一定程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林分生产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2.
雪岭云杉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不皂化物质主要由倍半萜类、二萜类、三萜类、甾类化合物、脂肪族醇和生育酚等化合物组成。分析鉴定表明:雪岭云杉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含不皂化物质约32.0%(占软膏量),其中主要成分为云氢枞醇(10.24%)、绿叶醇(8.64%)、愈创木醇(6.89%)、β-谷甾醇(6.26%)和菜油甾醇(5.98%)等。分离共鉴定出37个化合物,占不皂化物质总量的93.26%。研究发现,雪岭云杉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的不皂化物质中含有较多的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表明:1-3年生杉木幼林地禁止饲放山羊,因山羊取食3年生杉木 林技叶次数占总次数的75.75%,特别是取食杉木顶梢后,对杉木幼林的高生长,成材有极大影响。山羊取食杉木幼林侧枝叶,对杉木幼林的高径生长及成材影响差异性不显著。4年生以后的杉木幼林地内及林缘可饲放山羊。  相似文献   

14.
幼龄材范围的确定及树木生长速率对幼龄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元 《林业科学》1997,33(5):418-426
本文以杉木、日本落叶松的人上林和天然林木材为对象,选择y=a+blnx回归模式。利用其管胞特征因子随年轮数的变化,研究划分幼龄材年轮界限的最适因子,并就生长速率对幼龄材生长量的影响进入了探讨。结果表明:杉木和日本落叶松的人工林及天然林木的管胞特征值在径向水平上的变化均遵循y=a+blnx模式,尤其管胞长度与年轮数回归的相关系数R均达0.98以上;管胞长度与管胞宽度及纤丝用相比,遗传率最大,随年轮数变化的模式最稳定,是划分幼龄材界限的最佳因子,由此得出杉木人工林幼龄材界限年轮为20-22(距髓心距离为12.9-13.2cm)、天然林为16-18(4.1-4.5cm),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19-23(8.7-10.5cm)、天然林为23-24(2.9-3.1cm);幼龄材生长量与树木生长速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杉木球果麦蛾Dichomerissp.是杉木的重要种实害虫,可造成杉木种子产量的严重下降。据4年调查结果,杉木球果麦蛾幼虫种群数量变动比较稳定,每样枝平均虫口密度0.25-2.5头,无大起大落变化。由于幼虫在球果内危害,受气候、天敌等影响小,故存活率较高,平均存活率85.8%。可以此作为参数,预报来年的种群消长趋势,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杉木球果麦峨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球果麦蛾Dichomeris sp.是杉木的重要种实害虫,可造成杉木种子产量的严重下降。据4年调查结果,杉木球果麦物幼虫种群数量变动比较稳定,每样枝平均虫口密度0.25-2.5头,无大起大落变化。由于幼虫在球果内危害,受的气候、天敌等影响小。故存活率较高,平均存活率85.8%。可以此作为参数,预报来年的种群消长趋势,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C/MS法从‘克瑞墨大牡丹’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香气化合物37种,可分为醇类、烯醇氧化物类、醛类、酯类、烯类、酸类、烷烃类和菲类化合物等8类,其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4.84%。香气的主体特征成分为芳樟醇、顺-芳樟醇氧化物Ⅱ、水杨酸甲酯、二十四烷、芳樟醇旋光异构体、α-松油醇、壬醛等7种化合物,芳樟醇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39.97%。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将试验处理分为1代种子园、优良家系、无性系、优良无性系4个改良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效果依次增大。优良无性系单行小区试验,9年生材积比那坡种源增加67.3%;块状造林,两块平均林龄8年,平均树高9.9m,平均胸径13.1cm,每667m2林木蓄积量179m3,比那坡种源增加96.7%。因此,无性系选育是充分利用杉木多层次遗传变异获得最大改良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杉木多层次改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将试验处理分为1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4个改良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效果依次增大。优良无性系单行小区试验,9年生材积比那坡种源增加67.3%块状造林,两块平均林8年,平均树高9.9m,平均径13.1cm,每667m^2林木蓄积量179m^3,比那坡种源增加96.7%。因此,无性系选育是充分利用杉木多层次遗传是获得最大改良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1992-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分宜县页岩坡积物发育的红壤上,湿地松纪林施用N、P、K肥及其配合,使树高、胸径、蓄积等总生长量分别达到3.72-4.03m、7.20-7.93cm、27.65-34.158m^3/hm^2,较对照显著增长5.1-13.8%、7.0-17.8%、15.2-42.4%。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P2K1配合的效果最佳;单施N、P、K肥均有效,但不同剂量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