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红火蚁在广东省封开县的发生危害情况及通过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划定普查疫情范围采取具体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宣传,落实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强化定点监测等手段等,有效将红火蚁疫情控制在较轻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2.
红火蚁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的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对当地农业、林业、畜牧业、居民生活、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到人的健康和生命。我国发生红火蚁疫情的地区有多处,且发生原因越来越复杂,对此,深入展开对红火蚁疫情产生的原因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今早控制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红火蚁是收录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最具破坏力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之一。泉州市自2007年发生红火蚁疫情后,及时开展疫情普查、加强监测,采取科学防控措施,有效抑制红火蚁疫情的扩展。通过对泉州市红火蚁进行普查监测,分析红火蚁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从加强植物检疫、开展普查监测和药剂防治方面提出红火蚁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红火蚁的发生分布与扩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调查分析了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红火蚁的入侵源、发生分布、扩散危害、疫区生境、蚁巢密度和蚁丘大小等,结果表明该地区红火蚁来源是5年前区域内废品塑料再生加工厂从广东购进废旧塑料袋夹带,造成红火蚁入侵定居。红火蚁自然扩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疫区内不同方向扩散距离在53~297m,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表受阳光照射程度、人为干扰程度和不同生境类型等,各因素对红火蚁分布与扩散的影响是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红火蚁是高危入侵有害生物,对农林产业、公共设施、公共卫生等造成较大危害,严重时可危及人畜生命安全。2019年2月20日龙游县红木小镇景区发现的疑似红火蚁疫情,已经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检测鉴定确认。为确保在发生红火蚁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造成的危害,保护全县农林生产、公共设施、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龙游县红火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红火蚁危害和在本地区的发生分布情况,结合作者本人开展红火蚁防控工作实践,总结红火蚁防控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今后红火蚁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和措施,为红火蚁的防控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惠州市红火蚁疫情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惠州市公园、住宅区、公路两旁、农村弃耕地等区域草坪、隔离带的红火蚁发生疫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惠州市大部分区域已发生红火蚁危害,与深圳、东莞等市的接壤地带是主要发生区,新建绿化草地如公园、公路两旁、住宅区、工业园区等区域的绿化带是主要发生地;在市属范围内,惠城区有6个镇(街)、博罗县有11个镇、惠阳区有4个镇分别遭受不同程度的红火蚁危害,其中惠城区内45个诱测点中有4个点属中度危害区、6个点属严重危害区,而龙门县和惠东县没有发现红火蚁疫情.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9,(8):30-32
为东源县红火蚁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明确红火蚁在东源县的疫情发生与分布情况,2017年4月~2018年7月对东源县不同地区和不同生境类型的红火蚁发生率、蚁巢密度及危害等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源县21个乡镇均发现红火蚁疫情,全县发生面积约为5.98万亩,平均发生率为88.00±2.82%,总体为重度发生,但不同地区红火蚁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轻重不一;不同生境类型红火蚁的发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荒地、绿化带、苗圃、路边杂草等人为干扰较少的生境红火蚁蚁巢密度较高,而学校、农田、果园、菜地、居民区等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生境红火蚁发生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24):215-216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的危险性害虫。由于其食性复杂、习性凶猛、繁殖迅速、竞争力强,对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农林生产和生态环境均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所以被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100种入侵有害生物之一。[1]自2004年11月在我区发现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协调配合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其繁殖力强,大量的人、财、物力投入,仍然难以遏制红火蚁的扩散和发生危害。本文根据本地区发生情况和防控工作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地做好红火蚁疫情的防控工作,为确保控制红火蚁疫情工作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红火蚁通过花卉苗木传播扩散,温州市瓯海区主要以苗木产销为主,苗木产销区及周边苗圃、田园的疫情发生严重。通过普查,采取疫情监测、检疫阻断、化防消杀等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简述了红火蚁疫情发生分布情况,具体介绍了疫情防控措施,以期为红火蚁的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2年7月对广州市九龙镇柑橘园内红火蚁的发生密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柑橘国内的平均蚁巢密度每100m2为7个,红火蚁疫情处于中度危害阶段;地上诱集到红火蚁的诱饵占56.41%,柑橘树上诱集到红火蚁的诱饵占25.96%,红火蚁在柑橘树上的活动程度低于地面.通过调查不仅对准确掌握疫情、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有实际意义,还为评估红火蚁对柑橘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正红火蚁是一种社会性生活昆虫,极具破坏力,危害农业生产、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是100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入侵生物之一,被列为我国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1红火蚁疫情调查2016年3月,我县在云霄经济开发区发现疑似红火蚁,经采样送检后确定为入侵红火蚁,4月随即召开全县疫情防控会议,迅速开展全县范围内的疫情普查。1.1调查方法1.1.1访问调查全县共有9个乡镇1个开发区,由每个村的农技员负责,向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防治红火蚁的危害和传播,选择惠州市惠城区翟村农业生产区和博罗县变电站草坪等不同类型发生区进行红火蚁应急扑灭试验,通过先期监测普查确定红火蚁发生区域和数量,采用红火蚁克星IV型饵剂进行二阶段法应急处理,结果表明:博罗县变电站共监测到152个蚁巢,施用药剂3次后全部根除,追踪监测半年未发现疫情;惠城区翟村红火蚁发生中心区及东西南北区五区监测到红火蚁蚁巢平均10个/m2,第一次药剂扑杀,蚁巢数量降低80%,经两次补治残留蚁巢后红火蚁全部清除,追踪监测一年多未发现新疫情。  相似文献   

14.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100种人侵有害生物之一.为防止红火蚁疫情在梅州扩散蔓延,梅州市在广东省植保总站和广东省红火蚁防控专家的指导下,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阐述了红火蚁在梅州的发生危害情况,以及采取的监测与防控技术措施,并对其发生规律、监测防控技术和防控效果作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5.
蔡建  刘奇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42-143,3
本文针对我国红火蚁的识别、发生危害现状以及防控技术研究作相关论述,以期普及红火蚁的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为人们识别防除红火蚁提供依据,并期望我国能进一步加强对其入境的检疫控制,并对我国的红火蚁发生危害区域进行普查,制定科学的检疫、防治规范。  相似文献   

16.
富宁县红火蚁监测发生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火蚁于2004年9月入侵中国广东省,现已在全国9个省(区)217个县(市、区)发生危害,被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农业、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2014年7月在云南省富宁县首次发现红火蚁入侵,通过应急防控和科学监测,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文章介绍了红火蚁在富宁县的监测、发生和防控技术,以便更好地控制红火蚁的危害、蔓延。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红火蚁在高州市的疫情发生和分布情况,2019年8—11月对高州市20个镇(街道)开展红火蚁疫情普查,并在疫情严重区域建立红火蚁防控示范区.结果表明高州市20个镇(街道)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火蚁疫情,发生总面积为1994.26 hm2,总体发生程度为中度(2级),平均诱集工蚁数和平均活蚁巢数分别为53头/瓶和0.46个/100 m2.高州市西南部的云潭镇、沙田镇、石仔岭街道、镇江镇、石鼓镇、长坡镇6个镇(街道)红火蚁疫情发生严重,部分镇平均发生程度达到重度(4级).不同生境类型红火蚁的发生程度存在差异,以农田荒地生境红火蚁发生最为密集且发生面积最大.在云潭镇新农村和石鼓镇九罡村建立红火蚁防控示范区,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措施,4次防控后示范区活蚁巢和工蚁减退率均达99%以上,防控效果显著.通过防控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防控药剂发放推动了各个乡镇的群防群治,有效遏制红火蚁的再次蔓延扩散,为当地红火蚁持续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石林县不同生境红火蚁的监测与根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林县红火蚁发生区的农田荒地、房屋周边、道路、绿化带、停车场5个生境进行连续监测和防控,以及针对不同生境的红火蚁采用相应的防治方法,该地区的红火蚁疫情得到了基本的根除。防控前调查结果表明,农田荒地生境红火蚁疫情发生最严重为四级,活蚁巢密度、诱集工蚁数量均最高,分别为1.19个/100 m2、222.6头/瓶;而房屋周边生境疫情发生最轻为一级,分别为0.06个/100 m2、14.2头/瓶;其他生境红火蚁疫情均为二级。经过对不同生境内的红火蚁3次全面根除和3次巩固根除,并连续监测40个月,结果表明,在后续的监测中均不再有红火蚁发生。试验结果说明了在一定区域内红火蚁疫情的可根除性,针对不同生境所采取的防控方法的可行性,这对今后的红火蚁防控以及根治工作有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海市区公园、住宅区、学校、单位、公路两旁、水库和田地等的红火蚁疫情。[方法]采用踏踩目测和问询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北海市红火蚁疫情。[结果]北海市区超过50%的主要城市道路发生了红火蚁疫情,疫情占比达55.00%;抽查的112个对象(包括住宅区、学校、单位、公园及水库)中有32个发生红火蚁疫情,疫情占比为28.57%。[结论]北海市区红火蚁入侵严重,应尽快采取防控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20.
红火蚁是世界上最危险和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入侵有害生物之一,是一种对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和人身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害虫。龙岩市新罗区于2005年发现入侵检疫性有害生物——红火蚁后,随即开展了疫情调查和防除工作。该文介绍了红火蚁在龙岩市新罗区的发生危害情况,对当地开展的疫情普查及防控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