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在地下管道输水工程中应用GE Fanuc公司的组态软件Cimplicity设计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在远离输水现场的上位机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对输水工程中各个设备的运转状况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同时能够发出控制命令对异常状况及时做出处理。  相似文献   

2.
加强输电线路技术防护手段,提高技术防护能力,初步实现复杂区域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有效监控,实现监控专人常态化,对隐患能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管控,为今后输电线路在线监控专业规范化管理做好准备工作;该监控系统能安装和兼容预警和报警系统,使之具有发现、过滤虚假信号、预警、向后台发送危急信号功能;系统在今后推广到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各种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基建施工、大修技改工程、大型检修等),逐步扩展到对输电线路的风偏、舞动、盐密、覆冰、雷电等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汇总、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薛云晖 《排灌机械》2006,24(3):27-30
大型泵站的机电设备数量较多,为了能及时观察到各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谏壁抽水站安装了图像监控系统.由安装于现场的彩色摄像机将视频和数据信号传送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视频图像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介绍了图像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功能及特点,并就系统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卓 《农机化研究》2023,(3):226-231
传统的农田状态监控以人工监测为主,监测范围小、精度低,数据更新不及时,状态监控可视化不强,不同农田之间缺乏数据共享,严重影响了农田作物的生产质量。为提高农田监控效率和监测精度,引入了分布式控制技术,基于分布式控制技术的结构原理,对控制端、配置端及节点端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完成了基于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农田网络监控系统研究,对农田网络监控系统的硬件总体方案进行设计,并对硬件系统的微处理器、土壤湿度测量模块、光照强度测量模块、大气压测量模块等进行硬件选型和电路原理设计,最后完成农田网络监控系统监控界面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农田网络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监测农田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大气压等数据,且能同步在远程操作终端上进行实时显示和更新,实现了不同农田之间的数据共享,为农业生产提供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业移动机器人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成熟,用农业移动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人工劳作势在必行,目前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监控、图像采集以及数据传送等工作是一种可行性高、性能优异的方法。为此,对农业可移动机器人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通过控制效果的测试数据表明:使用无线设备对农业移动机器人进行监控所需响应时间短,机器人能够及时完成控制命令,因此基于无线通信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满足对农业机器人监控的实时性及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的人工成本日益高涨,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智能农作物监控系统,使能够远程监控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此系统采用CC2530作为ZigBee监控网络节点,采集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各种数据,STM32F407作为网关负责对数据的接受、处理和转发,通过Internet网络使用电脑或手机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控,本系统有着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扩展和集中式监控等特点,满足农业对大规模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ZigBee与嵌入式技术的农业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分析了现阶段的ZigBee技术和嵌入式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组网技术和嵌入式控制技术的无线远程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应用了ZigBee组网技术使得农业现场信息采集部分的成本低,复杂度低,并用GPRS发送信息至远程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信息及时发出控制命令,农业管理部门或农户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成本、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农机检测实验室内部监控的实质就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方法,对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进行实验验证,找出造成结果失准的因素,或者发现结果发展的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防止结果失准的发生。一、内部监控的时机首先,内部监控活动是一种定期实施的技术活动,应该对每一个检测项目进行监控。一般情况下,在以下情况发生时,应及时安排检测结果的监控活动。对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PLC和总线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智能灌溉监控系统,该系统选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为主控单元,通过采用Modbus、Profibus和Profinet多协议、多级网络的数据集成方式与底层设备及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既能够便捷的收集栽培现场中温度、湿度、pH、养分等环境条件的各项实时数据,来精准控制灌溉水量和次数。还能够通过上位机WinCC组态对生产进行远程监控。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兼容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农田灌溉系统智能化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变电站无人化后存在的无法及时获取现场相关信息的缺点,通过变电站辅控平台将消防、安防、视频监控等子系统集成后传输至远程后台,从而提高了变电站现场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原先已有的作为视频监控和其他子系统联动的对象视频监控系统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变电站整个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改造,继而满足清晰、远程以及联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锦屏一级拱坝左岸边坡开挖高度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加之施工工期紧,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因此,加强该边坡的施工期监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变形是反映边坡稳定性最直观的物理量,选取依托工程坝肩槽A-A监测断面为分析的典型断面,通过布设在该断面的多点位移计实测的变形数据,及时地进行了边坡岩石变形的监测和分析工作,为指导边坡开挖的安全施工,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了实测依据。在坝肩槽边坡的开挖过程中,根据反馈的监测信息分析成果,针对岩石变形超过安全预警值的情况,及时地采取调整施工进度和加强支护等措施,确保了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禽舍环境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禽舍环境监测水平低及监测方式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禽舍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利用ZigBee技术将分布在禽舍的传感器节点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时监测禽舍内的环境因素。设计采用了Jennic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开发平台JN5139为核心模块,利用温湿度传感器SHT11采集禽舍内的温湿度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ZigBee网络发送到LabVIEW编辑的监测平台。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组网简单,能够有效准确地监测禽舍内的环境温湿度数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S/GIS的农田地块监测更新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农田地块信息实时监测更新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数据采集、传输与数据库更新一体化。为此,以农田地块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测更新为目标,介绍了一种集成GPS,GSM和GIS技术的农田地块实时监测更新系统,对其更新模型、工作原理、系统体系结构、软硬件构成及系统开发设计与实现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田地块信息实时监测更新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数据采集、传输与数据库更新一体化。为此,以农田地块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和实时监测更新为目标,介绍了一种集成GPS,GSM和GIS技术的农田地块实时监测更新系统,对其更新模型、工作原理、系统体系结构、软硬件构成及系统开发设计与实现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大坝整体结构、安全监测测点布置及监测成果的可视化展示功能,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坝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以甘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对传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答,并围绕问题提出了可视化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思想,利用Revit、Dynamo、Civil3D等主流BIM软件建立了大坝主体结构及监测点的模型族库,集成了大坝及监测系统的三维可视化BIM模型.借用于BIMFACE平台轻量化技术、PHP脚本语言和MySQL数据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出基于B/S架构的甘再大坝安全可视化系统,实现了BIM模型的Web轻量化展示,可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在三维模型中直观查看大坝结构、监测仪器信息以及监测点时程曲线变化等内容.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大坝运行期间安全监测的可视化管理水平,同时对传统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出了现代化的建立方式与思想.  相似文献   

16.
The need to develop a framework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irrigation schemes is increasingly dominating discussions in the field of water management. This paper supports the view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s as a part of the day to day management activity is a desirable step in the improvement process and can be introduced at little cost.Data already being routinely collected in many schemes provide a valuable insight into scheme operation and can be used to improve planning of operating strategies. One aim of the study being carried out by Hydraulics Research and the Irrigation Department at Hakwatuna Oya in Sri Lanka is to improve the standards of main system management within the constraints of the existing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through the provision of timely performance data. A microcomputer has been installed at the project office to store and analyse rainfall, flow and field wetness data, and to provide performance reports on a regular basis. Earl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imely processing of an increased level of data collection is effective for bo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oblems and the qua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for improvement. Particular emphasis is given to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software tools and training such that routin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becomes an accepted and sustainable proposition.  相似文献   

17.
采用铱星SBD卫星通信业务,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设计了一套专门服务于林业部门的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及林火识别的森林管护系统,实现了CO浓度、CO2浓度、烟雾浓度、空气温湿度的自动采集与林区无死角实时远距离无线传输,在10 m范围内可有效识别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采集终端硬件基于STM32处理器、铱星Q9602模块、LTC2950-1开关机控制、DS2781电源管理以及两级降压结构,软件在自动模式及手动模式下均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远程传输,并在远程服务器上进行数据分析与林火发生可能性识别。经实验验证:系统可实时采集5种微环境参数,卫星传输成功率为100%,10 m范围内林火正确识别率为80%左右。2014年开始,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林区的森林管护工作中得到应用测试。  相似文献   

18.
陈晶  匡迎春  王戈  杨成 《农业工程》2017,7(3):29-32
为适应现代农业高效、节能的发展需要,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的农田环境监控系统,实施农田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远程调控。借助于田间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田间信息,通过无线wifi传输到云端;手机APP访问云端数据,用户借助手机APP对农田环境实施远程、智能化调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数据传输准确率为100%,功能运行可靠,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以常规滴灌为对照,研究了适时滴灌条件下监测点土壤含水率、葡萄生长过程及产量的特征。结果表明,粘壤土条件下,与40cm和60cm监测点土壤含水率相比,20cm深度监测点土壤含水率具有代表性好、灵敏性高、达到设计土壤含水率下限的时间间隔比较合理的优点,可作为该地区葡萄适时控制灌溉的理想深度;适时滴灌条件下,葡萄的叶面积指数、地上净生物量、叶片生理指标和产量均略低于常规滴灌,但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常规滴灌。  相似文献   

20.
基于北斗卫星通信的林区小气候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无手机信号林区生态系统参数的实时监测,基于北斗卫星短报文、物联网和云存储等技术,设计了一种林区小气候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小气候监测站、云服务器和系统软件构成,可实现林区大气、土壤、光照和植物等多参量的实时监测、云存储、动态查询、报表生成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对森林火险天气指标的计算进行平滑处理,加入了枯枝落叶层土壤湿度火险因子,实现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功能,为局部林区的防火预警服务。通过2017年3—5月在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连续测试实验,3个小气候监测站可以稳定可靠地获取11种林区小气候数据,北斗卫星传输正确率分别为98.57%、99.43%和99.59%,达到了对林区小气候进行长期实时监测的目的,通信费用低于铱星卫星通信。该系统自2016年在北京、内蒙古、河北和河南等地推广应用,为林区的生态大数据获取和分析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