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针菇生料两步袋栽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年来,我们在金针菇简易高产栽培研究中,采用生料两步袋栽法,两个冬季连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试验材料供试菌株金针菇72号,由山东师大提供。栽培料配方:棉子壳100kg,玉米面3kg,钙镁磷肥1kg,磷酸二氢钾100g,40%多菌灵150g,水145kg。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1992年初筛出5个草菇菌株,1993年再次进行了室内床栽品比试验,以期寻找适合我省自然气候条件下栽培的优良品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V_(2039)引自台湾裕农菇业公司,V浏阳麻菇引自湖南微生物所,V_(18)引自山西农科院食用菌所,v_4本室选育,V_(844)引自广东微生物所。 (二)制种与栽培 母种采用PDA麸皮培养基。原种配方为棉子壳88%,麸皮10%,糖1%,过磷酸钙1%,料水比1:1.2,另加3%的石灰调至pH8.0~8.5。5月22日堆料,配方为棉子壳112.5kg,稻草5.5kg,过磷酸钙2.6kg,多菌灵130g,料水比1:1.2,料堆用塑料薄膜覆盖。5月24日第一次翻堆,加石灰2.6kg,湿度调至65%~70%;26日第二次翻堆;28日  相似文献   

3.
朱元弟 《食用菌》1994,16(4):21-21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又减少,需求量日趋紧张。为此,我们从1992年6月开始,进行了棉子屑(棉花加工厂的副产品)栽培食用菌试验,现将棉于屑栽培金针菇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材料 供试菌种为金针菇F25,本所保存菌株。培养基设三个配方:A.棉子屑78%,麸皮20%,糖1%,石膏1%。B.棉于屑93%,麸皮5%,石膏2%。C. 棉子壳80%,麸皮15%,玉米粉4%,石膏1%。 (二)试验方法 1992年10月进行了棉子屑栽培金针菇的可行性试验,取得成功后,于1993年10月8日,采用上述A、B配方制栽培袋,C配方为对照组。采用17×35×0.04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50g,培养料含水量为65%,按常规方法拌料、装袋、灭菌.于10月11日进行接种箱接种,接种后每个配方随机取300袋进行发菌观察及出菇记录。到11月15日各配方的金针菇菌袋菌丝基本长满培养基,并在菌袋料面出现“黄水”,进行开袋。开袋后增加培养室的  相似文献   

4.
张文隽  雷萍  孙悦迎 《食用菌》2010,32(3):32-33
研究了白灵菇菌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等情况。结果表明:最佳的母种培养基为棉子壳综合培养基,最佳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①培养料(棉子壳80%,麸皮13%,玉米面4%,石灰1.5%,蔗糖1.5%).生物效率可达58.60%。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白阿魏蘑 ,是一个品质优良的珍稀菇类。人工栽培多以棉子壳为主料 ,用其它材料栽培报道不多。本试验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芯作主料 ,采用不同配方栽培白灵菇 ,为在广大玉米产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白玉 1号 ,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供。1.2 供试配方 ①母种培养基 :麦粒加PDA培养基。②原种培养基 :麦粒 89% ,木屑 10 % ,石膏 1% ,pH自然。③栽培料配方 :A .棉子壳 82 % ,麸皮 13% ,玉米面 3% ,石灰、石膏各1% ;B .玉米芯 80 % ,麸皮 13% ,菜籽饼粉 5 % ,石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日趋紧张.为此,我们经粉碎的棉桃壳加棉子壳进行栽培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上海金针菇2号.原种培养基为小麦,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加小麦.栽培料设三组;A.棉桃壳粉70%;B.棉子壳加棉桃壳粉各35%;C.棉子壳70%(对照).各配方均加麸皮25%,玉米粉3%,糖1%,石膏粉1%.(二)试验方法 选用当年的棉桃壳,经晒干粉碎.各配方混匀后兑水拌料,料水比1:1.25.用17×  相似文献   

7.
杨小琦 《食用菌》2008,(2):44-44
1供试菌株供试菌株为C888、C22、陕耳1号。均引自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2试验配方原种培养基:棉子壳45%,杂木屑40%,麸皮10%,玉米粉4%.石膏粉1%。栽培培养基:①同愿种;②棉子壳85%,麸皮10%,玉米粉4%.石膏粉1%。  相似文献   

8.
用微波处理能灭菌,在医药和食品加工方面已有应用,在食药用菌如灵芝、金针菇上的应用也有报道。本试验旨在探讨微波处理对滑菇栽培料的灭菌效果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滑菇菌种引自华中农大食用菌试验中心。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0%,麦麸6%,玉米面2%,磷肥、石膏粉各1%,磷酸二氢钾0.15%,pH6,含水量61%。  相似文献   

9.
种桑养蚕每年剪伐大量的桑枝,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不仅有利于保持森林资源,促进“蚕、菌、林”的良性循环,同时又提高了种桑养蚕的综合效益。我们进行了桑枝粉栽培金针菇试验,现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母种由三明真菌研究所提供,原种按常规配方自行制作。 1.2 栽培配方 A.桑枝粉、棉子壳各40%。B.桑枝粉、杂木屑各40%。C.桑枝粉80%。D.杂木屑、棉子壳各40%。各配方均加麸皮18%,蔗糖1%,石膏粉1%,pH值自然,含水量65%。 1.3 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20袋,随机排列,每袋装干料300g,塑料袋为17×38×0.04cm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8小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种主料的营养成份 从灰分、粗纤维、粗脂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等主要营养成分来看,桑枝粉的营养成分与棉子壳相近,明显高于杂木屑(表1)。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是一种营养和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笔者经过几年的探索,已总结出一套既能高产稳产(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40%~160%),又能充分利用菇房栽培面积(比常规提高菇房利用率3倍以上)的技术,现简介如下,与同行磋商验正。 (一)采用优良菌株和高产配方 金针菇为杂交19,引自江苏江都县富民食用菌站,该菌株产量高,质量也好。培养料是棉子壳100kg,麸皮10kg,玉米面5kg,石膏1.5kg,尿素500g,25%多菌灵200g,水130  相似文献   

11.
用于栽培金针菇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木屑、棉子壳、甘蔗渣、麸皮、米糠、玉米粉、菜子饼、大豆饼等农副产品下脚。为了比较不同配方组合与金针菇产量的关系,笔者于1993~1994年初进行了五个不同配方组合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杂交种89号,纯白种50号。 (二)培养料配方 配方1棉子壳、木屑各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对照组)。配方2棉子壳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3木屑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4棉子壳、木屑各30%,麸皮、菜子饼各20%。配方5棉子壳、木屑、麸皮各30%,菜子饼10%。 (三)试验方法 每品种各设五个配方,每配方10个重复,每重复装干料300g,制种按常规法,培养料含水量68%,于10月27日接种,23℃左右温度培养,杂交89号12月10日,纯白种12月20日见绝大部分菌袋面上已吐黄水或有鱼籽般菇蕾,搬入栽培房开袋,用工具将老菌块挑出,袋口覆盖报纸,每天掀开报纸通风1次,报纸保持湿润,菇房地面、床架喷水增加空气湿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我县袋栽灵芝超过百万袋,灵芝收获后的废料(以下简称废料)菇农一般是将它晒干作燃料,为了探索栽灵芝后的废料再利用途径,笔者进行了灵芝废料种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结果。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引自山东农科院,母种采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原种系用麦粒菌种。 (二)原料处理 种植灵芝的培养料配方是:棉子壳77%,麸皮20%,过磷酸钙、石膏、糖各1%,灵芝采收结束后于8月中旬脱袋,剔除污染腐烂部分,粉碎后烈日曝晒2~3天,干燥后保存备用。棉子壳原料也要晒2天才能使用。 (三)试验设计 试验设五个处理。①棉子壳78%;②棉子壳48%,废料30%;⑧棉子壳39%,废料39%;④棉子壳30%,废料48%;⑤废料78%。以上各处理中均要加麸皮15%,玉米面5%,石膏、糖各1%,pH自然,含水量65%左右。每个处理用17×40cm的  相似文献   

13.
用发酵料栽培金针菇,它集熟料和生料两种栽培方法的优点,不仅操作简便,还能促进料中的营养物质分解转化,有利于金针菇菌丝的吸收利用。笔者自1991年开始用棉子壳料试验,成功率在95%以上,生物效率达80%~99%。 (一)季节选择 秋季气温降至25℃时开始栽培。 (二)制备培养料 选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先曝晒2天,按棉子壳97%、石灰2%,磷肥1%配料,另加0.1%甲醛拌料。含水量为70%,做成1.5m宽的长条形堆,覆农膜进行发酵。当堆温达40C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复堆后堆温达60~7℃时每天翻一次堆连续7  相似文献   

14.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姬菇8405,引自山西晋佳食用菌有限公司;平菇曲师9111,引自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生物所;猴头菇,引自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1.2 原料与配方 ①原料:棉子壳125000kg,木屑90000kg,麸皮35000kg,以及磷肥、石灰粉等。②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g,多维葡萄糖20g,琼脂20g,硫酸镁1.5g,磷酸二氢钾2g,水1000mL。③原种培养基:棉子壳41.5kg,麸皮5kg,磷肥1.5kg,石膏粉1kg,石灰粉1kg,水75kg(猴头栽培种按此配方)。④栽培种培养基:棉子壳22kg,木屑18kg,麸皮5kg,磷肥、食盐各1kg,石膏粉、石灰粉各1.5kg,水75kg。  相似文献   

15.
增温剂在草菇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温剂应用于蘑菇堆料,具有省工、省料、增产的作用;在平菇生料栽培中,培养料经增温剂堆制后,也具有增产作用。为研究增温剂对草菇栽培的影响,我们于1995年7月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供试菌种:V_(238),由江苏省江阴市食用菌指导站保存。②培养料配方:棉子壳41%,废棉41%,石膏1%.过磷酸钙1%,草木灰1%,生石灰5%。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对猴头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英  梁荣华 《食用菌》1994,16(5):24-25
玉米芯是主要的农副产品,无论是平川还是山区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经过几年的试验,虽已证明玉米芯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但产量不很理想。为了提高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产量,我们于1992年春季用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H—88,由山西省生物研究所提供,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用棉子壳培养基。 (二)栽培料配方 ①玉米芯77%,麸皮20%;②玉米芯87%,麸皮10%;③玉米芯50%,棉子壳37%,麸皮10%;④棉子壳87%,麸皮10%(对照)。各配方均加入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三)栽培方法 栽培原料为玉米芯和棉子壳,玉米芯粉碎成0.5~1cm大小的颗粒,每种配方装料10kg。试验时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玉米芯,将配方①~③各分成两组:A组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加入各  相似文献   

17.
陈海荣  郁建强 《食用菌》1993,15(5):20-20
上海农学院植科系食用菌试验场通过金针菇品比试验,筛选出了“常金”、“白金”两个菌株。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商品金针菇,本试验对“常金”菌株的培养料配方进行了筛选,并首次选用了品质系数的概念,同时还观察了培养料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一)试验材料供试菌种为常金,原采种于浙江常山。培养料配方(%):①棉子壳78,米糠20,硫酸钙和糖各1(对照);②棉子壳55,米糠、麸皮、豆饼、玉米粉各10,过磷酸钙1,硫酸钙、氧化钙各2;③棉子壳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生产原料的利用率,笔者于1993年进行了用金针菇下床废料(棉子壳)栽培草菇试验,生物学效率达29.8%,与用纯棉子壳栽培不相上下,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原料处理与配方 将栽培金针菇的下床废料(棉子壳),剔除腐烂、霉变、虫害严重部分,脱袋后曝晒、打碎,干燥后备用。按下床金针菇废料85%,米糠10%,石灰4%,石膏1%,另加复合肥1%、发酵干牛粪20%、多菌灵0.1%,乙敌乳油0.06%,常规拌料,多菌灵、复合肥、乙敌乳油应加适量水稀释后随拌料喷洒其中。料拌匀后含水量70%,覆盖薄膜堆积增温发酵,过36小时翻堆1次,复堆后温度达65℃以上保持1昼夜,翻堆降温,调节pH8.5左右。 (二)作床播种与管理 于六,七月份,选土质肥沃,近水源,背阴向阳处,整地作宽100cm、深18cm的床,先在床内撒一层石灰粉消毒灭菌,再铺10cm厚的培养料,压实后撒擂一层菌种(V_(35)菌株,菌龄为20天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杂志1991年1期发表"金针菇白色株FV088特性研究"一文后,很多读者来信询问其栽培技术,现简介如下.(一)制种母种用PDA培养基;原种用棉子壳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78%,麸皮20%,蔗糖1%,石膏1%;栽培种配方为棉子壳84%,麸皮15%,石膏1%.  相似文献   

20.
棉壳未发酵料制蘑菇菌种是蘑菇制种的最新成果,但一般仅限于栽培种的制作,而原种制作仍沿用堆制、发酵技术。但是,由于早春低温连阴雨对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极为不利,而对原种生产影响较大,常造成缺种甚至绝种。为此,我们从1992年3月起对未发酵料棉壳制蘑菇原种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152、176,本院保存。1.2 母种培养基采用棉壳木屑汁蔗糖培养基,即:棉壳75g,木屑75g,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