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为了研究平菇菌渣和中药渣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探讨麦秆、玉米芯与平菇菌渣或中药渣混合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采用田间单因素区组法,以麦秆+玉米芯混合料添加平菇渣或中药渣(连花清瘟)栽培大球盖菇,考察试验配方栽培大球盖菇的效果。结果表明:配方5(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平菇菌渣质量比为4∶1),配方9(麦秆和玉米芯1∶1混合料与连花清瘟中药渣质量比为2∶3)栽培的大球盖菇子实体产量较高,且品质较好。试验条件下添加连花清瘟中药渣的大球盖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均较高,发菌时间较短且菌丝长势强、抗杂性强,子实体粗蛋白、氨基酸和多糖含量高,而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低。因此,有条件的地方适量添加连花清瘟胶囊药渣栽培大球盖菇,既能延长药渣的价值链,又可丰富大球盖菇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21,(5)
采用大棚地栽方式,以杨木屑、桉木屑、稻壳、玉米芯及金针菇废菌渣为原料,设计4种配方栽培大球盖菇,比较4种配方中大球盖菇的鲜菇产量、生物转化率、优质菇比例、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质量分数,筛选最适宜的栽培料配方。结果:配方(4)(桉木屑∶稻壳∶玉米芯为1∶1∶1)的鲜菇产量、生物转化率和优质菇比例均为最高,其次是配方(1)(杨木屑∶稻壳∶玉米芯=1∶1∶1);而干菇中活性物质(总多酚、总黄酮)质量分数最高的为配方(1)、配方(3)。综合结果,配方(4)和配方(1)为适宜栽培大球盖菇的优良配方。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条件下大球盖菇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栽培的珍稀食用菌。2014年~2015年,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苗木栽培区,进行了大球盖菇大苗林地和春暖大棚栽培试验,对不同栽培场所、不同栽培时间、不同播种方式、不同配方培养的菌种及不同配方栽培料等条件下大球盖菇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大球盖菇产量高于林下栽培,但综合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显示,林地栽培优于大棚栽培;11月份播种、采用双层播种方式、选用麦粒培养的菌种及以稻壳50%、玉米芯30%、木屑20%的栽培料,其产量及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副产物栽培大球盖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利用农作物副产物作为主要培养料,探索适合大球盖菇最佳生长栽培料。对比分析不同栽培基质,大球盖菇产量和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合大球盖菇生长最佳配方2(谷壳为主料),生物转化率达到64.2%。该配方大球盖菇出菇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秸秆为主料制备大球盖菇栽培种,比较不同配方的栽培种基料对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度、基料失重率的影响;比较最佳栽培种基料培养的栽培种与市售大球盖菇栽培种在栽培料中的营养生长时间和生物转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7个配方栽培种培养料,配方4(玉米秸秆49%,玉米芯30%,麸皮10%,稻壳5%,木屑5%,硫酸钙粉1%)中大球盖菇菌丝的长势最好,菌丝粗壮、致密、洁白、分布均匀,生长速度最快(1.79 mm/d),基料失重率最高。配方4培养料所得栽培种的营养生长时间最短,生物转化率最高,与市售栽培种在生物转化率上差异显著。该配方培养料所培养的栽培种对玉米秸秆栽培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油茶生产中油茶枝条等剩余物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以油茶枝条为主要原料,以油茶果壳、松木屑、棉籽壳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于油茶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分析比较供试配方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配方1即粉碎的油茶枝条添加棉籽壳、麸皮和生石灰经发酵后栽培的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鲜菇产量达7.08 kg/m2,生物学效率为67.91%。  相似文献   

7.
苎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苎麻秸秆为栽培主料,以生料覆土栽培方式进行大球盖菇配方比较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比例的苎麻秸秆对大球盖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出苎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高效栽培配方。  相似文献   

8.
朱鸿  文建明 《食用菌》2007,29(5):24-25
以大球盖菇062作为谷壳栽培培养基配方的栽培菌株,通过不同配方的出菇试验表明:以谷壳为主料栽培大球盖菇能做到高产优质,其中以配方②产量最高,以配方④(纯谷壳培养基)经济效益最大。与纯稻草对照相比,均表现为大球盖菇子实体个体大、品质好,出菇后劲足,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9.
以青稞秸秆为主料,来筛选青稞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试验配方。结果表明,配方(3)青稞秸秆40%,棉籽壳40%,麸皮18%,石灰2%为最佳配方,其大球盖菇的生长和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香樟木屑,以发酵后香樟木屑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结果:发酵16 d的香樟木屑80%和新鲜稻壳20%是最佳培养料组合,大球盖菇前三潮平均产量为5.8 kg/m2,A级和B级商品菇占比62.8%,生物转化率52.9%。  相似文献   

11.
筛选黄芪茎秆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的适宜配方,以麦草为对照进行黄芪茎秆栽培大球盖菇配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茎秆最优配方(黄芪茎秆90%,麸皮8%,石灰1%,石膏1%)与CK对比,菌丝长势旺盛,增产157%,生物转化率达64%。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大球盖菇高产、高品质栽培管理方式,以木屑、稻壳为栽培原料,比较4个不同畦长×畦宽×畦深处理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产量、品质等,研究不同畦型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大球盖菇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单朵平均鲜质量、出菇密度和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可采收4潮菇,但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低于试验其他处理;处理B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单朵平均鲜质量、生物学效率及氨基酸含量最低;处理C大球盖菇氨基酸含量最高;处理D还原糖、蛋白质含量最高。综上,处理A产量最高,处理D品质最好,为栽培大球盖菇适宜畦型。  相似文献   

13.
大球盖菇培养基料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坤 《食用菌》2011,(5):26-27
比较了6个不同配方培养基上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及潮次之间的产量,筛选出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同时发现油橄榄园内的良好生态系统,非常适宜大球盖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菌草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闽北地区逐步尝试应用菌草栽培各种食用菌。笔者以菌草为主要栽培料,进行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希望为寻找栽培大球盖菇新原料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菌株大球盖菇(引自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供试草本植物种类:皇竹草(巨菌草)。1.2供试配方①菌草80%,谷壳20%;②稻草80%,谷壳20%。培养料按667m2(1亩)(实地面积400m2)干料4000kg计算,配方①、配方②栽培面积分别为100m2。培养料要求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筛选适宜大球盖菇的栽培料配方,探究大球盖菇栽培工艺,采用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 等农业废弃物,设置3个工艺共6种配方进行大球盖菇不同栽培工艺和配方栽培试验,对第一潮菇子实体 的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桃木屑、玉米芯和玉米秸秆多原料 混合的生料工艺配方(桃木屑50%、玉米芯25%、玉米秸秆25%)中子实体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 分别为37.97%和247.8 mg/g,且Glu和Asp含量均较高,子实体味道更鲜美;发酵料工艺较发酵料+短时高 温灭菌工艺更有利于粗纤维、粗蛋白含量的提高。相同栽培工艺添加相同比例桃木屑时,添加玉米秸秆 更有益于提高大球盖菇的粗纤维、粗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添加玉米芯则有利于提高粗脂肪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于启建  闫展 《蔬菜》2011,(10):11-13
大球盖菇,俗称粗腿蘑、益肾菇、彩云菇,是我国近几年兴起的食用菌新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易于掌握,可直接采用稻草、麦秸、稻壳、玉米秸秆、大豆秆等农作物下脚料及栽培过食用菌的菌糠废料进行栽培。笔者通过多年栽培实践,运用“窄条幅一床双垄模式”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栽培技巧,可使大球盖菇产量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是农民致富的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仙 《食用菌》2006,28(6):35-35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含野生香味,口感好;干菇浓香,市场前景看好。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吉林等省区均分布有野生大球盖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有重要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大球盖菇菌种培养基配方试验,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菌种质量。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福建三明引进大球盖菇在新疆玛纳斯县进行栽培可行性、适宜的原料配方筛选及林下套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新疆栽培大球盖菇是可行的;玉米秆、玉米芯、棉秆、棉籽壳均是优良的栽培原料,其中以70%棉秆+30%棉籽壳配方栽培的生物学效率最高,达63.76%,100%玉米秆栽培效益高,技术最简洁;林下套种产量高,成本底,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种国内4个主要大球盖菇品种进行大棚设施栽培试验,探索适宜武义地区的栽培品种和大棚高产栽培技术,结果以山东球盖2号适宜在武义地区推广种植,结合就近取材原则,以稻壳50%、木屑50%为栽培料配方,采用棚顶覆盖PEP黑白膜加开透气口的大棚设施栽培方式,示范种植的35亩大棚鲜菇平均亩产量高,达到3 528 kg。  相似文献   

20.
大球盖菇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广泛引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快速增加,且有巨大发展空间。目前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因素和各地栽培季节的选择依据缺乏系统报道,并存在大球盖菇与其他食用菌商品名混乱等问题。因此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因素、各地播种时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各种商品名为“松茸”的食用菌进行了区分。结论如下,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栽培料的配方、处理方式、用量,播种时间,栽培料在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和含水量等。各地大球盖菇的栽培季节可根据当地栽培场所的气温确定。“红松茸”是大球盖菇合适的商品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