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盘锦地区水稻插秧机用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盘锦地区土壤盐碱重的情况,以育秧盘为载体,以旱育苗技术为依托,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统一化育苗.介绍水稻育苗过程中的种子处理、育苗土配制以及苗期管理技术要点,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育苗措施对水稻机械插秧质量影响的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三江地区多年推广机插水稻的实践经验,初步就育苗措施对水稻机械插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解析,机插质量除了决定于插秧机的性能之外,还决定了育苗措施等敢因素,软盘育苗措施要求必须均匀播种、种块尺寸与子秧箱尺寸相箱,育苗及管理中应采取促进根系生产的措施,以便形成良好的垡片,其中播种量与育苗时间和片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性,播种量越高,垡片形成得越早,生产上为提早插秧可采取加大播种量的办法,若垡片形成不良,可以推迟插秧。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盘锦市拥有水田170万亩,随着农机推广力度的逐年加大,使盘锦地区水稻机械插秧面积逐年大幅增加,2011年全市各类水稻插秧机总保有量达到5600台,完成水稻机插秧91万亩以上。随着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育苗技术也从原来的单一田间小棚育苗发展成为冷棚、小棚、无骨架小棚等多种育苗形式。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水稻育苗高速精量播种的播种量和种粒分布,采用视频识别分析技术,设计一种水稻育苗高速精量播种粒数识别装置。通过识别采集图片和分析数据,直观地反应育苗秧盘内的种粒分布情况,对提高水稻育苗播种作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水稻旱直播覆膜技术的发展,总结盘锦地区不同时期水稻旱直播试验情况,分析制约盘锦地区水稻旱直播推广的主要因素是无霜期短、春季气温低、草害以及无序撒播,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现有的水稻直播机械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有效利用盘锦稻区的土地、灌溉水、温度和光照等农业资源,提高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减少对稻谷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按照无公害水稻生产的相关标准,结合盘锦稻区水稻生产现状,在深入研究水稻定量播种旱育壮秧、定量本株稀植移栽、定量施肥、定量灌溉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整地、育苗、移栽、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措施,以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盘锦市水稻工厂化冷棚育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资金、推广范围、示范体系、技术规范、培训等方面,提出加速盘锦地区工厂化冷棚育秧技术普及的措施,为提高该地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稻米品质、增加水稻生产效益,筛选适合盘锦地区种植的优质多抗高产水稻品种。对引进的20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考察各品种的特征特性、抗逆能力、增产潜力等指标,筛选出适合栽培的优良品种,为水稻品种更新换代与品质提升提供备选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东北地区水稻栽植普遍采用纸盘毯式育苗,实行机械插秧和少部分人力插秧。2011年,通河县农机站采用钵盘育苗、人工插秧试验0.5亩;2012年,又采用钵盘育苗、机械摆栽实验3亩。经过对两年的育苗、插秧摆栽、秧苗生长期、成熟期观测,验证了在水稻栽植作业过程中采用钵盘育苗、机械摆栽技术可获得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省种子用钵盘育苗每盘播种量为1.6两,按每公顷摆栽用秧苗500盘计算,每公顷用种量为80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盘锦地区水稻生产中化肥主要以人工地表抛施为主。利用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化肥投入成本高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春季机械旋耕的作业基础上研究配置化肥深施设备.推广应用水稻机械深施化肥技术。通过效益分析,证明其在盘锦地区水稻生产中具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产在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劳动力减少和淡水资源的日益缺乏,水稻直播技术应运而生。为此,针对目前国内水稻直播机无法实现均匀播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稻直播机的播种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播种量采集装置、速度检测装置、播种量调节装置和报警装置4个部分组成,采用ST188型红外光电传感器,检测单位时间内经过排种管的种子数量;通过YS41F型霍尔元件计算拖拉机行进速度;用AT89C51型单片机接收采集的播种量和速度信息,计算分析实际播种速度与设定值的差异,然后向调节装置森创110BYG250C型步进点机发出指令。当实际播种速度的偏离值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时发出警报,通过单片机输出,采用声音加指示灯闪烁报警。对该系统自动控制条播机进行田间旱直播研究,对播种后的水稻株距、株距范围及水稻产量数据分析发现:与手动控制相比较,该播种自动控制系统在拖拉机不同行进速度下,水稻播种精确度较高,水稻植株分布均匀,水稻产量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离散元的交叉导流式穴播装置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械式杂交稻精密穴播装置中存在的芽种播种稳定性差和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交叉导流式种室与穴播窝眼滚筒相结合的精密穴播装置。运用EDEM离散元分析技术,对设计的穴播装置进行了工作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穴播装置充填合格率比采用传统种室的提高了5. 47%。通过对设计的穴播装置进行的性能试验表明:播种合格率仿真与试验相比,相对误差为3. 63%;设计的穴播装置与采用传统种室的穴播装置相比,合格率提高了3. 88%,达到了82. 12%。由此表明:采用交叉导流种室的穴播装置能有效地提高充填能力及播种性能,采用的离散元仿真方法对开展精密穴播装置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可为今后精密穴播装置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夏冰 《农机化研究》2022,44(3):107-110
以水稻直播技术为研究对象,依据水稻播种过程农艺要求,确定了水稻直播机的关键技术参数,并基于FPGA技术建立水稻直播机控制系统,对FPGA系统硬件及软件控制模块进行设计,以改善播种过程中的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水稻直播机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平均种距与系统设定种距相符,最大偏差满足系统设计需求;通过对播种均匀性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水稻钵盘精量播种机有关参数及提高播种性能,利用水稻钵盘精量播种机,通过二次正交旋转回归分析,分别以水稻品种为空育131(短粒)、垦鉴3号(长粒)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型孔直径、型孔厚度、种箱速度与性能指标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稻品种为短粒时,对播种合格率和损伤率影响的主次因素均为型孔直径、型孔厚度、种箱速度;当水稻品种为长粒时,影响播种合格率和损伤率的主次因素不同,分别为型孔厚度、种箱速度、型孔直径(长粒)和型孔直径、种箱速度、型孔厚度(长粒),确定较优参数组合为10mm、4mm和0.2 9 0 m/s(短粒);1 1 mm、4 mm和0.2 4 0 m/s(长粒)。此时,播种合格率9 4.8 1%、损伤率0.4 7 9%(短粒);播种合格率95.37%、损伤率0.368%(长粒)。研究结果可为水稻钵盘精量播种机设计与性能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电磁振动式水稻芽种播种机播种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室内物理试验,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排种盘振动速度、挡种板开口高度、播种机行走速度和隔振橡胶垫刚度等主要影响因素与播种量、播种合格率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挡种板开口高度小于7mm时有堵种现象;播种量与播种合格率随播种机行走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排种盘振动速度增大而增大;隔振橡胶垫刚度在1378.3N/mm左右时,播种量较大,播种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关春 《农机化研究》2005,(2):179-180,183
1993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开始在不同镇乡、不同土壤性质的地块对引进的直播机进行可行性作业试验。经多年试用,对机器进行了选型和改进,在水稻直播的整地、种子处理、播种到排水、除草、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整个生产过程,采用了相应的机械和措施。为此,针对水稻机械直播技术,揭示了机直播增产机理、技术特性及优越性.展望了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速水稻插秧机四轴移箱机构原理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箱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种插秧机都必须有与其功能相配的移箱机构。本文设计了一种能与旋转式分插机构高速水稻插秧机相配套的移箱装置。该移箱装置能为高速水稻插秧机定时、定量的进行横向和纵向送秧.并给分插机构提供可靠的动力。利用虚拟样机技术,本文还构造了四轴移箱机构的虚拟样机。  相似文献   

18.
南方水稻田间盘育秧配机插技术和设备的研究与创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南方大面积推广水稻插秧机的育秧过程中存在手工播种工效低、均匀性差和育秧成功率低等问题,研制并创新出田间机械化盘育秧高效安全育苗新技术和系列化育秧新设备。着重介绍适合小规模农户购买的小型育秧播种设备、适合跨区作业大规模育苗播种设备和采用机插活性专用基质育苗结合设施管理新技术。该技术设备在南方稻区可直接利用外,并可供北方稻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出于节省农业生产的时间和人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日本研究了水稻不耕起旱直播和耕起旱直播以及湛水条播、湛水点播和湛水撒播技术,并研制了20多种直播机。本文全面阐述了日本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的研究历程及水稻直播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对我国专用水稻排种器和直播机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压电冲击法的水稻穴直播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精准实时监测水稻穴直播机播种状态,提高监测稳定性,以弹射式耳勺型水稻穴直播排种器为研究载体,采用PVDF压电薄膜为传感元件,以ATmega328P MCU控制器为核心,基于压电冲击法设计了水稻穴直播监测系统。通过分析种群投种轨迹,设计了可辅助监测且导种成穴的导种管,确定了PVDF压电薄膜传感器的安装部位。结合排种器多粒穴播作业特点,确定了4种作业故障监测算法。设计了系统硬件电路,开发了蓝牙无线串口传输APP,实现了上、下位机无线通信。台架测试表明:在不同工况下系统灵敏度均在90. 83%及以上,可实现对信号的有效采集。由田间试验得到系统的重播监测精度、漏播监测精度及有效监测精度的平均值的最小值分别为81. 79%、80. 42%和97. 67%,且系统在机具发生重播或漏播时可进行声光报警。该监测系统满足水稻穴直播监测要求,有助于提高水稻穴直播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